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教材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2300447 上传时间:2025-10-09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16.52MB 下载积分:2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教材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教材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人体表面基本形态,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组成人体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一、细胞的化学组成,无机物,水,无机盐:如Na,+,、K,+,、Cl,-,、SO,3,2-,、Ca,2+,有机物,蛋白质,脂类,糖,核酸,其他,二、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一)细胞膜,1,.分子组成:,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分子,(1),脂类,:磷脂(70%以上)和胆固醇(30以下)。,(2),蛋白质,:根据功能,有酶、转运、受体、通道等。,根据分布,有外在和嵌入。,(3),糖类,:寡糖或多糖与膜蛋白或脂质形成糖蛋白或糖脂。糖链存在于外表面,与细胞识别有关。,2,.,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或称液态镶嵌模型,基本观点:,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脂质双分子层:,亲水的头端位于膜内外表面;,疏水的尾部相向排列于末端中央;,可做横向的流动。,蛋白质:,覆盖于膜表面、镶嵌在膜内部或贯穿于膜两侧;,可以运动。,(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A.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某些脂溶性物质,如O,2,、CO,2,等气体分子,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作转运的过程。,3.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对物质有选择透性,单纯扩散动画示意,B.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小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Na,+,、K,+,)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顺着电化学梯度的转运。,有两种方式:,a.载体运输,b.通道运输,载体运输,通道运输动画示意,包括:,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通道运输:,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三种不同门控通道的比较,离子通道有3种不同的状态:,静息(,resting),激活,(activation),失活(,inactivation),主动转运动画示意,细胞利用代谢的能量,借助于离子泵(ion pump)或转运体(transporter)将某种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转运。,(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胞外,胞内,钠-钾泵,典型代表:,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或Na,+,-K,+,-ATP酶。,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具有ATP酶活性。,分解1分子ATP可同时运出3个Na,+,和运进2个K,+,。,(3)入胞(endocytosis)和出胞(exocytosis),入胞动画示意,出胞动画示意,吞噬,入胞:,细胞外某些大 分子物质或团块被整批转入细胞的过程。,如进入的是固体物质,称,吞噬,(phagocytosis);,如进入的是液体物质,则称,吞饮,(pinocytosis)。,受体介导的入胞低密度脂蛋白入胞示意图,吞饮,出胞,: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以囊泡的形式由细胞排出的过程。,例如,腺细胞分泌某些酶和粘液,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以及突触囊泡释放递质等。,4.细胞膜的受体机能,受体(receptor),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质中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分子,能够识别一定的特异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生理效应。,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ligand),。,受体配体结合示意图,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引发细胞内生理效应的变化,配体有两种:,激动剂(agonists),拮抗剂(antagonists),。,(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内含物,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等的合成与运输,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浓缩,溶酶体:消化、分解异物、衰老物,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参与学报分裂,微管:细胞的支架,微丝:参与胞质运动,线粒体:物质的氧化、供能,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微丝,微管与微丝,线粒体,(二)细胞核,包括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是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细胞核,第二节 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组织: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及其细胞间质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tissue),。,根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人体的组织分为四大类:,被覆上皮,:,腺上皮,:,分类:,一、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覆于体表或衬于有腔器官的腔面。,分泌功能为主。,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2.细胞多有极性:即细胞两端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的差别。,3.一般无血管分布,但神经末梢丰富。,位于体表或各种内脏腔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根据细胞层次和表层细胞形状分类命名。,(一)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等,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和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移行上皮:泌尿道,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皮肤)未角化(口腔等),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内皮:,间皮:,其它:,心血管、淋巴管腔面,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肺和肾小囊壁层上皮,(一)分类及分布,表面: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垂直面:细胞核呈扁平形。,特点: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1.单层扁平上皮,蛙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3)其它:如肺泡上皮。,细胞立方形。,特点:具分泌、吸收等功能。,分布: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等。,2.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的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柱状。,分布:胃肠道和子宫内表面等。,功能:吸收、分泌。,3.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绒毛的单层立方上皮,子宫内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杯状细胞,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端均附于基膜上。,分布:呼吸道腔面。,气管内表面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变移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形状和层次不固定。,膀胱缩小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膀胱扩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分布:排尿管道。,膀胱内表面的变移上皮,6.复层扁平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表层细胞:扁平,多角化。,棘细胞层:多边形或梭形。,基底细胞层:立方形或矮柱状,。,分布:皮肤、口腔、食道等内表面。,皮肤表面切片,口腔内表面切片,(二)腺上皮,1,.腺上皮: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2.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器官。,3.分类:据有无导管分为,外分泌腺,内分泌腺,腺的发生示意图,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1.细胞种类多,排列疏松,不规则。,2.具有大量的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3.一般含丰富血管。,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支持),血液和淋巴(营养),分,类,(一)疏松结缔组织,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疏松,基质含量多。,分布:广泛,组织间、器官间。,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修复等。,疏松结缔组织铺片,疏松结缔组织,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纤维,基质,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浆细胞,组织液,1.细胞,1)成纤维细胞,:,扁平,多突,星状;可产生基质,形成纤维。,2)巨噬细胞,形态多样可变,常有伪足;,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也称组织细胞。吞噬作用。,3)浆细胞,大小不一,平时少见,病理情况下增多。,来自于血液的B细胞,核中染色质呈辐射状分布。,主要作用: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4)肥大细胞,胞体肥大,多分布于小血管周围。,胞质含大量嗜酸性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和组织胺。,5)脂肪细胞,细胞大,圆球形;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合成和储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6)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是保留在成体结缔组织内的一些保持分化潜能的形态不规则的原始细胞。,2.纤维,1)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较粗,由胶原原纤维(20-200nm)粘合而成;韧性大,抗拉力作用强,弹性差。,2)弹性纤维,数量较少;新鲜时呈黄色,较细(0.2-1,m),直行,分支交织,断端常卷曲;富于弹性易拉长而韧性差。,3)网状纤维,纤维细小、分支多,交织成网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它组织交界处、造血器官淋巴器官等。,3.基 质,是胶态的均质性物质,主要由蛋白多糖、糖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构成的具有一定粘性的胶状物质。基质中含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中渗出的血浆的一部分。,(二)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主要分布于皮肤的,真皮、肌键、韧带,等处。,(三)脂肪组织,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是体内最大的贮能库。,(四)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组成,肌细胞:细长纤维形。,细胞间质:CT、血管、神经等。,横纹肌,无横纹肌,随意肌,骨骼肌,不随意肌,心肌,平滑肌,分类,三、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功能,:,收缩,产生运动,(一)骨骼肌,骨骼肌的整体结构:,肌外膜 肌束膜 肌内膜,细胞长柱形,多核,扁椭圆形,位肌膜下,肌浆内为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二)心肌,细胞短柱状,有分支,有横纹;核12个,卵圆居中;以闰盘(intercalated disc)相互连接成网。,闰盘,(三)平滑肌,细胞长梭形,无横纹,核一个,位于中央。大小长短不一,成束或成层分布,以叠连形式存在,也可单个纤维存在。,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支持、保护、分隔、营养,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神经组织,四、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一)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突起,1.胞体,1)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2)细胞质:含各种细胞器。另有两种特殊结构。,尼氏体,尼氏体(Nissl body),:嗜碱性,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构成。,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主要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神经递质合成所需的酶类及肽类神经调质。,神经原纤维,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is),:,神经丝集合成束与微管交织排列成网,嗜银。,是神经元的,细胞骨架,;也参与,物质运输,。,尼氏体与神经原纤维,2.树突:,多个,多呈树状分支,分支上有许多,树突棘,。,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树突与树突棘,树突棘,树突棘及其突触,3.轴突:,仅一条,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起始部称,轴丘,。,轴丘内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但含有神经原纤维。,功能,:传出神经冲动。,轴 突,(二)神经元的分类,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1.根据突起数量:,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感觉、运动和中间神经元,2.根据功能:,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电突触:,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缝隙连接。,突 触,分类:,(三)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1),施万细胞,(Schwanns cell),又称神经膜细胞,形成轴突髓鞘。,1.周围神经系统:,两种:施万细胞与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在轴索周围形成髓鞘,神经节内的卫星细胞,(2),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又称被囊细胞,在脊神经节中。,2.中枢神经系统:,(1),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2),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3),小胶质细胞,(Microglia),(4)其它:,室管膜细胞,Millers细胞,等,星形胶质细胞:,形成血管周足和突起。,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脑或脊髓受损伤时,可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性的神经组织碎片。,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可在神经纤维周围形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无树突、轴突之分,相邻细胞以缝隙连接相连。,功能,1.,支持作用,2.,修复和再生作用,3.,参与免疫应答反应,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5.,绝缘和屏障作用,6.,维持细胞间质中合适的,K,+,离子浓度,7.,参与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四)神经纤维,概述:,1.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2.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郎氏结,结间体,施万细胞核,轴索,髓鞘,有髓神经纤维,(五)神经末梢,1.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把接收到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至中枢,产生感觉。,1)游离神经末梢:,较细的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终末部分失去施万细胞,裸露的轴突末端分成细支,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间或结缔组织(真皮、骨膜)等内。感受冷、热、痛和轻触的剌激。,2)触觉小体:,分布在真皮乳头内的卵圆形囊包小体,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的裸露末梢分支盘绕其间。感受应力刺激,形成触觉。,3)环层小体:,分布在皮下、肠系膜等处的体积较大的卵圆形或球形小体,其结构为数十层扁平细胞同心圆排列,中央有一均质圆柱体裸露神经末梢穿行其中。感受较强的应力,形成压觉和振动觉。,4)肌梭:,分布在骨骼肌内的梭形小体,外为结缔组织被囊,肌梭为本体感受器,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调节骨骼肌活动。,2.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分布于肌组织或腺内的终末结构,该终末与邻近组织共同组成效应器。,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起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的有髓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轴突反复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内脏及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上皮等处。属植物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为节后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其轴突终末分支常呈串珠样膨体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联系。膨体内有突触小泡,内含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或肽类神经递质。,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复习题,简述上皮组织的分布特点及分类。,试述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试述肌组织的分类和各类肌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试述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末梢种类及分布。,讨论题目,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在哪些方面显示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本章结束,小 考(之一),一、选择:,1.被尊称为“医学之父”的是()国的();,2.发现并提出生物电(动物电)学说的()国的();,3.近代解剖学的创始人是()国的();,4.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是()国的();,5.组织学的开创者是()国的();,A.,Marcello Malpighi B.William Harvey,C.Andreas Vesalius D.Hippocrates,E.Luigi Galvani F.英国,G.意大利 H.比利时 I.古希腊,二、选择:下列各组织中,,1.()属于单层立方上皮;,2.()属于单层柱状上皮;,3.()属于单层扁平上皮;,4.()属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属于变移上皮;,6.()属于复层扁平上皮。,心血管内表面的上皮,B.,胃肠道内表面的上皮,C.,肾小管管壁,D.,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E.,皮肤的表皮,F.,皮肤的真皮,G.,膀胱内表面的上皮,H.,肺泡上皮,I.,子宫内膜的上皮,J.,口腔黏膜上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