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周口文理职业学院
《物理化学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 100 mL 0.1 mol/L 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 pH 基本不变的是( )
A. 加入 100 mL 水 B. 加入 0.1 mol NaOH 固体
C. 加入 100 mL 0.01 mol/L 的 CH₃COOH 溶液 D. 加入 100 mL 0.1 mol/L 的 NaCl 溶液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₂(g) + Y₂(g) ⇌ 2Z(g),已知 X₂、Y₂、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c(Z) = 0.4 mol/L
B. c(X₂) = 0.2 mol/L
C. c(Y₂) = 0.4 mol/L
D. c(X₂) + c(Y₂) + c(Z) = 0.55 mol/L
3、已知反应:A(g) + 3B(g) ⇌ 2C(g) ΔH < 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A 和 3 mol B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为 x%。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6 mol B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为?( )
A. 大于 x%
B. 小于 x%
C. 等于 x%
D. 无法确定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晶体析出,该晶体是( )
A. 碳酸钠 B. 碳酸氢钠 C.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D. 无法确定
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SO₂(g) + O₂(g) ⇌ 2SO₃(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SO₂、O₂、SO₃ 同时存在
B. SO₂、O₂、SO₃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SO₂、O₂、SO₃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 : 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SO₂ 的同时生成 2n mol SO₃
6、在一定温度下,将 2mol A 气体和 3mol B 气体通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 + 2B(g) ⇌ 2C(g)。已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A 的浓度为 0.8mol/L,B 的浓度为 1.6mol/L,C 的浓度为 1.2mol/L,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
A. 已达平衡
B.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D. 无法判断
7、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 5/6,则 A 的转化率为( )
A. 25% B. 50% C. 75% D. 80%
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 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 A、B、C 物质的量之比为 n(A) : n(B) : n(C) = 1 : 3 : 2。保持温度不变,以 1 : 3 : 2 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 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C 的体积分数增大
D. C 的体积分数减小
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2SO₂(g) + O₂(g) ⇌ 2SO₃(g) ΔH = -196.6kJ/mol。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SO₂和 1mol O₂,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57.28kJ,则此时 SO₂的转化率为?( )
A. 80%
B. 60%
C. 40%
D. 20%
10、在 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 + B(g) ⇌ 2C(g),若最初加入 A 和 B 都是 4 mol,10 s 后,测得 v(A) = 0.12 mol/(L·s),则此时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 )
A. 1.6 mol B. 2.8 mol C. 3.2 mol D. 3.6 mol
11、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Na₂CO₃ + H₂O + CO₂ = 2NaHCO₃
B. Na₂CO₃ + CO₂ = NaHCO₃
C. 2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
D. Na₂CO₃ + 2CO₂ + 2H₂O = 2NaHCO₃
12、对于反应:M(g) + N(g) ⇌ P(g) + Q(g) ΔH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对于反应 4NH₃ + 5O₂ ⇌ 4NO + 6H₂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₃)、v(O₂)、v(NO)、v(H₂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4v(NH₃) = 5v(O₂)
B. 5v(O₂) = 6v(H₂O)
C. 2v(NH₃) = 3v(H₂O)
D. 4v(O₂) = 5v(NO)
14、已知反应 A + 2B ⇌ 3C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为气体,B 、C 为非气体
B. A 、B 、C 均为气体
C. A 、B 为气体,C 为非气体
D. A 为非气体,B 、C 为气体
15、在 25℃时,某一元弱酸 HA 的电离常数 Ka = 1×10^-6 ,则 0.1mol/L 的 HA 溶液中 c(H⁺)约为( )
A. 1×10^-3mol/L B. 1×10^-6mol/L C. 1×10^-7mol/L D. 1×10^-4mol/L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进行实验探究材料的腐蚀防护。选择一种易腐蚀的材料如钢铁,研究不同的防护方法如涂层、阴极保护等的防护效果,通过腐蚀速率测量等方法评估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分析腐蚀防护的原理和应用。
2、(本题5分)实施实验探究差热分析在物质相变研究中的应用。选择一种具有相变现象的物质,如冰和水的转化,进行差热分析实验,测量相变过程中的热效应,绘制差热曲线,分析相变温度和热焓变化,探讨差热分析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3、(本题5分)开展实验探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准备铁钉或其他金属制品,设计不同的实验条件,如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电解质溶液中、与不同金属连接等,观察金属的腐蚀现象,分析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方法。
4、(本题5分)设计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情况。将相同表面积的不同金属片置于相同的腐蚀环境中,如潮湿空气或电解质溶液,观察金属的腐蚀速率和程度,分析金属活动性与电化学腐蚀的关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阐述有机化学中卤仿反应的条件、机理及应用。
2、(本题5分)阐述有机化学中醇的氧化反应机理及选择性控制。
3、(本题5分)论述有机化学中芳香醛与脂肪醛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原因。
4、(本题5分)论述有机化学中芳香胺的化学性质及反应。
5、(本题5分)从分子轨道对称性角度论述协同反应的机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在 3.2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4A(g) + 3B(g) ⇌ 6C(g),起始时 A、B 的浓度分别为 4mol/L 和 3mol/L,6s 后 B 的浓度变为 1.8mol/L,计算 6s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和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2、(本题10分)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2NO(g) + O₂(g) ⇌ 2NO₂(g) 的平衡常数 K = 160。若起始时 NO 和 O₂ 的浓度分别为 0.8mol/L 和 0.4mol/L,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3、(本题10分)在 3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 + B(g) ⇌ 3C(g),起始时 A、B 的浓度分别为 2mol/L 和 1mol/L,6s 后 B 的浓度变为 0.5mol/L,计算 6s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和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4、(本题10分)从热力学定律的角度论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