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5月模拟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2233583 上传时间:2025-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5月模拟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5月模拟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5月模拟生物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紫菜里的碘含量比海水高,控制紫菜细胞吸收碘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2、分类学上,将抹香鲸归类为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3、 “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的生存影响环境 B.生物的生存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 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4、因“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破900公斤,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物是 A.法布尔 B.袁隆平 C.巴斯德 D.孟德尔 5、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6、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 C.动脉中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D.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 7、在透明纸上写上一个字母“d”,视野里观察到的物像是( ) A、P B、q C、d D、b 8、如图为人体肺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结构[1]的血管类型和内部流经的血液类型分别是( ) A.动脉、动脉血 B.动脉、静脉血 C.静脉、动脉血 D.静脉、静脉血 9、野狗擅长捕食野猪,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 A.有发达的门齿 B.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 C.犬齿数目比臼齿多 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 10、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进入体内的茶多酚,部分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茶多酚主要由小肠绒毛吸收入血 B.茶多酚随血液回心,最先到达右心房 C.肺部血管的血液中不含茶多酚 D.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可检测到茶多酚 11、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没有 ①细胞壁 ②成形的细胞核 ③叶绿体 ④细胞膜 ⑤液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2、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13、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14、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 15、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C.动物在生存竞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D.生物都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 16、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与诗中动物不相符的描述是 A.前肢为翼 B.骨骼轻便 C.体表覆羽 D.变温动物 17、买回家的黄瓜,如果外皮没有任何损伤,可放置较长时间,如果外皮有损伤不几天就会烂掉,其原因是(  ) A.外皮是保护组织,外皮损伤保护能力下降 B.外皮是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损伤保护能力下降 C.外皮是营养组织,外皮损伤营养流失 D.外皮是分生组织,外皮损伤新细胞无法产生 18、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使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19、下列主要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B.旱灾使农作物减少 C.适当延长光照使棚栽蔬菜增产 D.温度偏低使植物发育迟缓 20、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茎的是:( ) ①萝卜 ②黄花菜 ③莴苣 ④马铃薯 ⑤菠菜 ⑥芹菜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④ 21、如图是几个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丙细胞与甲、乙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甲、乙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经观察发现,甲图为植物细胞,这是因为甲细胞含有而乙、丙细胞都不含有的液泡和_____。若甲细胞取自洋葱内表皮,乙细胞取自人的口腔内壁,那么要使两种细胞都处于有利于显微镜观察的良好形态,应将甲、乙细胞分别浸没在[___]中。 A.清水;清水 B.清水;生理盐水 C.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D.生理盐水;清水 22、阅读下列资料,请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水葫芦是一种我国作为青饲料从南美引入植物。观察到水葫芦的叶是平行脉,叶柄呈葫芦状,根为须根系,在两棵水葫芦之间,有一根直而硬的根状茎相连,在茎上长有5-6个芽,每个芽将发育为一个新植株。水葫芦夏季开花,穗状花序,花冠蓝紫色。 资料二: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不同水质水葫芦生长情况: 水槽 内容物 第14天整体生长情况及水质测定 1 2000ml河水(PH值在4.7-5.6) 1、2号水葫芦生长良好,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 2 2000ml自来水+60mg尿素 3 2000ml自来水+30mg尿素 正常生长, 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 4 2000ml自来水 4号生长缓慢,然后枯萎,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 资料三:水葫芦还能将酚、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它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优质青饲料,还可当绿肥,生产沼气,作为造纸原料等。 资料四:云南科学家曾尝试将水葫芦的干物质做成饭盒、茶杯等一次性用品。从资料一可知水葫芦属于(______)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开花植物从资料一还知道了水葫芦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帮助这个生物小组分析水葫芦泛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云南科学家的尝试是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根据对水葫芦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活史的了解提供治理水葫芦泛滥的良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其中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 【详解】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紫菜里的碘含量比海水高,控制紫菜细胞吸收碘的结构是细胞膜,A正确;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C错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关键点: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D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根据胎生哺乳这一生理功能,我们把抹香鲸归类为哺乳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哺乳动物的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 3、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依赖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恰当的解释是生物依赖环境。 4、B 【解析】 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 【详解】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代表作《昆虫记》,A错误;袁隆平培育出来了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B正确;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C错误;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D错误。 掌握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①模拟的是气管,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A正确;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瓶壁表示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B正确;甲图中④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C正确;乙图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D错误。 6、C 【解析】 (1)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2)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详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A正确;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B正确;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四肢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C错误;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D正确。 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7、A 【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将字母“d”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p”,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 8、B 【解析】 试题分析: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最后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9、D 【解析】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详解】 肉食性动物具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适于撕裂肉食。野狗擅长捕食野猪,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D符合题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哺乳动物牙齿出现了分化。 10、C 【解析】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详解】 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分析可知,茶多酚经过消化道的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内,进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内(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说明肺部血管的血液内有茶多酚。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尿的形成过程。 11、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 考点:细菌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12、D 【解析】 试题分析:A、昆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属于节肢动物,A错误;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一般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位于胸部,B错误; C、昆虫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如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D正确。故选D。 昆虫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关键知道昆虫类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类,节肢动物的特征包含昆虫,但昆虫的特征不全部包含节肢动物。 13、C 【解析】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A正确;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正确; 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但是遗传因素是基础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C错误;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14、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这些都是与适应森林环境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是与草原环境或沙漠环境或平原环境相适应的.森林里树木众多,土壤中树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达树木遮挡或密集灌木丛遮挡便于隐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 故选B.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5、C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因此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的说法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 点睛:明确: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6、D 【解析】 燕子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A正确;燕子的骨骼轻,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B正确;燕子身体被覆羽毛,C正确;燕子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D错误。 17、A 【解析】 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分析答题。 【详解】 A.外皮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一旦外皮受到损伤,保护能力下降,黄瓜就会腐烂,正确。 B.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不是植物体的,错误。 C.外皮是保护组织,不是营养组织,错误。 D.外皮是保护组织,不是分生组织,错误。 故选:A。 植物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在中考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掌握。 18、C 【解析】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详解】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在冰天雪地里是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与鹰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鹰的锐利目光同样是与野兔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野兔不具有保护色便容易被鹰吃掉,鹰没有锐利的目光就不易发现野兔,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就形成了,故C符合题意;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不是农药长期作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9、A 【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属于影响农作物的生物因素;旱灾使水减少、适当延长光照使棚栽蔬菜增产、温度偏低使植物发育迟缓,分别是水分、光照、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0、B 【解析】 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解答即可。 【详解】 ①萝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的根;②黄花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花;③莴苣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是茎;④马铃薯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是茎;⑤菠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的叶;⑥芹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叶。故选B。 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2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B 【解析】 观图可知: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丙是细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结构,解答即可。 【详解】 (1)丙是细菌细胞与甲植物细胞、乙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甲、乙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3)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观察发现,甲图为植物细胞,这是因为甲细胞含有而乙、丙细胞都不含有的液泡和叶绿体; (4)若甲细胞取自洋葱内表皮,乙细胞取自人的口腔内壁,那么要使两种细胞都处于有利于显微镜观察的良好形态,应将甲浸没在清水中、乙细胞浸没在生理盐水中,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掌握动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D 既可以行无性繁殖,也可以行种子繁殖 不合理的引种:导致没有天敌,因而造成水葫芦“疯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由于大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化肥,使水体N、P元素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水葫芦原本所吸附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还有待科学论证 用于净化水源,引入天敌,制成饲料和有机肥料,生产沼气为民所用 【解析】 (1)从资料一可知,水葫芦的叶是平行脉,叶柄呈葫芦状,根为须根系,在两棵水葫芦之间,有一根直而硬的根状茎相连,在茎上长有5-6个芽,每个芽将发育为一个新植株,水葫芦夏季开花,穗状花序,花冠蓝紫色。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它是绿色开花植物。 (2)从资料一可知,在两棵水葫芦之间,有一根直而硬的根状茎相连,在茎上长有5-6个芽,每个芽将发育为一个新植株,水葫芦夏季开花,穗状花序,花冠蓝紫色。所以既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种子繁殖。 (3)通过分析上面的资料可知,不合理的引种,导致没有天敌,因而造成水葫芦“疯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由于大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化肥,使水体N、P元素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也是水葫芦泛滥的重要原因。 (4)水葫芦原本所吸附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还有待科学论证,所以云南科学家的尝试是不可行的。 (5)治理水葫芦泛滥的良好对策:①用于净化水源;②引入天敌;③制成饲料和有机肥料;④生产沼气为民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