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徐州医科大学
《信息技术与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大学的学习评价中,多元化评价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哪个方面是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主要特点?( )
A. 只采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B.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评价
C. 评价标准单一,容易操作
D. 评价主体单一,只有教师参与评价
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因素。对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较为适宜?( )
A. 讲授法 B. 实验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3、在教育研究中,选择研究课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哪个原则强调课题要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 )
A. 价值性原则
B. 可行性原则
C. 创新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4、在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
A. 艺术欣赏课程 B. 体育竞赛 C. 专业知识竞赛 D. 志愿者服务
5、大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属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
A. 追求学术卓越 B. 崇尚攀比消费 C. 鼓励团队合作 D. 倡导志愿服务
6、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以下哪个群体的意见对于制定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最为关键?( )
A. 教育专家 B. 学校管理者 C. 一线教师 D. 学生家长
7、教育法学保障了教育活动中的各方权益。以下哪种教育法律纠纷在当前较为常见?( )
A. 学生伤害事故纠纷
B. 教师职称评定纠纷
C. 学校招生录取纠纷
D. 教育经费分配纠纷
8、在教育技术学中,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以下哪种移动学习应用场景最具潜力?( )
A. 在线课程学习 B. 语言学习 C. 职业培训 D. 以上都是
9、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哪个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最为关键?( )
A. 专业知识掌握
B. 人际交往能力
C. 批判性思维能力
D. 考试成绩优异
10、教育政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
A. 社会发展的需求
B. 教育自身的规律
C. 政府的财政状况
D. 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11、在德育过程中,榜样示范法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以下哪种榜样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
A. 历史名人 B. 身边的优秀同学 C. 影视作品中的角色 D. 虚拟偶像
12、在教育技术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演示法
D. 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
13、特殊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以下哪种特殊教育需求最难以满足?( )
A. 视力障碍学生的阅读需求 B. 听力障碍学生的交流需求
C. 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 D. 多重障碍学生的综合教育需求
14、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 以学生为中心、适度应用
B. 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C. 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法
D. 只用于辅助教学,不影响教学本质
15、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哪种心理辅导方法适用于解决学生的一般性心理问题?( )
A. 精神分析法
B. 行为疗法
C. 认知疗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阐述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并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本题5分)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请深入阐述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分析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探讨如何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增强教学效果。
3、(本题5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请论述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以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大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是推动教育创新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请详细论述新兴教育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和潜力,分析教育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提出合理应用教育技术的策略和建议。
2、(本题5分)深入论述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本土教育特色,实现本土文化与国际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人才。
3、(本题5分)全面论述教育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分析文化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4、(本题5分)大学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请详细论述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实施途径,探讨如何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5、(本题5分)详细论述在学前教育中,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为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一课设计教学,突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文化素养。
2、(本题10分)针对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性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模型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3、(本题10分)为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是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未来的汽车,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作品、示范讲解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