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贸易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 海运 B. 空运 C. 铁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2. 以下哪种贸易术语下,卖方承担的责任最小( )
A. FOB B. CIF C. EXW D. DDP
3. 关税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保护国内产业 C. 调节进出口贸易 D.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4.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
A. 1994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7年
5. 国际服务贸易不包括以下哪种形式( )
A. 跨境交付 B. 境外消费 C. 商品买卖 D. 自然人流动
6. 出口补贴的目的是( )
A. 限制出口 B. 增加进口 C. 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D. 保护本国消费者利益
7. 以下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是( )
A. 进口配额 B. 进口许可证 C. 关税配额 D. 技术性贸易壁垒
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 )
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 经济同盟
9. 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
A. 农产品 B. 工业制成品 C. 高科技产品 D. 服务产品
10.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
A. 一国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B. 一国国内市场对国外产品的需求程度
C. 一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D. 一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国家的形成 C. 国际分工的出现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2. 以下属于传统贸易理论的有( )
A. 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产业内贸易理论
3. 常见的贸易术语变形主要是为了明确( )
A. 装货费用的负担 B. 卸货费用的负担 C. 运输费用的负担 D. 保险费用的负担
4. 进口附加税的主要形式有( )
A. 反倾销税 B. 反补贴税 C. 保障措施关税 D. 报复性关税
5.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 )
A. 非歧视原则 B. 自由贸易原则 C. 公平竞争原则 D. 透明度原则
6.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有( )
A. 无形性 B. 不可储存性 C. 生产与消费同时性 D. 复杂性
7. 以下属于鼓励出口的措施有( )
A. 出口信贷 B. 出口退税 C. 出口补贴 D. 外汇倾销
8.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包括( )
A. 灵活性 B. 针对性 C. 隐蔽性 D. 歧视性
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 )
A. 优惠贸易安排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共同市场
10. 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协定的宗旨 B. 适用商品的范围 C. 价格的规定 D. 出口配额的规定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______和______的交换活动。
2. 按照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3.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主要包括______壁垒和______壁垒。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包括______效应、______效应和______效应。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国际贸易就是国家之间的贸易。( )
2.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
3. 在CIF术语下,卖方负责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所以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由卖方承担。( )
4. 关税是一种直接税。( )
5. 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
6. 国际服务贸易不涉及货物的移动。( )
7. 出口补贴会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
8. 进口配额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
9.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内部企业的竞争压力会减小。( )
10. 国际商品协定能够完全稳定商品价格。( )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2. 说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4. 简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意义。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A。海运运量大、运费低,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 C。EXW下卖方在其所在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承担责任最小。
3. D。关税主要作用是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调节进出口贸易,而非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4.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
5. C。国际服务贸易形式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不包括商品买卖。
6. C。出口补贴目的是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7. C。关税配额属于关税措施,不是非关税壁垒。
8. D。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高形式。
9. A。国际商品协定主要对象是农产品。
10. A。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
1. AB。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
2. ABC。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属于传统贸易理论。
3. AB。贸易术语变形主要明确装货和卸货费用负担。
4. ABCD。进口附加税包括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保障措施关税、报复性关税。
5. ABCD。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透明度原则。
6. ABCD。国际服务贸易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复杂性特点。
7. ABCD。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外汇倾销都属于鼓励出口措施。
8. ABCD。非关税壁垒有灵活性、针对性、隐蔽性、歧视性特点。
9. ABCD。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
10. ABCD。国际商品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宗旨、适用商品范围、价格规定、出口配额规定等。
三、填空题
1. 商品;服务
2. 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过境关税
3. 产品移动;资本移动
4. 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竞争促进
四、判断题
1.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不仅仅是国家之间。
2.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3. ×。CIF术语下,货物在运输途中风险由买方承担。
4.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5.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相对公平公正。
6. √。国际服务贸易不涉及货物移动。
7. ×。出口补贴会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
8. √。进口配额限制进口量,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9.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增加成员国内部企业竞争压力。
10. ×。国际商品协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商品价格,不能完全稳定。
五、简答题
1.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各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通过贸易获取更多利益。
2.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有诸多影响。它限制了进口数量,影响贸易规模;提高了进口商品成本,削弱其价格竞争力;增加了贸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还可能引发贸易摩擦,破坏正常贸易秩序,不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公平发展。
3. 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即由于区域内取消关税等壁垒,使区内贸易规模扩大,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贸易转移效应,即原本从区外低成本国家进口转向从区内高成本国家进口,福利受损;还可能带来竞争促进效应,区内企业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4.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意义重大。它能促进服务资源在全球更合理配置,提高服务行业效率和质量;推动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活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际贸易全面发展,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