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
密
封
线
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下哪种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主体作用?( )
A. 工业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文艺复兴 D. 信息技术革命
2、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及其关系,以下哪一项更能清晰地加以说明?( )
A. 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B. 货币资本循环是最重要的,其他两种循环形式不重要 C. 生产资本循环决定着资本循环的速度和效益 D. 商品资本循环与其他两种循环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3、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关于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经济危机是由自然灾害、战争等偶然因素引起的,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关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经济危机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不足导致的,只要刺激消费就能避免经济危机
D. 资本主义经济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消除经济危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下关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依据的表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根本依据
B. 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重要的划分标准
C. 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也是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参考因素
D. 划分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完全依据人们的主观意愿和想象
5、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必然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曲折性。以下关于社会形态更替曲折性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是?( )
A. 新的社会制度在一开始往往不完善,存在一些缺陷 B. 旧的社会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会进行顽强的抵抗 C. 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D.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帆风顺的,不存在任何曲折和反复
6、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在当代社会,以下哪种文化现象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
A. 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B. 小众文化的兴起 C. 全球流行文化的传播 D.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
7、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关于资本积累的本质和后果,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 B.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增加 C. 资本积累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D.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8、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以下哪种描述是准确的?( )
A.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永恒不变的
B. 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C.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的人
D.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
9、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以下哪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同时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
A. 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差异
B.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
C.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D. 以上现象均能反映
10、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当代社会,以下哪种意识形态现象体现了其相对独立性?( )
A. 某种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B. 落后的意识形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仍然存在 C. 意识形态总是适应社会存在的变化而立即改变 D.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没有任何影响
11、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评价理论中,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以下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生产力标准是唯一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 C. 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 D. 生产力标准要与其他评价标准相结合
1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评价理论主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于如何做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以下哪一项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
A. 把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在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 B. 以今人的标准和价值观来评价历史 C. 只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结果,不考虑其过程 D. 片面强调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
13、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以下哪种措施最为关键?( )
A. 缩短生产时间 B. 缩短流通时间 C. 增加固定资本投资 D. 扩大生产规模
1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强调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于现代社会中劳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劳动价值的变化,以下哪一项更能反映其发展趋势?( )
A. 随着科技进步,脑力劳动的作用日益突出,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更加复杂 B. 体力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脑力劳动的作用有限 C. 劳动形式的变化不影响劳动价值的本质 D. 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
15、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下哪种文化现象反映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商业化和消费主义倾向,导致人的精神空虚和价值迷失?( )
A. 大众文化的流行
B. 精英文化的衰落
C. 传统文化的式微
D. 以上文化现象均是
16、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中,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以下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 商品生产者可以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7、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 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8、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以下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产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B.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流通过程不产生剩余价值 C.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就能必然获得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
19、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中,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方面?( )
A.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D. 以上都是
20、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以下哪种再生产类型能够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
A. 简单再生产
B. 扩大再生产
C. 内涵式再生产
D. 外延式再生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的社会合作理论,阐述社会合作的基础和方式。
2、(本题5分)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待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市场监管,以及如何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
3、(本题5分)详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说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原则和方式。
4、(本题5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论述创新的内涵、类型和在社会各领域的表现,以及如何促进创新。
5、(本题5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探讨其周期性爆发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但效果并不明显。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分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措施。
2、(本题5分)材料:“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和不稳定性。”请结合具体经济现象,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和不稳定性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
3、(本题5分)材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创新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探讨如何推动创新发展。
4、(本题5分)材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请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
5、(本题5分)材料:“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世界历史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请结合全球化的现实情况分析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和意义,并探讨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如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分析其对保障人权和促进人的尊严的意义。
2、(本题10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产业理论,分析其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3、(本题10分)在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深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分析文化的本质、作用以及文化建设的方向。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