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联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2239470 上传时间:2025-09-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0.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联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联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联合模拟生物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面有关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一受精卵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一样的 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动植物体细胞在细胞分裂形成新细胞时,都是在两个子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D.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层次不同点在于前者有系统,后者无系统由器官构成生物体 2、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C.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D.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3、沙蚕身体上的刚毛的主要作用是(  ) A.协助运动 B.感觉声音 C.辅助呼吸 D.感觉光线 4、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下列关于大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品种的大蒜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B.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D.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 5、井冈山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江西旅游的两张名片,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鼠→蛇→鹰”是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 C.杀死井冈山森林中所有害虫,会更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D.上述两个生态系统彼此独立,互不关联 6、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过敏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的(  ) A.免疫功能过弱 B.免疫功能过强 C.身体过于强壮 D.身体过于孱弱 7、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 B.甲状腺 C.肾上腺 D.唾液腺 8、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都用到碘液,其中与其他三项作用不一样的是(  ) 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B.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C.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 D.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9、人体排出废物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 A.排便 B.呼吸 C.排汗 D.排尿 10、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内流动着血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的右心房与肺静脉相通 B.肺循环开始于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 C.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D.血浆的作用是专门运载血细胞 11、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12、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绿化环境 C.放牧牲畜 D.增加经济效益 13、人体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几道防线,属于哪种免疫 (  ) A.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14、人的眼球结构中,能根据光线强弱调整大小的是(  )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瞳孔 15、西瓜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西瓜植株 B.西瓜籽 C.西瓜瓤 D.西瓜皮 16、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程菌”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17、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酗酒会导致肝脏与心脑血管疾病 B.经常熬夜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吸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D.吸食毒品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18、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部位发生在(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出球小动脉 19、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神经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A.23条、46条、46条、23条 B.46条、92条、46条、92条 C.23条、23条、23条、46条 D.23条、46条、23条、46条 20、如图是花生果实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1、3月30日,庆云县隆重举行国家级“双城同创”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绿色出行活动。县委书记王晓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洪昌和县几大班子领导以及来自全县社会各界的干部群众、各行业志愿者齐聚庆云广场,共同参加本次活动。经过2个小时的健步行走,参与者陆续安全抵达终点,健步行活动圆满成功。此次全民健身健步行活动,旨在向全县发出国家级‘双城同创’动员令,吹响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冲锋号,鼓励广大市民强身健体绿色出行,全民健身运动掀起新热潮。如图2所示为关节结构、屈肘动作、骨骼肌结构示意图。 在此次万人健步走的活动中,由县政府组织,各个单位负责人积极筹备,有运动员也有服务人员,都为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活动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负其职,由此可以判断人类具有_____行为。广大市民强身健体绿色出行,全民健身运动掀起新热潮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一系列_____反射建立的过程。市民们在赛道沿途观看,他们自发组成啦啦队,为参赛队员们加油鼓劲,运动员听到啦啦队的加油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____内; 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健步走离不开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人体的骨连结分为三种形式,肘关节、膝关节属于_____连结。 在健步走时能够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   ]_____。循环系统从肺部将氧气运送到骨骼肌细胞。根据下表中肺活量数据推断,与普通人相比,长期健步运动者运往骨骼肌的血液含氧量增多;因此,长期健步运动者骨骼肌细胞能够更高效的获得氧气,用于分解_____,释放能量。 肺活量平均值 *心输出量平均值 普通人 3500毫升 4690毫升 长期健步运动者 5500毫升 5250毫升 综上所述可知,健步走可以使_____(至少写出两个)等多种系统的功能得到锻炼加强。运动员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是由于_____控制的结果。 22、分析资料,回答问题:据2017年4月23日中国青年网报道:某市的一个高校云集区一年内大学生艾滋病的感染者为106人!青年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2017年初,我省多地发生禽流感疫情。该病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很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为了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 ①对病人要及时隔离与治疗 ②对疫区要保持环境卫生并严格进行室内外消毒 ③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资料(一)中,艾滋病的病原体与下列_____(填序号)传染病的病原体属同一类。 ①肺结核 ②天花 ③乙肝 ④手足口病 ⑤淋病 ⑥蛔虫病资料(二)中,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的①~③项,从预防传染病的下列措施分析,分别属于_______(填字母)。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预防H7N9禽流感最好是注射疫苗。当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_____,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好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种免疫反应称为_____免疫。目前艾滋病的疫苗还没有生产出来。为防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你的建议:_____(任说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离不开的。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 A.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同一个受精卵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一样,A正确。 B.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后的一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B正确。 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细胞中间向内凹陷,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形成两个植物细胞,C错误。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因此杜鹃有系统,而杜鹃花没有系统,D正确。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区别,注意掌握。 2、C 【解析】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详解】 心脏四个腔中,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A正确;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心室壁收缩时将血液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室壁收缩时将血液泵出流向肺部。左心室的血液流经途径比右心室途径长,因此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B正确;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C错误;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血液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D正确。 此题考查的是对心脏四个腔的位置、连通的血管和血液流经途径的掌握。 3、A 【解析】 环节动物体壁上多着生刚毛。节肢动物身体上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身体移动。 【详解】 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不是用来感觉声音或光线的。沙蚕用鳃呼吸。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掌握环节动物刚毛的作用是解题关键。 4、D 【解析】 不同品种的大蒜都是同一个物种,因此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A错误 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中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它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等都是根吸收的,B错误; 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都是同一个物种,这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而不是物种的多样性,C错误; 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D正确。 5、A 【解析】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2)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上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生物的变化。 【详解】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因此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井冈山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所以,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A正确。 B.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鼠→蛇→鹰”的起始部分不是生产者,因此不是一条食物链,B错误。 C.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若消灭所有的害虫,将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C错误。 D.生物圈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D错误。 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链的书写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6、B 【解析】 (1)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人体防御机能过强,而抵抗抗原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过强。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免疫的功能。 7、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析解答。 【详解】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主要的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8、B 【解析】 淀粉遇碘变蓝。 【详解】 ACD、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用碘液检验种子中的营养成分、用碘液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这三个实验使用碘液的目的都是验证淀粉的存在;B、观察人洋葱内表皮细胞,为了使观察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所以实验B与ACD中碘液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故选B 学会分析碘液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 9、D 【解析】 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详解】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其中人体内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排出尿液。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排泄的途径。 10、B 【解析】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详解】 心脏的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通,A错误;肺循环开始于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B正确;动脉内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里不一定流静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脉血,C错误;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D错误。 关键点: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11、B 【解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 ①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A错误;②是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物质交换场所, B正确;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②毛细血管,C错误,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不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错误。故选B。 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12、A 【解析】 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堤保土。 【详解】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大的特点,植物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从而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故选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 13、C 【解析】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C。 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是本题解题关键。 14、D 【解析】 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因此人的眼球结构中,能根据光线强弱调整大小的是瞳孔。 15、B 【解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 西瓜植株属于植物体,A错误;西瓜籽是种子,属于器官,B正确;西瓜瓤的细胞大多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C错误;西瓜片属于果皮,是果实的一部分,属于保护组织,D错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 16、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转基因技术,生长激素的功能,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详解】 A、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这种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 B、“工程菌”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故B错误。 C、生长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因此由“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工程菌”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能够表达产生生长激素,由此可知,基因能够控制性状。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转基因技术的相关知识。 17、B 【解析】 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得管腔变窄,继而使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脂肪肝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A正确;经常熬夜,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B错误;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C正确;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D正确。 18、A 【解析】 试题分析:当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通透性增大时,血细胞和蛋白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中,由于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因此这些物质会随尿排出。 考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19、D 【解析】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神经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条、46条、23条、46条。 20、D 【解析】 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苏铁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如花生、桃树等。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生种子外面有果皮,花生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因此属于被子植物。D正确。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21、社会 条件 耳蜗 听觉中枢 活动的 ③关节软骨 有机物 运动系统和循环系统 小脑 【解析】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肌肉组成,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同时,动物的运动还需要神经、消化、循环、呼吸等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详解】 (1)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在此次万人健步走的活动中,由县政府组织,各个单位负责人积极筹备,有运动员也有服务人员,都为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活动中所有参与者都各负其职,由此可以判断人类具有社会行为。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该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一系列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广大市民强身健体绿色出行,全民健身运动掀起新热潮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一系列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市民们在赛道沿途观看,他们自发组成啦啦队,为参赛队员们加油鼓劲,运动员听到啦啦队的加油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 听觉产生的部位是听觉中枢。 (3)关节属于活动的骨连接,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③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因此,健步走离不开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人体的骨连结分为三种形式,肘关节、膝关节属于活动的连结。在健步走时能够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③关节软骨。 (4)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肌肉组成,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同时,动物的运动还需要神经、消化、循环、呼吸等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长期健步者骨骼肌细胞能够更高效的获得氧气,用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综上所述可知,长期健步可以使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等多种系统的功能得到锻炼加强。 (5)人的小脑的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因此,运动员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是由于小脑控制的结果。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小脑的功能,骨,骨骼肌和关节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关节的结构特点,反射的概念及类型,社会行为的特点。 22、(1)②、③、④ (2)B、A、C (3)特异性 (4)如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 【解析】 (1)资料(一)中,①肺结核的病原体是肺结核杆菌、②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③乙肝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④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⑤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球菌、⑥蛔虫病的病原体是蛔虫,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因此艾滋病的病原体与 ②、③、④(填序号)传染病的病原体属同一类。 (2)资料(二)中,①病人是传染源,对病人要及时隔离与治疗属于B控制传染源;②对疫区要保持环境卫生并严格进行室内外消毒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③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属于C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的①~③项”分别属于B、A、C(填序号)。 (3)“预防H7N9禽流感最好是注射疫苗。当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好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这种免疫反应称为特异性免疫。 (4)“目前艾滋病的疫苗还没有生产出来.为防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你的建议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一点正确即可)。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名师点睛】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