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
密
封
线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化学实验安全基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 xC(g) + 2D(g)。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 mol D,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2 mol/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x = 1 B. B 的转化率为 80%
C. 2 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min)
D. 平衡时 A 的浓度为 0.9 mol/L
2、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Na₂SO₄ ②H₂SO₃ ③NaHSO₃ ④Na₂S,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④ > ① > ③ > ②
B. ① > ④ > ③ > ②
C. ④ > ① > ③ > ②
D. ① > ④ > ③ > ②
3、在 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醋酸的电离程度(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A(g) + 2B(g) ⇌ 3C(g),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 50%。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达到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在一定温度下,有反应:2A(g) + B(g) ⇌ 2C(g) ΔH < 0。现将 2 mol A 和 1 mol B 充入体积为 V 的甲容器,将 4 mol A 和 2 mol B 充入体积为 2V 的乙容器,一段时间后两容器均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 A 的转化率小于乙容器中 A 的转化率
B. 平衡时,甲容器中压强小于乙容器中压强
C. 平衡时,两容器中 C 的浓度相等
D. 平衡时,两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6、在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7、在 25℃时,将 0.1 mol/L 的盐酸溶液稀释 10 倍,溶液的 pH 变为( )
A. 1 B. 2 C. 3 D. 4
8、已知某温度下,Ksp(AgCl) = 1.8×10⁻¹⁰ ,Ksp(Ag₂CrO₄) = 1.9×10⁻¹² 。在该温度下,向含有 Cl⁻ 和 CrO₄²⁻ 且浓度均为 0.01mol/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mol/L 的 AgNO₃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首先生成 AgCl 沉淀
B. 首先生成 Ag₂CrO₄沉淀
C. 两种沉淀同时生成
D. 无法判断哪种沉淀先生成
9、在 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 2C(g),若最初加入 A 和 B 都是 4 mol,在一定条件下,2 s 后达到平衡,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 1.2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1.2 mol/(L·s)
B. 平衡时 A 的浓度为 1.6 mol/L
C. B 的转化率为 30%
D. 平衡时 A 和 B 的浓度相等
10、在 25℃时,0.1mol/L 的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为( )
A. 1×10^-13 mol/L B. 1×10^-7 mol/L C. 1×10^-1 mol/L D. 1×10^-14 mol/L
1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 cC(g) + 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8 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a < c + d
C. D 的体积分数增大
D. A 的转化率变大
12、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 + 2B(g) ⇌ C(g) + 3D(g)。现将 4 mol A 和 2 mol B 放入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的平衡转化率为 40%
B. 平衡时 A 的浓度为 1.4 mol/L
C.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0
D. 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 1 mol A、1 mol B、1 mol C 和 3 mol D,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在一个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₂(g) + O₂(g) ⇌ 2SO₃(g) ,初始时投入 2 mol SO₂ 和 1 mol O₂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 80%。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1 mol SO₂ 和 0.5 mol O₂ ,则再次达到平衡时,SO₂ 的转化率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4、在标准状况下,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 635 mL 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 1.18 g/cm³。试求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1.8 mol/L
B. 12.8 mol/L
C. 13.8 mol/L
D. 14.8 mol/L
15、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 + B(g) ⇌ 2C(g) ,达到平衡时,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mol 、2mol 、4mol ,保持温度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 1mol
D. 均减少 1mol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策划实验测定某物质的红外光谱。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光谱图中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推断物质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详细描述实验样品的制备、仪器操作和光谱解析过程。
2、(本题5分)策划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蛋白质溶解性和变性的影响。包括蛋白质的选择、盐溶液的配制、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解释盐对蛋白质性质的作用机制。
3、(本题5分)设计实验探究乙酸乙酯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速率。准备乙酸乙酯、不同酸碱性的溶液、试管、水浴装置等,通过检测酯层消失的时间,分析酸碱性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4、(本题5分)设计实验测定某食品中的维生素 C 含量。利用维生素 C 的还原性,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检测试剂,分析实验中可能的干扰因素和消除方法,讨论维生素 C 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有机化学中芳基腈的水解反应条件及应用。
2、(本题5分)论述无机化学中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电子构型特点。
3、(本题5分)阐述高分子化学中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4、(本题5分)分析无机化学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水合作用。
5、(本题5分)分析物理化学中化学势与逸度的概念及关系。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已知反应 4A(g) + 2B(g) ⇌ 2C(g) + 3D(g),在特定温度下达平衡,各物质浓度分别是[A] = 1.0mol/L,[B] = 0.5mol/L,[C] = 0.6mol/L,[D] = 0.9mol/L,计算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本题10分)用 0.5000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60.00mL 浓度未知的碳酸钠溶液,当滴入 30.00mL 盐酸时,溶液的 pH 值为 10.50;当滴入 60.00mL 盐酸时,溶液的 pH 值为 3.00,计算碳酸钠溶液的浓度。
3、(本题10分)已知某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C₃H₇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16,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4、(本题10分)用 0.0900mol/L 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 25.00mL 未知浓度的硝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氢氧化钾溶液 18.00mL,计算硝酸溶液的浓度。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