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235166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淑宏: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唐淑宏摘要:在调查问卷中发现量词“颗”“粒”“枚”存在相互交叉情况,进而考察了BCC语料库中量词“颗”“粒”“枚”搭配名词的语义范畴,结合量词语义演变轨迹,从语义特征、搭配对象、语法化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语义特征看,“颗”侧重于“圆”,“粒”侧重于“小”,“枚”侧重于“细长”;从选择对象看,“颗”搭配名词种类多,数量广,“粒”次之,“枚”受语体影响,搭配范围窄,但是近些年修饰人的用法比较活跃;从语法化程度看,“颗”的语法化程度最高,其次是“枚”,而“粒”语法化程度最低。

2、关键词:颗;粒;枚;认知;对比中图分类号:H195.3;H13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23)11-0059-08DOI:10.13877/22-1284.2023.11.010收稿日期:2023-06-30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从个体量词的角度研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WQN202011)。作者简介:唐淑宏,女,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词汇、语法(辽宁 沈阳110031)。2023 年第11期第 44 卷总第 344 期学 报近义量词是指量词由于语义相近、组合对象交叉而发生的联结关系。语义相近,即量词在某个义项上语义

3、相近;组合对象交叉是指近义量词在与名词搭配时可以进行互换。语言学界有关近义量词的研究主要讨论了近义名量词在语义搭配方面的一些特点。朱庆明对量词“条”“根”“支”的用法进行辨析,强调了近义量词的辨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周芍立足于历时来源,对量词“层”“重”的语义从认知角度作出比较详细的对比说明,并解释了两个量词在用法上的共性与差异。2周芍、邵敬敏认为,近义量词与名词如何选择以及优化,一直是困扰对外汉语教学的难题。3本文针对汉语母语者关于量词的问卷调查发现,量词“颗、粒、枚”与名词搭配时,存在互相交叉的现象,有时又出现使用通用量词“个”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颗”解释为“多用于颗

4、粒状的东西”,“粒”解释为“用于粒状的东西”,“枚”的解释“跟 个 相近,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其中,对量词“颗”“粒”的解释几乎一样,但在实际与名词搭配中,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量词“枚”也参与其中。由此可见,量词“颗”“粒”“枚”是一组比较典型的近义量词。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拟从问卷中挑选出含有量词“颗、粒、枚”的数量名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规律、找出原因,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解释说明,从近义量词互换角度分析其各自特点和组合规律,希望以此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总体问卷调查是围绕形状量词展开的,共计100道题。其中关于“颗、粒、枚”三个量词的题 592023 年第

5、11 期学 报目设计了20道填空题。比如:“一()纽扣”,被试多数填写了量词“颗”,也有填写量词“粒”“枚”“个”和集合量词或度量衡量词的,还存在同一被试同时填写多个量词的情况。被试者共计 68人,在搜集数据时,针对同一被试填写多个量词的情况,如同时填写“颗、粒、枚”,那么数据的采集会重复出现在量词“颗”“粒”“枚”中,所以总数的相加就会多于68。而针对被试填写的集合量词或度量衡量词,不在数据采集范围之内,所以总数相加就会少于68。数据的采集是为了考察量词“颗”“粒”“枚”各自搭配名词的规律及其相互交叉情况,所以其他量词不在考察范围之内(表1)。表1 数据搜集结果名词1.纽扣2.药3.星星4.

6、胶囊5.葡萄6.棋子7.花生8.芝麻9.子弹10.骰子11.草莓12.心脏13.果实14.牙齿15.沙子16.豆子17.种子18.钻石19.珍珠20.心灵分类日用事物药品星体药品水果日用事物谷粟谷粟炮弹日用事物水果身体部位水果/谷粟身体部位建筑谷粟谷粟珠宝珠宝抽象量词颗33125612331825656214546295123128554660粒203103713123554415601614428449210枚1200201910452140011310个90713210313271622205031223占优势比的量词0.507 7颗0.720 9粒1.000 0颗0.725 5粒0.71

7、7 4粒0.387 8粒0.573 8粒0.900 0粒0.880 0颗0.512 2颗0.849 0颗0.978 8颗0.591 8颗0.980 8颗0.956 5粒0.516 7颗0.602 7粒0.820 9颗0.676 5颗1.000 0颗由表1可以发现:1.“星星、心灵、牙齿、心脏、子弹、草莓、钻石、珍珠”这些名词对量词“颗”的选择占优势,“沙子、芝麻、胶囊、葡萄”这些名词对量词“粒”的选择占优势,“豆子、种子、花生、果实”这些名词对量词“颗”和“粒”的选择都占很大比例,还有“纽扣、棋子、骰子”这几个名词对量词的选择比较分散,除量词“枚”搭配“棋子”比例稍大一些外,三个量词“颗”“粒

8、”“枚”都可以使用,而且都可以与量词“个”搭配。2.量词“颗”搭配名词的范围比较广泛,相比较而言,量词“粒”搭配名词的范围并没有量词“颗”那样广泛,量词“枚”搭配名词的范围有限。针对第 1 种现象和第 2 种现象,首先考察BCC语料库与个体量词“颗”“粒”“枚”搭配使用的名词,进行分类并归纳出个体量词“颗”“粒”“枚”各自所具有的语义特征,结合汉字发展史,从认知角度解释其与名词的组合规律,最后从语义特征、选择对象、语法化程度三个方面分析“颗”“粒”“枚”的异同。一、“颗”的语义特征及认知解释汉语专用名量词的一个重大特点是摹形,即与某名词组合目的是凸显该名词所代表的外形特点及认知视角。3“颗”“

9、粒”“枚”都可以用于计量体积较小的圆球状物体,但具体搭配对象和语义特征存在区别。(一)量词“颗”搭配的名词及语义特征从BCC语料库检索“颗”,有12万条结果,剔除“颗”非量词用法,提取前500条,总结与量词“颗”搭配的名词,大致可分两个方面12类:1.圆形的实物体名词其特点是该实物可以看得见或摸得着。A.头颅、头、心脏、痣、斑点、眼珠、牙齿等(身体部分)B.珍珠、宝珠、夜明珠、红宝石、金刚石、钻石、水晶、玛瑙等(珠宝类)C.葡萄、草莓、荔枝、樱桃、桂圆、大枣等(体积小的水果类)D.种子、豆子、花生、莲子、芝麻等(种子类)60唐淑宏: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E.药丸

10、、胶囊、丹药等(药品类)F.沙子、泥土、尘埃等(沙粒类)G.水珠、露珠、眼泪等(露珠类)H.纽扣、棋子、骰子、钉子等(纽扣类)I.星星、太阳、卫星等(星体类)J.印章、五角星等(印章类)K.子弹、手榴弹、导弹、炸弹、原子弹等(子弹类)2.具象化的抽象名词L.心灵、灵魂、心(心灵类)由此可见,凡是“小而圆且具有个体性”的实体名词以及能具象化为与“心”相关的抽象名词,都能够跟量词“颗”进行搭配。量词“颗”的语义特征是+体积小+圆球形+个体性(表2)。表2与“颗”组合的名词特征分布组合名词A.头颅B.珍珠C.葡萄D.种子E.药丸F.沙子G.水珠H.纽扣I.星星J.印章K.子弹L.心灵体积小+-+圆球

11、形+个体性+-+(二)量词“颗”搭配名词组合机制的认知解释说文解字:“颗,小头也,从页,果声。”“颗”的本义是小头,“头”是体积不大的圆,后引申指小而圆的外形,亦即“粒状物”4。后引申为量词,用以称量粒状或圆形的物质,相当于“粒、枚”。所以A类中的“头颅、头”是量词“颗”的原型,由“头颅、头”引申出和身体部位相关的“心脏、眼珠、牙齿、斑点”等,B、C、D、E类中的成员都比较接近量词“颗”的原型,具有+体积小+圆球形+个体性 的特征,F类成员体积都比较小,更符合量词“粒”的原型,不过也可以用量词“颗”来搭配,而G类中的成员除了具有上面三个特征,还具有液态的特征。H类成员的形状比较复杂,“纽扣、棋

12、子”各种形状都有,但是大多数是扁平圆形的,“纽扣”附着在衣服上,“棋子”附着在棋盘上。“钉子”的下半部分是钉到物体里而表面附着在外面的,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凸显其圆形的特点。“骰子”是立体六面形的,但在旋转时也呈现圆形的特点。它们虽然不是量词“颗”的原型,但是都可以凸显+圆球形+体积小 的特点,仍然可以用量词“颗”来搭配。I类中的成员相对于其他类来说,体积都很大,无法通过视觉去感受真实的体积。但从认知角度来看,观察者从地球遥望宇宙空间中的天体,不管其本身有多大,但看起来它们都是一个小小的圆球。同样道理,虽然I类成员中的“卫星”,是人类后天创造出来发射到宇宙太空中的天体,但由于语素“星”与量词“颗”

13、搭配早已“占位”,无论是彗星、恒星还是卫星,都可以与量词“颗”搭配,同理,J类中的“五角星”也可以用量词“颗”来搭配。K类中的炮弹和炸弹,种类繁多,外形多种多样,从小小的“子弹”到体型较大的“原子弹”,都可以用“颗”来搭配,因为在量词的使用中有“认知原型制约和语言起点占位”的现象,量词的搭配对象的认知原型制约了以后同类对象的量词使用。5也就是说,量词“颗”可以计量原型“子弹”,语素“弹”与量词“颗”搭配早已“占位”,各种军事中的炮弹炸弹等,不论形体差异多大,一般都会归在同一范畴之中。A 类中成员“心脏”的形状像一个拳头大小的倒置的桃子,是体积较小的圆球形物体,是由量词“颗”来称量的典型范畴。L

14、类中的成员“灵魂”“心灵”现在看来与大脑关系密切,但是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心脏被认为是人类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器官。孟子 告子章句上 第十五节 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灵魂”“心灵”都 612023 年第 11 期学 报是以“心”为载体的,是“心”的产物。基于附载与被附载关系,“心”的意象被转换到“灵魂”“心灵”的意境上,是转喻机制作用的结果。二、“粒”的语义特征及认知解释(一)量词“粒”搭配的名词及语义特征从BCC语料库检索“粒”,有5万条结果,剔除“粒”非量词用法,提取前500条,总结与量词“粒”搭配的名词主要有10类,都是实物体名词,其特点是该实物可以看得见或者摸得着。A

15、.米、米饭、粮食等(米粒类)B.种子、豆子、花生、芝麻、玉米、麦子等(种子类)C.沙子、泥土、尘埃等(沙粒类)D.珍珠、宝珠、红宝石、金刚石、钻石、玛瑙等(珠宝类)E.纽扣、棋子、骰子、钉子等(纽扣类)F.药丸、胶囊、丹药等(药品类)G.葡萄、枸杞、樱桃、桂圆、大枣、草莓、蟠桃等(体积较小的水果类)H.子弹、弹丸、炸弹、弹头、原子弹等(子弹类)I.原子、质子(原子类)J.头球、进球(头球类)显然量词“粒”的语义特征是+体积较小,和“颗”搭配的名词相比,“粒”最突出的就是“小”的特点。从形状轮廓上而言,“米粒”是立体的 类球体,而且其产生方式是集体的,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其个体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常常

16、被忽视,形成缺乏个体性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一个特点就是+质地坚硬。因此,“粒”的语义特征是+体积较小+类球体+质地坚硬(表3),缺乏个体性。(二)量词“粒”搭配的名词组合机制的认知解释说文解字:“粒,糂也。从米,立声。”“粒”本义是“米粒”,且为“粟米之粒”。如同米粒一般小,后引申为“粒状物”,又引申为量词,相当于“颗”。“粒”以“米粒”为原型,扩展出种子类、沙粒类、珠宝类、纽扣类、药品类、体积较小的水果类以及子弹类等。可以说A类中的成员是量词“粒”的原型。B、C类可以用量词“颗”搭配,但此处与量词“粒”搭配更合适,是因为它们更符合量词“粒”的+体积较小 的特征,并且表1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也显示

17、,名词“种子、沙子”与量词“粒”的搭配要优于与量词“颗”的搭配。D、E、F、G、H类与量词“颗”和“粒”搭配都可以,但不同的量词凸显的意象是有区别的,“颗”凸显的是身体具有饱满的状态,而量词“粒”凸显的是一种很小的质地较硬的固体颗粒。C类事物形体小,小到“尘埃”,它们能够用量词“粒”来搭配也是由+体积较小 这个语义特征关联起来的,此类中的成员缺乏“个体性”的特征。表3与“粒”组合的名词特征分布组合名词A.米B.种子C.沙子D.珍珠E.纽扣F.药丸G.葡萄H.子弹I.原子J.头球体积较小+类球体+个体性-+-+质地坚硬+-+-+H类中的“子弹”就像是一粒被放大的米粒,完全符合“粒状”特点,而且“

18、子弹”本身也比较小,意象比较相近,可以和量词“粒”搭配使用。H类中的其他成员如“弹丸、弹头、炸弹”可以和量词“粒”搭配,凸显的意象体积较小,而名词“原子弹”在BCC语料库中没有与量词“粒”搭配的用例,而是与量词“颗”“枚”搭配使用,再次印证了量词“粒”+体积较小 的语义特征。I类成员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可以与量词“粒”搭配,凸显量词“粒”的+体积较小 的语义特征。J类是近年出现的关于量词“粒”搭配名词的新用法,“一粒头球”“一粒进球”是形容名词 62唐淑宏: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球”飞行的速度特别快,从远处看的视觉效果突出了+体积较小 的语义特征,所以可以和量

19、词“粒”搭配。三、“枚”的语义特征及认知解释(一)量词“枚”搭配的名词及语义特征从BCC语料库检索“颗”,有5万条结果,剔除“枚”非量词用法,提取前500条,总结与量词“枚”搭配的名词主要有如下9类:A.银币、铜圆、游戏币等(钱币类)B.奖章、勋章、军章、钢印、图章、金牌、银牌、铜牌等(奖章奖牌类)C.珍珠、粉钻、钻石、宝石等(珠宝类)D.纽扣、棋子、骰子、钉子等(纽扣类)E.葡萄、大枣、芒果、苹果等(水果类)F.子弹、火箭、核弹、攻击弹、炸弹、弹头、导弹等(子弹类)G.胸针、手机、U盘、戒指、钥匙(杂物类)H.邮票、明信片、注册商标、头像等(邮票商标类)I.帅哥、美女、良民、男粉丝、靓仔、吃

20、货、白痴、光棍等(人类)从以上所搭配对象来看,量词“枚”的搭配对象一般是具体可见的实物名称,也包括表人的名称。“枚”有+体积小+长形+扁圆形+个体性 的语义特征(表4)。表4与“枚”组合的名词特征分布组合名词A.银币B.奖章C.珠宝D.纽扣E.大枣F.子弹G.胸针H.邮票I.帅哥体积小+-扁圆形+-+-长形-+个体性+(二)量词“枚”搭配的名词组合机制的认知解释说文解字:“枚,干也,可为杖。从木、从攴,会意。”4“枚”的意思就是树干,引申为量词。而“干”指与“枝”同类的细小的树枝,其特点是小而细长。在汉代,量词“枚”表现出了泛化的趋势,到了魏晋南北朝,量词“枚”已经成为最为活跃的量词之一。除了

21、抽象名词和个别事物不能搭配外,它的应用范围较大。伴随专用量词的不断涌现,量词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枚”原来的一些用法被逐渐取消。6在现代汉语中,量词“枚”多作为书面语,限于器物、工具和无生命的物品,但近几年量词“枚”用于称说人的用法比较活跃。量词“枚”在汉代可以搭配钱币,如“钱一枚”,在魏晋南北朝可以搭配“金钗”等。古代的钱币和金钗都具有小而细长的特点,此用法保留到现代汉语中,如A类的钱币类,不管长形还是扁圆形,都可以用量词“枚”来称量。而又因钱币的发展,后出现扁圆形钱币,其形状与质地和“奖章”相像,所以也可以用来称量B类奖章奖牌类。量词“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最活跃的量词之一,发展到了今天,

22、现代汉语只延续了古代汉语的一些说法。量词“枚”字也可以用来称量小而圆形的物体,如C类的珠宝类、D类的纽扣类、E类的水果类,而且F、G、H类成员或是细长形或是扁圆形,都可以用“枚”称量,这是量词“枚”的泛化导致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保留。除此之外,量词“枚”还可以用来称说人。近年来,“枚”出现了“一枚帅哥,一枚吃货”的用法。那么是不是“枚”在古代汉语中也有过类似用法呢?王力先生在论述“枚”的量词用法时指出,“枚”字意义非常广泛,可以指无生之物,也可指称动物,“只是不能指称人类”。6张万起(1998)指出,量词“枚”可以用于指称人类。7例子如下:(1)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王梵志诗 贫穷田舍汉)(2

23、)有女一枚年十八。有妖一洞号三绝,撇下年老志诚的爷。(杨景贤 西游记 第十一出)632023 年第 11 期学 报例(1)中的“枚”用来指称硬穷汉,用于指称人。例(2)“有女一枚年十八”用来指称人也是毫无疑义的。应该说,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量词“枚”是可以指人的,只是不多见而已。近些年来,重新出现了“枚”修饰人的用法,使人耳目一新,并具有了一些可爱、亲切的人物形象色彩,极大程度上迎合了人类追新求异的心态。8四、从近义量词互换看各自特点和组合规律近义量词由于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因此跟某些名词组合是可以互换的,尽管语义上有若干差异。但是,这种互换并不是任意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特征的凸显点,强调不同的

24、视角。在各自特征的凸显点,通常相关的近义量词不可能互换。根据“颗、粒、枚”三个量词的语义特征描写,把三者计量的异同情况进行归纳(图1):图1“颗”“粒”“枚”搭配名词情况图1显示:大圆区域代表量词“颗”所组合的名词;小圆区域代表量词“粒”所组合的名词;长形区域代表量词“枚”所组合的名词。区域:颗(身体类)、颗(露珠类)、颗(星体类)、颗(印章类)、颗(心灵类)区域:粒(米粒类)、粒(原子类)、粒(头球类)区域:枚(银币类)、枚(奖章类)、枚(胸针类)、枚(邮票类)、枚(帅哥类)区域:珠宝类、纽扣类、子弹类三类名词为三个量词共同搭配区域:沙粒类、种子类、葡萄类、药丸类四类中的成员为量词“颗”与“

25、粒”共同搭配注:c和a、b没有单独共同搭配的名词(一)语义特征量词“颗”和“粒”搭配的都是无生命事物,都具有小而圆的特征,“颗”更侧重的语义特征为+圆,而“粒”更侧重的语义特征为+小。量词“枚”可以搭配无生命的事物,也可以搭配有生命的人类,其语义特征更侧重为+细长。此部分已经在前三部分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二)搭配对象从“颗”“粒”“枚”各自专属对象和重合对象分别考察。1.专属对象分析“颗”范畴、“粒”范畴和“枚”范畴各自的专属部分主要体现在:(1)专用“颗”范畴的有:头颅、心脏等身体部位类;水珠、眼泪等露珠类;星星、卫星等星体类;印章、五角星等印记类以及心灵、灵魂等抽象物。(2)专用“粒

26、”范畴的有:米粒类;原子、质子等非肉眼可见类;头球、进球等时间类。(3)专用“枚”范畴的有:钱币、硬币类;奖牌奖章类;邮票、明信片类;也有美女帅哥等人类。就体积而言,可以进入“颗”范畴的事物体积偏大,如头、心等;可以进入“粒”范畴的事物体积偏小,甚至是原子、质子等非肉眼可见事物;能进入“枚”范畴的事物体积介于二者之间,如硬币、邮票等。就形状而言,“颗”和“粒”的原形和“圆”的可配度较高,总体上均向类圆的趋势发展。如由“一个头颅”到“一个牙齿”,再从圆状物发展到类圆状物,从“一颗心脏”到“一颗灵魂”,从圆状物发展到认知上的圆状物等。从总体来看,“颗”在类圆物的方向上扩展,侧重于“圆”;“粒”在小

27、圆物的方向上扩展,侧重于“小”。而“枚”在形状上则保留部分历史上泛化+扁圆 语义特征的成员,而在细长的方向上扩展,尤其是修饰人用法的复活,侧重于+细长。2.兼用对象分析“颗”范畴、“粒”范畴和“枚”范畴兼用的部分包含珠宝类、纽扣类和子弹类(表5)。从中可以发现,“颗”的使用频率普遍比“粒”“枚”高,只是 64唐淑宏:对外汉语视角下近义量词“颗”“粒”“枚”的认知对比分析在与“棋子”搭配时,量词“枚”占有优势,这与“枚”所使用的语体有关,常用于书面语体,而“下棋”是一项文人雅士的活动,突出其文雅的状态,所以“枚”与“棋子”搭配更合适。表5“颗”“粒”“枚”与名词搭配情况名词1.纽扣6.棋子9.子

28、弹10.骰子18.钻石19.珍珠分类日用事物日用事物炮弹日用事物珠宝珠宝量词颗331856215546粒2012415921枚12194531占优势比的量词0.507 7颗0.387 8枚0.880 0颗0.512 2颗0.820 9颗0.676 5颗“颗”范畴、“粒”范畴兼用的部分有沙粒类、种子类、葡萄类、药丸类这四类(表6)。表6“颗”“粒”与名词搭配情况名词2.药4.胶囊5.葡萄7.花生8.芝麻10.骰子13.果实15.沙子16.豆子17.种子分类药品药品水果谷粟谷粟日用事物水果/谷粟建筑谷粟谷粟量词颗121233256212923128粒31371335541516442844占优势比

29、的量词0.720 9粒0.725 5粒0.717 4粒0.573 8粒0.900 0粒0.512 2颗0.591 8颗0.956 5粒0.516 7颗0.602 7粒由此可见,量词“颗”和“粒”近似程度较高。虽然存在互换情况,但各自的凸显点有所不同,如可以说“一颗花生”,也可以说“一粒花生”,使用量词“颗”凸显“花生”饱满的状态,使用量词“粒”凸显“花生”形状小而质地坚硬的状态。从表6中还可以发现,“芝麻”和“沙子”更倾向与量词“粒”搭配,因为“粒”更强调“体积较小”的特点。而量词“颗”与“粒”都不能单独和量词“枚”交叉,也就是说,在这三个量词中,量词“颗”与“粒”是最接近的,而与量词“枚”关

30、系稍远一些。3.功能对比受语言经济原则影响,意义和功能完全相同的两个语言成分必然会有一个遭到淘汰。而量词“颗”“粒”或“枚”在现代汉语中形成了“一名多量”的现象。其功能有哪些差异?量词“颗”的范畴中心是身体部位类,量词“粒”的范畴中心是谷粟类,前者形体明显大于后者,这是量词“颗”和“粒”的核心功能。而量词“枚”的范畴中心是钱币类,它不像“粒”那么小,也没有“颗”那样圆。9(1)体积差异有些事物没有“米粒”那么小,如问卷调查中量词“颗”和“粒”都可以与名词“豆子”“种子”“花生”“果实”“纽扣”搭配。有些事物体积差异较大时,则形成一个优先等级序列:颗粒;而体积较小时,其序列为:粒颗,“枚”介于中

31、间。(2)形状差异圆的、饱满的事物,倾向于选择量词“颗”来搭配;质地坚硬的实心事物,倾向于选择量词“粒”来搭配;形容细长形或扁圆形的事物时,则倾向于用量词“枚”来搭配。(3)个体性差异强调事物的个体性时,在量词“颗”“粒”和“枚”的选用上形成了一个优先等级序列:粒颗枚。强调事物的整体性时,其等级序列为:枚颗粒。10(4)语体差异量词“颗”“粒”侧重于口语化,而量词“枚”侧重于书面语化。(三)语法化程度语法化背后潜在一个非常具体的认知原则,即“利用旧途径表达新功能的原则”。11用一事物概念化表达另一事物,目标概念必然会比原概念更为抽象。驱动语法化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隐喻,它是联系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32、的手段。汉语中的量词,由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发展而来。名量词的演变一般要经历两个过程:先是从具体事物演变为量词,如表示“小头”的“颗”;然后在组 652023 年第 11 期学 报合过程中,所组合的名词从具体的事物扩大到抽象的事物,例如从“一颗心脏”到“一颗灵魂”。与量词“颗”组合的名词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并且具有与抽象名词组合的能力,其演变的程度比较充分。量词“枚”在古汉语的发展中曾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泛化量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搭配的名词范围和种类有所缩减,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枚帅哥、一枚吃货”等新搭配,也就是说,量词“枚”所搭配的名词从无生到有生;从外部轮廓上看,所搭配的名词有圆球体也有长形,

33、其演变的程度相对充分。量词“粒”所搭配的名词,基本上是质地坚硬的圆球类物体,相对体积很小,所以说量词“粒”的演变相比较“颗”和“枚”来说,不如前二者充分,尽管在调查问卷中出现频次高于量词“枚”。五、结语本文考察了BCC语料库中量词“颗、粒、枚”所搭配的名词的语义范畴,结合量词语义演变轨迹,从语义特征、搭配对象、语法化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语义特征看,“颗”侧重于“圆”,“粒”侧重于“小”,“枚”侧重于“细长”,这是三者的绝对差异。从选择对象看,“颗”搭配名词种类多,数量广,“粒”次之,“枚”受语体影响,搭配范围窄,但是近些年也有用于修饰人的古时用法的复活。从语法化程度看,量词“颗”具有与

34、抽象名词组合的能力,其语法化程度最高;量词“枚”所搭配的名词从无生到有生,语法化程度次之;量词“粒”语法化程度最低,基本上是质地坚硬的圆球类物体,相对体积很小。量词虽然是汉语的特色,但却变成了留学生掌握汉语的难点。特别是在选择对象上,需区分三个量词的专用对象和兼用对象,如果是兼用对象,一般用“颗”不会出错,不过细究的话,还要注意三者的差异,使用最合适的搭配。参考文献:1 朱庆明.析“枝”“条”“根”J.世界汉语教学,1994(3):22-23.2 周芍.量词“层”和“重”语义对比分析 J.汉语学习,2010(4):53-58.3 周芍,邵敬敏.近义量词“条、根、道”的三维解释与组合机制 J.语

35、文教学与研究,2014(1):81-88.4 许慎.说文解字 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5 萧国政.汉语量词“把”的意义、分类及用法: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认知解释与功能研究 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5-10.6 王力.汉语语法史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7 张万起.量词“枚”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J.中国语文,1998(3):208-217.8 曾柱.“枚”的扩张 J.语文建设,2010(10):43.9 樊中元.论陪同关系量词“颗”与“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4-87.10 赵景宇.量词“粒”与“颗”的认知对比分析 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5):89-94.11 HEINE B,CLAUDI U,et al.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责任编辑:王洪杰)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