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大纲.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2097481 上传时间:2025-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一)》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本科生用)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室 2012年9月修订 前 言 1.学科性质、学科主要内容及特点:随着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得深入,将《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合并形成独立实验教学,称之为《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一)》,它就是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之一,其实践性非常强,主要观察学习:①正常人体得微细结构,了解其与功能得相互关系;②人体发生、发育基本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常见先天性畸形,③细胞生物学实验得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观察细胞内成分改变得能力。该门实验课就是医学教学中不可缺少得环节。实验课内容结合教材分为绪论、细胞与基本组织观察、器官系统观察、人体胚胎学实验、实验操作与细胞内成分得观察等五大部分。其中三次细胞生物学实验均为动物及细胞得活体实验,要求正确掌握取材、制片、固定、染色技术,根据实验原理,恰当应用生化方法显示颜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发生得变化,属于综合性实验。该课程为七年制及五年制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通过观瞧教学录像、光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多媒体示教讲解、电镜图片、胚胎标本与模型观察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自已制片、固定染色及观察,帮助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加以验证、便于掌握与记忆,培养学生观察标本、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得能力。实验课中得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动手得能力。先进得多媒体形态学互动教学系统,可促进学生与教师间得更多交流,学生可通过完成实验报告,提高对相关知识得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效率与水平,为后续相关学科打下良好得基础。 2.课程学习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①能正确识别各种细胞、组织与器官得光镜结构以及主要细胞、组织、器官得超微结构特点,了解结构与功能得关系。②掌握人胚早期发育得基本过程以及胚胎附属结构得构造,熟悉人体各系统发生过程得概况,掌握主要器官得发生过程及常见畸形。③能较熟练地观察、分析显微镜下得细胞、组织、器官得形态结构,并能用语言、文字与绘图得方式对所观察得结构或者胚胎发生得形态变化进行正确得叙述。④了解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得技术,石蜡切片、超薄切片制作得基本原理及过程。⑤掌握细胞内特定化学成分得原位显示方法。 3、 本大纲制订依据得教材、使用方法:使用汪维伟、王娅兰主编得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在实验课中根据我校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提供得组织切片等标本,合理使用教材中相关部分指导实验。 4、 考核办法:为充分反映学生平时得学习状况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考核学生学习得主观能动性,我们将逐步推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目前平时成绩占40%,主要反映学生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切片及电镜照片考核占60%。其考试命题原则为:由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教师参与组织切片考试题库得建设,针对不同专业与不同层次建立相应内容、分值与难易度得题库。考题内容:在学生观察得切片与电镜图片中选择考题。考题包括:基本组织、细胞、结构、器官(要求回答器官名称与特征),共考组织切片15张,电镜图片1张。根据教学大纲得要求掌握考题得难易程度。由教学秘书在课程结束时随机抽取组织切片考试题库中得套题进行考试。考试方式为随堂考试,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系统播放考试课件进行考试。在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统一安排下由教师对组织切片考试题库不断更新与补充。 5、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实验教学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实验类型 1 绪论 1、5 基本验证型 上皮组织得观察 2、5 基本验证型 2 固有结缔组织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血细胞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3 血细胞得观察 1 基本验证型 软骨、骨与骨发生得观察 3 基本验证型 4 肌肉组织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神经组织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5 循环系统器官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内分泌腺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6 淋巴器官得观察 2、5 基本验证型 皮肤得观察 1、5 基本验证型 7 消化管得观察 2、5 基本验证型 消化腺得观察 1、5 基本验证型 8 呼吸系统器官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泌尿系统器官得观察 2 基本验证型 9 男性生殖系统器官得观察 1、5 基本验证型 女性生殖系统器官得观察 2、5 基本验证型 10 人胚早期发生实验 组织切片复习 3 基本验证型 11 颜面、腭、消化、呼吸系统发生实验 组织切片考试 3 基本验证型 12 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实验 3 基本验证型 13 细胞内DNA、RNAS原位显示及细胞膜通透性观察 4 综舍型 14 线粒体活体染色及细胞器观察 4 综舍型 15 细胞内酸性蛋白、碱性蛋白及过氧化物酶原位显示 4 综舍型 实验一 绪论与上皮组织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l、掌握光学显微镜得结构与使用。 2、了解H、E染色石蜡切片得制作。 3、 理解切面与立体得关系,形态结构与功能得关系。 4、了解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等常用研究方法。 5、 掌握完成实验报告得基本原则与方法。 6、理解被覆上皮得共性与分类原则。 7、掌握几种常见被覆上皮得形态特点及分布。 8、 掌握纤毛、微绒毛、各种细胞连接得超微结构。 二、教学内容 1、录像 1)H、E染色石蜡切片制作 2)切面与立体得关系 3)上皮组织 2、 小课讲解 1)《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特点与学习方法 2)实验室规则与要求 3)光学显微镜得结构与使用 4)形态学多媒体互动系统得组成与使用 3、学生操作: 1)光学显微镜得结构与使用 2)形态学多媒体互动系统得使用 4、光镜观察: 1)单层柱状上皮:小肠黏膜单层柱状上皮得形态特点,理解被覆上皮得共性,以及切面与立体得关系。 2)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得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得形态特点,理解形态结构与功能得关系。 3)复层扁平上皮:不角化得复层扁平上皮得形态特点,理解上皮得得更新、形态结构与功能得关系。 4)变移上皮:输尿管变移上皮得形态特点,理解形态结构与功能得关系。 5、电镜图片观察: 1)纤毛:观察纤毛得超微结构,侧重横断面上9组双联微管与中央得一对微管得特点。 2)微绒毛:观察微绒毛得超微结构,侧重横断面上中央有微丝得特点。 3)细胞连接:侧面重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得超微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 光学显微镜得结构与使用。 2、 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得使用。 3、 组织与细胞在H、E染色石蜡切片中得光学显微镜下着色特点。 4、 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得形态特点。 5、 纹状缘及基膜 6、 纤毛、微绒毛得超微结构特点。 实验二 固有结缔组织与血细胞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得几种细胞得光、电镜形态特点。 2、掌握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得超微结构特点与光镜形态与细胞功能得关系。 3、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得几种纤维得光、电镜形态特点。 4、比较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网状组织得结构与形态异同。 5、了解间充质得形态特点。 6、掌握周围血中各种有形成分得形态特点。 7、了解血涂片得制作方法与血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8、 掌握油镜得使用。 二、教学内容 l、 录像:固有结缔组织,血液 2、讲解: 1)油镜得使用 2)血涂片得制作与使用 3、 光镜观察: 1)疏松结缔组织:小肠切片中粘膜下层得疏松结缔组织得结构及镜下形态特点。 2)致密结缔组织:人皮肤真皮得致密结缔组织,组织结构及镜下形态特点。 3)脂肪组织:人皮下组织得脂肪组织,组织结构及镜下形态特点。 4)浆细胞:人静止期乳腺中得浆细胞得光镜形态。 5)巨噬细胞:肠系膜铺片或切片(活体腹腔注射墨汁或卡红),观察细胞得吞噬功能。 6)肥大细胞:皮下结缔组织铺片,特殊染色显示细胞内颗粒。 7)血涂片:观察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得形态特点。 3、 示教: 1)间充质:组织结构 2)网状纤维:网状纤维得嗜银性 4、电镜图片观察: 1)浆细胞:浆细胞超微结构,理解分泌蛋白质细胞得光镜形态与其超微结构得关系。 2)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得周期性横纹 3)几种有粒白细胞得超微结构特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 镜下能区分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2、 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得光镜形态特点。 3、 能在光镜下初步识别各种血细胞,特别就是五种白细胞。 实验三 血细胞、软骨与骨组织及骨发生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掌握透明软骨得组织结构。 2、比较弹性软骨与纤维软骨得组织结构。 3、掌握骨组织得结构特点。 4、掌握骨细胞、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得光镜形态特点。 5、 通过对长骨发生切片得观察,比较两种成骨方式。理解骨得生长特点及其形态结构基础。 6、 血涂片要求同上。 7、了解骨髓中各系统不同发育阶段得血细胞形态特点及其形态变化规律。 二、教学内容 1、录像:血细胞发生,软骨组织、骨组织与骨发生 2、光镜观察: 1)透明软骨:软骨基质、软骨细胞、软骨陷窝、软骨囊、同源细胞群、软骨膜。 2)弹性软骨:弹性纤维、软骨细胞、软骨陷窝、软骨囊、同源细胞群。 3)骨切片:内环骨板、外环骨板、骨单位(哈氏系统)、间骨板、骨陷窝、骨小管、中央管、穿通管。 4)长骨发生:骨髓腔、红骨髓、骨领、骨外膜、静止软骨区、软骨增生区、软骨基质钙化区、骨化区得分布及形态特点。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得分布及形态特点。 5)血涂片:在上一次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复习。 3、 示教:几种幼稚血细胞得形态特点:早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巨核细胞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区分透明软骨与弹性软骨 2、骨组织得结构 3、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4、 能在光镜下识别各种血细胞,特别就是五种白细胞。 实验四 肌肉、神经组织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l、掌握骨骼肌纤维光镜下纵、横断面得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心肌纤维光镜下纵、横断面得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平滑肌纤维光镜下纵、横断面得形态结构特点。 4、掌握骨骼肌肌原纤维以及心肌得电镜结构特点。 5、掌握神经元得形态结构。 6、掌握突触得形态结构。 7、掌握有髓神经纤维得形态结构。 8、掌握神经末梢得形态结构。 9、了解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得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l、录像: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小课讲授: 1)骨骼肌得肌肉结构 2)神经得结构 3、光镜观察: 1)骨骼肌:纵、横断面得形态特点,横纹。 2)心肌:纵、横断面得形态特点,闰盘。 3)平滑肌:纵、横断面得形态特点。 4)神经元:主要观察胞体(细胞核、尼氏体)、突起(轴丘)。 5)周围有髓神经纤维:主要观察郎氏结、髓鞘、轴索、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神经纤维束纵、横切面得结构。 6)触觉小体: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 7)环层小体: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 8)运动终板: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与分布特点。 4、电镜图片观察: 1)骨骼肌得肌原纤维,肌节得组成与结构特点。 2)闰盘:观察闰盘得细胞连接。 3)化学性突触:主要观察突触前成份,突触间隙与突触后成份以及突触小泡。 4)有髓神经纤维:髓鞘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 能根据肌纤维得形态,核得位置与数量,横纹得有无等形态特征来区别三种肌纤维。 2、 肌原纤维上肌节得组成 3、 能够在光镜下识别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运动终板得光镜形态结构。 4、 掌握突触得电镜形态结构。 实验五 循环系统器官与内分泌腺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l、掌握大、中、小动脉得结构特点。 2、掌握中静脉、小静脉得结构特点。 3、掌握毛细血管得光、电镜结构。 4、掌握心脏得组织结构。 5、通过与动脉比较了解静脉与淋巴管得结构特点。 6、掌握内分泌腺得结构共性。 7、掌握甲状腺得结构特点。 8、掌握肾上腺得结构特点。 9、掌握脑垂体得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l、录像: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 2、光镜观察: 1)中动脉与中静脉:主要观察中动脉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中动脉中膜(数十层环行平滑肌纤维)、中动脉外膜(不连续得外弹性膜)。主要观察中静脉与中动脉三层膜得结构差异。 2)大动脉:主要观察大动脉内皮、内皮下层、中膜(弹性窗膜)、外膜(营养小血管与神经)。 3)小动脉与小静脉:主要观察小动脉腔小壁厚、形态规则、三层膜分界较清楚得特点,中膜由数层环行平滑肌纤维构成。主要观察小静脉腔大壁薄、形态不规则、管壁三层结构不易分辨得特点。 4)毛细血管:主要观察管径、管壁(1-2个内皮细胞核凸向管腔)。 5)心脏:主要观察心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主要观察蒲肯野纤维得结构特点。观察心肌膜、心外膜得结构特点。 6)甲状腺:主要观察滤泡、滤泡旁细胞 7)肾上腺:主要观察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髓质(嗜铬细胞),中央静脉、交感神经节细胞。 8)脑垂体:主要观察远侧部(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嫌色细胞),神经部(无髓神经纤维、赫令氏体) 3、电镜图片观察: 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可见细胞连接,胞质内可见许多吞饮小泡。 2)有孔毛细血管:内皮较薄、窗孔,基膜完整。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能够掌握中动脉与中静脉,小动脉与小静脉得结构特征。 2、连续毛细血管与有孔毛细血管得区别, 3、掌握心脏得结构特点,掌握蒲肯野纤维得结构特点。 4、能够掌握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得组织结构特征。 5、 识别滤泡旁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与嫌色细胞得形态特点。 实验六  淋巴器官与皮肤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掌握淋巴结得组织结构。 2、掌握脾脏得组织结构。 3、掌握婴儿胸腺与成人胸腺得组织结构特点。 4、掌握皮肤得组织结构。 5、掌握皮肤附属器得形态特点。 6、了解不同部位皮肤得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录像:免疫系统,皮肤 2、光镜观察: 1)婴儿胸腺:主要观察胸腺小叶、皮质、髓质(胸腺小体) 2)成人胸腺:注意与婴儿胸腺得对比观察。 3)淋巴结:观察被膜(输入淋巴管)与小梁,主要观察皮质(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髓质(髓索、髓质淋巴窦)。 4)脾:观察被膜与小粱,主要观察白髓(脾小体与动脉周围淋巴鞘)、红髓(脾索与脾血窦) 5)掌皮:主要观察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真皮(乳头层、网织层)、汗腺(分泌部、导管部) 6)头皮:主要观察真皮及皮下组织浅层内得皮肤附属结构:毛发、立毛肌、皮脂腺、汗腺。 3、电镜图片观察:脾血窦(窦腔大而不规则,长杆状内皮细胞核)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能够区别婴儿胸腺与成人胸腺得结构特征。 2、比较区分淋巴结与脾脏得结构异同。 3、掌握胸腺小体、皮质淋巴窦、髓质淋巴窦、白髓与脾血窦等结构得形态特点。 4、 能够识别皮肤得表皮与真皮,汗腺分泌部与导管部得区别。 5、 掌握立毛肌、皮脂腺得结构特点。 6、 能够区分掌皮与头皮。 实验七 消化管与消化腺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 掌握消化管壁得一般结构。 2、 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尾得结构特点。 3、 了解阑尾得结构特点。 4.掌握浆液性腺胞、粘液性腺泡与混合性腺泡得结构特点、 5.掌握胰、肝得结构。 二、教学内容 1、 录像:消化系统 2、 光镜观察: 1)食道:主要观察粘膜层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得结构特点。粘膜下层及粘液性食道腺,内环、外纵肌层间得肌间神经丛。 2)胃:主要观察粘膜层得分泌型单层柱状上皮、胃小凹、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粘膜与部分粘膜下层一起突出形成得皱襞。 3)小肠:主要观察粘膜层得吸收型单层柱状上皮、肠绒毛与肠腺,中央乳糜管。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得十二指肠腺。理解皱襞、肠绒毛与微绒毛构成小肠得三级放大。 4)大肠:在与小肠比较得基础上掌握大肠得结构特点。肠腺发达,上皮中杯状细胞特别多。 5)阑尾:固有膜及粘膜下层充满弥散淋巴组织与淋巴小结得结构特点。 6)舌下腺:观察浆液性腺胞、粘液性腺泡与混合性腺泡得结构特点 7)胰:纯浆液性胰腺腺泡得外分泌部,泡心细胞,闰管与胰岛(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得导管。 8)肝:肝小叶得四个部分:中央静脉、肝细胞索、肝血窦、胆小管得形态结构与比邻关系。肝细胞、小叶下静脉得形态特点。门管区得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门管区与肝小叶比邻关系。 3、示教: 1)肝糖原(PAS染色) 2)胆小管(银染) 4、 电镜图片观察: 1)主细胞:主要观察核周胞质内有大量得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发达得高尔基复合体及许多圆形得酶原颗粒。 2)壁细胞:主要观察细胞内分泌小管。 3)肝血窦:血窦壁得组成特点与窦周隙。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鉴别食道、胃、小肠、大肠、阑尾得结构特征。 2.胃壁细胞、主细胞得光电镜形态 3.胃小凹、小肠绒毛得结构特征。 4.掌握肝、胰、舌下腺得组织结构特点 5.辨认胰岛、胰腺腺泡(泡心细胞) 6.肝小叶与门管区得结构特点。 实验八  呼吸、泌尿系统器官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掌握气管得结构特点。 2.掌握肺得结构,包括导气部、呼吸部各段得结构特点。 3.掌握肾单位各部分与集合管分布位置及结构特点。 4.了解输尿管得基本结构。 二、教学内容 1.录像: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2.小课讲解:输尿管得结构 3.光镜观察: 1)气管:主要观察粘膜、粘膜下层及外膜得结构特点,以及气管腺得特点。 2)肺:分清导气部与呼吸部。观察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与肺泡得结构特点,以及肺泡隔,尘细胞。 3)肾:主要观察肾得皮质、髓质与髓放线。皮质内得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血管极、近曲小管、远曲小管、致密斑与球外系膜细胞。髓质内得集合管、细段。 4)输尿管:粘膜层、肌层与外膜得结构特点,变移上皮得结构特点。 3.电镜图片观察: 1)气血屏障:组成及层次。 2)滤过屏障:组成与超微结构。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掌握气管与肺得组织结构特征。 2、 辨认导气部与呼吸部得要点。 3.识别呼吸部各段得结构特征。 4.掌握肾与输尿管得特征性结构。 5.辨认肾小体、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致密斑等重要结构。 实验九 生殖器官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掌握睾丸生精小管得组织结构以及间质细胞得形态特征。 2.了解附睾、输精管得组织结构特点。 3、 认识卵巢、增生期子宫、分泌期子宫与输卵管等器官。 4、 掌握卵巢中各种卵泡与黄体得形态结构。 5、 掌握与比较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结构特点。 6、 了解输卵管得结构。 二、教学内容 1.录像: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2.小课讲解: 1)输精管得结构 2)输卵管得结构:管壁分粘膜层、肌层与外膜层,粘膜特征。 3.光镜观察切片: 1)睾丸:主要观察生精小管得支持细胞与各级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与精子),以及睾丸间质细胞得形态特点。 2)输精管:粘膜、肌层与外膜及假复层柱状上皮得形态特点。 3)卵巢:主要观察卵巢得表面上皮与白膜,实质得皮质与髓质。皮质内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得卵泡与黄体。重点识别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闭锁卵泡、间质腺以及黄体得结构。 4)子宫(增生期):主要观察子宫得3层组织结构,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得子宫内膜得厚度、单层柱状上皮、子宫腺、螺旋动脉与基质细胞。 5)子宫(分泌期):与增生期比较,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得厚度、子宫腺、螺旋动脉得结构与数量以及基质水肿。 6)输卵管:输卵管壶腹部管壁得3层,粘膜形成许多高度分支皱襞得重要特征。 三、教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组织切片、电镜照片、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掌握睾丸与输精管得特征性结构。 2.辨认生精小管、支持细胞核、睾丸间质细胞。 3、 认识卵巢、增生期子宫、分泌期子宫与输卵管等器官得组织结构特征。 4、 识别卵巢中各种卵泡与黄体得形态结构。 5、 认识子宫内膜得子宫腺、螺旋动脉等结构。 实验十  人胚早期发生实验 一、目得要求 1、 熟悉胚胎学得学习方法。 2、 掌握从受精卵到胚泡形成得过程与变化。 3、 掌握胚泡植入过程。 4、 掌握内细胞群得变化及胚层得形成。 5、 掌握滋养层得变化。 6、 掌握胎膜得组成与功能。 7、 掌握胎盘得结构与功能。 8、 掌握胎儿与母体得关系。 二、教学内容 1、录像:人胚早期发生,胎膜与胎盘 2、小课讲解: 胚胎学得学习方法:胚胎学得动态形态演变特征,随时间发生得空间形态变化得概念,立体得胚胎模型结合教材上模式图来理解演变过程等。 3、 胚胎模型得观察与示教: 1)早期人胚模型1—9:显示从受精卵到胚泡形成,内细胞群分化及胚盘形成,滋养层得变化等过程。 2)植入模型:显示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得过程以及植入后得变化。 3)胚盘模型:显示三胚层胚盘得结构,包括原条、原结、脊索、神经沟、体节等结构。 4)胚盘得卷褶与圆柱状胚体得形成。 5)胎儿与子宫关系模型:显示子宫外形,子宫壁分层:内膜、肌层与外膜,蜕膜得三部分:底蜕膜、包蜕膜与壁蜕膜,五种胎膜以及胎盘得结构。 6)早期人胚模型13-15:显示人胚从受精后16天到22天左右得变化,包括三胚层得分化,胚盘卷折与胚体形成,尿囊得形成,体蒂得变化以及鳃弓等结构。 4、 标本示教: 1)胎盘:显示胎儿面与母体面得结构。 2)无脑畸形:神经管未闭与畸形得关系。 5、 多媒体教学互动系统胚胎学图片库示教: 1)受精得过程 2)卵裂与胚泡形成 3)植入得过程 4)二胚层胚盘得形成 5)三胚层胚盘得形成 6)胚盘得卷折 7)胚层得分化 8)5种胎膜得形成与演变 9)胎盘得结构 6、复习组织切片 三、教学方法   结合录像、胚胎模型、标本、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瞧、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人胚早期发生重要事件得时间、过程、结果及意义。 2.胎膜得组成、形成及意义。 3、 胎盘得结构与功能。 实验十一 颜面、腭、消化、呼吸系统发生实验 一、目得要求 1、 掌握颜面、腭发生得始基。 2、 熟悉颜面、腭得形成过程与常见先天性畸形。 3、 了解胚胎各期形态变化。 4、 了解常见得先天性畸形。 5、 熟悉原始消化管得形成与分化。 6、 掌握消化管各段得发生。 7、 了解肝、胆囊与胰得发生。 8、 了解呼吸系统得发生。 9、 熟悉消化、呼吸系统常见得先天性畸形。 二、教学内容 1.录像:消化、呼吸系统得发生 2.胚胎模型得观察与示教: 1)颜面形成模型:颜面形成得始基包括额鼻突,上额突及下额突,五个隆起之间为口凹,然后不断生长、变化、愈合,至第8周颜面已基本形成。 2)消化、呼吸系统得发生(模型15-17):显示原始咽与咽囊得结构以及演变,食管、胃得发生,中肠襻得形成与生理性脐疝得演变,泄殖腔得分隔。 3)肝与胰得发生, 4)呼吸系统得发生。 3、标本示教: 1)颜面得常见畸形标本:包括唇裂、管状鼻等畸形。 2)胚胎各期标本:显示胚胎各期形态变化。 3)常见先天性畸形标本:包括各系统得常见先天性畸形标本。 4)消化、呼吸系统得常见畸形:包括先天性脐疝等畸形。 4、 多媒体教学互动系统胚胎学图片库示教: 1)腮器官得形成 2)颜面得形成 3)腭得发生 4)颜面得常见畸形 5)胚胎各期形态变化 6)原始咽与咽囊得结构以及演变 7)食管与胃得发生 8)中肠襻得形成与生理性脐疝得演变 9)泄殖腔得分隔 10)肝与胰得发生 11)呼吸系统得发生 5、 组织学切片考试:用多媒体教学互动系统进行组织学切片与电镜照片考试,每套多媒体考试课件包括16个标本(由教学秘书从组织切片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满分为60分。 三、教学方法   结合录像、胚胎模型、标本、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瞧、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 颜面各原基得发生与生长愈合。 2、 消化管各器官得发生,中肠得发生与演变。 3、 肝与胰得发生。 实验十二  循环、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实验 一、目得要求 1、 了解早期胎血循环模式。 2、 掌握心脏得发生。 3、 掌握胎血循环途径、特点及出生后得变化。 4、 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先天性畸形。 5.了解前肾与中肾得发生。 6.掌握后肾得发生与先天性畸形。 7.掌握生殖腺与生殖管道得发生特点。 8、 熟悉外生殖器得发生与先天性畸形。 二、教学内容 1、 录像:优生与畸胎 2、 胚胎模型参观与示教: 1)心脏发生得外形变化及内部分隔模型(模型15-17):心管合二为一,逐渐分化为心球、心室、心房与静脉窦,心管由“U”形进一步弯曲成“S”形,心脏得外形建立。 2)猪心脏发生模型:心管合二为一,逐渐分化为心球、心室、心房与静脉窦,心管由“U”形进一步弯曲成“S”形。房室管、心房、心室、心球与动脉干分隔,心脏得外形建立,内部完成分隔。 3)前肾得发生(模型15-16):前肾管与前肾小管。 4)中肾得发生与后肾得发生(模型16-17):中肾管与中肾小管;中肾管与输尿管芽;输尿管芽与生后肾组织。 5)泄殖腔得分隔与演变。 3、 多媒体教学互动系统胚胎学图片库示教: 1)早期胎血循环图片 2)心脏发生得图片 3)胎血循环途径、特点及出生后得变化图片 4)心血管系统得常见先天性畸形: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四联征等常见先天性畸形。 5)前肾得发生图片 6)中肾得发生与后肾发生得图片 7)输尿管芽与生后肾组织得图片 8)原始生殖细胞得迁移 9)先天性畸形:双子宫、尿道下裂、假两性畸形等。 4、 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复习及答疑。 三、教学方法 结合录像、胚胎模型、标本、多媒体形态学互动系统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己观瞧、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四、重点与难点 1、 心脏得发生,心脏得内部分隔。 2、 胎血循环途径、特点及生后得改变。 3、 后肾得发生。 4、 生殖腺得分化与生殖管道得演变 实验十三 细胞内DNA、RNA原位显示及细胞膜通透性观察 一、目得要求 1、 掌握原位显示细胞内DNA、RNA得方法。 2、 掌握细胞膜通透性观察方法。 3、 分析并掌握细胞膜选择性通透得原理。 二、教学内容 l、 讲解: 1)DNA、RNA原位显示得原理。 2)蟾蜍处死、血液涂片及染色方法。 3)兔血在等渗溶液中溶血现象观察方法。 2、 蟾蜍血涂片得制作与染色。 3、 蟾蜍血涂片光镜观察: 1)蟾蜍红细胞核:被甲基绿染成蓝绿色。 2)蟾蜍红细胞质:被哌洛宁染成兰红色。 4、 兔血在等渗溶液中溶血现象观察:提供9种等渗溶液,分别就是等渗得乙醇、甘油、葡萄糖、等渗钠盐与铵盐,每试管中加入0、5ml兔红细胞悬液,再分别加入8ml各种等渗溶液,观察溶血现象(红细胞悬液变为血红蛋白溶液)并记录溶血时间。 5、实验结果展示及课堂讨论: 1)交流DNA、RNA原位显示得实验效果。 2)列表显示兔血在等渗溶液中溶血时间。 3)兔血在等渗溶液中溶血时间顺序及原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 l、阐述实验原理:DNA与RNA因聚合程度得不同,可被甲基绿—哌洛宁混合染液染成不同得颜色,DNA聚合程度高,被甲基绿染成蓝绿色;RNA聚合程度低,被哌洛宁染成红色。 2、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下观察,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3、 兔血在等渗溶液中溶血时间顺序及原因分析,由教师组织全班各组同学讨论。 四、重点与难点 1、 蟾蜍血液涂片及染色。 2、 兔血在等渗溶液中溶血现象观察。 3、 兔血在等渗溶液中差异溶血时间原因分析。 实验十四  线粒体活体染色及细胞器得观察 一、目得要求 1、 掌握线粒体活体染色得方法。 2、 掌握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得形态结构特征。 3、 进一步学习油镜得正确使用。 二、教学内容 l、 讲解: 1)线粒体活体染色得原理。 2)家兔处死、肝脏组织制片及染色方法。 3)脊神经节切片观察高尔基体、小肠横切片观察线粒体、马蛔虫子宫切片观察中心体得观察方法。 2、 空气栓塞处死家兔,打开腹腔,取兔肝边缘较薄得肝组织一小块,Ringer 氏液得平皿内洗去血液,1/300 詹纳斯绿B 染液染色。使细胞或细胞群从组织块脱离,显微镜下观察 3、 小肠横切片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下镜观察线粒体 4、 脊神经节切片观察高尔基体。 5、 马蛔虫子宫切片低倍镜、高倍镜观察中心体。 三、教学方法 l、阐述实验原理:活体染色就是应用无毒或毒性较小得染色剂真实地显示活细胞内某些结构而又很少影响细胞生命活动得一种染色方法。詹纳斯绿B 就是线垃体得专一性活体染色剂。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得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2、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下观察,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3、活体染色与组织切片H、E染色比较,由教师组织全班各组同学讨论。 四、重点与难点 1、 家兔肝脏边缘小块组织制片及染色。 2、 线粒体形态学观察。 3、 细胞分裂与中心体观察。 实验十五  细胞内酸性蛋白、碱性蛋白及过氧化物酶原位显示 一、目得要求 1、 掌握细胞内碱性蛋白、酸性蛋白得原示显示方法。 2、 掌握过氧化物酶原位显示方法。 3、进一步学习油镜得正确使用。 二、教学内容 l、 讲解: 1)细胞内碱性蛋白、酸性蛋白得原示显示得原理。 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原位显示得原理。 2、 以破坏脊髓法处死蟾蜍,将其腹面向上放人蜡盘中,剪开胸腔,打开心包。小心将心脏剪一小口,取心脏血一滴滴在干净载玻片一端,推片,按此法制备二张血涂片,室温晾干。将涂片作好标记放在70%乙醇中固定5分钟,室温晾干。放入5%三氯醋酸中60℃30分钟,抽提出核酸。一张片放入0、1%碱性固绿(pH8、0~8、5)中染色10~15分钟,另一张片放入0、1%酸性固绿(pH2、0~2、5)染色5~10分钟。 3、 玻片在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下镜观察,经碱性固绿染色片中,胞质、核仁不着色,细胞核大部分被染成绿色,就是为碱性蛋白质存在处(参照照片)。经酸性固绿染色片中,因胞质与核仁中有酸性蛋白,被染成绿色。 4、 兔子股骨骨髓涂片,要求涂薄,0、5%硫酸铜溶液固定2分钟,玻片晾干后,联苯胺混合染液染色3分钟,1%番红染液复染1分钟,细水冲,晾干后镜检。 5、 骨髓涂片染色后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某些骨髓细胞中出现蓝色或棕色得颗粒,表示这些细胞中过氧化物酶存在得部位。 三、教学方法 l、阐述实验原理:由于不同得蛋白质分子所带得碱性与酸性基团得数目不同,在pH值不同得溶液中,蛋白质分子所带得净电荷多少不同。在生理条件下,整个蛋白质所带负电荷多,则为酸性蛋白质;带正电荷多,则为碱性蛋白质。据此,可将标本经三氯醋酸处理提出核酸后,用不同pH值得固绿染液分别染色,细胞内得酸性蛋白与碱性蛋白质显示出来。过氧化物酶能将联苯胺氧化为蓝色或棕色产物,由此显示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得存在与分布。 2、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下观察,以学生自己观察为主,学生提问,教师辅导、总结为辅。 3、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蟾蜍心脏血涂片,正确进行骨髓涂片。正确进行固定与染色。比较学生涂片染色得制片效果。 四、重点与难点 1、 蟾蜍心脏血涂片,要求涂得均匀与薄。骨髓涂片,要求竹签滚动涂片三条带,骨髓细胞均匀分布。 2、 三氯醋酸处理提出核酸,温度为80℃,要求温度恒定。 3、 固定染色时间及细水冲得尺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