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揭阳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2388622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39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揭阳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5年揭阳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揭阳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珊瑚 C. 钟乳石 D. 生石花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3. 植物细胞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液泡 4.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C. 细胞→器官→系统→组织→人体 D.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5.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 动物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C. 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D. 动物运动都需要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6.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 B. 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D. 绿色植物只吸收二氧化碳,不释放二氧化碳 7.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细菌和真菌都能独立生活 C.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D. 细菌和真菌都进行出芽生殖 8.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对人体总是有益的 D.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是因为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9.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含有氧气 B.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10.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B.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 C. 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环境 D. 围湖造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生态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一个湖泊 C. 一群羊 D. 一块农田 2.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C.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原细胞减少一半 D.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 下列关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动物体 B. 动物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 C. 动物体的系统是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的 D. 动物体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 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C. 有利于动物繁殖后代 D. 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B.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6.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D.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7.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 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 D. 细菌和真菌都能制造有机物 8. 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 B.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 C.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 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B.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0. 下列关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C.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细胞是生物体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单位。 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并通过______作用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中______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4.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 2. 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3. 动物的运动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 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 5. 细菌和真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6.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7.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复杂到简单。( ) 8.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 9.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 10.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简述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以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3.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4. 简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人、珊瑚、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2.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3.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4. A。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 D。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动物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有的动物运动不需要关节的配合,如蚯蚓的蠕动。 错误的是D。 6.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也会释放二氧化碳。错误的是D。 7.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和真菌大多不能独立生活,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或出芽生殖。正确的是C。 8. C。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是因为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免疫对人体有时有益,有时有害,如过敏反应。错误的是C。 9. D。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含有氧气,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错误的是D。 10. D。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环境,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错误的是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D。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块农田都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属于生态系统,一群羊只包括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2. ABD。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一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正确的是ABD。 3. ABC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动物体,动物体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动物体的系统是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的,动物体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 ABCD。动物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逃避敌害、繁殖后代、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 ABC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6. AB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植物的呼吸作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呼吸作用是生物 的共同特征。正确的是ABD。 7. ABC。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能与动植物共生,细菌和真菌不能制造有机物。正确的是ABC。 8. ABC。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的是ABC。 9. ABC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0. A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所有的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的是AD。 三、填空题 1. 结构 功能 2. 淀粉 呼吸 3. 呼吸道 肺 肺 4. 界、门、纲、目、科、属、种 四、判断题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 ×。植物的叶肉细胞等有叶绿体,根细胞等没有叶绿体。 3. ×。动物的运动需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参与。 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 5. ×。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7.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 8.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积极的。 9.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 10.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能繁殖,属于生物。 五、简答题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不断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等,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 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等。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消费者的遗体等被分解者分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为生产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4.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