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第一讲绪论.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340982 上传时间:2025-10-1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88.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第一讲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第一讲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讲 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缘起及发展历程,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性质和学科体系,三、现代科学技术概观,一、自然辩证法的缘起及发展历程,1.,概念来源:,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2.,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两大历史渊源:三大发现与德国古典哲学中唯心主义,基本内容: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第二阶段: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毛泽东,实践论,和,矛盾论,第三阶段:形成一门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性质、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主要研究内容,科类,主要研究内容,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总的看法和观点,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自然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科学哲学,对科学的哲学反思,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科学的本质、目的、结构、功能、方法等进行哲学审视,探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揭示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图景等。,技术哲学,技术观、技术与社会生产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机制和规律、技术价值论与技术创新等,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科技与社会建制等,三、现代科学技术概观,1,科学活动与科学共同体,(,1,)科学的主要涵义,“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概括来说,科学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活动。首先,现代科学是从事新知识生产的人们的活动领域,它不再局限于哥白尼科学家自发的认识过程,而表现为一种建制,在其中,科学家科学工作者被社会组织起来,服从一定的社会规范,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使用种种物质手段和周密制定的方法。其次,科学又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它表现为一种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最后,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相互作用,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2,)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科学家的品质:强烈好奇心、锲而不舍的精神、自信,科学共同体,即科学家的群体,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普遍性:是指评价任何科研成果都应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标准,而不应考虑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宗教信仰等其他社会因素。,公有性:是指科学知识的公有性。科学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无私利性:要求人们在知识生产中要以追求真理真知识为最高最大利益,而不以科学成果来谋取私利。,有条理的怀疑:要求人们对任何科研成果评价的基本出发点都要持批评和怀疑态度,而不是想当然地接受权威的理论。,科学范式: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与共同约定。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讨论:,1.,何谓非科学与伪科学?,2.,科学与非科学有何区别和联系?,3.,中医是不是伪科学?,讨论:,1.,科学与技术是同一事物吗?如不是,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2.,请举例说明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1,)不同之处:,从追求目的上看,科学以致知求真为旨趣,其目标在于探索和认识自然;技术以应用厚生为归宿,其意图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从研究对象上看,科学以自在的自然实在为研究对象,技术的对象则是现实的或拟想的人造物,也就是说,它要设计或制造出某个自然界中没有的人工东西来。,从活动取向上看,科学活动是好奇取向的,与社会情境和社会需要关系较疏远;技术是任务取向的,与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关系密切。,从关注问题上看,科学需要了解“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而技术面对的问题则是“做什么”(,do what,)和“如何做”(,how do,)。,从成果方面看,科学研究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某种关于自然的理论或知识体系,技术活动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某种程序或人工器物。,最后从评价标准上看,对科学的评价以是非正误为主,以优劣美丑为辅,真理和审美是其准绳;对技术的评价是利弊得失、好坏善恶,以功利和价值为尺度。,(,2,)相似之处:,在建制方面,科学与技术都是高度创造性的行当,.,在规范方面,科学和技术都具有非本地化和世界主义的特征。,在结构方面,一切科学都有理论、观察、实验这三个部分,技术同样如此。因此,把技术和科学对立起来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科学和技术都进行观察和实验,提出理论,提出关于(通过实验)造成一定条件的方式的陈述。在基础研究问题上二者也有一定的重合。,在方法方面,技术研究与科学研究没有什么区别。其研究周期与图式都是一样的:确定问题;用现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解决问题;倘若尝试失败,就找出某些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假设以至整个假设,-,演绎系统;借助新概念系统寻求问题的解决;检验解决问题与结果;对假设或初始问题的表达方式做出必要的修正。,3.,现代科技结构与发展趋势,(,1,)科学活的现代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概念,定义,性质,一般没有特定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称为基础研究。但现代在少数大企业中也有含有特定商业目标的基础研究,.,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典型,事例,说明,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发电原理)。,2.,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1.,西门子制成励磁电机,可以发电,但尚不能推广应用,2.,赫兹发现电磁波,制成电磁波发生装置,使无线电通信成为可能。,1.,爱迪生制成电机,建成电厂,建立电力技术体系。开创电时代,2.,波波夫与马可尼进行无线电通信获得成功,实现跨越大洋的无线电通信,迎来电信时代。,管理,原则,方法,1.,没有实际要求。,2.,没有时间限制。,3.,不急于评价。,4.,一般没有保密性,1.,有目标、计划。,2.,有时间限制,有弹性。,3.,适当时候作出评价。,4.,有一定保密性,1.,有具体明确目标,计划性强。,2.,有严格时间控制。,3.,完成后立即评价。,4.,有很强保密性。,(,2,)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其一,前沿科技领域出现群体突破的态势。,以生命科技、信息科技、纳米科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高科技群体,称为当今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其二,科学交叉与技术交融不断催生新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纳米材料技术、纳米电子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纳米测量学等都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纳米机器人、信息材料等融合技术也已经向人们展示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的重大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各类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将更加频繁。,其三,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热点。,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概念开始流行,带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日益活跃。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并已经开始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技术政策等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一、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如课堂表现、讨论、考勤、课程论文等),期末考试占,60%,。,二、关于课堂纪律:,严格考勤,确有特殊情况,须本人书面向任课教师请假,不迟到早退;旷课,3,次不给平时成绩。按时到课的同学请尽量坐前面座位。上课时关闭手机或调至震动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