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色块色彩规范,暖色规范,冷色规范,灰色规范,R,G,B,162,0,0,200,0,0,255,0,0,255,192,0,255,255,0,0,112,192,0,32,96,242,242,242,217,217,217,127,127,127,89,89,89,0,0,0,R,G,B,R,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主要条文和问题分析,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一章 总则,新规范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旧规范,第一章 总则,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4,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厂房;,6,仓库;,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8,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9,可燃材料堆场;,10,城市交通隧道,。,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厂房;,2,仓库;,3,民用建筑;,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5,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6,可燃材料堆场;,7,城市交通隧道。,原建规,新规范将住宅、高层民用建筑、多层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半地下建筑统称为,民用建筑,改动,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一章 总则,在实际工程中,,除适用于或者不适用以外的建筑可以套本规范吗?,有特殊要求时,应以专业规范为准,。,不,宜,套用。,如果专业规范与本规范相互冲突以哪个为准,?,注释,问题,1:,问题,2:,注释,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一章 总则,1.0.4,同一建筑内设置多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此条为新增内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是较为灵活的防火分隔方式。,。,注释,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一章 总则,1.0.6,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建筑,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其防火设计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性能化消防设计),。,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原高规,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2.1.1,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新规范,高规,1.0.3,中指出高层建筑应为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原高规,按照住宅按每层,3,米计算,整合后的规范取消了原高层建筑对层数的要求,全部按照每层,3,米折算成建筑高度。,注释,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新规范,建筑高度的计算,建筑高度的计算,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坡屋顶内有夹层宜计算到最高夹层的楼面,建筑高度的计算,问题,1,:夹层的处理,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建筑高度的计算,山地、台地建筑中一面或两三面外墙全部或局部凌空,其他外墙面覆土的空间算首层还是地下室?,建筑高度如何计算,?,问题,2,、,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建筑高度的计算,坡地高层民用建筑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防火设计时对防火设计高度的确定。防火设计高度确定之后,按照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执行。同时本规范还对坡地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楼层作了明确的规定。,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挑檐,),、疏散独立且直通室外,、,消防扑救,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2.1.2,裙房,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新规范,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原高规,裙房,裙房,高层,高层,裙房,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是指高层建筑主体投影线以外部分建筑,主体与裙房楼梯常分开,裙房的划分,裙房,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1,、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未采用防火墙分隔时,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注释,裙房,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取消了综合楼的定义,新规范,由两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为综合楼。,。,原高规,综合楼,目前一座建筑的功能内容超过两种以上为普遍现象,如含车库、商铺(商场)、餐饮等,如何理解?如普通旅馆配套设施普遍含餐饮、商场、娱乐,为综合楼还是普通旅馆?,问题,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2.1.4,商业服务网点,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注释,商业服务网点,新规范,原高规,术语中取消了对商业服务网点防火设置的要求。具体的防火要求在相关的条文中规定,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商业服务网点,目前一座建筑底部的商业功能部分突出建筑主体很宽的现象很普遍,这种情况如何对待?,问题,1,:,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商业服务网点的出口是否需要满足两个防火分区防火墙两侧门距离大于,2,米的规定,?,商业服务网点,问题,2,:,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商业服务网点,商业网点中的,300,平方,指的是一层还是一、二层之和?,如有净高,5,米多的底层店铺,面积,300,平方,装修后隔成二层试用,是否可以定义为商业网点?,问题,3,:,包含一、二层;,不能再视,为商业网点,。,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2.1.14,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注释,安全出口,新规范,原高规,1,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是指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等;,2,室内安全区域主要指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间、避难走道等区域;,3,室外安全区域”包括室外地面、符合疏散要求并具有直接到达地面设施的上人屋面、平台以及符合本规范第,6.6.4,条要求的天桥、连廊等。,4,发生火灾时这些区域由于采取的相应防火分隔措施及防排烟措施,较为安全,可供人员暂时避险用,因此可以作为安全出口考虑,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如何区别?,注释,楼梯间,1,三,面无建筑构配件围护的楼梯为敞开楼梯;,有一面无建筑构配件围护的楼梯为敞开楼梯间;,周围都有建筑构配件或有门的楼梯就形成楼梯间;,4,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问题的处理,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二章 术语,避难走道,2.1.17,避难走道,-,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注释,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本章为监督员在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中最常用到的部分,是最为重要的一章,同时也是此次规范整合修改中调整幅度最大的一章。,原,建规,分五节:,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2,、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3,、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4,、其他;,5,、木结构民用建筑。,新规范本章也分五节:,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2,、总平面布局;,3,、防火分区和层数;,4,、平面布置;,5,、安全疏散和避难。将木结构建筑单独调整为一个章节,。,注释,新规范,第五章 民用建筑,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定性、名词,新规范,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l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表,5.1.1,民用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的分类,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定性、名词,问题,1,:建筑物耐火等级问题,5.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定性、名词,问题,2,:如何定义“一栋建筑,”,?,1,多个建筑的相互连接关系紧密到什么程度范围可称为一栋建筑,?,2,如,通过平台或者通过一层、多层敞开连廊相互连接的多个建筑是否为,一栋建筑?,3,多个建筑单元以一定角度拼接的建筑群体又如何确定,?,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3,:平台上由建筑高度超过,24,米(超过,10,层的住宅)和未超过,24,米的多个建筑相连组成的建筑群体,是否应全部理解为高层建筑,还是可以按具体情况分别独立区分为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24,建筑分类、定性、名词,同一建筑内设置多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4,:位于大平台上的建筑,某些建筑为高层,某些高度属于多层范围的建筑(从平台层计)是否可按多层建筑设计?,24,新规范,建筑分类、定性、名词,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一个上千平米方甚至上万平方米小区地下车库连成一片,其上面是由若干多层或高层住宅楼组成,有商业服务网点,并每幢有楼梯和电梯通往车库,这个小区的楼如何定性?是多幢建筑还是一幢建筑?,如果楼梯和电梯不通往车库,又如何定性?,问题,5,:,通往地下车库的楼梯和电梯要设防烟前室,实体防火隔墙。,结构要作防火保护,耐火时间,3h,已上,避免垮塌。,防火处理,建筑分类、定性、名词,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上应该有定义的,一般建筑四周是围起来的。,1,通常天井的平面空间较小,很少有人员活动,很少进出车;,2,内院通常比天井大,人、车可以出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3,中庭通常是在建筑内有跨越多层的一个空间,有环廊等。,没有绝对的说法。,问题,6,:,内庭院、天井和中庭如何区别?,建筑分类、定性、名词,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与定性,跃层在实际建筑结构上是存在有一层。目前,建规,中住宅顶部的跃层可以不计入层数内。,问题,7,:怎样理解住宅建筑中跃层的概念?跃层是否理解为单独一层?,注释,建筑分类、定性、名词,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与定性,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为多层民用住宅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为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设消防电梯,新规范,新规范,建筑分类、定性、名词,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与定性,可以参照,住宅设计规范,的定义,。,1,通廊式住宅: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房的住宅。,2,单元式住宅:两个或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个单元,都设有楼梯的住宅。,3,塔式住宅:楼梯间与电梯间集中组合布置在建筑物的核,心,且每户户门到楼梯间(或前室门)的距离不超过,10m,的住宅。,注释,建筑分类、定性、名词,问题,8,:,住宅分类:连廊式、单元式、塔式如何定义?,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与定性,建筑分类、定性、名词,问题,9,:居住建筑如何定义?宿舍、公寓等,为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建筑分类与定性,建筑分类、定性、名词,若一个整体总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主体为一层高大空间,但内部局部设了数层夹层(如八层,超,24,米),则该建筑套高层民用建筑,还是套多层民用建筑?,问题,10,:,24m,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新增,总平面布局,新规范:在总平面布局中的原则:,建筑类别,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13,9,11,14,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9,6,7,9,三,级,11,7,8,10,四,级,14,9,10,12,表,5.2.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表,5.2.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甲乙类厂房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大底盘商业的几座塔楼高层防,火间距是否按,13,米要求,?,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问题,1,:,5.2.6,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本规范第,3.4.5,条、第,3.5.3,条、第,4.2.1,条和第,5.2.2,条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由于两座,高层防火间距,不够,,是否,可加一个适当突出建筑主体的裙房而使之防火间距要求?,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案例:,不行,。,应按,高层主体之间,13,米,要求,考虑,。,注释,住宅的消防间距是否要从阳,台算起?,阳台上无燃烧物是,否阳台长度是否可以计算到,防火间距里,?,问题,2,:,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总平面布局,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3,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新规范,5.2.2,规定:,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两座建筑是否可以合成为一个建筑,只按防火分区来要求。或者可以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提出问题,3,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当高层建筑底层架空,用作休闲绿化时,该高层建筑与单层、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如何控制?,规范,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4,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有一,高层住宅一层一般作,46m,的高架空层,内院绿化活动场地下作半地下车库,车库四周可开窗,有外窗的车库与架空层间的距离应如何控制?,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5,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车库,住宅,架空层,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表,5.3.1,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新规范,名称,耐火,等级,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建筑分类确定,1500,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单、多层民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建筑分类确定,2500,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一级,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防火分区,5.3,防火分区,中庭的防火分区处理:下面三种方法规范都允许,建议优先采用哪一种?,1,),防火分区上下叠加,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2,),采用特级防火卷帘门将中庭部分封堵,防火分区上下不叠加(封堵后应不影响疏散交通)。,3,),与中庭相连的通道、房间均采用乙级防火门,设水电风的相关消防设施,上下面积叠加可超出一个防火分区。,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1,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计算时可否扣除前室、楼梯间等面积?,不能扣除,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2,处理,防火分区,二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向哪个方向开启?,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3,防火分区,防火墙,甲级防火门,本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不小于,1.4m,各架空层是否划防火分区,是否可做为楼梯出口,包括避难层,?,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4,防火分区,5.3.2,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或敞开楼梯间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多层教学楼及多层办公楼有外廊,是敞开楼梯间,是否可以按层划分防火分区,?,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5,防火分区,新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是否可参照现行,建规,的规定部分连通?,尽量不在防火墙上开门,相邻区域确需局部水平或竖向连通时,可选用:,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广场短边尺寸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净面积不小于,169m2,;广场内有直通地坪的疏散楼梯;,2,),防火隔间。防火隔间设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甲级防火门,防火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小于,4m,;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3,),避难走道。可参照本规范的相关规定。,4,),防烟楼梯间。,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7,处理,新规范,防火分区,当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时,其防火设计如何处理?,1,),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距离和步行街端部的开口宽度均不应小于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9m,,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3,),相邻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8,按新规范要求,防火分区,4,),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宜采用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的实体墙,且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玻璃门、窗。,当步行街为多层结构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当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5m,;各层楼面在步行街部位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5,),步行街的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相邻商铺的招牌或广告牌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6,),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在首层可直接通至步行街;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按新规范要求,防火分区,7,),步行街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顶棚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并宜采用常开式的排烟口,且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5%,。常闭式自然排烟设施应能在火灾时手动和自动开启;,8,),步行街内沿两侧的商铺外每隔,50m,应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6,),步行街内应设置疏散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按新规范要求,防火分区,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布置。,新规范,5.4,平面布置,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建筑内。如何理解儿童活动场所?设在商业用房内的儿童活动场所是否要设独立的出口?,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1,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2,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问题,1,新规范,高层建筑中有商业和住宅部分,商业营业厅与住宅是否可分别进行防火设计?,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当为多层建筑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2,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相接处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防火挑檐,或相接处上、下开口之间的墙体高度不应小于,4.0m,。,问题,2,结合新规范分别设计条件:,防火分隔,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室外消防给水和消防车道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确定。,疏散出口,1,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2,为住宅部分服务的地上车库应设置独立的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地下车库的疏散楼梯应按本规范第,6.4.4,条的规定进行分隔。,公共条件,5.4.8,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确需布置在其他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3,幕布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顶层餐厅是否包括在内,人员密集的场所依据是什么,?,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问题,3,新规范规定,平面布置,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5.5,安全疏散和避难,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如何理解两个安全出口应大于,5m,?,住宅剪刀楼梯两个出口小于,5m,怎么办?,新规范,问题,1,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2,;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而结合新规范可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若两个单元住宅总高有高差,通过室外楼梯将不同标高的屋面连通是否可行?,问题,2,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问题,3,:,如何理解两个安全出口的概念:,(,1,)通过一扇门进入一个前室后再分别进入剪刀楼梯,可否?,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2,),分别通过两扇门进入同一个前室后再分别进入剪刀楼梯,可否?,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3,)穿越一个前室进入另一个前室方可进入疏散楼梯间,可否?,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正确的设计是:,注释,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塔式住宅确实有困难只能设置一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其前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2.00,、短边尺寸不小于,2.40m,。,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没有必要,在建筑内不计入安全疏散数量、距离、宽度的楼梯:如观赏楼梯、中庭的旋转楼梯、门厅要求气派敞开的大楼梯、商场等公建内平时引导主要人流交通应敞开的楼梯(有时与扶梯结合布置)、连接层间局部功能空间的服务楼梯等等,是否需按封闭楼梯间甚至防烟楼梯间要求?,注释,问题,4,:,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可以,但要符合相应条件。,当建筑内的安全出口不能全部直通室外时,可否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注释,问题,5,:,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1,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新规范提的条件:,2,防火分区面积大于,1000m2,,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m2,,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4,借用宽度不应大于疏散总净宽度的,30%,。,3,借用的安全出口不计入总的疏散宽度以内。,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高层公共建筑能采用剪刀楼梯间吗?,新规范,问题,6,:,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小于,10m时,,可以。,1 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l.00h的防火隔墙;,3 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4 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不同的建筑条件,疏散距离如何控制?,新规范,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本,规范,的,基本,规定增加,5m,。,问题,7,:,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高层建筑首层楼梯至室外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如何控制?可否参照低层建筑,15m,的要求设计?实际情况很难控制。,新规范,高层建筑,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问题,8,:,多层建筑(,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疏散距离如何控制?,新规范,1,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问题,9,:,2,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间距,或至疏散门的距离,在设计中是否可理解成大房内套小房可以各自计算距离?如一个房间的最远一点距离超出了条文规定,设计中往往将超出的部分又做一个小房间,这样做可不可以?,问题,10,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安全出口的距离,5,米,是门中心到门中心的距离吗,?,应该是门,最近,边缘的距离,问题,11,注释,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请问疏散距离如何计算:按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还是疏散楼梯前室门计算?,问题,12,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疏散人数确定原则:公共建筑人数如何计算?商场类型不同,人员密度差距较大(如超市、百货、家具城、建材市场、书店、服装)又如何计算?,问题,13,:,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下表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家俱、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中规定值的,30%,确定。,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楼层位置,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换算系数,0.56,0.595,0.430.60,0.300.54,0.300.42,参照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怎样理解:“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问题,14,:,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由于造型需要,住宅建筑屋面为全坡屋顶,或者收为锥形,楼梯间无法出屋面,是否可行?,问题,15,:,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在高层建筑中,若有局部出屋面的房间在一定的面积、层数控制下,是否可只设一部楼梯?,问题,16,:,疏散楼梯不少于,2,部。,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面积不大于,200m2,。,至少应另外设,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新规范要求,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目前较流行的商铺模式(捆绑销售):对于二至三层的铺面,其中一层铺面、二层至三层为办公、储藏、居住,每户内一部开敞楼梯,一层对外设一扇疏散门,每层面积约,80,平方米左右,三层不超过,500,平方米,铺铺相连,一栋房子约,50,米长,,15,米深。消防如何设计?,1,、防火分区?每层一个分区,还是必须竖向叠加?,2,、楼梯类型?开敞、封闭?梯段宽度、踏步尺寸?,问题,17,:,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住,商业服务网点的疏散距离如何计算?,问题,18,:,在设计中商业服务网点内的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单、多层为,22,米,高层为,20,米。,结合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塔式公寓类高层建筑设置剪刀楼梯时是否可参照,高规,第,6.1.2.3,条的要求有困难时仅设置一个前室,?,问题,19,:,对于塔式公寓类高层建筑属于公共建筑。,结合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一层平面安全出口通向内庭院是否理解为安全疏散?,问题,20,:,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中每个班(寝室,+,活动室)是否需设两个出口?,问题,21,:,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一个口。,由于幼儿的行为能力弱,建议设两个出口。,结合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对上下层设辅助疏散设施如何理解?,问题,22,:,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封闭的金属栅栏,确需设置时,应能从内部易于开启;,2,窗口、阳台等部位宜根据其高度设置适用的辅助疏散逃生设施。,结合新规范,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2,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1,),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2,),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窗。,超过,100,米住宅是否需要设置避难层,?。,新规范,问题,23,:,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五章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2,确定;,2,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3,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4,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5,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6,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窗。,高层病房楼,设置避难,间的要求是什么?。,新规范,问题,24,:,第,6,章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的设计是建筑防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防火构造设施是防止火灾蔓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所在。它包含了各种防火分隔措施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六章 建筑构造,满足耐火等级要求的防火玻璃可否作为防火墙?,三个条件:,支撑能力;,完整性;,隔火作用。,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六章 建筑构造,问题,1,注释,甲级、乙级防火窗的具体指标控制?甲级、乙级防火窗是否不能开启?,新规范:同防火门(,1.5h,、,1.0h,)。,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六章 建筑构造,问题,2,注释,建筑构件,上下连贯多层的普通竖向通窗,是否也理解成建筑玻璃幕墙?,五 主要条文及问题分析,第六章 建筑构造,问题,3,建筑构件,按原,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