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展心理学之概述.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187267 上传时间:2025-09-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13K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之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发展心理学之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从狭义而言,,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v 比较(发展)心理学,v 民族(发展)心理学,v 个体发展心理学,1,广义心理学和狭义心理学,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主要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化为人类的心理,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文化心理的历史演化;,这两者实质就是研究的种族发展心理,属于广义发展心理学的范畴。,个体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属于狭义发展心理学范畴。我们所研究的发展心理学是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2,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速率的不均衡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中的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速率的不均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第一加速期:从出生到幼儿期,童年期为平衡期,第二加速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处于缓慢发展变化阶段,老年其的心理变化呈下降趋势。,6,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体内、个体间、种族间和性别间等。,7,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中的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心理发展这概念本身既有增长又有衰退的含义,懊恼不是增长和衰退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如:儿童期(018岁)以增长为主,中年期和衰退大体相当,老年期则以衰退为主。,8,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阶段性:,是指按不同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展阶段,称为阶段性。,连续性:,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9,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即:胎儿、婴儿、幼儿、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心理活动是整体活动,这一整体活动是各种心理机能和各种心理过程整合而成的。,各种心理机能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但不是各自分立进行发展,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发展变化的。,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更为本质性的研究内容。,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10,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儿童心理发展的应用,人生辅导:,学校心理学(临床性),家庭(社区)指导:,社区心理学(社会性),儿童文艺:,儿童文艺心理学(文学性),特殊儿童研究:,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性),11,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发展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三大历史原因:,1、近代社会文明的发展;,2、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量子学说、物种进化学说),3、近代教育发展的要求。,12,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二、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古代儿童观的问题,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和法国卢梭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导致了儿童心理世界研究的独立性。,1876年,达尔文运用传记法或者日记法出版了一个婴儿的传略,这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13,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三、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德国生理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出版了第一本科学而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由此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产生,普莱尔也因此成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4,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四、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研究途径,有霍尔,(G.S.Hall),问卷法,比内,(A.Binet),的智力测验,格塞尔,(A.Gesell),的儿童发育常模等。,理论派别,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杜威的机能主义观点、儿童中心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5,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简史,五、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荣格率先对成年期心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了老年,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发展心理学问世,1930年美国的何林渥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1935年美国古德伊洛弗出版发展心理学畅销欧美,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16,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最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单因素论),共同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17,绝 对 决 定 论,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Galton),。,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18,共 同 决 定 论,代表人物:,W.Stern,和,H.Luxenburger,主要观点: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的,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斯腾倡导“幅合论”,认为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即发展=遗传*环境,鲁克森伯格也认为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发展=遗传+环境,19,相 互 作 用 论,代表人物:,Piaget,及日内瓦学派和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基本观点,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20,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21,(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儿童发展观,古典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代表人物:,S.Freud,观点:,人的精神世界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构成。,提出:,心理结构观、心理发展观、潜意识行为及其解释.,心理性欲发展观,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器、潜伏期、青春期,心理结构观,id、ego、superego,22,(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儿童发展观,新精神分析的儿童发展观,代表人物:,E.Erickson,主要理论:心理发展的八阶段论,信任感怀疑感,希望(0-2岁),自主感羞耻感,意志(2-4岁),主动感内疚感,目标(4-6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6-12岁),同一性混 乱,诚实(12-18岁),亲密感孤独感,爱(18-35岁),繁衍感停滞感,关怀(35-60岁),完美感绝望感,智慧(60岁以后),23,(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J.B.Watson,主要理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SR,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经典实验:儿童的恐惧、愤怒、喜爱习得实验,24,(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B.F.Skinner,主要观点:行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对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25,(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A.Bandura,主要观点:观察学习,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者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比尝试错误学习的效率高。,观察学习在儿童学习中具有普遍性,可使儿童在大量的情境中学习到许多崭新的行为反应,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26,(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A.Bandura,主要观点:儿童发展观,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27,(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A.Bandura,主要观点: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28,维列鲁学派的儿童发展观,维列鲁学派又称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最大的心理学流派。该学派是由前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S.Vygotsky),和他的学生列昂节夫、鲁利亚为代表形成的,其创始人是,维果茨基。,维列鲁学派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制约。其中,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理论是该学派的精髓。,29,(三)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基本观点,儿童心理发展观,认为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把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大类。这两者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前者是种系发展的产物,后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心理机能的起源是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认为,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如指向性行为和有意注意的获得。,30,(三)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基本观点,“工具理论”,把人类行为的工具分为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两大类。心理工具随物质工具的使用而由低级向高级产生和发展,同时,心理工具的应用又进一步促进物质工具的发展,使人类的心理机能得到提高。,“中介结构理论”,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作为中介性的心理工具,通过语言符号的运用达到组织自己心理活动的效果。,心理发展的实质,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31,(三)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发展观,教学与发展思想,最近发展区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融通空间,现有发展水平(由已完成的发展程序形成,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自如地解决任务);,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心理机能的成熟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32,(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Piajet)简介,:,当代誉满全球的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是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其儿童智慧发展的理论是当代心理学和认识论领域独具匠心的理论体系。,曾在日内瓦大学与其弟子等一道创立了“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学派”,或者“发生认识论学派”。,Piajet,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Piajet,的心理发展建构说,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概念。,33,(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智慧的结构,分为行为格式、象征格式和运算格式三种。,行为格式是行为的组织模式,儿童运用该格式可以对客体作出反应。,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就开始运用心理的象征或者象征格式表征自己的活动和动作。,运算格式是七岁以上儿童表现的思维形式。运算是指个体完成思维活动时在心理中进行的内在心智加工活动,它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34,(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智慧的机能,适应,(Adapt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说智慧的发展,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适应。,适应和组织是思维发展的不变法则,即智慧机能的恒定性。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强调智慧的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适应功能的产生需要借助两个互补过程得以完成,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就是个体受到它所同化了的元素的影响时改变自己的活动格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和变化的过程。,35,(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智慧的机能就是同化和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状态达到高级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平衡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平衡不平衡平衡”这一过程是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智慧不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单向联系,而是一种双向关系。,新生儿通过遗传所获得的反射动作格式是儿童智慧结构发展的起点,儿童正是以此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内化为儿童心理的发展。,36,(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成熟是发展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经验,(经验为主体建构认知结构提供了素材),环境,(教育可加速认知发展,但不可逾越其发展阶段),平衡,(平衡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37,(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儿童智慧(心理)的发展阶段,揭示了儿童智慧发展与成人的不同之处,使我们认识到从新生儿到成人的认识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有着质的差异的连续发展过程。,特点:,具有普遍性,阶段发展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特征;,认知结构发展具有连续性,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划分标准: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8,(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时期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格式。,儿童的智慧主要通过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属于一种运动智慧,到末期才出现智慧结构,并建立了客体永久性(9-12个月)。,客体永久性的建立标志着儿童把主客体分化开来,完成“哥白尼式的革命”。,39,(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的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一样依靠实际动作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思维,而是由于符号功能的建立,可以凭借心理符号进行思维,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进行“表象性思维”。,分为前概念分阶段(也称为“象征思维阶段”)和直觉思维分阶段。,前概念分阶段(2-4岁),1、象征性思维出现;,2、前概念推理有缺陷,如:泛灵论、传导推理和自我中心化(三山实验),直觉思维分阶段(4-7岁),1、不能理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没有守恒概念,40,(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的特征:,运算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运算具有可逆性;,运算具有守恒性;,运算具有系统性。,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获得了守恒性(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开始去自我中心和进行具体逻辑推理。,41,(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形式运算阶段(12岁开始),形式运算阶段又称为命题运算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形式运算不是一种格式化的思维活动,而是一种创造化的思维活动。,42,(四)新,Piajet,主义简介,皮亚杰理论不断发展的原因,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日内瓦学派本身的不断变革,重视教育研究,重视心理学应用研究,重视研究儿童心理整体:认知、情绪、自我意识、人格等,创设多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境,采用现代技术(计算机等),43,(四),Piajet,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Piajet,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主要观点:,前道德阶段(4-5),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8),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岁以后),44,(五)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主要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随着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分为3水平6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习 俗 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45,(六)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46,(六)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心理学,将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系统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系统处理结果;,47,(六)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48,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依据研究的时间,横向研究,纵向研究,纵横交叉研究,49,横向研究,概念,在某一特定的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进行观察、实验和测量,以探究其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类型。,优点,时间短,一般只需几天或者几个月就能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省时省力;,取样大,由此而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缺点,不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容易把时代变迁引起的变化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变化混淆在一起,从而出现“横断谬误”。,50,纵向研究,概念,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者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者测量,以探究其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类型。,优点,能获得说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材料,从而揭示心理发展的转折点和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研究时间长,耗资多;被试容易流失,从而影响取样的代表性;,多次反复的测量和实验可能给被试带来学习效应和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时代变迁的影响也同样无法避免。,51,关于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实验比较,为了研究儿童字汇识读能力在3-5岁期间的发展变化情况。,?,52,纵横交叉研究,概念,为了同时克服和避免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缺点,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追踪研究,然后按照年龄和观测年龄交叉归类,从而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类型。,例子,请设计一个实验,研究3-12岁儿童某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情况。,5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多层面研究的相互整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多变量统计方法的大量使用,新的数据收集手段广泛使用,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5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