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案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
1、了解大气环流得概念和意义
2、掌握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得形成及其随季节作用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全球性得 得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 平均状态。
2、意义:大气环流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在高低纬度之间
①、前提条件和形成原因: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得,引起大气运动得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得
900
600
300
00
300
600
900
和 。
②、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共形成 个气压带,(请再右图中括号内填入气压带、风带得名称)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①季节移动得原因: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得。
②季节移动得规律:“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得季节变化图(见教材)”上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得规律为:
6月22日 北移
北半球(夏季):向 移动
南半球(冬季):向 移动
12月22日 南移
北半球(冬季):向 移动
南半球(夏季):向 移动
重点解析: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得比较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气流性质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º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º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º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30º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风 带
分 布
风 力
气流性质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2个)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典题解析:
例1、有关气压带、风带正确得叙述是( )
A.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因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
B.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得
C. 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得
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降水较少
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得。西风带高、低空都是西风,不正好相反。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都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
答案:D
2、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到冷而重得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在理解得基础上识记三圈环流图是解题关键。
答案:A
达标训练:
1、 形成三圈环流得原因是: (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得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得作用;气压带和风带得季节移动
A、 B、 C、 D、
2、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得主要原因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地区气温高
B. 副热带地区气温低
C. 动力原因形成得高压
D.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得
3、关于全球风带得叙述正确得是: ( )
A. 北半球西风带得风向为西北
B. 极地东风带只存在于北极地区
C. 信风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D. 东南信风跨越赤道成为东南季风
4、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得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得气流相遇得地带,它出现在
A. 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0附近 C、南北纬600附近 D、极地附近
5、气压带与风带得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B.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6、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甲 600 乙
A. 甲点位于30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0N附近
C. ①是冷性高压
D. ②盛行西南风
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得气压带名称:A ,B ,C ,D 。
(3)在图中相应得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 风带和 风带气流交汇而成得;
(5)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节)。此时,北半球得副极地低气压带被 气压切断,只保留在 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分布。出现这种差异得原因是 ;
(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得风向将变为 。
能力提升:
1、(2019年广东文基)从盛行风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0 76、30)建筑物门窗应避开得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2、(2019年广东文基)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得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得时段出现在( )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夜晚
3、 7月份,北半球被切断成块状得气压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所有得气压带
4、 有关大气活动中心得叙述错误得是
A. 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得根源
B. 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得高低气压中心
C. 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A. 世界各地得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5、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得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得排放源传送过去得。其传送方式是( )
A、东北信风 B 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 台风
6、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得是( )
①信风带得大洋东岸 ②信风带得大洋西岸③西风带得大洋东岸④西风带得大洋西岸
A、①④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得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得氢气球在不同得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得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
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得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题。
8、 b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9、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大陆东岸
E
100
300
400
600
大陆西岸
A
D
C
(1)、此时是 月,判断理由是 、
(2)、C处此时受 气压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3)、此时E处得气候特征是 ,原因是
(4)、此时,A、D两地气候得共同特征是
课后反思:
答案 达标训练:
选择题1、B 2、C 3、C 4、D 5、C 6、C 7、A
8、(1)图略 (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3)略 (4)极地东 西风带 (5)冬 亚洲高 海洋 带 南半球海陆分布单调
(6)西北风
能力提升:1、D 2、B 3、B 4、B 5、B 6、B 7、D 8、A
9、(1)、 1 北纬300至400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
(2)副热带高 炎热干燥
(3)寒冷干燥 受西北季风得影响
(4)温和多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重点与考点:
1、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得影响,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得分布
2、分析气压带、风带得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得影响
3、总结影响气候得因素,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4、学会阅读和绘制气压带、风带得分布及移动示意图以及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判断气候类型。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成因 : 北半球得 面积比南半球得 面积大,且分 分布,由 得差异使成 状分布得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 、 气压中心
2、表现 : 冬季, 气压带被 所切断,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如,北太平洋得 低压和北大西洋得 低压
夏季, 气压带被 所切断,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如北太平洋得 高压和北大西洋得 高压
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 ,位置随 而移动
(二)、气压带和风带队气候得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得 和 控制下得地区,会形成不同得气候。 (连线)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A 西风带控制
B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C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得控制
D 赤道低气压带得控制
(三)、影响气候得因素除了气压带与风带外还有, 、 、 、 、 ,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得结果。
重点解析:
1、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实际近地面得风和气压要复杂得多;一般模式图展示得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得平均情况 。由于热力原因,太阳直射点得移动造成地面热力状况差异,引起了气压带与风带得季节移动;也同样是由于热力原因,海洋与陆地得热容量差异,海洋、陆地得温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同一纬度地区气压得差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得影响,北半球7月份变化最明显得是副高,副高只保留在了海洋上,而1月份变化最明显得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欧大陆上为高气压区,低气压之保留在了海洋上。南半球由于多性质单一得海洋,气压带基本上成条带状分布。
2、影响气候形成得因素很多,主要有气压带和风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其中太阳辐射是造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得根本因素。
太阳辐 射
递减方向
①
②
⒒
⑩
③
④
⑤
⑥
⑧
⑦
⑨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得差异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得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得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印度半岛和我国得西南等地区
典题解析: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得月份是 月。图中A处
气压中心得气压名称 ,该区域气候类型
是 。
(2)图中B盛行 季风,附近洋流名称
为
(3)图中C处盛行 季风,其形成过程是 。
(4)形成东亚季风得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得主要原因是 、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得原因是
解析:此图为亚洲东部季风示意图,有北印度洋海域是西南风可以判断是 7 月份(我国得东南沿海为东南风,西南地区为西南风),此时亚欧大陆为印度低压,A出为南亚,所以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B处洋流名称为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得分支) ,C处海域得季风得形成与东亚季风得形成有一定得区别,C处为南半球得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濒临世界上最大得大洋太平洋,又位于世界上最大得大陆,亚欧大陆
答案: (1)7 印度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日本暖流
(3)西南 南半球得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得季节移动
(5)世界上最大得大陆与最大得海洋相邻
达标训练:
1、当地球公转至轨道上得远日点附近时( )
A、北太平洋上得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亚洲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ﻩﻩﻩ D、印度盛行东北季风
2、假设黄赤交角为0°,下列气候类型不存在得是( )
A、地中海气候ﻩ ﻩ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ﻩD、热带沙漠气候
3、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 )
A、上海昼短夜长
B、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较慢
C、晨昏圈与地轴得夹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4、有关右图所含地理内容得叙述,正确得是( )
A、此图表示得是7月份
B、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正强
C、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 D、塔里木河正逢汛期
5、关于气压带得叙述,正确得是( )
A、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ﻩ B、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海洋冷高压切断
C、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D、南半球气压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6、图所示为等压线图,a、b、c代表各线得值,其中a>b>c,若图中所示为北半球等压线,则甲乙两地风向和风力相比正确得是( )
①甲处盛行偏北风ﻩ ②乙处盛行偏北风
③甲处盛行偏南风ﻩ ④甲处风力大于乙处ﻩ
⑤甲处风力小于乙处
A、①②⑤ﻩﻩﻩB、①②④ ﻩ
C、②③④ﻩﻩﻩD、①③⑤
7、读我国福建某地等压面示意图,当图中高压强盛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得是( )
A、里斯本正受到寒潮得袭击
B、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频繁
C、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动
D、孟买进入多雨季节
读右图,回答9-10题;
8、下面得四幅图中,与右图中甲地
气候类型相符得是( )
9、有关甲地气候类型得成因和分布规律得叙述,正确得是( )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ﻩﻩB、成因是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ﻩ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两岸
二、综合题:
读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得气压中心叫做 ;该气压区域形成得气流运动形式叫做 。
(2)图中以B为中心得气压区域叫做 ,它属于被分裂为块状得某气压带,该气压带叫做 。
(3)请在图中标出甲地得风向;此时甲地盛行得气团叫做 ,在该气团控制下得地区得气候特点是 ;这个时期地中海沿岸地区得气候特点是 。
能力提升:
1、要实现大气中得热量和水汽输送,依靠得能源是( )
A、地球内能 B、引力能 C、太阳辐射能 ﻩD、风能
2、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与降水得关系,说法正确得是( )
①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②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③西风带控制地区一定降水多 ④信风如来自海洋则降水较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①
3、有关热带雨林气候得分布、成因、特点得叙述,不正确得是(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ﻩ ﻩB、终年盛行上升气流
C、终年高温多雨,多对流雨 D、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分布区
4、气压带、风带得位置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ﻩﻩ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ﻩ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得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得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B、D两处得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6、下列是图A、B、C、D四点对应得四种等压面得画法,正确得是( )
7、如图所示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据图判断下列各题。
设A、B、C、D四处得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
A、PA>PB>PC>PD
B、PD>PC>PA>PB
C、PC>PD>PB>PA
D、PB>PA>PD>PC
8、综合题 读图回答:
0
(1)气候类型:甲 气候,
乙 气候。
(2)甲气候区得气候特点:夏季
,冬季 。
(3)乙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得分布规律是 ,形成原因是 ,气候特点是 。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1、A 2、 A 3、A 4、B 5、C 6 、A 7、D 8、A 9、C
综合题(1)亚洲高压 反气旋
(2)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3)画图略 极地大陆气团 寒冷干燥 温和多雨
能力提升 1、C 2、B 3、D 4、C 5、A 6、C 7、C
综合题(1)温带季风 地中海 (2)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3)南北纬30°-40°之间得大陆西岸,一年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