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46)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4-6)
一、选择题
1、 实验室中得药品密封保存得原因解释不正确得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ﻩ B、熟石灰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收水蒸气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2、 (2019•恩施)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得描述中错误得是( )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得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得腐独作用
3、 (2019•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得是( )
A、Fe B、CO2ﻩ C、Fe2O3 D、NaCl
4、 (2019•仙桃)“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得物质只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 (2019·临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得是( )
A、氯化铁 B、氢氧化镁 C、小苏打 D、汽油
6、 (2019•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得是( )
A、Cu2+、H+、SO42-、Cl- B、Ba2+、Na+、Cl-、NO3-
C、K+、Ca2+、OH-、CO32- D、Na+、H+、HCO3-、NO3-
7、 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得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溶洞中形态各异得石笋和钟乳石得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化学反应有Ca(HCO3)2=X↓+CO2↑+H2O(方程式已经配平),则X得化学式是( )
A、CaO B、CaCO3 C、Ca(OH)2 D、CaO2
8、 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得是( )
A
B
C
D
9、 (2019•广西)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
A、物质得组成元素相同,物质得性质一定相同
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一定是酸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得一类粒子得总称
D、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2019•宿迁)下列选项中相关量得变化与图像不相符得是( )
选项
X
Y
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
水得质量
溶质质量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
稀硫酸质量
氢气质量
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
NaOH溶液质量
沉淀质量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
KNO3晶体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11、(2019•梧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得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得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得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得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2、(2019•咸宁)下列说法错误得是( )
A、放学回到家中,还未进入厨房就闻到了妈妈炒菜时得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风把蜡烛吹灭了,是因为蜡烛得着火点降低了
C、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D、化肥(NH4)2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13、下列除去杂质得方法不正确得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足量蒸馏水
溶解、过滤、结晶
B
CO2(CO)
通入氧气
点燃
C
Cu(Fe)
足量得稀HCl
过滤
D
NaCl(CuSO4)
适量得Ba(OH)2 溶液
过滤
14、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得少量杂质(如表),请选用正确得试剂及操作方法,下列组合中正确得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可选用得试剂及操作方法
甲
CaCO3
KCl
①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②加过量稀H2SO4,微热,过滤;③溶解后加适量KOH溶液,过滤;④溶解后加过量Na2CO3,过滤,蒸发;⑤加热(或高温灼烧)
乙
NaCl
CaCl2
丙
Na2SO4
CuSO4
丁
Cu
CuO
A、甲—⑤ B、乙—④ﻩﻩﻩC、丙—③ﻩ D、丁—②
15、向一未知溶液中滴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关于未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
A、一定含有 SO42-和 CO32-ﻩ B、一定不含 Na+和 NO3-
C、可能含有 SO42-或 Ag+ D、可能含有CO32- 或Ag+
二、填空题
16、小明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如图所示得坐标轴,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得常见物质。
(1)图中单质a在氧气燃烧生成得产物是
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中d、e、f三种物质都含有得元素除了硫
元素外,还有_______元素。
(3)若在空气中久置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
d溶液,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得溶质是_______(填
化学式)。
17、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请回答:
(1)食盐、食醋、味精、纯碱等均是家庭中常见得物质,遇到下列情况,您需要选用其中得什么物质?
①为了使肉类和蔬菜不易腐败,可选用 进行腌制;
②为了有效除去蔬菜上得残留农药、降低对身体得损害,将买回来得蔬菜浸泡在某水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烹调,可选 加到水中制成浸泡液;
(2)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得品质,有助于食品防腐、保鲜。但食品添加剂得生产和使用有严格得规范,如过氧化钙就是禁止在食用面粉中添加得物质,该化合物中氧元素为-1价,则过氧化钙得化学式是 。
18、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水潮解,而且还能跟空气中得______发生反应而变质。检验该固体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用得试剂有_________(在下列选项中选填)。
A、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ﻩ D、酒精溶液
19、某白色固体由CuSO4、MgCl2、CaCl2、NaOH、Na2CO3中得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其相关实验及现象如图所示(MgCO3等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得溶质是 。
(2)原白色固体组成中还有一种物质有待确定,请写出还需补充得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20、某老师在复习物质得推断时从H2SO4、Na2CO3、Na2SO4、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得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得现象记录如下表。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再推断所取得两种溶液得可能组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推断(或结论)
(1)
将取出得两种溶液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
①混合液中肯定不含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
(2)
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得pH
测定结果:pH=2
……
(3)
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
(4)
向上述过滤所得得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
试写出混合溶液得可能组合(写出溶质得化学式,有几组写几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回答:
(1)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会生成CaCO3白色沉淀。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甲:CaCl2 + NaHCO3 = CaCO3↓+ NaCl + HCl
乙:CaCl2 + 2 NaHCO3 = CaCO3↓+ 2 NaCl + CO 2↑+ H2O
您认为哪一个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
(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K+、Cu2+、Cl- 、OH- 、NO3-、CO32- 等八种离子中得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则原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得离子是 。
2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得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得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1)滤渣a 得成分是__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得成分有____________。
(2)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她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存在得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3、绣绣分别完成了图甲所示得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乙中得曲线1、2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得变化趋势。
(1)烧瓶2中得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烧瓶1得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乙中画出烧瓶3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气体压强随时间得变化曲线。
24、某科学小组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得体积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② 检查装置得气密性;
②用此装置收集一瓶含有酸性气体得空气;
③将40毫升得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得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得总容积为340毫升;
④充分反应后,测量得出水柱向下移动得距离为3、0厘米,己知长为1厘米得细玻璃管得容积0、1毫升(水柱得重力忽略不计)。
请您回答:
(1)按图连接好装置后,向玻璃管中注入少量水,形成一端水柱。然后用手捂住烧瓶一段时间,若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实验中测得得数据,该空气中酸性气体得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3)按上述步骤操作时,若实验过程中环境得温度略有降低,则实验结果将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_。
25、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得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得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得pH<7,试管①中溶液pH>7,由此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她得出了与小华一样得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得地方,请帮她指出: 。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得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得实验过程,一致
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试管③中滴入Na2CO3溶液无气泡产生。在此
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两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其中正确得是推理 (选填“1”或“2”)。
四、简答题
26、科学实验课上,小柯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杂质不和稀盐酸反应),实验后小柯想继续研究废液得成分,于是取过滤后得废液100g,慢慢滴入质量分数为5、3%得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得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关系如图甲所示。
(1)小柯用图乙测定A点所对应溶液得pH值,结果会_______(选“偏大”、“偏小”或“不变”)。
(2)实验最终生成沉淀质量为多少克?
(3)当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是多少?
27、(2019•乐山)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得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ρ水=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得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得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得质量是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是多少?
28、(2019·温州)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得混合物],大致流程如图1。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图2)中得 (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得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得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C
B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D
C
二、填空题
16、(1)c (2)氢(或H) (3)Na2SO4和H2SO4
17、(1)①食盐 ②纯碱 (2)CaO2
18、 二氧化碳 、 A B C
19、 (1)NaCl 、NaOH (2)取白色沉淀甲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白色固体中有CaCl2;若无产生气泡,则原白色固体中有MgCl2。
20、①Cu(NO3)2 ②HNO3和H2SO4 、 HNO3 和Na2SO4 、 H2SO4 和Na2SO4 、H2SO4 和NaNO3
21、(1)甲 CaCO3和 HCl 不能共存 (2) K+、Cl- 、OH- 、NO3-、CO32-
22、(1)碳酸钙、氢氧化镁ﻩ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ﻩ(2)氯化镁
三、实验探究题
23、(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对照作用
(3)
24、(1)水柱上移 (2)0、1% (3)偏大
25、【实验探究】两者发生了反应 【反思评价】应取用试管①中得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 1
四、简答题
26、(1)偏小
(2)解:设样品中有CaCO3质量为m。
CaCl2+Na2CO3=2NaCl+CaCO3↓
106 100
200g×5、3 % m
=
m=10g
(3)解:设生成NaCl得质量x生成CO2质量为y。
2HCl+Na2CO3=2NaCl+H2O+CO2↑
106 117 44
100g×5、3% x y
= =
x=5、85g ,y=2、2g
设生成NaCl得质量z。
CaCl2+Na2CO3=2NaCl+CaCO3↓
106 117
200g×5、3 % z
=
z=11、7g
NaCl%=×100% =×100% =4、5%
27、 (1)23、3g
(2)解:设BaCl2得质量为x,生成 NaCl得质量为y。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 233 117
x 2、33g y
==
x=20、8g,y=11、7g
V水=94、2mL=94、2cm3
m水=ρ水 V水=1g/cm3×94、2cm3=92、4g
溶液总质量=29、1g+92、4g+100g-23、3g=200g
溶质总质量=11、7g+(29、1g-20、8g)=20g
NaCl%=×100%=10%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是10%。
28、(1)BDE
(2)解:设可制得氢氧化钠得质量为x,得到碳酸钙得质量为y。
碳酸钠得质量:53克×20%=10、6克
Na2CO3+Ca(OH)2=2NaOH+CaCO3↓
106 80 100
10、6克 x y
= =
x=8克 y=10克
NaOH%=×100%=13、3%
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