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无核膜、核仁,有核膜,核仁,线粒体,无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许多物质代谢在质膜上进行,有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许多合成代谢在线粒体中进行,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分布在内质网膜上,第一节 细 菌,定义,: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生存环境,: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地方,都有大量细菌活动。有特殊的臭味或酸败味,发粘、发滑。,应用,:,工业上,生产各种氨基酸、核苷酸、酶制剂、乙醇、丙酮、丁醇、有机酸、抗生素等;,农业上,用作杀虫菌剂、细菌肥料的生产和在沼气发酵、饲料青贮等方面的应用;,医药上,如各种菌苗、类毒素、代血浆和许多医用酶类的生产等;以及细菌在环保和国防上的应用等,都是利用有益细菌活动的例子。,危害,:人、动物、植物的传染病、食物和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第一节 细菌,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繁殖与群体形态,食品中常见的细菌,(1)单球菌,分裂后的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的球菌.,如,:,尿素微球菌,1.,球 菌,单球菌,1.,球 菌,(2)双球菌,分裂后两个球菌成对排列的为双球菌.,如,:,肺炎双球菌,双球菌,1.,球 菌,(3)链球菌,分裂是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后细胞排列成链状.,如,:,乳链球菌,链球菌,1.,球 菌,(4)四联球菌,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每四个细胞在一起呈田字形.,如,:,四联微球菌,1.,球 菌,(5)八叠球菌,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八个球菌在一起成立方体形.,如,:,藤黄八叠球菌,1.,球 菌,(6)葡萄球菌,分裂面不规则,多个球菌聚在一起,像一串串葡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竹节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短杆菌,长杆菌,梭状芽孢杆菌,链状,杆菌,单杆菌,2.,杆 菌,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Scanning electron m icrographs illustrating external features of the rod-shaped bacterium,E.coli,.,3、螺旋菌,根据其弯曲情况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圈,菌体呈弧形或逗号形 例:霍乱弧菌、逗号弧菌,螺旋菌:,螺旋满26环,螺旋状 例:干酪螺菌,螺旋体:,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菌体柔软。例:梅毒密螺旋体,(,一,),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特殊形态,柄细菌、肾形菌、臂微菌、网格硫细菌、贝日阿托氏菌(丝状)、具有子实体的粘细菌等是特殊形态的细菌。,(一)细菌的形态,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浓度,培养基,pH,值,细菌的异常形态,结核杆菌的正常形态,结核杆菌的异常形态,细菌大小的测定:,1、,测量:,测微尺,2、,长度单位:,微米(m),3、,表示:,球菌:直径,杆菌:宽长,螺菌:宽、长、螺距,(二)细菌的大小,通常,球菌直径,:0.2,1.5,m,,杆菌,:,长,1,5m,宽,0.5,1m。,例如:,大肠杆菌:平均长度:2 m;宽度0,.5,m,1500个大肠杆菌头尾相接等于3,mm;,10,9,个大肠杆菌重1,mg.,(二)细菌的大小,由于菌种不同,细菌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菌种,细胞的大小也常随着菌龄变化。另外,对于同一个菌种染色前后其细胞大小都有所不同。所以,有关细菌大小的记载,常是平均值或代表性数值。,二、细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是所有细菌都有的构造。,特殊结构:主要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等,并非所有细菌都有的构造。,非所有细菌都有的构造,(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细胞壁是位于菌体的最外层,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无色透明,坚韧而有弹性的结构。细胞壁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1)细胞壁的功能,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损伤,维持菌体外形,协助鞭毛运动,与胞膜一起完成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2,),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氏染色法,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氏染色的机理,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基本步骤:,涂片,、干燥、,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脱色0.5min 番红复染min,结果:,革兰氏,阳性菌,:,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红色,革兰氏染色法:,C.G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简单染色,涂片,干燥,水洗、吸干,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较未染色的样本易于观察,固定,染色,镜检,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3、用乙醇冲洗进行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G,+,细菌,而G,-,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碘与结晶紫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固。,1、用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G,+,G,-,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G,+,细菌,G,-,细菌,肽聚糖,磷壁酸,类脂质,蛋白质,含量很高(,3095,),含量较高(,50,),一般无(,2,),无,含量很低(,520,),无,含量较高(,20,),含量较高,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比较,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G+,细菌,的细胞壁,特点:,厚度大,(2080nm),交联度高(40层左右),化学组分简单,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磷壁酸:,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为G,+,细菌特有。,厚约2080nm,由40层左右的网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坚韧而致密。,G-,细菌,的细胞壁,特点:,薄,(2,3,nm),交联度低(12层),化学组分复杂,G-,细菌,的细胞壁,内壁层:,埋藏在外膜层之内,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结构松散,交联度低,,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G,+,细菌弱。,外壁层:,位于肽聚糖层的外部。,脂多糖,(特有成分,内毒素),包括,脂质双,层,脂蛋白,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比较,细胞壁,G+,G-,强度,厚度,肽聚糖含量,磷壁酸,脂多糖,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形成一种网状分子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沙黄复染后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革兰氏染色原理:,第一步:,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第二步:,碘和结晶紫形成脂溶性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第三步:,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第四步:,沙黄复染,增加脱色菌与背景的反差并区别于未脱色菌。,2、,细胞膜,(1)概念,: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2,)结构与化学组成,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蛋白质,主要包括,磷脂,糖类,少量核酸,(3),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交换作用,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运输,呼吸作用,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合成作用,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3、,细胞质,(1),概念,:被细胞膜包围着的除核质体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统称为细胞质。,(2),主要成份,: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糖和无机盐。,(,3,),功能,:含有丰富的酶系统,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代谢的场所。,(,4,),超微结构,:,质粒,染色体外遗传物质,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核糖体,颗粒状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胞质颗粒,储存营养物质,易染颗粒,4、,核质,又叫,拟核、核质体、核区,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具有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着细菌的生长与繁殖、遗传与变异等。,主要成分,:,染色体,拟核,(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荚膜:,又称为糖被。,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薄不定的胶状,物质。,(1),主要成份:多糖、多肽、蛋白质,(2)特点:,遗传特性,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之一,对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有利,与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1、,荚膜,(3)分类:根据形状和厚度的不同,大荚膜,:粘液状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厚度0.2m。,微荚膜,:粘液状物质较薄,厚度0.2m,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粘液层,:粘液物质没有明显的边缘,比荚膜松散,可向周围环境中扩散,增大黏性。,菌胶团,:多个细菌共有一个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荚膜,1、,荚膜,(4)应用:,荚膜也可以成为有价值的材料,用产菌胶团的菌进行污水处理,(5)危害:,食品变质发粘,增强致病力,如:造成严重龋齿,(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概念,:,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2、,鞭毛,(2)鞭毛的观察,:,2、,鞭毛,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鞭毛长度:1520,m,,最长可达70 m,直径:0.010.02,m,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鞭毛染色,暗视野显微镜,根据培养特征判断:,半固体穿刺,菌落(菌苔)形态,(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概念,:,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常见于G-,细菌。,3、,菌毛(伞毛、纤毛),(2)分类,:,普通菌毛:短而直、1001000根,具粘附性,与细菌的致病性有重要关系。,性菌毛:较长,110根,传递遗传物质。如细菌的抗药性和某些细菌的毒力因子都可通过此种方式转移。,3、,菌毛(伞毛、纤毛),芽孢,(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1)概念,:,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4、,芽孢,常规加压蒸汽灭菌的条件:,121,15,min,以上,115,30,min,以上,(2)芽孢的特点,:,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重要指标.,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芽孢染色),(3),芽孢的组成和结构,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一个芽孢萌发只产生一个营养状态的细胞,!,(4)芽孢的本质,不是细菌生活周期的必经阶段,,也不是细菌繁殖的一种形式,,更不是对环境的消极反应,,芽孢是一种生命形式,一种独立的休眠体。,形成,芽胞的菌体称,芽胞,体,-,无感染性,未形成芽胞的菌体称,繁殖体,-,有感染性,芽胞,在适宜的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后几分钟内可萌发为,繁殖体,1,个繁殖体,1,个芽胞,1,个繁殖体,(5)伴孢晶体,4、,芽孢,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T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伴孢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蛾、蝶的幼虫多为栽培类植物的害虫,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有毒杀作用,因而可将这类产伴孢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物农药,细菌杀虫剂,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5)伴孢晶体,4、,芽孢,伴孢晶体,鳞翅目幼虫口服,伴孢晶体在肠道迅速溶解(中肠,pH,为9.0-10.5),吸附于上皮细胞,引起渗透性丧失,肠道穿孔,肠道中的碱性溶液进入血液,后者 pH升高,昆虫全身麻痹而死亡,三,、细菌的繁殖,与群体形态,(一),繁殖,一般为无性繁殖,,二分裂法。,同形裂殖,:裂殖后形成的子细胞大小相等。,异形裂殖,:分裂产生两个大小不等的子细胞。,细菌分裂过程:,核分裂,形成横隔壁,子细胞分离,(二)群体形态,1.固体,平板,培养,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菌苔:,大量细胞密集生长,结果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一片。,(1),平板培养,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其菌落特征不同。同一种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也不尽相同。,菌落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边缘、质地、透明度、光泽、表面、湿润度等。,2,.固体,斜面,培养,在日常生活中食品经常受到细菌的污染,从而使食品变质;,有些对人有益的细菌,人们常常利用它们制造一些食品或药品。,食品中常见的主要的细菌:,1,、产氨短杆菌,2,、醋酸杆菌,3,、乳酸细菌科,4,、肠杆菌科,5,、枯草杆菌,四、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第二节 放线菌,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但更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近代生物学技术,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一、放线菌的概念:,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较强的,G,+,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于广义上的细菌。,第二节 放线菌,第二节 放线菌,二、形态与结构,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二、形态与结构,1、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0.8,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2、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深,直径较粗(1-1.4,mm),有的产色素,。,3、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二、形态与结构,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孢子,形状:,球形、椭圆形、杆状、圆柱状、瓜子状、梭状、半月状,表面结构:,光滑、褶皱状、疣状、刺状、毛发状、鳞片状,颜色:,黄、蓝、红、绿、褐、紫等,放线菌菌丝形态,放线菌孢子丝形态,单轮生,螺旋状,放线菌孢子丝的光学显微镜图片,放线菌的孢子,三、生长与繁殖,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出1-3个芽管,繁殖菌丝,(孢子丝),孢子丝释放孢子,繁殖方式,无性孢子,菌丝断裂,横隔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存在多种,孢子形成方式,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三、生长与繁殖,在气生菌丝顶端形成成串或单个孢子,菌丝分裂形成。,在气生菌丝顶端或基内菌丝顶端膨大或盘卷缠绕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囊孢子。,基内菌丝或气生菌丝横隔分裂形成,孢子常为球杆状,体积大小相似,又称节孢子或粉孢子。,菌落形态,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四、菌落形态,70,放线菌菌落,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得到的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达,4000,种以上。,占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种类的,75%,。(如: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丝裂霉素、利福霉素等),五、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其中90%由链霉菌产生)。,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制;此外,在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植物,(如马铃薯的疮痂病),的疾病。,症状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名词解释,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学,细菌,放线菌,菌落,芽孢,填空题,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来来,。,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巴斯德通过,试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柯赫提出,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原体的基本原则。,G+,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G-,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简答题,简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对人类的利与弊。,简述细菌的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各自有什么功能。,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基本步骤、原理、结果判断。,革兰氏染色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