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生物试题人教A版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2239201 上传时间:2025-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生物试题人教A版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生物试题人教A版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生物试题人教A版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B.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中有动脉瓣,有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D.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 2、下列对生物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病毒、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C.细菌、真菌、植物、动物都有细胞壁 D.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都有遗传物质 3、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C.这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D.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4、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直接说明了( ) A.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据统计,在放蜂的地区,棉花可增产12—15%,油菜籽增产40—60%,向日葵可增产30—50%,果树可增产50%以上,玉米、小麦的产量基本不变。同学们讨论其中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油菜籽、向日葵和果树增产与蜜蜂帮助传粉有关 B.玉米和小麦不开花,所以蜜蜂对它们没有作用 C.玉米和小麦花粉的传播主要靠风的作用,受蜜蜂的影响不大 D.蜜蜂在不同植物上采集花粉的花蜜多少与花的结构有关 6、下列所采用的食物保存方法中,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的是(  ) A.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 B.浸泡在清水中的鲜肉 C.用酒浸泡的泥螺 D.盐渍的海带丝 7、以下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B.黑猩猩钓取白蚁 C.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D.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 8、观察下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A、 B、 C、 D、 A. B. C. D. 9、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要使E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E的食物链应是: A.A→B→E B.A→D C.A→B→C→E D.A→B→C 10、小玉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组织切片,她判断该生物是动物。她的判断依据应该是( )。 A.该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 B.该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 C.该组织细胞没有线粒体 D.该组织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11、如图表示在大豆萌发形成过程中的有机物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以花、果实、种子作为分类依据的植物是( )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13、如图为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④ B.③的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C.②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D.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4、每年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从有利于植物生活的角度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带土移栽 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③在阳光充足的中午移栽 ④保留所有叶片移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5、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甲细胞中的①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D.乙细胞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16、油菜的结构层次是(  ) A.个体→器官→组织→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器官→组织→细胞→个体 17、科技人员助力“精准扶贫”,指导农户养殖彩色桑蚕。蚕大量食用桑叶的阶段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8、某人脑颅内长了肿瘤,造成失明。肿瘤压迫的部位可能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9、将带有坐骨神经的青蛙的腓肠肌吊起,用电流刺激引起收缩,这一反应说明肌肉具有 A.应激性 B.传导功能 C.收缩性 D.自动调控功能 20、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C.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 D.牙齿不参与食物的消化 21、襄阳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0.18%,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__________。 (2)动物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图中代表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 (3)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__________(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 (4)襄阳市建立了28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2、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庐山山地自然环境复杂,成为保存植物的古老类型和引种新的植物种类的有利环境。因此,庐山有着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和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庐山有野生植物2155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种。庐山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已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2000余种,其中有稀珍品种和新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根据形态结构对它们进行归类,文中所提及的“鸟、金钱豹、鱼”都属于______动物。庐山之麓的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全球约95%的白鹤在此越冬。白鹤体内有发达的______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可以体现非生物因素中______对生物的影响。桃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______(结构)发育成桃果实的可食用部分。庐山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A正确;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四肢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C错误;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 2、D 【解析】 (1)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一般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都是多细胞真菌,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 (3)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 (4)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详解】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动物有单细胞的草履虫,植物有单细胞的衣藻,所以,真菌、动物、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B错误。 C、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 D、分析病毒的结构,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真菌、细菌细胞的结构可知,它们都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植物细胞、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 3、D 【解析】 试题分析: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不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 故选D.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4、A 【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详解】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 所以答案选择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5、B 【解析】 一朵花只有经过传粉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才可能结出果实,植物的传粉方式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又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详解】 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增加产量,棉花、油菜籽、向日葵和果树增产与蜜蜂帮助传粉有关,A正确;玉米和小麦的花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属于风媒花,受蜜蜂的影响不大,B错误,C正确;蜜蜂在不同植物上采集花粉的花蜜多少与花的结构有关,D正确。 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温度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盐渍的海带丝,水分较少而且盐度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用酒浸泡的泥螺,水分较少,缺少空气,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浸泡在清水中的鲜肉,在常温下,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 7、B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C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菜青虫总是只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的是黑猩猩钓取白蚁,故选B。 理解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及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D 【解析】 试题分析:A是消化系统;B泌尿系统;C是呼吸系统;D眼是器官,可见A、B、C是一类,D与其它三幅图不同。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结构层次, 难度一般,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9、A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 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要使E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E的食物链应是最短的那条食物链,即:A→B→E。 故选:A。 10、A 【解析】 试题分析:A.该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植物的非绿色部位如根、动物的细胞都没有叶绿体,因此只有该依据不能判断是动物细胞,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既不是植物细胞也不是细菌与真菌因为它们都有细胞壁,而是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该组织细胞没有线粒体,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因此该依据不能判断是动物细胞,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组织细胞没有细胞核,植物、动物的细胞都有细胞核,依该依据判断不是动物细胞,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11、C 【解析】 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详解】 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在大豆萌发形成过程中的有机物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选:C。 此题中涉及到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是学习的难点,更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扎实掌握。 12、B 【解析】 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 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详解】 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 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故B符合题意。 植物分类 。 13、A 【解析】 图中: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②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A错误;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B正确;②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C正确;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 14、A 【解析】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树苗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在植树的过程中,树苗的根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伤害。 【详解】 为了提高树苗的吸水能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可以采取①带土移栽,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树苗的吸水能力;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树时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树苗的保水能力;③在阳光充足的中午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树苗的成活。因此可以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故选A。 考查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措施。 15、D 【解析】 甲为动物细胞、乙为植物细胞,①细胞膜、②液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正确;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正确;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甲细胞中的①能控制物质的进出,C正确;乙细胞中的②是液泡,里面溶解着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错误。 16、B 【解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油菜属于植物,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油菜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正确。 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7、B 【解析】 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下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详解】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幼虫期。成虫有2对翅,蛹不食不动。 故选:B。 解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18、A 【解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某人脑颅内长了肿瘤,造成失明。可能是肿瘤压迫了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正确。 解题的关键掌握脑的组成和功能。 19、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如果用针和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本身时,肌肉收缩,刺激停止,肌肉就会舒张.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骼肌的特性。 20、D 【解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详解】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A正确; 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B正确;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C正确; 牙齿的咀嚼可以把食物磨碎,从而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可以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的混合,从而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消化,D错误。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1、 化学能 物质循环 乙 原核生物 基因(遗传) 自我调节 【解析】(1)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3)动物是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这三个层次的含义。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各种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成分,细菌,生物的多样性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其特点,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22、脊椎 气囊 温度 子房壁 太阳能 【解析】 (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2)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答即可。 【详解】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鸟、金钱豹、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白鹤属于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即白鹤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桃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桃果实的可食用部分。 (4)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