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机械通气(,Mechinical Ventilation,),是指用机械的装置,辅助或完全代替,人体呼吸的一种治疗措施。机械通气,的装置称通气装置(或通气机,Ventila-,tor,或呼吸机,Respirator,)。,机械通气,仅能较好解决机体的,通气功能,不能完全代替肺的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用机械通气的医务人员,要有呼吸,生理、病理生理的丰富知识,熟悉,呼吸机的性能,,才能使机械通气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一.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呼吸机必须具有下列基本结构:,呼吸机的动力来源:,压缩气体、电力,或二者相结合。气动靠压缩气体推动呼吸,机的阀门、活瓣,运用气体射流原理调控,呼吸机的运行。电动呼吸机则靠电力来驱,动呼吸机运转。,具有灵敏而准确,、可变的通气压力及通气容积的调控装置。,具有可调节吸、呼转换,和控制呼吸频率、气体流速的装置。,具有可调节触发呼吸机运行的,灵敏度调控装置。,(二),呼吸机吸与呼切换的方式及分类,呼吸机由吸气转换为呼气(切换)的方式随呼吸机类型不同而异,一般呼吸机可有二种以上的切换方式,多功能呼吸机切换方式可有四种:,压力切换(,Pressure Cycling),:,呼吸机持续送气(吸气)至气道内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吸气终止转为呼气,通常,称为压力切换。,此类呼吸机的特点,为其通,气量随肺、胸廓的顺应性及气道阻力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不够恒定。,2容量切换(,Volume Cycling):,呼吸机送气的容量达到预定值后,呼吸机停止送气转为呼气,称容量(容积)切换。,这类呼吸机的特点,为其通气容量十分恒定,但气道内压力则随肺顺应性下降和气道阻力增高而升高。,3,时间切换(,Time Cycling):,呼吸机送气时间达到预定值后即转,为呼气。此类呼吸机由于吸气时间是,预先设定的固定数值,故当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发生变化时,其通气量、气,道内压力及气流速度也随之改变,临,床应用时较难调节。,流速切换(,Flow Cycling):,呼吸机送气(吸气)的流速由医务,人员设定,当吸气流速达到预定值时,,呼吸机停止送气转为呼气,这种呼吸机,必须装置气体流速敏感阀,医务人员必,须具有较多的呼吸生理及病理生理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自如地加以应用。,目前临床使用的呼吸机,一般都具有容积和压力切换两种方式,高档呼吸机可同时具有时间切换和流速切换装置可供选择。从临床应用要求的角度来看,具有容量和压力切换功能的呼吸机可基本满足临床的应用。,二.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及其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一)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机械通气为正压吸气,,由于正压把气体经气道送入肺内,因此吸气时肺泡内压及胸腔内压明显高于生理状态,(,负压吸气,)。,故,机械通气对人体带来的影响有:,1气道与肺泡扩张,潮气量、功能残气量增加,肺血量相对减少。,这种影响在吸气时间延长,,PEEP,时更为明显。,实验证明:,PEEP,为0.45,kPa(5cmH,2,O),时,肺功能残气量(,FRC),增加500-600,ml。,肺泡内压及胸腔内压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其影响,随吸气压增高,吸气时间延长而明显,,也与吸气未压时间的长短及呼气未压,水平的高低有关,它是机械通气对循,环影响的主要因素。,机械通气吸入的氧浓度(,FiO,2,),21%(0.21)时,,使机体的化学感受器对,低,O,2,刺激减少;因,潮气量大于生理状态,,肺容量增加使牵张感受器刺激增强,,从而抑制自主呼吸。,如调节不当可产生负面影响,,抑制呼吸。,机械通气时,因吸气为正压,,肺泡内压增高,使肺泡毛细血管氧,分压差,P,(A-a),O,2,增大.,有助氧的弥,散及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可抑制,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减少肺泡,和间质肺水,,有防治肺水肿作用。,5、减少呼吸作功:,减少呼吸肌耗氧,量,防止呼吸肌疲劳,6、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心搏出,量减少使肾血流量下降可导 致,钠,水潴留,。因中心静脉压升高可导,致,肝功能障碍。,(二),机械通气的的适应证:,目前尚无临床使用机械通气适应证,的公认标准。随着应用目的的不同而,异。下列指标,可做为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时参考。,1,呼吸频率:,35/,min;10/min,潮气量:,6.67kPa(50mmHg);,吸氧浓度,1.0,时,,P,(A-a),O,2,40,kPa(300mmHg),3,PaCO,2,:,6.67kPa(50mmHg),吸气最大压力,60%,肺内分流量,(,Qs/Qr)15%,(,正常值6.67kPa(50mmHg),,不一定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慢性呼衰,,在吸氧 后,PaO,2,6.67kPa,(50,mmHg)、PH7.30,PaCO,2,持续上,升且意识障碍时,方考虑使,用机械通气。,PaO,2,受循环功能和全身情况(如贫血)的,影响,应参考病人意认状况而定。,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呼衰,则应以吸气压力或潮气量,降低程度为选择使用的依据。,心衰肺水肿合并呼衰,,当,FiO,2,0.6,而,PaO,2,8kPa(60mmHg),时也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ARDS,引起的呼衰,,多,PaO,2,明显,下降或伴有,PaCO,2,增高及酸碱失衡,,如,FiO,2,为,0.6,时,PaO,2,8kPa(60mmHg),、PH6kPa(45mmHg),常,为机械通气使用的指征。,(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证:,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时,下列,情况可认为属相对禁忌证:,严重肺气肿,有肺大疱或气,道梗阻者.,失血性休克血容量严重不足未,补充血容量之前.,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或心律紊乱者.,.,DIC,有出血倾向、大咯血呼吸,道积血时.,三.临床使用方法及调控,(一),机械通气的类别及模式,类别:按通气目的,有自发呼吸给予通气支持者,,称辅助通气(,Asistant Ventilation,AV,).,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用呼吸机控制病人呼吸时,,称控制通气(,Control Ventilation,CV,)。,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时各种通气参数的,设定及调控组合的组合方式称,为模式(,model)。,如压力支持,通气、容量,支持,通气,等,。,临床常用通气模式:,间隙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Ventilation,IPPV,):,呼吸机按预先设定的通气压力,向,病人气道输送气体,当气道内达到,预定压力时呼吸机停止送气,通过,胸廓及肺的弹性回缩,呼出气体即,为,IPPV。,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Airway Pressure Ventitation,CPAP,),和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气道持续正压(,CPAP),是吸气和呼气时,气道均为正压,但吸气气道压高于呼气。在自发呼吸情况下称,CPAP;,在控制呼吸条件下称呼气末正压,(,PEEP,),。,CPAP,和,PEEP,有利于萎陷肺泡扩张,可,改善,V/Q,比值,提高氧合功能,防止肺水,渗出,但对循环影响较明显。,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容量支持通气(,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VSV,):,为辅助通气模式。,呼吸机按预先设定的气道内压力或通气量,(潮气量)数值,在病人自发呼吸的吸气时,给,予通气压力 或潮气量的支持。,以保证足够通气,量,减少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消耗,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间隙强制(指令)通气(,Intermittent,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和同步间,隙强制通气(,Syneronized IMV,SIMV,),是在设定的通气模式基础上,,呼吸机间隙,的向气道强行送入按要求设定较大容量的气,体来达到增加通气量的目的。,它也是一种辅,助通气,可以用来锻炼呼吸肌,刺激呼吸中,枢为撤离呼吸机做准备。,反比通气(,Inversed Ratio Venti-,lation,IRV,):,即在一个呼吸周期,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在病人清醒时难以实现,多,在控制呼吸时使用。,IRV,可使萎陷肺泡扩,张,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间的氧合。但,对循环影响大,临床上必须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才能正确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Airway Pressure,Bi-PAP,):,为辅助通气模式。呼吸机在吸气时给病,人气道内以压力支持,呼气时在气道设置一,定阻力,使气道持续处于低水平的正压状态,。可用于,COPD,康复期,也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不适用于,ARDS,等严重呼吸,衰竭。,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essure,Regulate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PRVCV),也属于辅助通气。呼吸机通过电脑根据病,人吸气时气道负压及肺顺应性状况,经计算,后给予病人气道输送最合理的压力和容量支,持通气,,需有,高档多功能呼吸机,必须在病,人有自发呼吸情况下应用。目前在临床上尚,未能普遍开展。,(二),使用的方法及调控,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与要求,呼吸机与病人气道必须紧密,连接方能达到有效通气。呼吸机,与病人连接方法有,:,专用的面罩:,要求大小适当,与面,部接触严密不漏气。,气管插管或重建人工气道,(经鼻或,口腔):气管插管要求大小与病人气,管匹配,由无毒无刺激材料制造,,弹性好、带有气囊保证严密不漏气。,气管切开:置气管内套管与呼吸,机连接。,可保证较长时间的应用,,但病人意识恢复后难以难受,,护理要求较高,易带来气道感染。,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设定:,通气类别及模式的确定:,如,CV,或,AV,IPPV,或,CPAP,等。,通气压力设定:,成人一般15-20,cmH,2,O,(1.5-2.0kPa);,30,cmH,2,O,时 心搏出量,下降,40,cmH,2,O,可造成肺气压伤。,通气容量设定:,成人8-10,ml/kg(,体重),潮气量按9-10,L/min,通气量设定。,呼吸频率与吸、呼气时间比的设置。,呼吸频率,(,R):,一般为12-20次/分,,吸:呼之比值:,1:1.5或1:2。,要求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如吸气,时间过长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气体,不能全部呼出(呼气未尽),形成内源,性呼气未压增高,则对循环的影响增,大。,其他必要的设置:,吸入,O,2,浓度的确定,使用,PEEP,时呼气未压力的设定,使用,IMV,、SIMV,时的频率(次/分),气,道湿化、温度的要求等。,3呼吸不协调的处理。,向病人说明情况,,用口授指令“吸”,“呼”,使病人渐适应与呼吸机同步。,加大通气量充分给,O,2,,,可抑制呼吸中,枢兴奋性待自发呼吸频率逐渐减少后,即可适应同步。,严重呼吸对抗者。,适当使用镇静剂,降低,呼吸兴奋性,必要时用肌松剂如琥珀胆碱,(司可林,Succinyl-cholinum,),可使呼吸同步。,消除、寻找呼吸对抗的原因。,常见有:通,气量不足;呼吸道分泌物聚积、不断咳嗽;,自主吸气负压未能触发呼吸机送气或呼吸,机的灵敏度过低;其他病理情况如糖尿病,酸中毒。,四.机械通气后的监护,机械通气后进行呼吸与循环监护,是机械通气能否收到预期目的重要 措施,应通过严密的监护及时调节 各种参数,机械通气后的临床监护 一般包括:,(一),生命体征及生理功能状态的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自发呼吸)、血压:,机械通气初期 30,min,记录一次,数值稳,定后,2-4,h,检测一次。,2意识状况、吞咽、咳嗽反射、瞳孔的观察:,可反映病人,PaO,2,、PaCO,2,情况,如意识好转、安静,瞳孔光反应、吞咽、咳嗽反射灵敏,说明设置的疗效满意,否则应进行调整。,定期血气监测:,通气初期1次/,h,,,当,PaO,2,稳定在60,mmHg(FiO,2,7,cmH,2,O,或,PEEP5cmH,2,O,即影响心搏出量。,机械,通气后收缩压,40,mmHg,可造成脏器灌注不良,应降低,通气压力和通气量,必要时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或适当使用血管活性物,质以提高血压,维护器官的灌注。,(三),肺气压伤:,吸气峰压过高是造成气,压伤的直接原因。,表现为气胸、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一般以吸气压峰值,1.96,kPa(20cmH,2,O);,潮气量,8,ml/kg;,FEV,1,10ml/kg(,体重);,FiO,2,1.0,时,PaO,2,39.9kPa(300mmHg),;,FiO,2,=0.4,时,PaO,2,8.0kPa(60mmHg),.,FiO,2,=1.0,时,P,(A-a),O,2,39.9-46.6kPa(300-350mmHg),安静时,MV2MV;,Qs/Qt15%;,V,D,/V,T,0.55-0.60。,上述指标,前三项反映病人通气,能力大小,4、5二项反映病人的氧合,功能,后三项需有一定设备,床边监,测较难,可做为必要时参考。,(二),撤离的方法:,视病人病情和机械通气时间,长短而不同,一般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撤离难度越大,因病人,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具体做,法和步骤为:,首先向病员及家属说明病情,,,讲明撤离呼吸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希望病员及家属给予配合的有,关问题,以解除病人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撤离呼吸机前:,应使用一阶段,SIMV、,PSV,,或,PSV,与,SIMV,合用,开始以较,高的压力的,PSV,和较高频率的,SIMV,锻,炼呼吸肌,提高自发的吸气压力,再,相应降低支持的通气压力和,SIMV,的频,率,,PSV,的压力支持,10,cmH,2,O、SIMV,频,率,10,mmHg,,心率增快15次/,min,,病,人烦躁不安、多汗提示不能耐受,,不宜操之过急。,如脱机1-2,h,后血气监测及病人可以耐,受,,可逐渐延长脱机时间,,增加脱机,次数直至完全脱机。对长期使用机械,通气者,,开始停机20-30,min/,次为宜。,结束语:,机械通气是一种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要做到应用合理,治疗,效果满意,医护人员要有较好的呼吸生,理、病理知识,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通气的效,能,又避免机械通气的并发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