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起草背景,二,主要内容,三,相关说明,解读内容,政策,循证,适用对象,目标,起草背景,生育政策带来的变化,分娩理念改变:开始思考如何生得健康,选择更趋理性:为了再生一个,不再盲从,助产士专业边缘化后带来的执业与实践的困惑,什么应该?什么能够?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迫切需要理清,政策,循证,适用对象,目标,起草背景,来自不同收入等级国家的循证研究证明:,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积极实践,并,正规注册,的,助,产士,与其他医务人员,有效合作,,可以迅速、持久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正常分娩率和产妇生活质量,迫切需要整合相关信息,明确一些问题,规范核心技术,,然后训练,政策,循证,适用对象,目标,起草背景,旨在,规范,助产人员在,正 常 分 娩,临床实践中,助 产 技 术,的应用,政策,循证,适用对象,目标,起草背景,助产相关人员(,助产士、医生、产科护士及其他服务,于孕产妇及胎婴儿的人员,),主要内容,内容,涵盖了正常分娩从,临产,、,分娩期,到,分娩后 2 小时,的助,产临床照护,术语,正常分娩:是指在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259,293日)期间,分娩,自然发动,,产程,正常进展,,整个,分娩过程处于,低危状态,,胎儿以,头位,自然娩出。,主要内容框架,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一、第一产程,二、第二产程,三、第三产程,第二部分,分娩后2小时照护,一、产妇照护,二、新生儿照护,第三部分,附件,正常产接产技术操作,参考文献,专家团队,以“,评估照护,”,为基本框架,强调“评估”是观,察的,起点、重点、,重眼点,,也是照护,的,依据,没有评估,就没有,高质量的照护,没有充分的评估,,就没有合理措施,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分娩期,从临产到分娩结束,是整个生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本指南强调,正确的分娩理念,相信孕妇和胎儿的,内在智慧,和,天赋本能,相信,信心,是产妇自然分娩的力量源泉,高水平、高质量、有效的,人性化,助产照护,明确产程中对母儿情况的,观察、评估,减少医疗干预,加,强人文关怀,远比以时间为定义更重要。,相关说明,关于“速度和时限”规定,“不颠覆、不盲从、不刻意,创新”,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一)评估,1.快速评估,必须在接诊第一时间完成,生命体征;胎心;宫缩;胎位;阴道流血,2.基本情况评估,怎么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2)此次分娩史,(3)检查(病历)记录,(4)既往妊娠史,(5)妊娠状况,3.专科情况评估,宫缩、胎心、产程进展、疼痛、心理社会支持,本指南认为:,产程中对母儿情况的观察和评估,远比以时间定义更为重要。,信息采集:,问诊,观察: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分析:临床思维,信息所承载,的内容与母婴状况的关系,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专科情况评估之具体要求,(1)胎心:正常胎心率110160次/分。,1)听诊:潜伏期60分钟听诊1次,活跃期30分钟听诊1,次。在宫缩后听诊胎心并计数1分钟,早期发现胎心晚,期减速。,2)胎儿电子监护:能连续评估胎心率变化及其与宫缩,和胎动的关系,但,不主张,在产程中持续监护。,(2)宫缩,1)观察:观察,宫缩时,孕产妇的面部表情、呼吸、呻吟,、紧张、屏气用力等。,2)腹部触诊:了解宫缩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强度。,3)胎儿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专科情况评估之具体要求,(3)产程进展,1)观察:会阴膨隆、阴道血性分泌物、流血或流液的量及性状。,2)阴道检查:,宫颈,管长度、软硬度,宫口位置、容受度、扩张程,度以及宫颈是否水肿等,胎头下降程度及胎方位,胎头与骨盆适应,度,是否存在脐带先露或脱垂,胎膜完整性。,(4)疼痛,1)观察:面部表情及其他应对行为。,2)测量:疼痛程度,选用合适测评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文字,描述评定法,、,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等。,(5)心理社会支持,1)沟通与观察:与孕产妇交流,观察有无焦虑不安、恐惧等,2)测量:应用心理评估工具,如,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等,指标,分数,0,1,2,3,宫口开大(CM),0,1-2,3-4,5-6,宫颈管消退(%)(未消退为2-3CM),0-30,40-50,60-70,80-100,先露位置(坐骨棘水平=0),-3,-2,-1-0,+1-+2,宫颈硬度,硬,中,软,宫口位置,后,中,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Bishope评分,Bishope,宫颈成熟度评分法,Bishope,提出用宫颈成熟度评分法估计引产效果:,3分,均失败;4-6分,50%成功,;7-9分,80%成功;9分,均成功。(满分13分),妇产科学(第7、8版),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评估,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79,2002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分娩痛,是妇女分娩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分娩痛对于分娩过程的意义:,问题与使命,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评估,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Mc,GIll疼痛调查表,疼痛分级指数,分娩痛与其他类型,疼痛的评分比较,由11个感觉类和4个情感类对,疼痛的描述词吉行表达,剧烈的、绞痛的、使人痛苦,的、抽搐的、刺痛的、辛辣,的、一阵阵爆发、紧绷的、,沉重的、令人厌倦的、精疲,力竭的,疼痛程度的等级标定:,初产:35;经产:30;骨折:,20;癌症:27;神经损伤/,截肢:3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二)照护,1.一般照护,(1)生命体征监测:每4小时监测一次。,(2)饮食指导:不限制饮食,鼓励适量摄入易消化食物。,(3)卫生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洁。,(4)排尿:及时排空膀胱,每2小时提醒排尿一次。,(5)活动与休息:不限制体位,提高舒适度。包括声、光、温,暖及私密性。,(6)心理社会支持:提倡陪伴分娩,,不能让产妇独处一室,。,现代产房管理:,让产妇不害怕,让新生儿不受伤害,让大家知道产房发生的故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二)照护,2.专科照护,(1)胎心: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指导产妇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吸氧,动态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寻求帮助。,(2)宫缩:发现宫缩乏力或过强,分析原因并对症处理。减少环境干扰;让,产妇变换体位、休息;若出现病理缩复环,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产程进展:每4小时阴道检查1次。若母儿状态良好,可适当延长检查间,隔时间和减少检查次数。,(4)疼痛:,鼓励采用非药物方法,减轻分娩疼痛,如陪伴、呼吸、按摩、热敷,、热水淋浴或池浴、催眠、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针灸等。必要时,,根据情况采用药物或麻醉镇痛。,(5)体位:鼓励产妇采取,自觉舒适的体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工具,如床栏、,分娩椅/凳或分娩球、软垫等。,(6)胎膜:不主张产程中常规人工破膜。,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诊胎心,,,并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同时记录。,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又称胎儿娩出期(定义略),对于严格限制第二产程,时限,,一直存在争议,本指南,仍强调,产程中对母儿情况的观察和评,估,远比以时间来定义更为重要。,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一)评估,1.快速评估,生命体征;胎心;宫缩;阴道流血;急危征象,2.专科情况评估,(,1,)胎心,(,2,)宫缩,(,3,)产程进展,(,4,)会阴情况,(,5,)心理,怎么评估?,观察、测量、检查、,沟通,动态进行,评估的意义?,为照护提供依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二)照护,1.一般照护,2.专科照护,3.接产,(1)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2)饮食:不限制饮食,鼓励适量摄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或液体。,(3)排尿: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导尿。,(4)体位与休息:不限制体位,提供支持,工具,提高产妇舒适度。在孕妇需要休息,时,保持环境安静、温暖以及私密。不主,张第二产程一直躺在产床上。,(5)心理社会支持:持续陪伴,不能让产,妇独处一室。,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二)照护,1.一般照护,2.专科照护,3.接产,(1)胎心:每5分钟听诊1次,在宫缩后听诊,胎心率110次/分或160次/分,指导,产妇左侧卧位或变换体位、吸氧,动态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寻求帮助。,(2)宫缩:密切观察,发现宫缩乏力或过强,及时处理。,(3)产程进展:若宫口开全后2小时仍未分娩,寻找原因,对症处理。,(4)情感支持:给予鼓励性的语言,避免使用负性词汇;握住孕妇的手,让其感受到,强有力的支持和关爱。,(5)指导用力:宫缩时允许孕妇向下用力(自发性)。如果自发用力30分钟,会阴仍,未开始变薄,应做阴道检查,评估宫口是否开全;若未开全则等待,指导孕妇呼吸,,勿向下用力。当孕妇用力不当、胎头下降缓慢时,要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鼓励孕妇,改变体位,切不可操之过急,滥用腹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二)照护,1.一般照护,2.专科照护,3.接产,(1)体位:避免仰卧膀胱截石位,鼓励选择孕妇感觉舒适的体位分娩,,(2)协助胎头娩出:,(3)进行肌肤接触,实施晚扎脐带(待脐带停止搏动或胎儿娩出后1-2分钟),(4)防止会阴严重撕裂伤:,(5)预防产后出血: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10U缩宫素。,(6)新生儿护理详见第二部分。,(7)具体操作步骤,详见附件正常产接生技术操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又称胎盘娩出期(定义略),新生儿娩出后,应正确处理,并进行Apgar评分,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分娩结束后应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妇产科杂志,1.预防性使用宫缩剂,2.,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3.,预防性子宫按摩,证据尚不充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仍是公认的措施WHO、ACOG等均推荐,),预防性使用缩宫素,通过稀释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10U)仍是最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措施(一线用药),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或者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似,乎并不优于单用缩宫素,缩宫素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机制互,补、互相促进,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各指南均推荐常规积极处理第三产程。,Guidelines,for,oxytocin,administration,after,birth.AWHONN,Practice,Brief,Number,2.,J,Obstet,GynecolNeonatal,Nurs,2015;44:1613.,(Level,III),;,EvensenA,Anderson,JM,Fontaine,P.,Postpartum,hemorrhage:,prevention,and,treatment.Am,Fam,Physician,2017;95:4429.,(Level,III),;,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recommendation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postpartum,haemorrhage.,Geneva:,WHO;,2012.,(Level,III),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缩宫素联合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机制互补,缩宫缩:,起效快、半衰期短、受体饱和、体部强、下段弱,欣母沛:,Ca+载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刺激缝隙连接形成放诱,发平滑肌协调收缩,作用时间2小时,5-10小时排出80%,24小时,全排出,增强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互相促进,宫体注射、立即起效、急救必备,三重机制、有效率95%、高危预防,持续2小时、兼顾产后,推荐应用!,预防时机:胎盘娩出前,深部肌肉注射、禁止静脉注射,储存:2-8,宫,体,、,宫,颈,注,射,三角肌注射,肌注射,臀大肌注射,Cochrane,荟萃分析,胎盘娩出之前进行处理,相对胎,0,200,100,300,400,出前,胎盘娩胎盘娩,出时,产后4-,6h,整理,15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比较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产后,30,分钟、,30,分钏,1,小时、,1,2,小时、,2,4,小时、,4,6,小时、,6,24,小时,8,个时段的出血量。,*,与其他时段相比,,P0.05,产中、产后不同时段平均出血量/ml,*,-70%,-50%,-60%,-20%,-30%,-40%,0%,-10%,1,2,胎盘娩出前应用宫缩剂的益处,产后出血,,下降,66%,输血,下降,65%,盘娩出之后处理,对产后出血带来的结局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RR1,胎盘娩出时,产后,0.56,小时,胎盘剥离面是主要出血点,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最多,2,胎盘娩出前进行处理,可降低产后出血,66%,3,1,、图片来源:,Michael,McMaster,。,2,、颜建英等;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3,),20104,3,、Begley,CM,Gyte,GML,Devane,D,McGuire,W,Weeks,A.,Active,versus,expectantmanagement,for,women,in,the,third,stage,of,labour.,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2015,Issue,3.,Art.,*,314.06ml,*,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后出血预防时机:,胎盘娩出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一)评估,1.快速评估,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宫缩;心理和情,感状态;急危征象。,2.专科情况评估,(1)宫缩:触诊子宫收缩强度,(2)阴道出血:正确评估出血量、速度及有无凝血块,(3)计时:第三产程从新生儿娩出开始计算,(4)胎盘剥离征象,1)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2)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3)阴道少量流血,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部分,分娩期照护,(二)照护,1.协助胎盘娩出,控制下牵拉脐带,若发现胎膜部分断裂,用血管钳夹住断裂上端的胎膜,,再继续向原方向旋转,直至胎膜完全排出,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胎儿娩,出30分钟后胎盘尚未娩出或阴道出血250ml时,应行人工剥离胎盘。,2.促进子宫收缩,胎盘胎膜排出后,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当出血量大,于250ml,按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处理。,3.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子宫收缩:胎盘娩出后,子宫迅速收缩,宫底下降至脐平,经短暂间歇后,,子宫再次收缩成球形,宫底上升。,阴道流血量:,注意流血的时间、颜色和有无血凝块,。常用的评估出血量方,法有,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和休克指数法,。,4.检查软产道,检查有无会阴阴道裂伤及裂伤程度,必要时检查有无宫颈裂伤,按组织解,剖关系进行缝合修复。,产妇照护程,新生儿照护,第二部分,分娩后2小时照护,(一)评估,1.快速评估,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宫缩;,急危征象,2.专科情况评估,子宫收缩;阴道出血;,膀胱充盈度,产妇照护程,新生儿照护,第二部分,分娩后2小时照护,(二)照护,1.一般照护,(1)生命体征监测:,每 15分钟测量,呼吸、脉搏、血压一次,注,意保暖,维持体温,(2)饮食指导: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3)清洁与休息:保持清洁,提高产妇,舒适度,,,调暗产房灯光,,尽量让产妇休息,(4)心理社会支持:持续陪伴,,不能让产妇和新生儿独处一室,2.专科照护,(1)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2)观察有无会阴及阴道,血肿,(3)防止,尿潴留,: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导尿,(4)母乳喂养:持续母婴皮肤接触,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5)关注产妇,情绪,产妇照护程,新生儿照护,第二部分,分娩后2小时照护,(一)评估,1.快速评估,胎龄、羊水、哭声或呼吸、肌张力。,2.专科情况评估,(1)pgar评分。,(2)体格检查,1)外观:是否足月;有无畸形。,2)测量身长、体重。,产妇照护程,新生儿照护,第二部分,分娩后2小时照护,(二)照护,1.一般照护,(1)擦干:快速、全面擦干新生儿全身,给予刺激,不主张处理胎,脂和出生24小时之内沐浴,(2)保暖:在母婴接触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以温暖的大毛巾覆盖新,生儿身体并戴上帽子,(3)信息确认与记录:与产妇共同确认新生儿性别及是否存在外观,畸形,佩戴手、脚双腕带,建立新生儿病历及其他信息登记,(4)观察生命体征:每15分钟评估一次,2.专科照护,(1)母婴肌肤接触:出生2小时内,尽量保持母婴肌肤接触,接触期,间推迟任何常规性操作,如测量体重和身长、常规查体等,(2)关注新生儿寻乳行为,协助开始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接产准备,接产操作,操作后处理,第三部分,正常产接产,1.环境,调节并保持产房温度在,25,28,,确保分娩室内无空气流动,2.物品,产包、带有秒针的时钟,3.复苏区域,辐射台提前预热,调节温度至,32,34,;检查复苏气囊、面罩、,吸引及吸氧装置,处于功能状态。气囊和面罩应放在距分娩床,2,米之,内的距离。复苏区域和复苏气囊等设备与产床,1:1,配备,多胎分娩按,多胎数目准备复苏区和人员,4.人员,(,1,)助产人员:保证每例分娩均由熟练的助产人员完成,(,2,)产妇:鼓励产妇选择自己感觉舒适的体位,不主张过早上产床,5.上产床时间,6.清洁会阴部,7.消毒会阴部,8.铺无菌巾,接产准备,接产操作,操作后处理,第三部分,正常产接产,(二)接产,1.,铺产台,打开产包,穿手术衣,戴手套,按照方便使用的顺序摆,放断脐的器械,2.胎儿娩出,胎头双顶径娩出后,额、鼻、口、颏顺次娩出。不要急于娩肩,,等待,胎头复位和外旋转,在下次宫缩时,协助娩出前肩或后肩,,顺势娩出胎儿,注射缩宫素(由助手完成),3.皮肤接触,立即将新生儿置于母亲腹部,彻底擦干新生儿全身(5秒内启动,,30秒内完成)移去湿毛巾,盖上预热毛巾,戴上小帽,行母婴肌,肤接触,待脐动脉搏动消失后,换手套,结扎脐带(避免二次断脐,4.断脐,),5.胎盘娩出,协助胎盘娩出,6.检查,7.处理,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及软产道,若有产道裂伤,按解剖层次恢复。,接产准备,接产操作,操作后处理,第三部分,正常产接产,6.检查,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及软产道,(1)检查胎盘:完整性:从子体面看血管,判断有无附胎盘;,从母体面看各胎盘小叶,是否缺少、毛糙,有无梗死、钙化。,大小:测量胎盘长度、宽度、厚度。,(2)检查胎膜:完整性:是否能完整覆盖胎盘。破口:离,胎盘边缘的距离。性状:有无黄染、增厚。,(3)检查脐带:状态:有无扭转、真结、血管断裂等。测,量脐带长度,以cm为单位记录。血管数量: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4)检查软产道:查看阴道及会阴部有无裂伤,判断裂伤程度,。,必要时,,查看宫颈。,接产准备,接产操作,操作后处理,第三部分,正常产接产,1.用物按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进行分类处理,2.洗手,记录,3.指导产妇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做好健康教育,参考文献,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中华围产医学,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4.John,O.Schorge,MD,等主编,陈春林主译,曹译毅主审,威廉姆斯妇科学中文翻译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5.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儿科学会,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主编.新生儿窒息复苏,第五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6.美国家庭医师学会主编,盖铭英,龚晓明审译.产科高级生命支持.第五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3,7.张宏玉.助产学.修订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4,8.安力彬,陆虹.妇产科护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7,9.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10.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编著.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汇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1.王立新.母乳喂养指导手册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3.7,12.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3.王立新,姜梅主编.实用产科护理学.北京:科技出版社,2013.3,14.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1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7).486-487.,1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9).641-646.,17.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8):561-569,18.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3-8.,19.熊永芳.围产期母婴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3.,20.吕探云,孙玉梅.健康评估.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刘兴会,漆洪波.难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22.黄群,姜梅.妇产科护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3.罗碧如.产科护理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4.陈改婷,张宏玉.产程进展手册.第1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11.1.,25.漆洪波,杨慧霞,段,涛关注和采纳正常产程和产程异常的新标准.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7):487489,26.漆洪波.新产程标准的推广.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1214,27饶琳,黄群,夏海鸥,徐鑫芬,储怀卉.产妇分娩时综合评估指标与内容的确立.上海护理.2014(1):5-7.,28.,WHO/UNFPA/UNICEF:Pregnancy,Childbirth,Postpartum,and,Newborn,Care:,A,guide,for,essential,practice.2015.,29.Practice,bulletin,no.,146:management,of,late-term,and,postterm,pregnancies.,Obstet,Gynecol.,2014;124(2,Pt,1):390-6.,30.Queensland,Maternity,and,Neonatal,Clinical,Guidelines,Program.,Vaginal,birth,after,caesarean,section,(VBAC).,Health,professionals,in,Queensland,public,and,private,maternity,services,Management,of,uterine,rupture,November,2014,31.Sarah,J.,Buckley.,Hormonal,Physiology,of,Childbearing:,Evidence,and,Implications,for,Women,Babies,and,Maternity,Care.,2015.1.,32.Wayne,R.,Cohen,MDa;Emanuel,A.,Friedman,Med,ScDb.,Perils,of,the,new,labor,management,guidelines.,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15.,33.S.,Katherine,Laughon;,D.,Ware,Branch;,Julie,Beaver;,Jun,Zhang.,Changes,in,labor,patterns,over,50,years.,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12.,42,谢谢聆听!,让我们重拾对生命的虞诚、敬畏与感恩,,将我们的技术与爱心献给即将分娩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