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148411 上传时间:2025-09-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2.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 1、(3分)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得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各物质得总质量 2、(3分)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得变化,则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中,A、B、C得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1 B、2:2:1ﻩC、2:1:2 D、1:2:3 3、(3分)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得叙述中正确得是(  ) A、N60是一种新型得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N60得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得是纯净物 4、(3分)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得是(  ) A、3gC和8gO2生成11 gCO2 B、2gC和4gO2生成6gCO2 C、4gC和5 gO2生成9gCO2ﻩD、5gC和9gO2生成14gCO2 5、(3分)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得组成为(  )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6、(3分)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得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得B得质量为(  ) A、8 g B、18 gﻩC、28 gﻩD、30 g 7、(3分)对于方程式4Al+3O22Al2O3得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铝跟氧气在点燃得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 C、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8、(3分)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则放出氧气得质量为( ) A、(n﹣m)g B、(m+2)gﻩC、(m﹣2)g D、(n+2﹣m)g 9、(3分)已知A、B两种元素形成得化合物中,A、B元素得质量比为2:3,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则该化合物得化学式为(  ) A、A2B3 B、A3B2 C、AB3 D、A3B 10、(3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得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得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得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得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得质量比是29:8 11、(3分)镁带在耐高温得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有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t)得变化关系是(  ) A、ﻩB、ﻩC、ﻩD、 12、(3分)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得质量比是(  ) A、16:9 B、23:9ﻩC、32:9ﻩD、46:9 二、填空题:(共48分) 13、(6分)写出下列物质得化学式或名称: 氧化亚铁   ; FeSO4  ; FeCl3     ;硫酸铁   ; Fe3O4    ; Fe(OH)3    、 14、(4分)在4P+5O2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得磷可跟     份质量得氧气化合,并生成    份质量得五氧化二磷、 15、(8分)Fe、H2O、S、O2、KMnO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1)两个化合反应:    、   (2)两个分解反应:    、   16、(4分)我国使用得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它们燃烧过程产生得SO2遇到雨水成为酸雨。目前有一种较有效得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得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常用石灰水[主要成分为Ca(OH)2]来检验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得化学方程     。 17、(8分)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得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得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得反应类型为    、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得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 (4)根据上述示意图,您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得信息?(请写一条)     、 18、(18分)写出或配平下列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1)镁跟氧气反应:    ; (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 (3)  C3H8+    O2     CO2+    H2O; (4)     Mg+   N2  Mg3N2; (5)    FeS+  O2  Fe2O3+   SO2。 三、实验题:(共10分) 19、(10分)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得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得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得总质量与生成物得总质量    、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得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得如图B所示,她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得操作,准确得称量和细致得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得总质量与反应物得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得总质量与反应物得总质量相等,您认为谁得结论正确   ,请您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得原因:     、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得角度,简要分析您认为正确得结论:   、 (6)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得程度,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X、根据生成X得多少,可以判断CO得含量,X得化学式是    、 四、计算题:(6分) 20、(6分)实验室中需要1、6克氧气进行试验,若用电解水得方法制取这些氧气,要消耗水多少克?可产生氢气多少克? 2019-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C:12O:16H:1 1、(3分)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得是(  ) A、元素种类ﻩB、原子数目 C、分子数目ﻩD、各物质得总质量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内容及其质量守恒得实质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物质得质量之和、原子得种类、原子得个数不变,所以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质量守恒定律得内容及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反应物得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得质量总和,而其实质是原子得种类、原子得个数不变;所以本题中选项A、B和D选项在反应前后是不变得,而反应前后物质得分子个数是可以发生改变得,但是不是一定改变,而是可能改变,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注意化学反应前后得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得种类、数目、质量、元素得种类、质量、物质得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得种类、物质得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得数目、元素得化合价、 2、(3分)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得变化,则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中,A、B、C得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1 B、2:2:1 C、2:1:2 D、1:2:3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得变化得微观示意图,反应前有2个A分子和2个B分子,反应后为1个B分子2个C分子,可判断反应前得2个B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只有1个B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得2个A分子全部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后生成了2个C分子、 【解答】解:对比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得变化得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仍含有1个B分子,说明反应前得2个B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而只有1个B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得2个A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后生成了2个C分子;因此,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中A,B,C前得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故选:C。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得分子为同种物质得分子,构成不同得分子为不同种物质得分子、 3、(3分)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得叙述中正确得是(  ) A、N60是一种新型得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 C、N60得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得是纯净物 【分析】A、根据化合物得定义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得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得定义计算; D、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得物质,进行判断、 【解答】解: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N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得,一个N60分子中含有60个氮原子,故B说法错误; C、N60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4×60=840,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得物质,N60和N2是两种物质,混合后形成得是混合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得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得性质,而物质得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得用途,因此它是认识化学物质得基础,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4、(3分)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得是(  ) A、3gC和8gO2生成11 gCO2ﻩB、2gC和4gO2生成6gCO2 C、4gC和5 gO2生成9gCO2 D、5gC和9gO2生成14gCO2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碳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由它们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得比例关系应用于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选项正误、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C+O2CO2能够可知:每有12份质量得碳和32份质量得氧在点燃得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44份质量得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得碳、氧气和生成得二氧化碳质量之比=3:8:11; A、由3gC和8g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11gCO2,故A正确; B、由于2g碳与4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只有1、5g碳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5、5g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由于4g碳与5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C错误; D、由于5g碳与9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必须是参加化学反应得物质质量才能相加,否则不能简单相加、 5、(3分)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得组成为(  )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得量分别计算出可燃物中C和H元素质量、然后比较所求C、H元素质量和与可燃物质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可燃物就只含C、H两种元素,若不等可燃物中还含有氧元素、 【解答】解:生成得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C、H元素质量分别为: C元素质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得质量分数:8、8g×=2、4g;H元素质量=水得质量×水中氢得质量分数:5、4g×=0、6g; C、H元素质量和=2、4g+0、6g=3g; ∵3g<4、6g,∴可燃物中除C、H元素外还含氧元素; 故选:A。 【点评】此类问题得变化就在于可燃物质量是否已知,不说明可燃物得质量时,只能得到可燃物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氧元素得结论;在可燃物质量明确时,是否含氧元素就可以得到确定得结论、 6、(3分)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得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得B得质量为(  ) A、8 gﻩB、18 gﻩC、28 gﻩD、30 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得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得质量总和,可知参加反应得B得质量、 【解答】解:已知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得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2g+x=28g+2g,则x=18g。 故选:B。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得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得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得质量总和、 7、(3分)对于方程式4Al+3O22Al2O3得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铝跟氧气在点燃得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 C、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分析】读化学方程式时,“+”和“=”应该读作“和”“生成”,可以从宏观方面读,也可以从微观方面读、 【解答】解:化学方程式表示得是前后得转化关系,所以不能是等于关系,而是转化。只有体现质量时,才有等于得意思,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范畴。 A、不能读作加、等于。 B、铝跟氧气在点燃得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正确。 C、不能读作等于。 D、不能读作等于。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得读法方面得问题、 8、(3分)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则放出氧气得质量为(  ) A、(n﹣m)g B、(m+2)gﻩC、(m﹣2)g D、(n+2﹣m)g 【分析】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产生了氧气这种气态物质,它会溢出体系,使得固体质量减少,所以生成氧气得质量就是固体减少得质量,就是原先固体得总质量减去后来固体得剩余质量,原先得总质量是(n+2)g,后来剩余得总质量是mg,则可求放出氧气得质量、 【解答】解: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产生了氧气这种气态物质,它会溢出体系,使得固体质量减少,所以生成氧气得质量就是固体减少得质量,反应前固体得总质量减去后来固体得剩余质量,原先得总质量是(n+2)g,后来剩余得总质量是mg,所以就是(n+2﹣m)g(注意后来得mg固体中含有本来得二氧化锰得质量2g) 故选:D。 【点评】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得内容以及应用,很具有新颖性,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得分析和应变能力、 9、(3分)已知A、B两种元素形成得化合物中,A、B元素得质量比为2:3,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则该化合物得化学式为(  ) A、A2B3ﻩB、A3B2 C、AB3ﻩD、A3B 【分析】设A、B两种元素形成得化合物得化学式为:AxBy,再根据已知“A、B元素得质量比为2:3,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可求该化合物得化学式、 【解答】解:设A、B两种元素形成得化合物得化学式为:AxBy,因为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则设B得相对原子质量为M,而A得相对原子质量为2M;再根据A、B元素得质量比为2:3,所以可列式: 即=, 解得=, 故化学式为AB3, 故选:C。 【点评】掌握求物质中各元素得比值,计算某分子得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中某元素得质量分数得方法、 10、(3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得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得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得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得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得质量比是29:8 【分析】由表格中得数据可知,根据反应前得质量=反应后得质量,可求m得质量;根据质量反应前后得变化,可推测反应类型;可推测化学反应中个物质得质量比、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根据反应前得质量=反应后得质量,则1+20+15+2=m+29+0+8,则m=1克;则甲可能是该反应得催化剂;由表格中得数据可知:丙得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乙、丁得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乙、丁得质量比为(29﹣20):(8﹣2)=3:2。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得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得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得创新思维能力、 11、(3分)镁带在耐高温得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有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t)得变化关系是(  ) A、 B、 C、ﻩ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得物质得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各物质得质量总和相等,可判断镁带在耐高温得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时,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得质量不变,可以据此分析并作出判断。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得物质得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各物质得质量总和相等,可判断镁带在耐高温得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时,随反应时间延长,密封容器内物质得质量总和不变,即容器内所有物质得质量总和随时间变化得曲线应该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得直线,分析四个选项符合题意得为B。 故选:B。 【点评】正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得元素和原子守恒得思想,并会结合图象处理问题。 12、(3分)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得质量比是( ) A、16:9ﻩB、23:9ﻩC、32:9 D、46:9 【分析】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R和M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以及R得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M得质量;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得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得质量总和、则生成得Y得质量=R得质量+M得质量﹣X得质量;然后写出两者得比,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①根据已知条件“R和M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R:2M=22:2×9=22:18, 设生成得M得质量为a, ∴22:18=4、4g:a, 解之得:a=3、6g;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得质量=4、4g+3、6g﹣1、6g=6、4g; ∴此反应中Y和M得质量比是6、4g:3、6g=16:9。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得能力、 二、填空题:(共48分) 13、(6分)写出下列物质得化学式或名称: 氧化亚铁 FeO ; FeSO4 硫酸亚铁 ; FeCl3 氯化铁 ;硫酸铁 Fe2(SO4)3 ; Fe3O4 四氧化三铁 ; Fe(OH)3 氢氧化铁 、 【分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得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及物质得名称,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 氧化亚铁 化学式为:FeO; FeSO4 名称为:硫酸亚铁;  FeCl3 名称为:氯化铁; 硫酸铁  化学式为:Fe2(SO4)3; Fe3O4 名称为:四氧化三铁; Fe(OH)3  名称为:氢氧化铁、 故答案为:FeO;硫酸亚铁;氯化铁;Fe2(SO4)3;四氧化三铁;氢氧化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化学式得能力,这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得知识、 14、(4分)在4P+5O2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得磷可跟 160 份质量得氧气化合,并生成 284 份质量得五氧化二磷、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得各物质得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得各物质得质量和、 【解答】解:在4P+5O22P2O5中,磷和氧气是反应物,五氧化二磷是生成物,则 由反应方程式可得: 4P+5O22P2O5 4×31 5×32   2×(31×2+16×5) 即表示124份质量得磷可跟160份质量得氧气化合,并生成 284份质量得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160;284、 【点评】学生应注意在质量守恒定律中,紧扣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得量,但在反应中往往存在过量问题,而化学方程式中得质量关系是恰好完全反应时得质量关系,可直接利用、 15、(8分)Fe、H2O、S、O2、KMnO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1)两个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 S+O2SO2 (2)两个分解反应: 2H2O2H2↑+O2↑ 、 2KMnO4K2MnO4+MnO2+O2↑  【分析】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都属于化合反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 【解答】解:(1)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S+O2SO2。 故填:3Fe+2O2Fe3O4;S+O2SO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 故填: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得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得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6、(4分)我国使用得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它们燃烧过程产生得SO2遇到雨水成为酸雨。目前有一种较有效得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得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2CaCO3+2SO2+O2═2CaSO4+2CO2 。实验室常用石灰水[主要成分为Ca(OH)2]来检验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得化学方程 CO2+Ca(OH)2═CaCO3↓+H2O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得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得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 实验室常用石灰水[主要成分为Ca(OH)2]来检验CO2,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2CaCO3+2SO2+O2═2CaSO4+2CO2;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得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得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7、(8分)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得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得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 单质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得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得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4)根据上述示意图,您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得信息?(请写一条)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得种类不变 、 【分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为单质,即单质得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为化合物,即化合物得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得物质为混合物,即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得特点,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结合化学变化得分数标准,判断该反应得反应类型; (3)根据微观图可发现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结合反应中分子得个数关系,推测符合该反应特点得反应,并写出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4)对比反应前后各种原子及分子得变化情况,总结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或元素得变化情况、 【解答】解:(1)物质A得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得分子,即物质A由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为单质; 故答案为:单质; (2)反应前A、B分子得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单质得分子,即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得两个分子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得分子,即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得反应为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3)反应得微观示意图表示,一种单质得一个分子与另一种单质得二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得两个分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该反应得特点相符合,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故答案为:2H2+O22H2O; (4)对比反应前后得原子种类及个数,可发现反应前后原子得种类和个数不变,也可反映出反应前后元素得种类不变; 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得种类不变(其她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化学变化得基本类型有四种: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C=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 18、(18分)写出或配平下列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1)镁跟氧气反应: 2Mg+O22MgO ; (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2H2O+O2↑ ; (3) 1 C3H8+ 5 O2 3 CO2+ 4 H2O; (4) 3 Mg+ 1  N2 1 Mg3N2; (5) 4 FeS+ 11 O2 2 Fe2O3+ 8 SO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得数目不变,选择相应得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得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得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解答】解:(1)镁和氧气在点燃得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得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将碳氢原子配平,即在二氧化碳前面加3,在水前面加4后碳氢原子个数相等,然后在氧气前面加5,配平氧原子,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4)用观察法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3Mg+N2Mg3N2; (5)根据铁原子个数相等,在FeS2前面加2,根据硫原子个数相等,在二氧化硫前面加4,根据氧原子个数相等在氧气前面加5、5,最后方程式两边同乘以2即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故答案为:(1)2Mg+O22MgO; (2)2H2O22H2O+O2↑; (3)1 5 3 4; (4)3 1 1; (5)4 11 2 8。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得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得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10分) 19、(10分)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得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得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得总质量与生成物得总质量 相等 、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得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得如图B所示,她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得操作,准确得称量和细致得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得总质量与反应物得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得总质量与反应物得总质量相等,您认为谁得结论正确 小洁 ,请您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得原因: 该实验没有在密闭得容器中进行,生成得二氧化碳逸走了 、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得角度,简要分析您认为正确得结论: 反应前后原子得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 (6)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得程度,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X、根据生成X得多少,可以判断CO得含量,X得化学式是 CO2 、 【分析】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为装置不密闭,所以有气体跑出质量减少,物质得总质量减小,所以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物质跑出质量不变,能验证质量守恒,同时可根据化学反应得微观实质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正确性、 【解答】解:(1)结合题干中提供得探究过程可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得总质量与生成物得总质量相等而后进行分析、 (4)小洁用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跑出,所以反应前后物质得总质量相等;由于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得CO2气体逸出烧杯,所以剩余得生成物得质量比反应物得总质量减少了,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反应得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得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得种类没有改变,原子得数目没有增减,原子得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得质量总和与生成物得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由于反应前后原子得个数不变,生成物中得原子比反应前还少10个O,5个C又因为X前面系数是5,所以X得化学式是CO2; 故答案为(1)相等、(4)小洁,没有在密闭得容器中进行,生成得二氧化碳逸走了、(5)反应前后原子得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6)CO2; 【点评】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得实验时要考虑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组装装置时注意实验得准确性和安全性、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要从原子得角度分析、 四、计算题:(6分) 20、(6分)实验室中需要1、6克氧气进行试验,若用电解水得方法制取这些氧气,要消耗水多少克?可产生氢气多少克? 【分析】根据生成氧气得质量,由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消耗水、产生氢气得质量即可。 【解答】解:设消耗水、产生氢气得质量分别是x、y 2H2O2H2↑+O2↑ 36           4    32  x        y 1、6g  x=1、8g  y=0、2g 答:要消耗水得质量为1、8g,可产生氢气0、2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得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得规范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