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治疗师培训-站立与步行训练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149432 上传时间:2025-09-17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4.15MB 下载积分:1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师培训-站立与步行训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治疗师培训-站立与步行训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雾,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雨雾,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雨雾,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步行训练,2025/9/17 周三,1,人类步行的,意义,步行是人类与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步行是人类实现功能进化的关键环节,-,解放双手、制作工具、创造发展,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首位需求,自然步态,最低能量消耗的步行模式,最安全的步行模式,步行的训练计划,能走路,物理治疗的目标,要将视点放在出院后的生活,仅仅进行治疗室内练习是不充分的,不仅要练习平地行走,、,还要有丰富的跨越,、,绕过 障碍物,、,横向行走等经验,地毯,、,不平整路面,、,小台阶,、,坡路,、,人多的地方,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优化技巧,训练,用不同速度行走,步行中急停,、,然后再开始行走,步行中突然被叫住,,,并向声音方向看,避开障碍物,(,绕行,),,跨过障碍物,有人从眼前穿过,在柔软的地面行走,单手拿东西行走,在人来人往的地方行走,直线行走,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分为二个相,站立相,(,stand phase),迈步相/摆动相,(,swing phase,),步态周期(,gait cycle),步行训练的硬终点,最省力和最安全地行走,而不是外观与正常人接近,过分追求,“,正常步态,”,,而牺牲步行效率和安全性是最常见的误区,起立床训练,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2025/9/17 周三,10,体位性低血压:,在患者由卧位向坐位或站位转移的过程中,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胸闷、心慌不适、冷汗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或晕厥,同时患者血压下降,10-20mmHg,。,2025/9/17 周三,11,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训练时间和训练频度:,训练时间一般为,30min/,次,,2,次,/d,训练调整:,倾斜的角度可以每天调整,5,的速度逐渐改变。,2025/9/17 周三,12,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提示所调整的倾斜角度不当,2025/9/17 周三,13,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患者移动到平行杠的一端,面向平行杠,向前移动身体,直至双足接触地面。,治疗人员面向患者站在平行杠内,用双膝分别从患者双膝的外侧固定患者,同时双手置于患者的臀部两侧。,患者身体前倾,双手扶握平行杠向下用力支撑;治疗人员双手同时向上托起,使患者完成站立。,站立训练开始时可,10,20min/,次,随后可根据患者体能状况而逐渐延长训练时间。,2025/9/17 周三,14,患者双手扶握平行杠,由治疗人员帮助调整站立平衡。,治疗人员一手置于患者背后保持患者髋后伸,一手置于患者上胸部前面,使患者上身前挺,保持平衡。,2025/9/17 周三,16,患者在学会髋伸位维持躯干平衡的基础上,保持体重均匀地分布于双足,之后先将一手脱离对平行杠的扶握,然后过渡到双手脱离对平行杠的扶握,当可较好维持站立体位时,逐渐将双手改放于髋前或髋后。,2025/9/17 周三,17,一旦患者能够较好地保持静态站立平衡后,治疗人员可于不同方向轻推患者,训练患者保持或重建新的平衡(即保持动态站立平衡)。,2025/9/17 周三,18,2025/9/17 周三,19,下肢的承重训练,当患者下肢关节可承受身体重量时,即可进行下肢承重训练。,承重是下肢承受身体重量而受力的状态。,2025/9/17 周三,20,分类,零承重:,患侧下肢未承受身体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部分承重:,患侧下肢承受身体的部分重量,呈部分受力状态,全承重:,患侧下肢可承受身体的全部力量,是达到行走功能的必要条件,2025/9/17 周三,21,零承重,(患侧下肢未承受身体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部分承重,患侧下肢承受身体的部分重量,呈部分受力状态,全承重,患侧下肢可承受,身体的全部力量,零承重 部分承重 完全承重,目的,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程度的承重训练,并逐步达到全承重水平。,2025/9/17 周三,25,上肢的支撑训练,训练患者应用肩下降肌群,控制躯体下半部分的动作,将身体撑起并离开地面,同时注意控制平衡不至于跌倒。,这一训练对需要使用辅助具步行的患者尤为重要。,2025/9/17 周三,26,注意事项,训练以安全为基本,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等应很好掌握,避免患者过度疲劳。,综合分析患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并强化对进一步的步行训练有益的功能训练项目。,训练过程中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过渡训练项目。,2025/9/17 周三,29,步行训练定义,步行是涉及全身多关节和肌群的一种周期性、移动性运动。正常步行是高度自动化的协调、均匀、稳定的运动,也是高度节能的运动,2025/9/17 周三,30,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2025/9/17 周三,31,辅助具的正确使用,首先,对于需要使用辅助具的患者,应教会他们正确使用方法。,特别需应用支具的患者,应教会他们在仰卧位或坐位完成穿脱支具的方法,并告知患者经常检查穿戴支具后肢体受压区域的情况。,2025/9/17 周三,32,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欲完成步行训练,必须具有足够的下肢、躯干和上肢相关肌群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尤其是长期卧床致使肌力明显减退的患者。,对于需要应用辅助具的患者,应特别需要针对性地训练上肢有关肌群的力量。,2025/9/17 周三,33,步行:,髋关节:屈曲,30,,后伸,20,(总活动度,50,);,膝关节屈曲,0,65,(总活动度,65,);,踝关节:背屈,15,,跖屈,15,(总活动度,30,)。,下楼梯-87106(楼梯高度),椅子坐起-90,穿袜子-115120,起立训练,步行训练需要一定的直立姿势,只有当患者具有了相当的直立耐受能力之后,步行训练才可随之进行。,2025/9/17 周三,35,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开始起立训练时,可借助起立床进行,这同时还可有效地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脊髓损伤患者,可根据损伤的平面和程度选择借助辅助具或他人帮助等形式完成起立训练,且训练常在平行杠内进行。,2025/9/17 周三,36,借助辅助具完成起立训练,2025/9/17 周三,37,借助他人帮助完成起立训练,2025/9/17 周三,38,2025/9/17 周三,39,两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截瘫),2025/9/17 周三,40,单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站立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能力是完成步行的必要基础。站立平衡训练也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首先需要完成静态站立平衡训练,然后再进行动态站立平衡训练。,2025/9/17 周三,41,2025/9/17 周三,42,拐杖步行准备训练,2025/9/17 周三,43,2025/9/17 周三,44,2025/9/17 周三,45,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截瘫),2025/9/17 周三,46,2025/9/17 周三,47,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偏瘫),2025/9/17 周三,48,其他必要的训练,包括,下肢的承重训练,上肢的支撑训练等,这些均为步行训练必要的基础。,2025/9/17 周三,49,迈步训练,在大致能够保持立位平衡时,可开始迈步练习。,健足迈步,患足迈步,2025/9/17 周三,50,具体的步行训练,2025/9/17 周三,51,步行方式,四点步,三点步,两点步,摆过步,摆至步,2025/9/17 周三,52,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2025/9/17 周三,53,在完成前期训练且具备了相应的功能后,可随之在平行杠内将训练过渡到步行训练。,特别对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在平行杠内完成摆至步、四点步、摆过步等步行训练。,2025/9/17 周三,54,2025/9/17 周三,55,2025/9/17 周三,56,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1,、助行器,是由铝合金等质地轻而坚固的材料所制成的、框架式的、带有四个支点支撑地面的行走辅助具。,2025/9/17 周三,57,特点,助行器的框架构成三面有围栏而一侧开放以便患者出入,支点支撑提供患者较大的稳定支持。,2025/9/17 周三,58,助行器的适应症,适用于上肢运动功能良好但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较重或平衡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单侧或双侧下肢力弱的患者,可部分减少患者患侧下肢的承重,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行动迟缓的老年人,2025/9/17 周三,59,2025/9/17 周三,60,2025/9/17 周三,61,使用拐杖的步行训练,拐杖高度的调节,腋托在腋下5CM,支点伸至小趾前外侧15CM处为拐杖适宜的长度,肘关节屈曲30度,腕关节背屈,掌面所及处为拐杖的把手高度,1,、交替拖地步行,将一侧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另一侧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脚附近。,2025/9/17 周三,63,2025/9/17 周三,64,伸出左拐仗 伸出右拐仗,两足同时拖地向前达到拐仗附近,2,、同时拖地步行,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双足拖地移动至拐脚附近。,2025/9/17 周三,65,3,、摆至步,这是开始步行训练时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背阔肌进行,步行稳定。,适应症,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2025/9/17 周三,66,训练方法,训练时,患者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将双足摆至双拐落地点的邻近着地,2025/9/17 周三,67,2025/9/17 周三,68,4,、摆过步,常在摆至步可顺利完成后进行,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姿势也较美观。,适应症,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主要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2025/9/17 周三,69,训练方法,训练时,患者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将双足越过双杖落地点的前方并着地。,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2025/9/17 周三,70,2025/9/17 周三,71,5,、四点步,为一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接近自然行走的步行方法。,适应症,上抬骨盆肌的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下肢无力患者,老年人,2025/9/17 周三,72,训练方法,训练时,步行顺序为伸左拐、迈右腿、伸右拐、迈左腿。,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四个点在地面,如此反复进行。,2025/9/17 周三,73,2025/9/17 周三,74,6,、两点步,常在掌握四点步后训练,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且步行速度较快,但稳定性比四点步稍差。,适应症:,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拐杖减轻其承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的患者。,2025/9/17 周三,75,训练方法,训练时,一侧拐与对侧足同时迈出为第一落地点。,另一侧拐与其相对应的对侧足再向前迈出作为第二落地点。,2025/9/17 周三,76,2025/9/17 周三,77,三点步,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行方法。,适应症,一侧下肢运动功能正常能够承重,另一侧不能承重,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症后一侧下肢麻痹的患者,2025/9/17 周三,78,训练方法,训练时,先将双拐向前伸出;然后双拐支撑体重,迈出患侧下肢;最后迈出健侧下肢。,2025/9/17 周三,79,2025/9/17 周三,80,2025/9/17 周三,81,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手杖高度,肘关节屈曲30度,腕关节背屈,支点伸至小趾前外侧15CM处,握把至支点的距离即为拐杖的高度,1,、手杖三点步,手杖三点步的分类,手杖,-,患侧下肢,-,健侧下肢,较常用,手杖,-,健侧下肢,-,患侧下肢,少数人使用,2025/9/17 周三,83,手杖,-,患侧下肢,-,健侧下肢,即患者先伸出手杖,然后迈出患侧下肢,最后迈出健侧下肢。,优点:稳定性较好,大部分会采用这种步行方式。这一方式在一点运动时总有两点在支持(迈出健侧下肢时有手杖和患侧足两点起支撑作用),2025/9/17 周三,84,手杖,-,健侧下肢,-,患侧下肢,即先伸出手杖,然后迈出健侧下肢,最后迈出患侧下肢。,优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仅有少数患者采用。,2025/9/17 周三,85,2025/9/17 周三,86,2,、手杖两点步,当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在较好地掌握手杖三点步行后,可进行手杖两点步行训练。,此种步行速度快,有较好的实用价值。,2025/9/17 周三,87,训练方法,训练时,患者在手杖伸出的同时将患足迈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此过程中,手杖与患足为一点,健侧足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完成步行。,2025/9/17 周三,88,训练场地,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如防滑地板等)及减少嘈杂等不必要的干扰。,2025/9/17 周三,89,训练衣着,衣服可略宽松些,鞋袜大小应合适,一般选择皮底或胶底的低跟鞋子,鞋带须系紧,以保持较好的支持性和稳定性,鞋子步行时可发出声音,深、浅感觉较差的患者可借此判断步行的节律。,2025/9/17 周三,90,减重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ort system,PWS),1958,年,,Margaret H,和,Margaret HSR,出版了专著,“,康复治疗中的悬吊疗法,”,20,世纪,80,年代末,,Visintin,等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身上采用减重步行训练,90,年代以后,此装置被陆续应用在截瘫、偏瘫、脑瘫和下肢骨关节病患者的步行训练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减重训练,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减重程度为,40,体重,减重越高,单腿和双腿支撑相时间越短、髋膝摆动角越小、本体感觉输入减少。,平板运动有助于伸髋动作,伸髋不充分同时需要牵伸髂腰肌。,受力部位加衬垫。,异常步态,臀大肌步态,挺胸凸腹。,为了使身体的重力线落在髋关节轴的后方而将髋关节锁定于伸展位,躯干在整个站立相始终保持后倾,同时肩关节后撤,臀大肌:后伸大腿,下肢固定,,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维持身体,平衡,臀中肌步态,鸭步,站立相时,患者躯干侧弯(向患侧),同时患侧肩关节下沉,以免健侧骨盆下降过多,维持平衡,臀中肌:使大腿外展,股四头肌无力步态,膝反张:足跟着地后,膝被动伸直(臀大肌代偿),造膝过伸。(与偏瘫膝过伸区分),扶膝步态:伸髋肌无力时,患者需用手按压,使膝伸直,偏瘫步态,划圈步态,股四头肌痉挛,膝关节屈曲困难,小腿三头肌痉挛,足下垂,胫后肌痉挛,足内翻,表现,上肢:肩、肘、手指关节屈曲、内收,下肢:髋关节伸展、内收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踝背屈肌无力步态,跨阈步态,:,动作犹如跨越门槛,踝背屈肌无力,踝关节于整个摆动相过程中呈跖屈,即表现为足下垂,摆动相时,为了使足尖离地,保证足廓清动作的完成,患者需要通过高抬患肢(过度屈曲髋、膝关节)进行代偿,首次着地方式异常,足跟着地消失,代之以足尖着地或全足底同时着地,不能控制足掌下落速度,拍地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