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南京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试卷(4)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2195677 上传时间:2025-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试卷(4)物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南京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试卷(4)物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试卷(4)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A. B. C. D. 2.为保护人民的安全,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公共聚集地区安装了先进的3600高清摄像头,它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7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距会变短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聚光能力会减弱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3.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墙上“孔雀” B.缸中“游鱼” C.湖面月影 D.雨后彩虹 4.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密度较小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高 D.比热容较大 5.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它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如图所示的微信启动页。在2017年9月短时替代了NASA(美国宇航局)拍摄的非洲大陆上空云图,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B.图片中的“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静止的 6.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 B.F1小于F2 C.F1等于F2 D.F1大小随方向改变 7.下列有关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磁针能自动指南北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作用 B.电源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两个轻质小球互相吸引因为它们带同种电荷 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8.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ρ甲>ρ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一定小于p乙 C.p甲可能大于p乙 D.p甲可能等于p乙 9.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10.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C=4OA,B为OC的中点.在C点竖直向上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若不计木棒重力,它是一种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C点的拉力为________N;若木棒重为10N,将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不计摩擦). 12.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_____过程中要_____热量. 13. “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________的作用;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瞬间________的缘故;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__的缘故。 14.如图所示,木块在手的压力作用下沿墙面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撤去手的压力的同时重力也消失,木块将_____,原因是_____。 15.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发现了质子,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____组成的,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原子核内部蕴含有大量的能量,若能使原子核发生核裂变或________,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能是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6.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以250N的拉力将400N的水泥匀速提高2m.则此过程中,工人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17.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入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_____) 19.在图所示的电路的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开关S闭合时两灯均能发亮. 2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请将如图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2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 70℃时,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并在图像中描点,直至沸腾一段时间.最后画出“温度一时间”的图像(如图). (1)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在同一地点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水的初温相同,但体积更多.与小明的实验相比:小红实验中的水沸点会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更高”或“更低”).水加热至沸腾的耗时___________(选填:“相同”、“更多”战“更少”). 22.小明一家今年回陕北老家过年,在车上,小明拿着爸爸的手机不停地拍着照片,记录沿途美丽的雪景,到了老家,一下车,小明心想:我要从院外一直拍到家里(室内),记下这浓浓的年味,可是刚拍到院子里,手机就没电关机了,可他印象中下车时手机还有30%的电量,这时爸爸过来说:我手机用了快3年了电池不行了,而且外面温度这么低,电池的电量下降的会更快,所以就没电关机了,小明想:电池的电量与使用时间和温度有关系吗? 开学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如下实验:电量就是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在25℃时存储电量的大小。电池容量的单位是“Ma.h”,中文名称是毫安时(还有另个单位“Ah”,中文名是安时,1Ah=1000mAh) 猜想一:电池容量与使用时间有关 猜想二:电池容量与温度有关 (1)小明借来妈妈前几天刚买的新手机和爸爸的旧手机,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给它们都充满电,同时开始播放同一部电影,1.5个小时过后,新手机剩余电量85%,旧手机剩余电量41%.于是他得出结论:在温度相同时,电池使用时间越长,电池容量越小,你认为这一结论对吗?_____(填“对”或“不对”)为什么?_____ (2)小明想拆下手机电池进行猜想二的实验,但发现无法拆卸,于是找来家里强光手电筒上的充电电池,如图所示: a.充电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理想情况下,一节这种电池充满电所存储的电能为_____ b.小明分别在25℃、5℃、﹣5℃、﹣15℃下进行实验。充放电在同一温度下进行,充电:利用原厂充电器充电,直到指示灯熄灭,表示充满:放电:利用手电筒灯泡放电,直到灯泡熄灭,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将灯泡调至强光挡(10W)进行放电。(实验过程中,电池的使用时间相对于整个电池寿命中的使用时间可以忽略)25℃(室温)直接进行充放电,记录充电和放电时间:5℃、﹣5℃、﹣15℃利用冰箱提供,改造手电筒,将电池和灯泡通过导线分开连接,电池部分在冰箱内部灯泡部分在冰箱外部(原理如上图所示),分别记录三个温度下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t/℃ 充电时间t/h 放电时间t/h 25 6.66 1.55 5 5.67 1.29 ﹣5 5.07 1.16 ﹣15 4.48 1.03 小明通过_____反映电池容量大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小明联想到国家近年大力推广的电动汽车,在冬季使用时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呢?查阅资料后,小明发现确实如此,为了提高电池容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请你根据猜想二提出一个改进意见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一钢制实心小车重力为15.8N,在水平地面上小明拉着沿直线行驶5m.用时10s。,求: (1)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小车的质量; (3)小车的体积。 24.某品牌易步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质量为60kg的小红从家骑行该品牌易步车去商场(如图),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10min到达商场,行驶中易步车所受阻力始终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设该过程中电机始终以额定功率工作.(取g=10N/kg).求: 电池 4AH锂电池 电机额定功率 500W 最大速度 18km/h 单轮胎触地面积 25cm2 轮胎个数 2 车身自重 20kg (1)小红家到商场的距离; (2)小红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3)小红去商场过程中,易步车电机的效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A.如图反映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A选项错误. B.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B选项错误. C.如图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选项.C选项正确. D.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D选项错误. 2、D 【解析】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即物距变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像距也要相对变小,所以,不改变镜头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则应通过增大凸透镜的焦距,来使像距要相对变小,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镜头的焦点将可能变在c点,故AB错误;反之,如果该人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像距要相对增大,不改变镜头和成像板之间的距离时,则应通过减小凸透镜的焦距,来使像距要相对变大,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b点,此时镜头的聚光能力增强,故C错误,D正确. 3、C 【解析】 A.墙上“孔雀”属于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缸中“游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湖面上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因此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故D正确。 5、D 【解析】 A.因为地球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而地球本身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图片中的“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 D.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正确; 6、A 【解析】 由图可知,图1是定滑轮,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它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F1=G;图2是动滑轮,动滑轮是省力杠杆,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F2=G;所以F1大于F2,故A正确. 7、A 【解析】 A、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力,故磁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就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也有的电源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两个轻质小球互相吸引,则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C错误;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 8、B 【解析】 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ρgh,因为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p=ρ甲gh甲=ρ乙gh乙,由题可知因为ρ甲>ρ乙,h甲<h乙,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等质量m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p−,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p−,因为h甲<h乙,即>,所以p−< p−,即p甲<p乙。故ACD错误,B正确。 9、B 【解析】 解:某同学的质量m=60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即, 根据可得,他的体积为: ,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是解答的关键. 10、B 【解析】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故B正确;C.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重物所受的重力等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故C错误;D.水平匀速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重物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所以悬挂重物的细线不会偏离竖直方向,故D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省力 45 90 【解析】 这根木棒可绕O点转动,在C点竖直向上施力,故动力臂为OC长,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重力为竖直向下,故阻力臂为OA长,OC,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OC=GOA可得C点的拉力为:F===45N;若木棒重为10N,将物体匀速提升0.2m,有用功:W有=G=180N×0.2m=36J;因为OA=OC,B为OC的中点,所以OB=2OA;故当物体上升0.2m时,B点将上升0.4m,W额==10N×0.4m=4J,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 12、0℃的冰 熔化 吸收 【解析】 [1][2][3]由题意知,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 13、引力 大气压 凝固 静电 【解析】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光滑铅块压在一起就能“粘”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吸盘式挂衣钩用力挤压在墙上时,吸盘内空气被挤压出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紧紧地吸在墙上,所以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成冰,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穿着的化纤衣服“粘”毛绒是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 14、一直竖直向下匀速运动下去; 撤去手的压力,则木块不再受墙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若重力也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的木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木块在手的压力作用下沿墙面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若撤去手的压力,则木块不再受墙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若重力也消失,则木块将不受力,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一直竖直向下匀速运动下去。 15、中子 核聚变 不可再生 【解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使它们发生核裂变和核聚变,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短期不能得到补充. 16、1000 80% 【解析】 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n=2,将水泥匀速提高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4m,拉力做的功是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7、匀速 0.9 【解析】 [1]由图知,每间隔0.02s,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所以时间是 0.02s×3=0.06s 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 s=8.00cm-2.60cm=5.40cm=0.054m 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 【解析】 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入射光线OA, 因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所以反射角为90°﹣60°=30°,故反射角为30°. 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9、 【解析】 如图进行分析,两灯要都能发光,两灯应串联,因为电流从正极出发后,经过左边的灯,没有分支,所以不可能并联,那么下面的圆圈中应填入电流表,中间的圆圈应填入电压表,如果中间圆圈填入电流表,会将右边部分电路短路,不符合题意,而下面圆圈中填入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右边的灯也不会亮,正确电路如图: 点睛:重点是电路的连接及电压、电流表的使用,如果感觉不太熟练的话,可以将电流表当成导线,而电压表就当成没有,这样填入电表后再判断两灯是否都能发光. 20、②④①③ 变小 不变 调为小火 【解析】 (1)安装的实验装置顺序是由下往上,即为:酒精灯、铁圈B和石棉网、烧杯和水、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 (2)水在沸腾前,水上面温度低于下面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体积变小. (3)通过描点绘出的图像如所示. (4)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由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在汤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加热. 21、98 先快后慢 温度越高,相同时间散失热量越多 相同 更多 【解析】 (1)因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根据图像可知,水温度升到98℃就保持不变,说明水的沸点为98℃;由图像获悉,在水沸腾前,水温先升得快后升得慢.因为水温升得越高,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就越大,热量散失就越多,所以温度升高变慢了. (2)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同一地点,大气压相同,水的沸点也相同.但小红加热的水体积更多,在相同条件下,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就更多,所以耗时就更多. 22、不对 没有控制电池的容量相同 化学 55944J 放电时间 温度越低电池容量越小 在电池周围加电热装置 【解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两手机的电池容量相同,才能得出:在温度相同时,电池使用时间越长,电池容量越小,故他这一结论不对; (2)充电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由图可知,理想情况下,一节这种电池充满电所存储的电能为:W=UIt=3.7V×4200×10-3A×3600s=55944J; 根据题意,利用手电筒灯泡放电,直到灯泡熄灭,故小明通过放电时间反映电池容量大小;纵向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低,灯泡放电时间越短,故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低电池容量越小; (3)因温度越高电池容量越大,故为了提高电池容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可在电池周围加电热装置。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1)0.5m/s(2)1.58kg(3)2×102dm3 【解析】 (1)根据v=可得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0.5m/s; (2)根据G=mg可得小车的质量:m===1.58kg; (3)根据===2. 24、(1)3000m;(2)1.6×105Pa;(3)80%. 【解析】 (1)小红骑行速度v=18km/h=5m/s,由v=可得小红家到商场的距离:s=vt=5m/s×10×60s=3000m; (2)小红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F压=G=mg=(60kg+20kg)×10N/kg=800N,受力面积:S=25cm2×2=50cm2=0.005m2,车对地面的压强:p==1.6×105Pa; (3)因为小红匀速骑行,所以易步车的牵引力:F=f=0.1G=0.1×800N=80N,此过程中牵引力做功:W=Fs=80N×3000 m=2.4×105J,10min电机消耗的电能:W电=Pt=500W×600 s=3×105J,易步车电机的效率:η==80%. 答:(1)小红家到商场的距离为3000m; (2)小红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5Pa; (3)小红去商场过程中,易步车电机的效率为8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