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脊柱系统疾病的几点假设:,脊柱系统疾病30岁以后无人幸免,脊柱不正百病生,脊柱系统疾病四分调理、六分保养运动,9/27/2025,1,脊柱系统疾病包括:,脊柱自身疾患,脊柱相关证候,情绪心理反应,9/27/2025,2,脊柱自身疾患:,脊椎(颈椎、胸椎、腰骶椎和骨盆)及脊柱周围软组织发生损伤或退变,发生一定临床症状的一类病症。,病因:退变、损伤(显性和隐性)和失衡,表现及症状:肌紧、疼痛、功能障碍,9/27/2025,3,脊柱相关证候:,脊柱不正百病生,常引起皮毛、筋骨、经络、脏腑、五官等诸证候,病因:卡、压、刺激,表现及症状:气血不畅、功能低下,9/27/2025,4,情绪心理反应:,脊柱疾患常引起负面的心理反应,情绪又密切影响脊柱系统,常形成恶性循环。,来源:信念系统、态度和性格,表现:易紧张、愤怒、恐惧、焦虑、忧伤,和疲惫感,9/27/2025,5,整体调理:,心法,手法,身法,9/27/2025,6,心 法,一、医患沟通,(一)沟通意义:,1、调动医患双方的潜能,2、准确地接受信息,3、减少医源性疾病和医疗纠纷,4、增加医生可信度,9/27/2025,7,(二)沟通内容:,1、观念:科学观、健康观、权利观和,风险观,2、信息:,医生:诊断、施术部位和方法,患者:心理状态、语言和行为,3、情感:尊重、宽容、鼓励,9/27/2025,8,(三)沟通方式:,1、口语:语调、语音、语速,作用:治病性、致病性、交际性,类型:问询、诊断性、说明性,2、体态语: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态,3、书面语,4、望、闻、问、切(双向),9/27/2025,9,望: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肢体语言、表情、形象。,闻:聆听对方文字语言(表层结构),问:渴望、期待、感受(深层结构),切:1、手法脊诊,手触心会,2、切文字语言:,先跟后带法、上堆下切法、定目标法,9/27/2025,10,二、情绪疏导,意义:检定语言模式,调动潜意识,作用:去伪存真、接受、呈现、还原、改变,技巧:逐步抽离法、破框法、减压法、五步脱,困法、种入信念法、借力法等,9/27/2025,11,手 法,针刺调衡手法:借针布气,气至病所。,1、针刀常规用穴:颈后三角区诸点,腰骶部菱形区诸点,临床随症取点,2、毫针常规用穴:上星、太阳、合,谷、内关、悬钟等,备穴随症加减,3、放血疗法常用穴:委中、阿是穴,9/27/2025,12,徒手整脊调衡法:,手法多样、熟能生巧,9/27/2025,13,身 法,意义:调动潜意识、主动运动调理心身,方法:,1、转动双肩,带动全身关节,放松肌群。,2、口念:松了、松了好了、好了,3、心想:体会松了、好了的感觉,4、呼吸:深吸气后,嗨、嗨抖动全身,9/27/2025,14,练习脊柱运动保健功,1、抬头远望深呼吸法,2、常伸懒腰深叹气法,3、自我催眠法,9/27/2025,15,谢 谢!,丛茂滋中医康复诊所,丛茂滋,9/27/2025,16,9/27/2025,17,丛茂滋中医康复诊所,9/27/2025,18,9/27/2025,19,正文,人体的脊柱系统是以脊柱为中轴,骨盆为底座,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韧带为保护和稳定,大脑和脊髓为中枢指挥,脊神经、体液和经络为信息通道,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复杂的系统。担负着人体各种生命信息的传递、应答和处理等重要工作。,9/27/2025,20,人体到23岁以后即停止生长。椎间盘即开始退化,固定椎间关节的五条韧带就会显得松弛,出现了“长则必曲”结局。有报道,30岁后脊柱疾患无人幸免。由于脊柱的特殊结构和人的直立运动易导致失稳,造成关节错位和脊柱损伤,进而出现脊柱系统疾病。,9/27/2025,21,脊柱系统疾病包括脊椎自身疾患和脊柱相关证候以及情绪心理反应。脊椎病是指脊椎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和骨盆、寰枕关节、骶髂关节)及脊柱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发生损伤和退变,致使脊柱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或其它改变,并发生一定临床症状的一类病症。如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椎病的病因主要是损伤和失稳。,9/27/2025,22,脊柱损伤分显性损伤和隐性损伤。显性损伤常见于外力所致。如车祸中的挤压、碾挫或撕拉断裂。较重的踢、扭、跌、打、碰、撞伤等等。局部常见出血、肿胀、青紫或骨折、关节移位等。日后可使损伤发展到软组织纤维变性,发生粘连,形成内疤痕,出现伤处软组织痉挛或挛缩。一般情况下,外伤12年后出现后遗疼痛、肌紧等症状。,9/27/2025,23,隐性损伤常与职业或不良习惯有关。如姿势不良,长期低头伏案或弯腰使肌肉、筋膜长时间受到不易觉察的牵拉性刺激,这种静止状态下的残余张力,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另外,受慢性劳损的软组织极易受到外界风、寒、湿三邪的影响,成为并发症的病因,引起疼痛发作或加剧。,9/27/2025,24,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头颅靠其支撑,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悬挂其上,其功能活动与脊柱系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脊柱系统损伤,就会发生“脊柱相关疾病”。“脊柱相关疾病”是指除脊柱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症状外,还常伴有脑神经与内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9/27/2025,25,病理改变是由于脊柱力平衡失调或其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椎动脉、椎静脉、脊髓或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而使得其他系统出现病症,产生各种症候群。有资料显示脊柱损伤性相关疾病可达100余种。,9/27/2025,26,传统医学也认为:“脊柱不正百病生”。头部病症如:中风、老年痴呆症、头痛头晕、视力障碍、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等;胸部病症如:冠心病、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腰椎病骶髂关节紊乱常引起妇科、生殖、泌尿和肠功能紊乱等病症。,9/27/2025,27,另外,人的情绪也密切影响着脊柱系统的健康,如事业挫败、感情破裂等。常垂头丧气使头前移,屈颈,偏离脊柱重力线,加大颈椎生理前曲度,加重驼背和腰酸背痛。脊柱系统疾病更能引起严重的心理反应:常感“疲惫”、“心力不支”,容易出现紧张、愤怒、焦虑、恐惧、忧伤等情绪,常常形成恶性循环。,9/27/2025,28,治疗脊柱系统疾病和脊柱相关证侯需要进行躯体和心理的整体调理,并结合患者自身的保养。对此,笔者总结了一套“整体调理疗法”,以供参考。,“整体调理疗法”是将情绪疏导和躯体调理相结合,强调医患沟通,指导患者自身锻炼与保养的一种身心调理疗法。共由三部分组成:,9/27/2025,29,一是心法:重视医患沟通,增加可信度和患者信心,疏导病人情绪,常用“检定语言模式”的“先跟后带法”、“种入信念法”、“破框法”、“五步脱困法”等。,9/27/2025,30,二是手法:注重针刺手法,借针布气和手诊及徒手整脊手法。常先用针刀松解调衡法,解除局部压迫或肌张力,改善病变组织局部的血液循环。传统医学强调:“百病俞穴,再三用心”。常用点:颈肩三角区(第二颈椎棘突两侧、大椎、肩中俞等),腰骶部菱形区(命门、胞肓、八髎、秩边、长强等),配穴随症加减。再用毫针刺激有关经穴,调节经络。,9/27/2025,31,常用穴位:上星、合谷、内关、膻中、委中(放血)。然后再用徒手整脊调衡,整复错位的微小关节和肿胀的关节囊。颈椎调衡常用“坐姿牵引旋动法”,腰椎调衡常用“侧卧姿牵引旋动法”,骶髂关节紊乱常用“骨盆揉压法”等。,9/27/2025,32,三是身法:针刺和整脊后指导病人做自身的功能活动,可导引经气、激发阳性感传,使气至病所,以便活利关节、松解肌肉、解痉镇痛,往往收效神速。并指导患者练习脊柱保健功“抬头远望深呼吸法”、“自我催眠法”等。,9/27/2025,33,参考文献,中国针刀学 黄开斌 胡贤荒主编 世界医药出版社,2000年4月,脊柱系统疾病学 黄开斌 周中焕主编 世界医药出版社,2003年6月,9/27/2025,34,9/27/2025,3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