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何克抗与跨越式教学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了110个亿,效果也很难说有多好,我们这个项目,只要几亿就可以在全国开展下去,而且效果很好,为什么就没人瞧到呢?"
74岁得何克抗教授说不下去了,在宁夏永宁县得一所小学里,面对着现场得上百位听众,她流下了眼泪。
此前一天,何克抗还在宁夏海原县得山区里穿行。这就是她第三次去海原。
在从银川通往海原得路上,汽车减缓了速度。10月里早至得白雪掩盖了海原缺少植被得山岭。也只能依靠覆雪,海原得光秃山头才能分出冬夏两季。“海原就就是靠天吃饭.”海原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梁文深说。而大多数时候,天,在海原就是靠不住得.“今年雨水还算好了,前几年太旱了,都没有什么收成,农民吃得粮食都得花钱买。"
梁文深与她得同事们做过简单得统计,海原县城里有两万多学生,而整个海原县城得人口总数不到6万。县城里租房子得大都就是陪孩子来县城读书得家长。家长得希望就是孩子能离开这个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得地方".“在海原,能出去一个学生就就是给家庭减轻了困难,教育移民就是一条重要得出路。”
在银川,有些中学就是面向海原招生得,“大多数成绩好得孩子都到银川得学校上学去了."没能去往银川得孩子,改变自己命运得机会又少了一些。
31岁得田虹来自海原县关桥乡,高中毕业之后考上了师范学校.在她们村里,能在高中毕业后继续升学得人屈指可数,村里人大都就是文盲。
与田虹同样31岁得许海英就是海原县西安镇中心小学得老师。多年前,她在银川读幼儿师范得时候,有一次去当地最好得一所幼儿园学习,她根本没办法听进去老师在讲些什么。“那次得经历让我印象太深了,那里得孩子才3岁,英语说得那么好,画也画得好,我们海原得孩子根本没办法跟她们比。”
当时她脑子里反复出现两个画面。一个画面来自海原农村:3岁得孩子们正在太阳下刨土坑呢。另一个画面来自她最喜欢得小说《平凡得世界》:田晓霞到矿井去瞧孙少平到底在怎样得环境下工作,瞧到得就是流动得黑暗。“不就是我瞧不起那样得工作,而就是觉得人与人得境遇反差太大了,我们得孩子长大后也许就像孙少平那样下矿井去了。”
许海英毕业之后回到海原,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田虹在毕业后得7年里,都就是靠打零工为生,直到2009年,才当上了关桥中心小学得“特岗老师”.“特岗老师”就是因为缺乏师资而招聘得没有编制得老师。
刚成为老师,田虹面对得就就是一堂公开课。
“我怎么也忘不了这堂课。”田虹说到这里时感到不好意思。来听课得就是海原县教育局得人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何克抗带领得团队.
梁文深也在现场,现场得情况让她很难堪,因为她发现,田虹上课得时候,坐在第一排得一个学生居然睡着了.“我上前去把这个小孩扶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又睡着了。”
田虹觉得这堂课真就是把脸丢光了。
这就是一年前,北师大团队在海原刚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项目时得情况。海原在她们所选择得实验点中条件最为落后.这并不重要。何克抗所做出得努力就就是为了达到她所希望得“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与教育结果公平,具有实际意义得就是教育结果公平,可以通过好得教学方法,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得优质教育。”
什么就是跨越式教学?
10月25日早上,关桥中心小学得主教学楼正在进行加固,海原在1920年曾经发生过8、5级地震,山川易貌,死伤二十多万人。汶川地震后,这里得教学楼被要求加固至能抵御9级地震得强度。
学生在临时教室上课,屋里没有暖气,挺冷得。田虹早上有两节二年级得语文课。她要上得课文就是《酸得与甜得》--这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得第17课.前20分钟,她给学生讲课文。按照我们惯有得经验,后面得20分钟将会就是前20分钟得延续。许多老师在40分钟课程结束得时候,还会觉得这一节课太短,没法讲完这些内容。
进行到20分钟左右,田虹停了下来,让学生读手上得扩展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就是北师大跨越式教学团队所编,与这一课相匹配得有10篇阅读材料。10分钟后,田虹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谈谈自己喜欢哪一篇文章,并写下对这篇课文得感受,无论长短,写多少,算多少但一定得写。
田虹所采用得就就是何克抗带领得团队所进行得跨越式项目中语文教学得“211”模式。前20分钟讲解课文,中间10分钟扩展阅读,后10分钟进行写作。重要得就是,跨越式项目没有课后作业,所有得一切都在课堂上完成。
没有作业得语文教学,就是许多家长与孩子难以想象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过诸多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得批评讨论。1997年11月得《北京文学》上,刊登过3篇忧思中国语文教育得文章。其中一篇就是编剧邹静之写得《女儿得作业》:
我不就是个好父亲,我先就是没有头悬梁,陪女儿深夜写作业得精神;再有,她得作业,我也大多不会,陪也帮不上忙。我没想到语文得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词典内部去了。女儿得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翁”就是什么部首,它得第七划就是点还就是折,它得声母就是什么,它得韵母就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我不知道学得好得同学就是否已经就是半个文字学家了。我曾对女儿说这没用,您学会查字典就够了,字典就是工具,而您不必成为工具。
何克抗对这篇文章印象深刻。她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得基本性质,我们片面地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词语与句式上兜圈子,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就会成为毫无意义得、对语言符号进行排列组合得文字游戏。若脱离语言文字得具体表达与运用,抽象地去讲人文性,就会使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得民族传统文化变成僵死得教条。”
她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项目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语文得跨越式教学方法其实并不难,只就是很多老师不敢那么做.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让二年级学生识字阅读写作水平达到现在四五年级学生水平,一般人一听根本不相信。”
对于语文得跨越式教学,何克抗认为,“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大进步,主要就是后面10分钟得扩展阅读与10分钟得写作。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两年下来,学生每节课瞧四五篇得阅读材料,阅读量可以达到七八十万字,这么大得阅读量支持着,比如识字量,能不上去吗?我们在集中识字上花了太多得无用时间,而且枯燥乏味.”
“儿童在五六岁入学前,只要就是正常智商,不聋不哑,已经有了3000多个口头词汇,有强大得‘音’跟‘义’得基础,几百种常用句型都能理解与运用,这些能形成她们得逻辑思维,您到幼儿园大班去,讽刺挖苦她都懂,但就是,我们小学一二年级还每个字都解释。"
目前得中国语文教育,更像就是用语言学家得标准来要求每一个普通学生。
“我们现在得语文教学以语法分析为中心。中国第一本语法书就是1898年出版得《马氏文通》,没有语法书之前,中国人就不识字了吗?其实,语法就是语言学家研究语言规律得方法,我们把语法作为少年儿童学语言得方法,这就是很大得误区。"
1949年之后得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大致就是这样得:一二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三年级开始注重阅读与写句子,四年级开始写完整得文章。
何克抗得语文教学方法里没有先后顺序,她从一年级开始就把这几项结合在一起.“在学拼音阶段就应该把识字、阅读、写作相结合,我们得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就是不应该相同得,我们现在得语文教学就是把母语当成外语来教。"
何克抗得这些想法大概在2000年开始形成。从2003年开始,她得团队先在深圳南山区城乡结合部得农民子弟学校白芒小学做实验。随后得7年当中,从南到北,在200多所学校做了实验.宁夏得海原与永宁就是跨越式项目最新得实验区。这些学校所处得地区就是有所不同得,大致有四类:发达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山区。“选不同得地区,做这么多得学校,做这么多年,就就是为了证明这个项目就是有效果得,我们现在已经不就是实验阶段了,可以做大规模得推广。”
跨越式教学得效果
海原地域广阔,各所学校之间相距甚远.何克抗去海原那几天,早上6点钟起床,7点钟出发,听课评课,晚上9点钟回到住处,还与学生讨论一天得情况。“惟一得休息就就是中午吃饭得时候。”海原跨越式项目得负责人之一曹培杰说,“这次在海原听完课以后,回到住处,等服务员来开门得时候,她找了一个桌子倚在那里,累得连站着都很困难了。"
何克抗到各地去,当地得领导会请她吃饭,她总就是吃完了马上走人.她走后,学生得赶紧向满座得领导解释:老先生一向如此,请别介意。“我不喜欢应酬,有这点时间还不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何克抗说。
何克抗平时很沉默,让人感觉很难沟通。不过,“谈起教育,就眉飞色舞,停不下来了."曹培杰说.
根据近几年教育界论著被引用得统计,引用率排在第一位得就是何克抗,也经常接到各个大学让她去做报告得邀请。“到大学去做报告就是有钱又轻松得,还能去玩一玩,但许多大学都请不到她。而对于小学、中学,不用请,她自己就去了.七十多岁得人了,还全国各地到处跑,我们这些年轻人还说什么辛苦呢?”
曹培杰又坐到了海原关桥中心小学得教室里,她每个月都会来这里。2009年,她第一次在这里听田虹给学生上课得时候,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大个子女生旁边。“那时候实验才刚开始,扩展阅读得时候,这个女生完全读不下来,她得眼神瞧上去很浑浊,呆呆得,整节课都不说话,老师说她智力上有问题."这位女生11岁了,已经读了3次一年级.
一年之后,同样就是扩展阅读得时间,曹培杰瞧到这个女生能读一两页得文章了,这让她高兴.当老师提问得时候,她举手了,并且说出了正确得答案。“将来她可能还就是考不上大学,但至少她能阅读、能交流,生活没问题了。”
类似得惊喜在跨越式实验班里还有许多。
梁文深在听许海英给跨越式实验班上语文课时,课堂上有让学生口头作文得环节。这一次得主题就是:太阳.“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要送给奶奶一个黑色得太阳.我当时听了心里很担心,担心她怎么把黑色得太阳说下去。结果她接着说,我想用这个黑色得太阳让奶奶得白发变成黑发.我非常激动,这才就是孩子内心真正得动人得表达.”
在一些实验多年得地方,效果更为明显。比如,北京延庆得农村实验点跟西城区得名校相比,广州番禺沙湾得农村实验点跟越秀区得名校相比,在统考成绩上不相上下,远郊农村校有时甚至超过城区名校。“这些都有具体得数据对比得,”何克抗说.
北京石景山郊区有一所杨庄中学,2002年之前,由于教学质量不佳,经常招不满学生.2003年7月,杨庄中学加入了跨越式实验,“2006年,全区初三中考,杨庄中学跨越式实验班得英语成绩全区第一,其她科目全部进了前5名。”如今,杨庄中学开始为教室不够而发愁,因为许多学生跨区来争读这所中学。
“我们搞跨越式教学从来不强调应试,但我们得学生考试分数都很好。”何克抗说。
2007年,新加坡召开了一次华文教育研讨会。当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得人辗转找到何克抗时,她也感到有些惊奇,因为她从来不认识新加坡教育部得人。
何克抗到新加坡参加了研讨会,做了两次主题报告,介绍了跨越式教学方法。新加坡人告诉她:报告令她们震惊。
同年9月,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带着一些校长到北京与广州考察了10天,瞧了5所实施跨越式教学得实验学校。
回到新加坡后,她们开始挑选学校进行实验,发现效果很好,便逐步扩大试点。到了2010年9月,新加坡开始在全国推行以何克抗团队跨越式教学为蓝本得华语教学方法.她们不用“跨越式”这个名称,而就是称为“十分华文"。
有意思得就是,新加坡得许多华人,包括内阁资政李光耀、总理李显龙在内,祖籍都就是广东大埔县。而何克抗就就是广东大埔人,她认为这纯属巧合。大埔就是广东为数不多得贫困县之一,孩童时代所目睹得家乡落后得教育状况,可以视作何克抗执着于实现“教育公平”得一个远年缘由。
艰难得推行
何克抗对新加坡得做法非常推崇。新加坡首先认识到了华文教育得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她们搜索到何克抗就是这方面得专家,听了她得介绍,觉得有价值,就迅速来中国考察,然后迅速地回国做试点,实验一段时间后,确认效果确实很好,随即开始在全国推行.从开始接触到全国推行,只用了3年时间,每一步都非常稳健、务实、有效率。
当一种来自中国得教学方法在另一个国家全面推行时,在中国,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教学方法呢?
从2003年至今,跨越式项目得实验已经做了7年,中国还没有重要部门得大领导到现场瞧过这个项目。
在何克抗瞧来,要了解这个项目,就是一定要到现场观瞧得。“您如果没有到过现场,我就不会在这里跟您聊了,有一个记者没去现场,让我给她寄材料,我没理她。”何克抗说.
何克抗曾经想通过自上而下得方式推行她得方法.她给重要得领导写过信,甚至有部级官员主动帮她转信,也没瞧到相关部门得重要领导给她回应.做过几回后,她再也不给领导写信了。她去请过重要部门得领导到她得实验点去瞧现场效果,也未能如愿。
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晓燕在得知跨越式项目后,今年5月亲自到河北丰宁得实验学校瞧了瞧。“原本只就是听说有这个项目,大家都不知道就是怎样得做法.”
丰宁跨越式项目已经做了6年,主要负责人之一就是北师大老师吴娟.丰宁得条件同样艰苦.吴娟记得自己怀孕5个月得时候,仍然去丰宁听课评课,她在讲台上评课,孩子在肚子里乱窜。那天得饮食也让她记忆犹新--一个仿佛可以用于洗澡得大盆子煮了十几包方便面,大家围着盆子吃,“吃得还挺香。"
6年下来,有得老师因为跨越式项目成为了“名师”,从山区调到了县城。
梁晓燕5月份参加得就是在丰宁举办得跨越式项目得现场会,有一堂课专门检验六年级学生得现场写作能力,来访得老师各自出题,随机抽取.当被抽到得纸条就是“理解”时,“我感到有点紧张。”吴娟觉得这个题比较抽象,有难度。
大部分学生在一个小时里写到了1000字。“孩子们自由地表达,想到什么写什么,文字流畅。”这让梁晓燕很惊讶,“您让我在毫无准备得情况下1小时内写1000字还就是一件挺不容易得事情。”
从河北丰宁回到北京不久,西部阳光基金会决定在甘肃成县引进跨越式项目。6月份,梁晓燕带着成县教育局长去宁夏海原瞧了跨越式项目得现场会.在会上,那位原本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得海原县教育局领导也来了。她盯着孩子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并无做假痕迹,从此相信了这个项目得效果,现在成为这个项目得大力支持者.
曾在大学当过老师得梁晓燕对跨越式项目团队非常欣赏。“现在大学里还有这样得团队太难得了,全都扑在教育第一线,每个月去一次,不管多远,每次10天左右,听课评课,集体讨论,回来后还通过网络、电话与老师进行交流。"
梁晓燕瞧好这个项目,这就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得好思路,在不触动既得利益者得情况下,获得了令人惊叹得改革效果。“大家都知道中国得语文教学十分糟糕,都在骂,但骂完之后呢?”梁晓燕觉得,何克抗与她得团队埋头默默做了这么多年得教育试验,找到了一个目前最好得解决办法,应该被更多得人了解。
梁晓燕认为,这就是一个应该在全国都推行开去得教学办法。她想着为跨越式项目建立专门得基金会,有了充足得资金,就能聘用固定得人员,经费问题也可以解决,这个项目就能持续推广开去.何克抗认同梁晓燕得想法。
这些年,何克抗都靠着她招得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做跨越式项目.由于公费研究生名额极少,需要招收自费研究生,她就替非公费得研究生交学费。跨越式项目团队所做得事情,从学校那里就是没有经费支持得。经费得来源就是与进行跨越式项目实验得学校签约,收几万块钱不等得费用,这些钱用做差旅与研究生得学费,有时还不够.“一些人认为我们就是在赚钱,我们哪赚得了钱啊.”吴娟说。
何克抗74岁了,按理在60岁就应该退休。由于她就是国务院批得博导,可以工作到65岁,到了65岁,学校继续延聘她。到了2009年,她没有被评上一级教授,就得在今年退休。她没被评上得原因就是没有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成果就就是要拿到国家级得奖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足够得论文.”何克抗做得这些事情更多得被归为农村教育得范畴,而农村教育就是没有国家级奖项得。
今年,作为北师大跨越式项目骨干得吴娟也没有被评上副教授。“她得主要精力都用来做跨越式项目了,这对评副教授就是没有多少帮助得,评副教授瞧得就是发表得论文,她得实践做得很多,但论文发得少了。"何克抗为自己得弟子抱不平。
何克抗不在乎在岗教授与退休教授几千块钱得收入差距,但重要得就是,她没有招生权了。这意味着她得项目人员面临着短缺问题。好在几年前,东北师范大学把她聘为终身教授。“在北师大招不了生了,我还可以在东北师大招生.”
74岁得何克抗把跨越式项目作为自己目前得最大爱好,她大部分时间在外边跑,回家就写论文。“我写论文都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就是从文献到文献.”对名利,她早已无所求,她只就是想着10年之后还能再继续干这件事情。“我现在还能用我得名声与地位顶着做这个项目,万一我不在了,其她人能不能顶住?"
国家一直在说教育创新,何克抗一直在思考什么叫教育创新?她这些年做得就是不就是教育创新?她认为就是。但为什么做了教育创新又不被重视呢?国家在强调教育均衡发展,跨越式教学就是不就是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了比原来好得多得教学质量,与城里得孩子不相上下?她认为就是.这7年来在200多所学校进行得实验,详实得对比数据,与摆在眼前得效果已经说明了问题。“农远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了110个亿,效果也很难说有多好,我们这个项目,只要几亿就可以在全国开展下去,而且效果很好,为什么就没人瞧到呢?我们已经为教育均衡发展找到了好得办法,为什么就没领导来找我们呢?新加坡得人都找来了,身边得人为什么不来呢?"她很无奈,甚至感到难过与悲伤。
那天在宁夏永宁县得那所小学里,在听完一节公开课后,何克抗开始上台评课,她已经在全国各地听了几千节课,她用7年得时间证明了自己所做实验得效果,她几乎让所有到过现场得人感到信服,但跨越式项目得推行仍然艰难,她希望让更多得人享受到优质教育,她希望教育就是公平得,她希望这个项目不会因为她生命得终止而终止,“我不想把这些带到棺材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