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205504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第一章第一节 疆域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照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对照地图,指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我国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找位置、记顺口溜、填图等方式,熟悉并尝试记住

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根据该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2.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第一章第三节 民族1.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共性

3、和差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并能通过判读地图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1.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 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

4、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1. 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各类气候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能结合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2. 运用资料说出影

5、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3.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1. 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内流河。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2.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

6、文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概括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3. 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长江、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1.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对应该条教学目标,要求学

7、生认识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2. 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能够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2. 了解我国所面临

8、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土地资源,积累丰富的土地资源表象;增强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土地资源的兴趣,以及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土地资源对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及空间

9、分布的特征,并能说出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尤其是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求学生能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1.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再结合生活实例或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2.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站点及沿途主要

10、交通枢纽,读图分析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依据铁路干线分布图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第四章第二节 农业1. 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3.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4.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5.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节学习能简单分析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第三节 工业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2.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