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届辽宁大连市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木箱置于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箱顶部,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下端用细线拉紧固定在木箱底部。剪断细线,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木箱刚好不能离开地面。已知小球和木箱的质量相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若时刻木箱刚好不能离开地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时刻小球加速度为零
C.时刻就是刚剪断细线的时刻
D.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
2、如图所示,实线为两个点电荷Q1、Q2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B 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
B.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
C.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D.正电荷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
3、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A、B两个带正电的小球,,。开始时B球静止,A球以初速度v水平向右运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初速度v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
A.A、B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B.A、B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C.A、B的动量变化率相同 D.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4、下列关于天然放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揭开原子核的秘密,是从发现质子开始的
B.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化成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
C.一种放射性元素,当对它施加压力、提高温度时,其半衰期不变
D.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强,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5、如图所示,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是关于对称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是垂直于放置的光屏,是屏上的一个光斑,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中,光的波长比光的波长短
B.在真空中,光的频率比光的大
C.光的光子动量比B光的小
D.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光的小
6、如图所示,两光滑圆形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圆心均为点,半径分别为,,两导轨通过导线与阻值的电阻相连,一长为的导体棒与两圆形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一端以点为圆心,以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两圆形导轨所在区域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匀强磁场,不计导轨及导体棒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由到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
C.导体棒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4V
D.当减小而其他条件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平衡位置处),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当r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反映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但最终还是达不到绝对零度
E.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时间碰撞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一定减少
8、关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液体表面存在着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状态改变时,内能必定改变
C.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E.扩散现象在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且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9、如图所示,等量同种正电荷固定在M、N两点,虚线框ABCD是以MN连线的中点为中心的正方形,其中G、H、E、F分别为四条边的中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点电势为5V,则B点电势为5V
B.同一正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
C.在G点释放一个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粒子将沿GH连线向H点运动
D.在E点释放一个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粒子将沿EF连线向F点运动
10、如图(a)所示,在轴上有、、三点,且,。一列简谐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图示为0时刻的波形。再过的时间质点第二次振动至波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点的振幅为
B.波速为
C.频率为
D.质点在内的运动路程为
E.质点在时沿轴正方向运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约几百欧)。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0~9999Ω),S2是单刀双掷开关,量程3V的电压表(内阻约3kΩ),电源电动势约6V
(1)根据图甲实验电路,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断开S1、S2。调节好多用电表,将两表笔接触Rx两端的接线柱,正确操作后,使用×10的倍率粗测其电阻,指针指示如图丙,粗测得到Rx=_______Ω;
(3)该同学通过下列步骤,较准确地测出Rx的阻值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图甲中的A端。闭合S1,将S2拨至1,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满偏;
②断开S1,调节电阻箱R0,使其阻值最大;
③将S2拨至“2”,闭合Si,保持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再次满偏,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1,则Rx=________。
(4)关于本实验
①该同学在(3)②的步骤中操作不妥,可能会在步骤③中造成________;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方法最可行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选用量程不变,内阻更大的电压表
B.选用量程不变,内阻更小的电压表
C.选用总电阻远大于Rx的滑动变阻器
D.选用总电阻远小于Rx的滑动变阻器
12.(12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结果如图乙所示,读得d =________mm;
②用刻度尺测量A点到光电门所在位置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
③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已知砝码落地前挡光片已通过光电门);
④读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
⑤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滑块每次都从A点静止释放,测量相应的x值并读出t值.
(1)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以x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中作出图线如图丙所示,求得该图线的斜率k=____________m–1s–1;由此进一步求得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1.(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一个高L=18cm、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汽缸内部横截面积S=30cm2,缸口上部有卡环,一绝热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L1=9cm。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现通过汽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已知大气压强p=1×105Pa,活塞厚度不计,活塞与汽缸壁封闭良好且无摩擦。
①封闭气体温度从27℃升高到127℃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18J,求此过程封闭气体内能的改变量;
②当封闭气体温度达到387℃时,求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14.(16分)将轻质弹簧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3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到最短时,弹簧压缩量为l。QN是一水平光滑轨道,N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管道相切,管道的直径MN竖直,如图所示。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Q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P接触但不连接。用外力缓缓推动小球P,将弹簧压缩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半圆管道的管口略大于小球直径。求:
(1)小球P到达M点时对管道的作用力;
(2)小球P离开管道后落回到NQ上的位置与N点间的距离。
15.(12分)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极板间电势差为U0。偏转电场极板间电势差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
(1)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和从偏转电场射出时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Dy;
(2)由问题(1)的结论可知,电子偏转距离Dy与偏转电场极板间电势差U有关。已知,加速电场。当偏转极板间电压为随时间变化的交变电压时,在计算其中任意一个电子通过极板的偏转距离Dy时,仍可认为偏转极板间电势差是某一定值。请利用下面所给数据,分析说明这样计算的合理性。已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恰好不能离开地面,此时小球速度为零,对木箱受力分析有: ,对小球受力分析有:
又,,解得:
A.A项与 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A错误;
B.B项与 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B错误;
C.C项与 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C错误;
D.D项与 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D正确。
2、C
【解析】
A.根据“电场线的密疏表示场强的大小”可知 A 点的场强比 B 点的场强大,故 A 错误;
B.根据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 Q1、 Q2 是同种电荷。由点电荷周围电场线较密可知点电荷带电荷量较多,即 Q1<Q2 ,故 B 错误;
C.正电荷做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凹处,并且和电场线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正电荷电场力方向指向Q2,由于正电荷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总是大于 90°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即正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故 C正确;
D.正电荷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正电荷在 A 点的速度大于在 B 点的速度, 故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AB.两球相互作用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则A、B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量变化量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由动量定理
可知,动量的变化率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A、B两球各自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受的合外力不同,则动量的变化率不同,故C错误;
D.两球间斥力对两球做功,电势能在变化,总机械能在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变化产生的,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故A错误;
B.衰变的实质方程为,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B错误;
C.原子核的半衰期是由自身的结构决定的,与物理条件(温度、压强)和化学状态(单质、化合物)均无关,则对原子核施加压力、提高温度时,其半衰期不变,故C正确;
D.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主要看射线具有的能量),α射线电离作用最强(从射线自身的带电情况衡量),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AB.由光路图可知玻璃体对光的折射率大于对光的折射率,由此可知光的频率大于光的频率,光的频率越小则波长就越长,故光的波长比光的波长长,故AB错误;
C.根据
可知,光子的频率越大,则动量也就越大,故光的光子动量比光的小,故C正确;
D.根据
可知,光的波长越长,则干涉条纹间距越大,即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光的大,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A.由右手定则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到,故A错误;
B.两圆环间导体棒在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两圆环间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通过电阻的电流
故B错误;
C.导体棒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故C正确;
D.当减小而其它条件不变时,两圆环间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变大,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BDE
【解析】
A、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平衡位置处),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当r小球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所以A错误;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它可以反映出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B正确;
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只能说明面包内有气孔,所以C错误;
D、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不能到达,所以D正确;
E、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面积上分子数减小,则单位时间碰撞分子数必定减少,所以E正确.
8、ACE
【解析】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大于内部分子间距,故表面处表现为引力,故A正确;
B.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状态变化时温度可能不变,内能也就可能不变,故B错误;
C.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则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C正确;
D.晶体分单晶体和多晶体,只有单晶体具有规则形状,某些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没有规则形状,表现出各向同性,故D错误;
E.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扩散现象在这三种状态的物质中都能够进行,且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故E正确。
故选ACE。
9、AD
【解析】
A.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等势面分布情况和对称性可知,A点和B点电势相等,若A点电势为5V,则B点电势为5V,故A正确;
B.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等势面分布情况和对称性可知,A点和D点电势相等,则同一正电荷在A D两点具有的电势能相等,故B错误;
C.由G点释放一个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 ,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垂直于MN连线向上,所以粒子将沿GH连线向上运动,故C错误;
D.在E点电场强度方向由E到F,带正电的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由E到F,粒子将沿EF连线向F点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0、ACE
【解析】
A.由图像知波长为
振幅为
故A正确;
B.简谐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则质点向上运动;时点恰好第二次到达波峰,对应波形如图所示
传播距离
则波速为
故B错误;
C.简谐波的周期为
则简谐波的频率
故C正确;
DE.质点运动了时间为
则运动路程小于,此时质点在平衡位置的下方,沿轴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E正确;
故选ACE。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 电压表超偏而损坏 C
【解析】
(1)[1]实物图如图所示
(2)[2]多用电表读数为
粗测读数为。
(3)[3]S2接1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S2接2时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两种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相同,由于电压表示数相同,所以有
即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为。
(4)[4]当将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阻值时,由于最大阻值大于被测电阻,当开关闭合后,导致与电压表并联的总电阻增大,其分压增大,就会出现电压表超偏而损坏。
[5]AB.该实验中没有电流表的分压也没有电压表的分流,所以电压表准确测量的是被测电阻两端电压,所以AB不符合题意;
CD.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接法,其阻值的大小影响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阻值小不利于操作,所以选用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6.60 1.38×104(1.18×104~1.51×104均正确) 0.518(0.497~0.549均正确)
【解析】
(1)①主尺刻度为6mm,分尺刻度为0.05mm11=0.60mm,最终刻度为6.60mm.
(1)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有: ,整理得: ,根据图线知图线的斜率为: ;根据 得: .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①9J;②
【解析】
①活塞上升过程中封闭气体做等压变化,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有
解得气体温度为127℃时,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
此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②设活塞刚好到达汽缸口卡环位置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有
解得
所以封闭气体温度达到
活塞已到达汽缸口卡环位置,根据查理定律有
解得
14、(1)mg方向竖直向上(2)
【解析】
(1)依题意可知,当弹簧竖直放置,长度被压缩l时,质量为3m的物体的动能为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①
设小球P到达M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题给数据得
③
在M点,设小球P到达M点时的项对小球的印用力为.
④
代入数据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方向竖直向上
(2)设P离开M点后,落回到轨道NQ所需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⑤
P落回到NQ的位置与N点之间的距离为
⑥
联立⑤⑥式得
15、(1); ; (2)见解析
【解析】
(1)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得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
v0=
电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沿电场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电子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
(2)因为粒子射出电场的时间
而交变电压的周期
因为,所以在计算其中任意一个电子通过极板的偏转距离时,仍可认为偏转极板间电势差是某一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