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考前模拟物理试题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常见物理量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kg
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D.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
A. B.
C. D.
3.一只“220V 40W“的灯泡L1和一只标有“110V 40W“的灯L2都正常发光时
A.它们的实际功率相等 B.L1比L2亮
C.L2的额定功率比L1大 D.L2的实际功率大
4.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N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5.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不带电,使B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C.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D.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6.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远处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7.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
B.盐水的密度
C.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D.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
9.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
10.人直接用F1的拉力匀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W1;若人使用某机械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则人的拉力为F2,所做的功是W2( )
A.F1一定大于F2 B.F1一定小于F2
C.W2一定大于W1 D.只有F2大于F1,W2才大于W1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图示是学校走廊灯的自动制电路,走廊入口上方安装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开关闭合时,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R0的阻值减小,通过定值电R的电流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_ (选填“变强”、“变弱”、“不变”),工作电路接通,灯泡L发光,图中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 极。
12.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体积为100 L,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_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1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选填“漫”或者“镜面”)反射。
14.无线电波按波长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频率最低的是_____波。
15.在我校举办的运动会400米长跑比赛中,小刚看到跑道上的小华是静止的,而跑道两边的树木是向后移动的,则小刚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小刚前半圈用时20s后半圈用时40s,则小刚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和乙,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_____的比热容大.(选填“甲”或“乙”)
17.小李家的电饭煲铭牌模糊不清,为了测其额定功率,他关掉家里其它用电器,让电饭煲正常工作1min,观察发现家里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转盘转了50转,小李很容易计算出了电饭煲的额定功率;如果在用电高峰时,电饭煲两端的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90%,则电饭煲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_____kW•h.(设电阻丝电阻恒定)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根据图中已知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_____)
19.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______)
20.复习“科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文收集到如图所示一幅图片,请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ρ水<ρ盐水)
(1)图丙中,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__N;图丁中,物体A受到盐水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丙、丁,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结合图甲和图丙可确定图乙方框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乙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焦距为10cm和20cm的甲、乙两个凸透镜中,拿了一个安装到光具座上.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进行实验,在光屏上找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她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生活中的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她可以将光屏向_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 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若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到50cm刻度位置,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2.在如图甲所示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中,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_____)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A端”或“B端”)滑动。
(4)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分析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_____的影响。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Ω 2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3A”.只闭合电键S1,电流表的示数为0.8安;再闭合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安.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2接入电路的阻值.
(3)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
24.如图所示,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它具有净化空气、陪伴老人聊天、散步等功能,若它在5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60s,求:
(1)行驶的路程;
(2)牵引力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A.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200kg太大了。故A错误。
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37℃是人体正常体温。故B错误。
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C正确。
D. 电冰箱工作时的电流约1A,功率约为P=UI=220V×1A=220W。故D错误。
2、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减小,故A图象错误;
BCD.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
U1=U总−U2=U总−IR2
因U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I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C图象正确,BD图象错误。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可得图象。
3、A
【解析】
一只“220V 40W”的灯泡L1和一只标有“110V 40W”的灯L2都正常发光,说明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相等,实际功率相等,一样亮,故只有A正确。
4、D
【解析】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实际;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G=mg可知,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500N,故B不符合实际;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如果是8s,那么他比现在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的速度还快,故C不符合实际;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故D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
5、B
【解析】
A.A不带电,B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带的电量减小,张角减小,故A错误;
BC.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A到B,验电器B带的电量减小,张角减小,验电器A带的电量增大,张角增大,故B正确,C错误;
D.金属导体导电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的移动,正电荷不移动,故D错误.
6、C
【解析】
A、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搓手时,我们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增大的原理,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所以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
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A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B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C正确;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图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A.甲中鸡蛋悬浮,此时,乙中鸡蛋漂浮,此时,因此,故A错误;
B.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甲中鸡蛋悬浮,此时,乙中鸡蛋漂浮,此时,因此,故B错误;
C.因为鸡蛋静止时液面相且平,所以根据公式,可得,故C错误;
D.因为甲乙中鸡蛋所受浮力,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故D正确。
9、C
【解析】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C.
10、C
【解析】
AB.直接用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则
F1=G,
使用滑轮匀速提升该重物,由于滑轮种类不清楚,F2与G的大小关系不能判断,则无法比较F1与F2的大小.故A、B均错误;
CD.直接用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
W1=W有用=Gh;
使用滑轮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即
W有用=Gh;
但由于至少要克服摩擦力做额外功,故
W2=W有用+W额外,
则
W2>W1,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变大 变强 S
【解析】
[1][2][3]如图,自动控制电路的光敏电阻R0与定值电阻R串联,由题意知,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R0阻值减小,根据知,电路电流变大,再根据知,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同时电磁继电器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灯泡发光;电源左端是正极,因此电磁铁的下端是电流流进端,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电流方向握住螺线管后,大拇指指向下端,为N极,则上端是S极。
12、2.52×107 热传递
【解析】
由得水的质量:
m=V=1.0103kg/m310010-3m3=100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100kg×(80℃−20℃)=2.52×107J,
太阳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发生了热传递
13、60 镜面
【解析】
试题分析: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根据入射角的定义可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60°;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湖水清澈可鉴说明湖水中出现了物体的像,该像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形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
14、长
【解析】
由c=λf知道,当波速一定时,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所以,频率最低的波长最长,即无线电波中频率最低的是长波。
15、小刚 6.7
【解析】
小刚看到跑道上的小华是静止的,说明小华位置相对与小刚没有变化;跑道两边的树木是向后移动的,说明小刚向前跑动,跑道两边的树木位置相对于小刚向后移动,所以小刚选取的参照物是自己;小刚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则小刚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6、乙
【解析】
由图知道,在某一定时间时,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大;由Q=cm△t知道,甲和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升高的温度高,比较变化的温度知道,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17、0.81
【解析】
由“3000r/kW•h”知道,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转3000转,电能表转了50转,消耗的电能:W=kW•h=kW•h,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P==1kW=1000W,
由于电饭煲正常工作,所以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是:P额=1000W;
由P=知道,所以电饭煲的电阻是:R==48.4Ω,
电饭煲的实际电压是:U实=U额×90%=220V×90%=198V,
电饭煲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W=×3600s=2.916×106J=0.81kW。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
【解析】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答案如下图所示。
。
19、
【解析】
根据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性,作出A点通过镜面所成的像点,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了虚像,可以确定出过B点的反射光线和入射点,由A点和入射点确定出入射光线.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与镜面相交与O点,O点为入射点,OB为反射光线,再连接AO为入射光线.如图:
此类作图依据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果根据反射定律是不能一次找准正好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的;而平面镜成像时,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物体的像,所以找出物体的像后,连接像点到B点,则OB一定为其中一条反射光线.
20、1.0 1.2N,方向竖直向上 (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大小 4.0N>F乙>3.0N 0<V排水乙<V排水丙,0<F乙浮<1N.
【解析】
(1)由甲知,G=4.0N,由丙知,物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物体A受到盐水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就是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2)比较图丙、丁,同一物体A,重力相同,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3)结合图甲和图丙可分析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由 可得:0<V排水乙<V排水丙,0<F乙浮<1N,故弹簧测力计示数F乙的范围是:4.0N>F乙>3.0N.
21、10 照相机 上 近视眼镜 放大
【解析】
(1)图中,u=30cm ,v=15cm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即2f>15cm>f得15cm>f>7.5cm、所以她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 ;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知,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近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4)另一个凸透镜f2=20cm放到50cm刻度位置,蜡烛位置不变,物距满足2f2>u=30cm>f2条件,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2、 灯泡短路了 2.7 A端 0.5 温度
【解析】
(1)根据灯泡额定电压和电阻计算其正常发光时电流,选择合适量程后将电流表串联入电路中;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再根据电压表示数情况判断故障原因;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由图乙电压表小量程读数,因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的方向;
(4)①根据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找出额定电压下通过灯的电流,根据
求灯泡的额定功率;
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详解】
(1)由题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所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所以电流表应选择0﹣0.6A量程,并将其串联入电路中,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但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了;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其读数是2.7V;
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应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
(4)由图丙可知:
①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对应的电流为0.2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答案: (1). (2). 灯泡短路了 (3). 2.7 (4). A端 (5). 0.5 (6). 温度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1)8V;(2)20Ω;(3)22.4W.
【解析】
(1)只闭合电键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由I=可得,电源电压:
U=I1R1=0.8A×10Ω=8V;
(2)闭合电键S1后,再闭合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8A,则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即为通过R2的电流,I2=0.4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阻R2接入电路的阻值:
R2=
(3)当电流表的示数I=3A时,通过R2的电流:
I2′=I﹣I1=3A﹣0.8A=2.2A,
由于此时通过R2的电流大于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A,所以,电路的最大电流:
I大=I1+I2大=0.8A+2A=2.8A,
则电路的功率最大,
P大=UI大=8V×2.8A=22.4W.
24、(1)30m(2)25W
【解析】
(1)由v=知道,行驶60s的路程是:s=vt=0.5m/s×60s=30m;
(2)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是:W=Fs=50N×30m=1500J,
牵引力的功率是:P==25W。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