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电子商务中的数据库技术(复习重点)
1、电子商务的常见类型:企业经营、网上银行、网上商店和网上购物、网络服务。
2、电子商务是商务信息爆炸的客观选择,其物理基础是Internet。
3、电子商务基本结构框架模型中,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科技环境和电子商务技术内容构成了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三个支柱。
4、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设施是基础通信网络,包括远程通信网、有线电视网、无线通信网和互联网。
5、Internet在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提供的主要技术有WWW、电子邮件、FTP与Telnet等。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WWW。
6、目前一般采用Client/Server或者Browser/Server模式去开发用户端应用程序。
7、目前,WWW服务器一般通过通用网关接口(CGI)同一个外部程序(CGI程序)进行通信,通过开放式数据库接口(ODBC)与数据库连接。
8、常见大型数据库有Oracle、Informix、SQL Server,小型数据库有dBASE、Access、VisualFoxPro。
9、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通常以多媒体(文本、声音、图像)的形式在Internet上传播。
10、WEB与数据库集成的三种形式有运用WEB发布数据、运用WEB共享数据和用数据库驱动WEB站点。
11、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是当前WEB上数据库信息技术研究的热点。
12、数据仓库是指对大量散步在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组织,使之能形成一个可被检索、搜索、分析和报告的商业信息清单。
13、数据仓库核心是关系型数据库。
14、数据挖掘是对庞大的历史数据总体进行再分析,以选定目标客户、分辨市场定位、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15、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步骤(6步):
(1)、选择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DSP(数据库服务提供商)
(2)、注册域名和选择接入方式
(3)、网页设计制作
(4)、创建和维护数据库
(5)、整合数据库和网站
(6)、在WEB上使用数据库
16、ISP分为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和IAP(互联网接入提供商)。
17、企业选择ISP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ISP能够提供的技术条件
(2)、ISP能够提供的网络设施与结构
(3)、ISP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技术实力、服务质量和信用
(4)、ISP综合使用成本
18、目前,许多ISP都能提供虚拟主机、托管服务器和专线接入三种服务方式。
19、目前的网页制作工具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见型网页编辑工具(Netscape公司的Navigator、Communicator和微软公司的Frontpage);另一种是非可见型网页编辑工具(HomeSite)。
20、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站制作软件是被称为“网页三剑客”的Dreamweaver、Fireworks和Flash。
21、数据库驱动WEB站点的核心是网络数据库软件。
22、数据库软件的类型:
(1)、桌面型:Microsoft Access、File MakerPro和Xbase(FoxBase)。
(2)、中小型面向对象型:由Java写成专门用于互联网。
(3)、大型分布型:DB2、Oracle、Informix、SQLServer和Sybase企业级数据库。
(4)、数据仓库型:远端数据库结成的庞大数据库系统。
23、数据库设计:是指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24、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是:对于一个给定的环境,进行符合应用语义的逻辑设计,以及提供一个确定存储结构的物理设计,建立实现系统目标并能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模型。
25、电子商务WEB站点的数据库具有以下特征:
(1)、确保运营各方面的数据安全
(2)、管理交易过程
(3)、弥补已经确认但未执行的交易
第二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部分重点)
第二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
1、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三大热门技术是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
2、数据库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使之可以检索和利用的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特征:
(1)、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
(2)、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
(3)、数据可供多用户共享
(4)、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安全控制机制
(5)、能够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6)、允许多用户并发使用
(7)、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数据
(8)、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数据管理是数据库的核心任务,其内容包括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检索和维护。
5、数据管理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三个阶段。
6、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
(1)、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通常不需要长期保存数据
(2)、没有专门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3)、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4)、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利用和互相参照
7、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特点:
(1)、数据需要长期保留,以便于反复操作
(2)、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3)、数据有了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区别
(4)、文件形式多样化,对文件访问可以是顺序的也可以是直接访问
8、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特点:
(1)、数据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冗余度
(2)、程序对数据的存取全部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3)、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高
(4)、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