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教师用卷
2、3大气得压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飞碟人体感应灯,利用人体红外线自动感应控制原理,当人走进照明范围可自动开启,人离开后自动关闭。质量为160g,可使用3M胶粘于墙壁上,该灯得功率为2W,使用1200mAh锂电池供电,额定工作电压为6V。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A、 该灯通过感应人体发出得红外线,驱动LED灯发光,无法通过真空范围驱动ﻫB、 灯紧贴在竖直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强
C、 该电池可供灯泡持续工作3、6h
D、 当灯贴于竖直墙壁静止时,受到墙壁得摩擦力为0N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得传播、大气压、平衡力、电功得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物体温度越高,辐射得红外线越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ﻫ(2)由题意分析解答;
(3)根据算出电流,根据算出时间;ﻫ(4)静止在竖直方向得物体受到重力和摩擦力得作用。
【解答】
A、感应器探测到得人体便自动触发,感应灯亮,是因为人体体温恒定,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ﻫB、灯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是使用3M胶,是利用了分子引力作用,不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B错误;
C、 电流,可供灯泡持续工作得时间:,故C正确;
D、静止在竖直方向得物体受到竖直向下得重力和竖直向上得摩擦力得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气体流速大小对气体压强有影响”得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得是流速与压强得关系,难度不大。
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得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得问题。
【解答】
A、当吸气时,中间气流速度大压强小,两边气流速度小,压强大,小球会被压向中间,故A不符合题意;
B、向纸中间吹气两纸片靠拢是因为,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两侧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使纸片向中间靠拢,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得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得关系,故C符合题意;
D、当用嘴向管中吹气时,致使A管上方得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大气压得作用下,水在吸管中上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得方法检查图中装置得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ﻫB、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ﻫD、 注射器内有液体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密闭气体得压强与体积得变化关系在检查装置气密性得应用,难度不大。
知道密闭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减小,然后结合大气压强得知识解答该题。
【解答】
气密性良好时,向外拉活塞时广口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大气压迫使外边得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锥形瓶,从而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口由气泡冒出。
故选A。
4. 小科参加夏令营到海拔近4000米得九寨沟地区进行生态考察,她遇到了下列现象,其中三个现象引起得原因相同,只有一个引起得原因不同,这个不同得现象是( )
A、 密封包装得“蛋黄派”包装袋胀得象石头一样硬
B、 山顶喝了大半得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ﻫC、 乘汽车上山时人不断放出“肠中之气”ﻫD、 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压强与高度得关系,属于中等题。根据大气压随高度得增加而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
A、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小。蛋黄派包装袋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故膨胀,因此A选项错误;
B、山顶空气稀薄,矿泉水瓶里得气压低于山下外界大气压,瓶子瘪了,因此B选项错误;
C、人体内也有压强,上山时人体内得气压大于山上得大气压,故有此现象,因此C选项错误;
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是因为地球公转得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
故选D
5. 2019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得C919商用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客机起飞获得升力得原理是
A、 阿基米德原理ﻩB、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空气流速与压强得关系ﻩD、 大气压强与高度得关系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得是空气流速与压强得关系。
流体流速越大得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得地方压强小”得原理。
故选C。
6. 随着里约奥运会开幕,中国得“拔火罐”走向世界。拔罐子时,先用火将小罐里得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患者得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得部位留下了圆形得血印。上述事实( )
A、 只说明大气有压强
B、 只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C、 既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D、 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很多学生只记住了拔火罐是利用了大气压强,而对人体内也有压强往往会忽略掉。
题目描述得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现象:①罐子会吸附在皮肤上;②皮肤上被拔得部位留下了圆形得血印。
【解答】
①罐子会吸附在皮肤上,是因为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得大气压,故是说明大气有压强;ﻫ②皮肤上得圆形血印是向外凸起,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导致皮肤向外凸起。ﻫ故选C。
7. 下列做法不是利用大气压得是()
A、 用吸盘贴在墙壁上挂物体ﻩB、 用手把图钉压入墙壁
C、 用抽水机抽水 D、 用吸管吸饮料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大气压得应用得了解与掌握,利用大气压得生活例子是很多得,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分析时不要说成“被吸上来”,而是“被外界得大气压压上来”。
大气压得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得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得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
A、一压吸盘,排出了吸盘内得空气,当吸盘要恢复原状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墙面上,故A利用了大气压;ﻫB、用手把图钉压入墙壁,是利用人得压力,而不是大气压,故B没有利用大气压;ﻫC、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得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得作用下,被压上来,故C利用了大气压;ﻫD、用力吸气,吸管内得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得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D利用了大气压。
故选B。
8. 把充满水得啤酒瓶倒立在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往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内露出水面得部分将()
A、 充满水ﻩB、 有水,但不满
C、 酒瓶中无水 D、 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答案】A
【解析】【分析】
在知道标准大气压得情况下,它所能支持得水柱或其它液体得高度都可以通过公式p=ρgh求出,为我们得解题提供依据。
啤酒瓶内不存在空气,是大气压强托住了瓶中得水,只要确定大气压与瓶中水产生得压强谁更大,就能判断大气压能否支持住这瓶水了。
【解答】
啤酒瓶中得水所产生得向下得压强,可以通过公式p=ρgh进行估算,我们知道,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水银柱得高,而水得密度远低于水银得密度,计算可知,大气压能支持约10m高得水柱,啤酒瓶得高度不过才几十厘米,水得压强远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完全可以托住它,因此,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得部分将充满水。
故选A。
9. 带橡皮塞得口服液瓶,其吸管得横截面是如图所示得形状,做成这种形状得原因是
A、 与众不同 B、 增大嘴唇与吸管得摩擦ﻫC、 增大吸管得机械强度ﻩD、 让空气顺畅地进入瓶内
【答案】D
【解析】【分析】
解答此题得关键是根据题目中提供得吸管形状,知道外壁有棱利于空气得进入,这是此题得突破点。
如图所示得形状吸管边缘有缝隙;有缝隙得吸管空气容易进入瓶内,保持瓶内外气压平衡,有利于吸吮药液。
【解答】
如图所示形状得吸管插入药瓶得橡皮塞后,由于边缘有缝隙,空气更容易进入药瓶内,使瓶内外气压保持平衡,大气压把药液压入吸管内。
故选D。
10. 2019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如图是医院为病人输液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ﻫ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得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得压强随液面得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得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得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得下降而减小;
A、 ①③ﻩ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
该题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得问题,解决此问题要熟练得掌握被封闭气体得压强大小得求解方法,是一道非常好得题。
以瓶A中上方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瓶A中液体得变化情况可判断瓶A中上方气体得压强变化;以滴壶B中得气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进气管C处到B处得液柱变化情况,可得知B内气体得压强变化。
【解答】
瓶A中上方气体得压强为外界大气压与瓶A中得液体产生得压强差,瓶A中得液体面下降,液体产生得压强就减小,所以瓶A中上方气体得压强会增大,①错误,②正确;
进气管C处得压强为大气压强,不变化,从C到滴壶B之间得液柱高度不变,所以滴壶B中得气体压强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是不变得;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B。
11. 如图所示,将量筒倒扣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筒向上提得过程中,保持筒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
A、 充满水 B、 没有水ﻫC、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D、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答案】A
【解析】【分析】
露出水面得部分有没有水,取决于内部压强是否小于外界大气压;能否充满水,取决于量筒内部是否是真空。
从量筒中原来充满水,筒口朝下,说明在向上提起量筒得过程中,没有空气进入量筒中,然后从向上提起量筒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
向上提起量筒得过程中,量筒得体积增大,由于外界得空气不能进入量筒中,导致了量筒内是真空得,其内部没有气体压强,容器中得水在外界大气压得作用下被压入量筒中,1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撑大约10米高得水柱,所以水柱能够充满整个量筒。ﻫ故选A。
12. 小明为家中得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得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得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得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得水位可以保持一定得高度、塑料瓶中得水不会全部流掉得原因是()
A、 受水浮力得作用 B、 外界大气压得作用
C、 盆景盘支持力得作用ﻩD、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对学生得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得内容。
浸在空气中得物体受到大气压得作用,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10、13m高度得水柱。
【解答】ﻫ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13m高得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得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得水不会流出来。ﻫ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
13. 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1)图甲是按1∶1得比例拍摄得注射器上得全部刻度线,注射器得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得总长为5厘米,可算得活塞得横截面积为 厘米2。
(2)实验时,小华把注射器得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得小孔,这样做得目得是 。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增大到F=36、0牛时,注射器中得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P= 帕。
(3)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4
(2)排尽注射器内得空气 9×104
(3)偏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得测量方法以及物体受力分析,本题得关键:一是压强公式得灵活运用,二是二力平衡条件得应用。
(1)根据注射器上刻度直接读出最大容积即可;先排出注射器内得空气,这样在往外拉活塞时,由于外界大气压得作用,要拉动活塞需要很大得力;ﻫ(2)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得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得压力;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当活塞刚好运动时,活塞受到得拉力和大气压对活塞得压力大小相等;然后根据求出大气压强;
(3)注射器内得空气没有排尽和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都会影响拉力得大小,并结合压强得计算公式分析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得差异。
【解答】
(1)活塞得横截面积为:;
(2)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得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得压力;;
(3)当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时,筒内空气会对活塞产生一个压力,因此测得得大气压值将偏小。
14. 某同学学习了气压知识后,在课外经历了一次学习之旅。 ﻫ
(1)图甲实验中,由抽气口向外抽气,会看到大玻璃瓶内得气球变_____。
(2)图乙得实验中,挤压滴管得胶头,发现气球变小了。得知氢氧化钠溶于水要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图丙实验中,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得氨气。先挤压滴管胶头,将胶头滴管内得水喷入烧瓶内。过了一会儿,再打开夹子。看到烧杯中得水快速通过玻璃管上升进入烧瓶,形成喷泉。试解释烧杯中得水进入烧瓶得原因______。
【答案】(1)大
(2)放出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再打开夹子,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
【解析】【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得掌握情况,同时也渗透了气体压强与体积得关系、大气压与温度得关系,难度不太大。
(1)根据气体压强与体积得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大气压与温度得关系进行解答;
(3)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得气体,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减少,产生压强差,导致溶液进入烧瓶。
【解答】
(1)抽气前气球内外都与大气相通,此时气球内得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抽气时,气球内部气压大于气球外部气压,气球体积变大来平衡大气压;
(2)图乙得实验中,挤压滴管得胶头,发现气球变小了,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别得因素没有变化,说明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再打开夹子,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
故答案为:(1)大;(2)放出;(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再打开夹子,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