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西南边疆变迁史历史地理学,目录:(按朝代顺序),1.,秦朝汉朝三国晋朝代南北朝 (潘登),2.(王蒙),3.(谢玲娜),一、秦汉时期西南边疆,秦,西汉,东汉,1、秦朝时期,秦朝以前的夏,商、周王朝,都还不曾在西南地区建立统治机构。,公元前221年,秦国最终兼并了其他六国而建立了中国史上的秦王朝。,秦朝以巴郡和蜀郡为据点,对巴郡、蜀那边境的一些部落地区进行经营,设置郡县。郡县统治的区域,是今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和川西南的凉山州、雅安地区一带。,2、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取代了秦王朝。西汉王朝在秦王朝的基础之上,继续对西南边疆开展经营活动,设置郡县,在西南地区扩大了,益州刺史部,和,交趾刺史部,的边境。,益州刺史部,管辖西南九郡武都、汉中、广汉、巴、蜀、犍为、越辒、牂牁、益州,大约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2、西汉时期,交趾刺史部所属共七郡:,南海郡(驻今广东省广州市),苍梧郡(驻今广西梧州市),合浦郡(驻今广西合浦东北),郁林郡(驻今广西桂林西南)、,交趾郡(驻今越南河内),九真郡(驻今越南清化西北),日南郡(驻今越南广治西北)。,3、,东汉,时期,王莽篡权,汉室后裔刘秀励精图治,终于夺回了江山,。,西北的羌人,北部的匈奴,东北的鲜卑、高句丽,日南郡徼外的土著,在纪元以来不断与汉王朝争战,使汉代的疆域在北部、东北和越南南部一带开始退缩,。,惟西南一带将疆界推移到,伊洛瓦底江,上游大盈江一带。,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南边疆,三国时期,晋朝时期,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三国时期的西南边境:,蜀汉,和,吴国,的西南边境,蜀汉的西南边境:刘备的蜀汉政权统治区域基本上是两汉以来的益州之池,也就是东汉时期益州的西南边疆。,吴国的西南边境:孙权的东吴政权统治区域则为扬州(驻今南京)、荆州(驻今湖北江陵)、交州(驻今广州)之地。所以,昊国的西南边境也就是东汉时期交州的西南边疆.,魏国的统治区域在北方,与西南边疆不相涉。,2、两晋时期,公元263年,魏灭蜀,蜀汉都督霍弋以南中七邵之地降于魏。公元265年,晋代魏,仍以霍弋为都督,统兵镇南中,而郡县则依旧隶之于益州。公元280年,晋灭吴,原属吴之交州即归晋有。,两晋时期的西南边界:,宁州边境,和,交州边境,2、两晋时期,宁州边境,两普时期的宁州,乃汉、魏时期益州之南境。晋王朝为了加强益州南部边疆地区的统治,对汉、魏以来益州南部的行政区划作了频繁的调整。,宁州的郡县先后有分合,地域范围在不同时间阶段内有伸有缩。但濒临边疆的郡县,则在西晋时期为永昌郡和兴古郡,东晋时期为永吕郡和梁水郡。,西晋时期永昌郡的地域范围,基本上沿袭蜀汉时期未变,边疆地界亦基本上未曾改动,。,2、两晋时期,交州边境,两晋时期交州的地域和建制,是沿袭于三国末年而先后略有所变化。晋书。地理志说:“交州。平吴后,省珠崖(今海南岛)入合浦。交州统郡七,县五十三,户二万五千六百。”,三国时期,3、南北朝时期,内地政治势力的萎缩,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治分裂,致使内地政治势力在西南地区极度萎缩甚至消失。,西南民族关系主体的变化,以爨(cun)氏为首的大姓势力成为影响西南民族关系的主导因素。,补充:,爨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国云南曲靖陆良地区自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长达 400余年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三、隋、唐、五代宋朝时期的西南边疆,隋朝,唐朝,五代,宋朝,1、隋朝时期,公元,589,年,隋灭了南朝陈,统一了南北分裂的中国。,1、隋朝时期,隋文帝开皇初年,继承了北周时期设置的恭州(今昭通、会泽一带)、西宁州(今四川凉山州)的西南边境线,并由此向原宁州地区逐步深入。,隋朝时期设置的南宁州总管府驻今曲靖,管辖区域范围西至大理州,南部不曾超越过红河以南,1、隋朝时期,隋朝时期一段西南边境今贵州省西部的安顺东部地带。,另一段汉、晋以来的交州西南地段。,2、唐朝时期,唐朝前期的西南边境之地,分属剑南道和岭南道。,唐朝前期,在全国范围内,政区建制都在进行不断的调整,边疆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剑南道南部和西南部边疆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2、唐朝时期,2、唐朝时期,公元618年,李渊建立的唐王朝取代隋王朝后,便展开对隋朝时期未曾统一的西南边境地区的经营活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后,剑南道南部和西南部边境各民族地区,次第投向唐王朝。,伍德四年(公元621年),西部只及今大理州东部的祥云县一带,未深入大理州腹地。,伍德七年,改南宁州总管府为南宁州都督府之后,西部扩至今云南弥渡,南部扩至今华宁一带。,2、唐朝时期,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以后,南诏脱离了唐王朝而独立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权。南诏势力最强盛的时候,其所控制的地域范围,新唐书南蛮传说:“东距鬓,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镖,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天宝六载(公元747年),今红河州东南部和文山州南部,中,越边界一线以北之地全部为南诏所有,以南之地仍为唐王朝的疆域,归岭南道安南都护府控制。,3、唐朝后期和五代,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进入到后期,国力已经远不如之前那么强盛了表现在疆域上,由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逐渐强大,扩展疆域,因此使得汉族的政权疆域开始逐渐的缩小。,3、唐朝后期和五代,唐前期与后期疆域比较,4、宋朝,宋代的地方官制,初期基本上沿袭唐五代旧制。行政机构分州、县两级。宋太宗以后,又把全国分为若干路,路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最低一级,,自秦汉以后,历州等于秦汉时的郡,隋唐以后改称为州。,4、北宋,西南方向的吐蕃,也就是西藏在当时就自立王朝。云南一带的段氏家族建立的大理王朝,不过还是臣服于北宋的。南方抵制海南和现在的越南河内一带。,4、北宋,大理建国时,中国正五代十国之际,968年,北宋一统后,北方未定,无暇南征宋挥玉斧为界,南征之事遂息。,4、北宋,宋挥玉斧:乾德三年(965年),宋兵平定后蜀。统帅王全斌建议乘胜攻取大理,并以大理地图进于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朝与南诏战争失败的教训,手执玉斧,划大渡河为界,声称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不再用兵。这就是所谓“宋挥玉斧”典故的来历,后世屡被引于文章典籍之中。,4、南宋,南宋的疆域则是北至淮水,经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东)二州至秦岭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与金为界,西南与越南接界。,四、元朝时的疆域变迁,1、南宋到元朝的西南,1、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领蒙古兵攻破大理国统治的中心,之后设置军事行政联合统治机构来进行统治。,2、,之后,元通过设置行省制度来管理地方,。,当时的西南边疆实际上指的是云南行省的边疆。元朝时期的云南行省最初是在原大理国韵地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后又向原大理国边境以外的地方扩展。,大理国时期的西部边界直与印度相接,元朝时期云南行省的西部边界线亦沿袭不改。,(,1,)西部边界不变,(2)南部边界扩大,对于南部边境彻里土官(傣族)在战争失败后采取招抚的手段。设立了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使云南行省的南部边疆又向南扩展了一片,包括了今泰国北部的清迈府之地,黄色是南宋疆域,绿色是元,我把二者重叠了,这样容易看出南部边界扩大,(2)南部边界扩大,元朝末年设置的老告总管府,管辖范围止于以琅勃拉邦为中心的今老挝北部地带。,黄色是南宋疆域,绿色是元,我把二者重叠了,这样容易看出南部边界扩大,(2)南部边界扩大,元朝时期设置的宁远州,其管辖范围在今越南莱州省境内,居民以傣族为主。,黄色是南宋疆域,绿色是元,我把二者重叠了,这样容易看出南部边界扩大,(3)东南部边界固定,元代云南行省的东南边境与安南(今越南)按壤。地界是在大理国时期已经形成的基础上趋于固定。,五、明朝西南边疆,设立土司制度,对西南地区进行管理,1、明初期,1、对西南地区行政区划的设置改元朝云南行省之“路”为“府”,全面认定和继承了西南疆域。,2、处置了由麓川势力扩张引发的西南边疆危机,建构起明代云南西部军事防卫体系,运用行政区划手段分解麓川势力范围,实现了西南边疆较长时间的稳定。,3、实行双轨制,让立有战功的沐英家族坐镇云南。而在云南更西南的地区设立了六个司,派任宣慰使(即土司),服从云南地方政府的领导。,六司,孟养司,:全称为孟养军民宣慰司,既今天的缅甸东北地区,大概就是今天缅甸的克钦邦,明朝的时候仍属中国的领土,府治为孟养城,既今天缅甸的孟养(又名莫宁)。,六司,木邦司:,全称为木邦军民宣慰司,也在今天缅甸东北地区,在孟养司的南面,大概就是今天缅甸的掸邦,明末的时候同样属中国的领土,当然今天孟养司和木邦司都属于缅甸领土,木邦司的府治就是木邦城,既今天的缅甸的登尼(又名兴威)。,缅甸司,,全称为缅甸军民宣慰司,既今天的缅甸中部地区,府治在阿瓦,既今天的曼德勒。后来缅甸司演变为缅甸阿瓦王朝,仍为明朝的宗属国。,六司,八百大甸司,,全称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既今天的缅甸东部和泰国北部,大概就是今天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夜丰颂府和帕尧府这些地方。,车里司,,全称为车里军民宣慰司,就是今天云南西双版纳,这是这六个司里惟一现在还是中国领土的司,和老挝司,,全称为老挝军民宣慰司,既今天的老挝北部,大概就是今天的老挝琅南塔省、博胶省、华潘省、乌多姆赛省、丰沙里和琅勃拉邦这些地方。,2、明中期,嘉靖年间,明朝任命的缅甸、甸中两宣抚司已经被莽氏统一为一个实体,而明朝却依然对原麓川思氏地方政权进行分割,瓦解成多个土邦,而相对独立的孟养思氏在嘉靖初打败了缅甸,但是在明朝政府的干预下,归还了缅甸领土,明朝还自己割让土地给木邦,息事宁人。,3、明后期,明朝后期把麓川分成多个土邦,其中孟养、孟密、蛮莫等为思氏控制,除麓川外,其他很多不同小邦无法形成有力实体对抗南部的缅甸,麓川虽然扩张但主要是针对南部缅甸,收复缅甸占领的孟养,对明朝还能款诚,明朝仅仅为了南甸烟瘴、霜雪之地,仅仅为了二百个村庄开始对麓川用兵,而周边地区,瓦剌统一有土木之变;缅甸统一有大举北上。,六、清朝时期的西南疆域,公元166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清代王朝取代了明王朝对中国国的统治,于公元1616年(清朝顺治三年),派兵进驻四川,公元上658年(须治十五年)派兵进驻贵州。,清朝军队进驻贵州之后,于次年(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春天最终进入西南三省临边的云南省,攻破了南明政权的根据地,完成了西南三省的全部统一。,六、清朝时期的西南疆域,1、邻国分析,清代西南三省中,真正濒临边疆的只是云南。所以,清代的西南边疆,实际上指的是云南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西北部边疆。,清代西南边疆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相邻接,一定时间阶段内曾一度与暹罗(今泰国)接坡。在清朝统治的267年内,西南边疆的范围,在局部地方曾先后有伸有缩,并非自古不变、始终如一。,2、国内分析,先是沿袭明代布政使司的制度,康熙初年,重新恢复行省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其设置也由明朝的13个变成了18个,称为中国内部18省,在西部地区的有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从陕西分出来独立成省,治所在兰州府,今甘肃兰州)。,在云南、贵州等省少数民族地区还积极推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改行流官管理,加强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3、机构设立,清朝继承了明朝末年西南边境的疆域范围,然后在明朝末年西南边疆地域范围的基础之上,又先后与邻国之间有过局部的调整。,3、机构设立,清朝先后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广南府、开化府、临安府、普洱府、顺宁府、永昌府、腾越直隶厅等政权机构。,而这些政权机构所管辖的地方,即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相毗连,西南边疆先后变迁的范围,正是在这些府、厅的辖境范围之内。,5、总结,清朝建立后,经过百余年的努力,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局面其版图在自秦汉以来中华民族数千年长期交往融合的基础上,最后正式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疆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