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蛋用雏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本章重点:,1,、雏鸡的生理特点,2,、育成鸡的饲养标准,3,、怎样判断育雏温度是否合适,4,、培育雏鸡的条件,5,、啄癖发生的原因,6,、断喙时的注意事项,7,、育成鸡的特点,8,、限制饲养时的注意事项,9,、转群时的注意事项,第八章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第一节 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一、雏鸡的生理特点,(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三,),羽毛生长快 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四,),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五,),敏感性强,(,六,),抗病力差,(七,),群居性强、胆小,幼雏由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注意饲养和管理,极易患病。,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便鸣叫不止。,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二、雏鸡和育成鸡的阶段划分及其意义,雏鸡和育成鸡统称为,后备鸡,,根据其生理特点和饲养工艺设计,将,018,周龄的鸡分为,06,周龄和,718,周龄两个阶段,,06,周龄的鸡称为雏鸡,,718,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培育后备鸡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将来成年鸡的质量、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所以鸡场要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培育出优质的雏鸡和育成鸡,根据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和管理,为成年后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衡量雏鸡和育成鸡质量的标准,(,一,),育成率高、均匀度好,(二)体重达标,骨骼结实,蛋鸡从,8,周龄开始每两周称重一次,在鸡群中随机抽,2%5%,或至少,100,只。鸡的体重和生产性能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骨骼发育程度,骨骼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鸡种,(,品系,),的鸡都有它的标准体重。符合标准体重的鸡,说明生长发育正常,将来产蛋性能好,饲料报酬高。,(三)适当的开产日龄,达性成熟母鸡开始产第一枚蛋时,即表示其性成熟。不同类型和不同鸡种(品系)的鸡都应有标准的开产日龄,蛋用轻型鸡要比中型蛋鸡成熟早,分别在,2021,周和,2122,周。,第二节 雏鸡的饲养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一)育雏舍及其设备,1.,育雏舍,育雏舍专门饲养,06,周龄的雏鸡。房舍要求保温性能好,要有一定通风,但气流不能过速,以既保证空气流通又不影响室温为宜。育雏舍离其它鸡舍的距离至少应有,l0M,,有条件的地方不与其它鸡混养一场,这样可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育雏舍的建筑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2.,设备 有好的管理也应有相应的设备,设备根据需要而设置,供热器,照明灯,食槽,饮水器,A.,真空饮水器,B.,杯式饮水器,C.,乳头式饮水器,(,二,),制定育雏计划,(,三,),饲料和垫料的准备,(,四,),消毒和预热,一般育雏育舍和成鸡舍比倒为,1,:,2,。,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合好饲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垫料是指育雏室内各种地面铺垫物的总称,在进雏前两周,舍内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预热:在进雏前,34,天,育雏器和育雏笼及室内温度应达到标准要求。,二、育雏的方式和供暖设备,(,一,),育雏的方式,1,、立体笼式,分立体笼式育雏和平面育雏两大类。,育雏主体笼育的优点是:可以增加饲养密度,节省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便于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定额高,同时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和饲料效率。缺点是投资比较大,育雏初期上下层温度不易控制。,2.,网上育雏,将雏鸡养在离地面,5060cm,高的网上。,3.,地面平养,优点是鸡子位于同温层中,易于控制温度,鸡子的活动面积大,利于增强体质,鸡子不与粪便接触,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缺点是建筑面积大,房舍投资多。,(,二,),供暖设备,1.,热风炉,2.,锅炉供暖 分水暖型、气暖型。,3.,红外线供暖 功率一般为,100250w,或,250W,以上。,4.,煤炉供暖。,三、初生雏的技术处理,雏鸡在孵出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疫苗。有的鸡场还要进行剪冠和断趾。,四、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初生雏的选择 应选择种鸡质量好、鸡场防疫严格、出雏率高的同一批孵化、按期出雏的鸡。此批鸡成活率高,易饲养。,从外观上要选择绒毛光亮、体重大小都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的雏鸡。检查腹部应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完全,绒毛覆盖整个腹部。,若脐部有出血痕迹或发红呈黑色、棕色或为钉脐者,腿和喙、眼有残疾的均应淘汰。,运雏设备,五、初生雏的饲喂技术,一,饮水 一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室,给予饮水,因出雏后大量消耗体内水分。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有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出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之效。初饮时在水中加,5%,葡萄糖(或白糖),饮足,12,小时,同时加抗生素、多维素,开食盐有良好效果。,采食前的休息与饮水,电解质溶液配比如下,:,硫酸铜,19%,,硫酸亚铁,6%,,硫酸锰,0.5%,、硫酸钾,8.5%,,硫酸钠,8.0%,,硫酸锌,0.5%,,糖,57.5%,,混匀后按,2%,溶于水中。幼雏初饮后,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再断水。饲养中要防止长时间缺水后引起雏鸡暴饮。饮水器要充足,初饮时,100,只幼雏至少应有,23,个,2.5L,饮水器,并均匀分布在鸡舍各部。初饮的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一周后直接用自来水即可。,二,开食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的方法:将准备好的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一只鸡始啄食时,其它鸡也模仿食之。应在饮水,3,小时后再开食。开食用配合料,可在料上面撒一层玉米碎粒(或小米),以每,100,只雏鸡用,450g,配合料,添加玉米粒有助于防止饲料粘嘴和因蛋白质过高使尿酸盐存积而糊住肛门。同时为了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的发生,应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常用药物:蒽诺沙星、卡那霉素、氯霉素等),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体力,影响生长发育和增加死亡。,雏鸡的饮水器和食槽在育雏室内分布应均匀,水槽、食槽间隔放,平面育雏前几天水槽和食槽位置应离热源稍近些,便于雏鸡取暖、饮水和采食。,雏鸡的开食,六、雏鸡的管理,(,一,),雏鸡的早期死亡规律及其原因分析:,健壮幼雏饲养管理正常时,头一周的死亡率不应超过,0.5%,,如果超过,2%,,则应考虑以下因素,1.,种蛋来自非健康鸡群,一些疾病经蛋垂直传递后,使雏鸡致病,如鸡白痢、鸡霉形体、大肠杆菌等。,2.,孵化过程中因卫生不良,感染鸡胚,如脐炎等;,3.,孵化条件掌握不当使幼雏脐部愈合不全;,4.,幼雏运输不当,使其体质削弱。,5.,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雏鸡死亡。,6.,其它。如兽害、机械损伤致死等。,(,二,),培育雏鸡的主要条件,1.,合适的温度,温度是首要条件,也是育雏的关健,必须严格而正确地掌握。温度过高或过低,不仅对雏鸡生长发育不利,而且死亡率高,此外低温还增加耗料。,育雏时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主要是观看雏鸡行为和听雏鸡叫声。温度高,雏鸡远离热源,翅和嘴张开,呼吸增加,发出啾啾啾的鸣叫声。温度低,雏鸡聚集一堆尽量靠近热源,并发出叽叽叽的叫声,因聚集成堆,在下层的鸡被压而窒息死亡。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吃食饮水都正常,在育雏室,(,笼,),内分布均匀,晚上雏鸡安静而伸脖休息。,夜间气温低,育雏温度比白天应提高,12,。褐壳中型蛋鸡因羽毛生长速度晚于轻型蛋鸡,前期温度要求略高,以后与轻型蛋鸡温度要求相同。,育雏期的温度要求,周 龄,01,3,天,2 3 4 5 6,适宜温度,35,33 33,30 30,28 28,26 26,24 24,2121,18,最高温度,38.5 37 34.5 33 31 30 29.5,最低温度,27.5 21 17 14.512108.5,2.,适宜的湿度,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对雏鸡造成很大危害。如环境干燥,雏鸡又不能及时饮水,此时雏鸡可能发生脱水。其症状表现为,:,绒毛发脆且大量脱落,脚趾干瘪,雏鸡食欲不振,饮水频繁,消化不良,体瘦弱。,脱水雏鸡因水分散失过快易患感冒,同时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部分热量,这不利于雏鸡恢复正常体温而增加死亡率。,雏鸡需要的适宜湿度范围,日 龄,010 11303145 4660,适宜湿度,70 65 60 5055,最高湿度,75 75 75 75,最低湿度,40 40 40 40,一般在,10,天以内防止低湿,以后要注意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加湿的方法很多,如室内挂湿帘,火炉上放敞口锅产生水汽,有的直接在地面上洒水,如果水中添加消毒剂对鸡舍和雏鸡实行喷雾,既增加了湿度又对雏鸡进行了消毒。,鸡舍通风换气的目的有:第一,满足雏鸡对氧气的需要和调节温度。第二,排除二氧化碳、氨及多余的水气和羽毛屑,(,马立克氏病感染的重要来源,。,(,一般下午,2,点左右通风半小时,注意不能因为通风影响室温,.),3.,注意通风换气,4.,适中的密度,每平方米面积容纳的鸡数称饲养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均,强者多食,弱者少食,结果造成前者超重,后者体轻而弱,使整个雏群发育不齐,易感疾病和啄癖,死亡率增高。密度小虽有利于成活和雏鸡发育,但不利保温,且不经济,5.,合理的光照制度,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密闭鸡舍光照方案,13,天或者到,1,周为,2423,小时,,218,周龄恒定为,89,小时,,19,周龄开始渐增至,1416,小时。一般不超过,17,小时。,第一种为利用自然光照。在我国从,4,月,15,日至,9,月,1,日孵出的雏鸡,其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处于日照逐渐缩短时期,只要日照不超过,10,小时,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第二种是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每年,9,月,1,日到次年,4,月,14,日出雏的生长鸡。在具体实施中,又可分为恒定和渐减两种光照制度。,刚孵出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一般用每平方米的瓦数来表示。,开放式鸡舍光照方案,应根据出雏的日期、季节、地理位置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第一周龄光照制度基本同密闭鸡舍,从第二周龄起有以下两种,:,6.,综合性的防病措施,卫生包括有饮水卫生、饲料卫生和环境卫生。带鸡消毒在现代养鸡业中广为应用,喷雾时由里向外,由上而下,高度以超过鸡背约,2030cm,,避免药液喷着鸡的眼、嘴等。开始药液浓度可低些,次数由少增多。带鸡消毒可预防疾病,还能净化鸡舍的空气。,防病的另一措施就是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在兽医指导下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和监测。投药预防疫病应有针对性。,7.,雏鸡的断喙,(,1,)断喙的目的,鸡有啄癖的习性。啄癖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一般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防止啄癖。断喙还有节省饲料之效果。,(2),鸡啄癖的原因,原因较多而复杂,:,饲养密度过大,活动范围小;育雏温度过高;光照过强;舍内潮湿不卫生,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饲料营养水平不够;矿物质元素、钙磷比例不当;食盐缺乏;纤维素太少;供水不足;网具、用具有金属利物外露造成外伤;羽虱、螨等体表寄生虫等。,要找出准确的原因比较困难,因此目前防止啄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断喙。,(,3),断喙的时间,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不能超过,14,周龄,特别是炎热气候下,超过这个周龄就难以控制出血。商品蛋鸡场多在,610,日龄。,610,日龄断喙后在,78,周龄或在,1012,周龄时还应作适当的补充修剪。,(4),断喙的方法,断喙方法是左手抓住鸡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使鸡缩舌,选择适当的孔径,在离鼻孔,2mm,处断切。,710,日龄断喙采用直切,在,6,周龄切时可将上喙斜切,下喙直切。烧灼时切刀在喙切面四周滚动以压平嘴角,这样可阻止喙外缘重新生长,如不将喙围压平,将有,5%10%,的成鸡会重新长出尖喙。切喙时刀片温度在,600,度左右。,断喙是借助于灼热的刀片,切除鸡上下喙的一部分,烧灼组织,防止流血。,(5),断喙鸡的管理,断喙对鸡是一大应激,在免疫期间不能进行断喙,断喙完后食槽内应多加一些饲料,以免鸡啄食碰硬的槽底有痛感而影响吃料。为防止出血,在断喙前一天料内添加维生素,K3,每公斤料约加,2mg,,断喙后可饮电解质营养液。,(,6,)断喙时的注意事项,1,、仅断健康的鸡,病鸡、弱鸡可推迟断喙,2,、让有经验的人操作。,3,、,断喙时要仔细,防止烧着舌头。,4,、断喙前断食,6,小时,5,、断喙后增加,2,小时的光照,多供应饲料,6,、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第三节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在一般情况下,雏鸡在,78,周龄便脱温,.,(,1,)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仍迅速,发育也旺盛,各种器官发育已健全。,(,2,)是长骨骼、长肌肉最多时期,羽毛经几次脱换后长出成羽。,(,3,)脂肪沉积随日龄增加而渐渐累积,育成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二、育成鸡饲养管理要点,(,一,),育成鸡的选择,一般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蛋用型鸡要求是,:,体重适中,羽毛紧凑,体质结实,采食力强,活泼好动。淘汰残次、畸形鸡,体重过小的鸡。,第二次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有条件的应逐只或抽样称重,在平均体重,10%,以下的个体应予处理。,(,二,),育成鸡的饲养,(,三,),育成鸡的限制饲喂 限制饲喂简称,限饲,。是人为控制鸡采食量的方法。,1.,限饲的目的,由于育雏期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育成鸡的饲养方式(平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饲养密度与育雏期基本相同。,(,1),控制鸡的生长、抑制体成熟,使体成熟与性成熟保持一致。,(2),节约饲料,(,1,)量的限制,定量限饲,喂给鸡群自由采食时采食量的,70%,、,80%,或,90%,等料量,依不同类型、品种、鸡群状况而定,轻型鸡要轻度限制。,(2),质的限制,就是在育成阶段对某些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进行限制,但采用低蛋白日粮时,一定要保证其各种氨基酸的供给与平衡。,2.,限饲的方法,3.,限饲的起止周龄,蛋鸡一般从,68,周龄开始进行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种标准给予正常的饲喂量。但应注意,如果育雏结束时体重达不到体重标准,坚决不能限饲。一般要求体重超过标准的,10%,左右。,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在限制饲喂期间,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等办法剌激母雏早开产,这将会对其后的产蛋产生较大的有害作用。,育成期关键的是体重和体格控制,一定要达到体重标准和体格标准。,(1),限饲开始,必须要有充足的食槽,使每只鸡都有一槽位,使鸡吃料时同步化,不管什么周龄喂料时,都能做到,80%,的鸡在采食,,20%,的鸡在饮水。,4.,限饲注意要点,(2),称重。每,12,周,在固定时间,随机抽取鸡群的,2%5%,进行空腹称重,如体重超过标准重的,10%,,下周则减料,1%,;体重如低于标准重,10%,,则增料,1%,,根据体重确定饲喂量。称重应认真,必须准确。,(3),在限饲前,必须严格的挑出病鸡和弱鸡,因为它们不能接受限饲,否则可能招致死亡。,(4),限饲进行中,如鸡群发病或处于其他应激状态等,应停止限饲,改为自由采食。,(5),限饲要注意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做到日粮的平衡,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四,),日粮中补喂砂砾和钙,1,、补喂砂砾从,7,周龄开始,每周,100,只鸡应给予不溶性砂粒,500g,,,砂砾不仅能提高鸡的消化能力,而且还可避免肌胃逐渐缩小。,砂砾的用量和规格(,1000,只,/,周),周 龄 数量(公斤)规 格直 径,812 9,0,中 粒,3,0,1220 11,0,中 粒,3,0,2.,补钙,约从,16,周龄开始,小母鸡逐渐性成熟,钙的贮备也增加,小母鸡在开产前,10,天开始沉积髓骨,它约占性成熟小母鸡全部骨骼重的,12%,,蛋壳形成时约有,25%,的钙来自髓骨,其它,75%,来自日粮。如钙不足时母鸡将利用骨骼中的钙,而造成缺钙,腿部瘫痪。,所以应将育成鸡料原含钙量的,1%,提高到,2%,,其中至少有,1/2,的钙以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粒供给。,三,.,转群,在蛋鸡生产分阶段饲养中一般需要,12,次转群,在转群时力争做到以下几点,:,如这阶段营养不良将会有以下三方面表现:,1,体重增长不足;,2,蛋重增加缓慢;,3,产蛋数低于标准。,1.,按时转群 雏鸡,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到,1718,周龄,最迟不能超过,20,周龄转到蛋鸡舍。早转群使母鸡对新的环境有个适应的过程,转群最好是清晨或晚上进行。,2.,在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后三天,饲料内增加各种维生素,12,倍和转群的当天应连续,24,小时光照,以便鸡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复习题:,1,、雏鸡的生理特点?,2,、育成鸡的饲养标准?,3,、怎样判断育雏温度是否合适?,4,、培育雏鸡的条件?,5,、啄癖发生的主要原因?,6,、断喙时的注意事项有什么?,7,、育成鸡有什么特点?,8,、限制饲养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9,、育成期转群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