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当代哲学前沿》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以下关于“无为而治”的理解,哪一项不够恰当?( )
A. 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社会和民众的干预 B. 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去追求和作为 C. 意味着完全放弃一切管理和规范 D. 强调个体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2、在思考哲学中的哲学与语言的关系时,以下哪种观点认为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对世界的理解?( )
A. 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对思维无影响
B.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附属
C. 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相互塑造
D. 以上均不是
3、在哲学的美学领域,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从未停歇。以下关于不同美学流派对于美的定义和理解,哪一项更能反映其哲学基础的差异?( )
A. 主观美与客观美的区分 B.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侧重 C. 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D. 美与真善的关系
4、在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观点,这一观点反映了他对世界变化的深刻洞察。以下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哪一项不够准确?( )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B. 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包括本质和规律 C. 这种变化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的 D. 人们应该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5、在中世纪哲学里,关于托马斯·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以下关于其论证逻辑和有效性的分析,哪一个是恰当的?( )
A. 五路证明基于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B. 五路证明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完全不能作为上帝存在的有效论证
C. 五路证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现代哲学的审视下存在诸多问题
D. 五路证明只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表达,不具备任何理性论证的价值
6、在探讨哲学中的自由意志问题时,以下哪种观点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不存在自由意志?( )
A. 决定论
B. 非决定论
C. compatibilism(相容论)
D. 以上均不是
7、关于哲学中的人性论,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性本善”的观点,并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A. 孟子
B. 荀子
C. 告子
D. 韩非子
8、中国哲学中的理气论探讨了理与气的关系。以下哪种观点认为理在气先,理是世界的本原?( )
A. 理是气的运动规律,气是理的载体 B. 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理依赖于气 C. 理是先于气而存在的抽象原则 D. 理气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9、在哲学的价值论中,对于价值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价值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 B. 价值的客观性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属性 C. 价值的主观性完全由个人的喜好决定 D. 价值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下哪种社会现象最能体现这一观点?( )
A. 艺术作品的创作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个人想象 B. 宗教信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受社会环境影响 C. 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 D. 人们的道德观念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历史条件制约
11、在哲学的美学领域,对于美的本质和定义存在着众多的探讨。以下哪种观点不太符合传统美学对于美的理解?( )
A.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独立于人的感知 B. 美是主观感受和情感的表达 C. 美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D. 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12、在哲学的道德哲学领域,功利主义强调结果的最大化幸福,而德性伦理学注重个体的品德培养。以下关于这两种伦理学说在道德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的比较,哪一项更能揭示其差异?( )
A. 行为选择的依据 B. 对道德品质的定义 C. 道德教育的方法 D. 道德评价的标准
13、在哲学的道德哲学中,德性伦理学关注个体的品德和性格。以下哪种品德在德性伦理学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
A. 勇敢 B. 智慧 C. 正义 D. 善良
14、在哲学的宗教哲学中,对于宗教信仰的合理性存在不同的观点。以下哪种观点认为宗教信仰是基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超越的渴望?( )
A. 宗教信仰可以通过科学证据来证明 B. 宗教信仰是一种无理性的迷信 C. 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的内在需求和表达 D. 宗教信仰是社会控制的工具
15、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视为重要的思想家。以下关于他们哲学思想的差异,哪一项更能体现其核心观点的不同?( )
A. 对道德本质的理解 B. 对理想国家的构想 C. 对知识获取途径的看法 D. 对人类灵魂的阐述
16、关于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以下哪种描述准确地反映了其核心主张?只有能够被经验证实或逻辑证明的命题才有意义。
A. 承认形而上学命题的价值
B. 强调哲学问题的主观性
C. 排斥无法实证的哲学思考
D. 以上均不是
17、在哲学的科学哲学中,对于科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有着持续的探讨。以下哪种观点不太符合常见的科学哲学观点?( )
A. 科学方法是获取客观知识的可靠途径 B. 科学方法存在着误差和不确定性 C. 科学方法会受到科学家个人偏见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 科学方法在所有领域都能提供确定性的答案
18、休谟是经验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因果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下关于休谟对因果关系的看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因果关系并非基于理性的必然联系,而是基于经验的习惯联想
B. 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 认为我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仅仅是基于过去的观察和归纳
D. 主张通过先验的推理来确立因果关系的确定性
19、在古希腊哲学中,智者学派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以下关于智者学派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B. 注重对修辞和辩论技巧的研究,以帮助人们在公共事务中取得成功
C. 对传统的道德和宗教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D. 形成了统一的哲学体系和固定的学说观点
20、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对于这一命题的理解,以下哪项是不准确的?( )
A. 强调了思考对于确立自我存在的基础性作用
B. 意味着自我的存在是通过纯粹的思维活动来证明的
C. 完全否定了外在物质世界的存在
D. 开启了近代哲学中对主体意识的关注和探讨
21、在哲学认识论中,对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以下观点不准确的是( )
A. 经验主义强调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推理能够获得可靠知识 C. 两者完全对立,无法调和 D. 都对人类认识的本质和途径进行了思考
22、中国哲学中的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下哪种观点最能体现道家“无为”思想的内涵?( )
A. 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努力改变现状 B. 遵循自然规律,不刻意去干预事物的发展 C. 制定严格的法律和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D. 不断追求科技进步,改造自然
23、在西方哲学的政治哲学领域,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国家职能和个人权利等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以下对于这两种政治哲学的比较,哪一项更能反映其核心价值的差异?( )
A. 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B. 对社会变革的态度 C. 个人自由的边界 D. 公共利益的定义
24、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和追问的方式来探索真理。以下关于苏格拉底方法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旨在帮助人们发现自己内心的无知,激发对真理的追求
B. 以归纳和定义的方式来澄清概念和寻找普遍的定义
C. 强调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得出绝对确定的真理
D. 注重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25、在哲学的认识论发展过程中,从传统认识论到现代认识论发生了重要转变。以下关于这种转变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关系上的变化,哪一项更能体现其哲学意义?( )
A. 主体的能动性发挥 B. 认识对象的客观性 C. 主客体相互建构的方式 D. 对认识过程复杂性的认识
26、在哲学的本体论中,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核心议题之一。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唯物主义的立场?( )
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 意识能够独立于物质而存在,并决定物质 C.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D.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7、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宋明理学中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修养方法和对天理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以下关于这两种学说的比较,哪一项更能体现其哲学思想的不同?( )
A. 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 B. 天理的内涵和本质 C. 对人性善恶的看法 D. 道德修养的实践途径
28、在哲学的认识论中,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理性主义则强调理性的作用。以下关于这两种观点在应对复杂知识和抽象概念时的解释能力的对比,哪一项更能突出其优劣?( )
A. 对数学和逻辑知识的解释 B. 对新现象和未知领域的探索 C. 对科学实验结果的理解 D. 对人类直觉和灵感的说明
29、对于哲学中的真理观,以下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A. 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B. 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排斥的 D.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0、中国哲学中的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这体现了墨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思考。以下对墨家“兼爱”思想的理解,哪一项不够准确?( )
A. 无差别地爱一切人 B. 反对等级差别和特权 C. 以功利主义为基础,追求社会的最大利益 D. 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探讨休谟的怀疑论,包括对因果关系、归纳法的质疑以及对人类知识可靠性的挑战。
2、(本题5分)分析古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探讨其对自由意志和世界确定性的挑战。
3、(本题5分)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中法家韩非的“法术势”思想,全面论述其对君主统治术的阐述、法治观念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局限性。
4、(本题5分)探讨中国哲学中龚自珍的思想特点,分析其对晚清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5、(本题5分)分析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原初状态假设,以及其在推导正义原则中的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简述古希腊哲学中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及历史意义。
2、(本题5分)哲学中的怀疑精神在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中如何保持适度,以避免陷入虚无主义?
3、(本题5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4、(本题5分)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5、(本题5分)说明古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以下是德勒兹的观点:“生成。”请仔细剖析德勒兹这一哲学概念所蕴含的思想,如变化的本质、创造的力量。
2、(本题10分)有一段材料:“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本质和价值。”分析这句话的哲学观点,探讨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价值的关系。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