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广东省粤西五校联考数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051288 上传时间:2025-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2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广东省粤西五校联考数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5年广东省粤西五校联考数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广东省粤西五校联考数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2.如图,在中,点为线段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点为线段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则( ) A. B. C. D. 3.下图是我国第24~30届奥运奖牌数的回眸和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统计图,根据表和统计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金牌 (块) 银牌 (块) 铜牌 (块) 奖牌 总数 24 5 11 12 28 25 16 22 12 54 26 16 22 12 50 27 28 16 15 59 28 32 17 14 63 29 51 21 28 100 30 38 27 23 88 A.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奖牌总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B.折线统计图中的六条线段只是为了便于观察图象所反映的变化,不具有实际意义 C.第30届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相比,奥运金牌数、银牌数、铜牌数都有所下降 D.统计图中前六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奖牌总数的中位数是54.5 4.某人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无理数的值,做法如下:首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作轴的垂线与曲线相交于点,过作轴的垂线与轴相交于点(如图),然后向矩形内投入粒豆子,并统计出这些豆子在曲线上方的有粒,则无理数的估计值是( ) A. B. C. D. 5.已知非零向量、,若且,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B. C. D. 6.若为虚数单位,则复数,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下图是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已知以直角边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之比为,记,则( ) A. B. C.1 D. 8.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45,则实数的值为(  ) A. B.2 C. D. 9.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在上是增函数,不等式对于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12.a为正实数,i为虚数单位,,则a=( ) A.2 B. C. D.1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满足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则___________. 14.已知向量,,且,则________. 15.已知下列命题: ①命题“∃x0∈R,”的否定是“∀x∈R,x2+1<3x”; ②已知p,q为两个命题,若“p∨q”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 ③“a>2”是“a>5”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若xy=0,则x=0且y=0”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16.如图,在△ABC中,E为边AC上一点,且,P为BE上一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设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8.(12分)近年空气质量逐步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大气污染危害加重.大气污染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疾病.为了解某市心肺疾病是否与性别有关,在某医院随机的对入院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列联表: 患心肺疾病 不患心肺疾病 合计 男 女 合计 已知在全部人中随机抽取人,抽到患心肺疾病的人的概率为.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患心肺疾病与性别有关?请说明你的理由; (2)已知在不患心肺疾病的位男性中,有位从事的是户外作业的工作.为了指导市民尽可能地减少因雾霾天气对身体的伤害,现从不患心肺疾病的位男性中,选出人进行问卷调查,求所选的人中至少有一位从事的是户外作业的概率. 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参考公式,其中) 19.(12分)已知,函数有最小值7. (1)求的值; (2)设,,求证:. 20.(12分)已知数列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3)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对于任意,有,求实数的值. 21.(12分)如图,三棱柱中,侧面是菱形,其对角线的交点为,且. (1)求证:平面; (2)设,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2.(10分)己知点,分别是椭圆的上顶点和左焦点,若与圆相切于点,且点是线段靠近点的三等分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点在第二象限,过坐标原点且与垂直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根据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求出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详解】 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 联立,得,可得点, 由得,平移直线, 当该直线经过可行域的顶点时,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 此时取最小值,即. 故选:D. 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基础题. 2.B 【解析】 ,将,代入化简即可. 【详解】 . 故选:B.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涉及到向量的线性运算、数乘运算,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 3.B 【解析】 根据表格和折线统计图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A.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奖牌总数不是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9届最多,错误; B.折线统计图中的六条线段只是为了便于观察图象所反映的变化,不表示某种意思,正确; C.30届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相比,奥运金牌数、铜牌数有所下降,银牌数有所上升,错误; D. 统计图中前六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奖牌总数按照顺序排列的中位数为,不正确; 故选:B 此题考查统计图,关键点读懂折线图,属于简单题目. 4.D 【解析】 利用定积分计算出矩形中位于曲线上方区域的面积,进而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出关于的等式,解出的表达式即可. 【详解】 在函数的解析式中,令,可得,则点,直线的方程为, 矩形中位于曲线上方区域的面积为, 矩形的面积为,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所以,. 故选:D. 本题考查利用随机模拟的思想估算的值,考查了几何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区域的面积,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5.D 【解析】 设非零向量与的夹角为,在等式两边平方,求出的值,进而可求得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即可得解. 【详解】 ,由得,整理得, ,解得, 因此,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故选:D. 本题考查向量投影的计算,同时也考查利用向量的模计算向量的夹角,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B 【解析】 首先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将复数化为,求出,再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 , , 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共轭复数的概念、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属于基础题. 7.D 【解析】 根据以直角边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之比求得,即的值,由此求得和的值,进而求得所求表达式的值. 【详解】 由于直角边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之比为,所以,即,所以,所以. 故选:D 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考查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8.D 【解析】 将多项式的乘法式展开,结合二项式定理展开式通项,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 所以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解得.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展开式通项的简单应用,指定项系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9.B 【解析】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可得关于a的不等式组,解得a的范围. 【详解】 , 由其在复平面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 得,则.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A 【解析】 根据奇偶性定义和性质可判断出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由此可将不等式化为;利用分离变量法可得,求得的最大值和的最小值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为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 又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即 对于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即的取值范围为: 本题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求解函数不等式的问题,涉及到恒成立问题的求解;解题关键是能够利用函数单调性将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转化为自变量的大小关系,从而利用分离变量法来处理恒成立问题. 11.B 【解析】 由函数f(x)的图象可知,0<f(0)=a<1,f(1)=1-b+a=0,所以1<b<2. 又f′(x)=2x-b,所以g(x)=ex+2x-b,所以g′(x)=ex+2>0,所以g(x)在R上单调递增, 又g(0)=1-b<0,g(1)=e+2-b>0, 根据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g(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0,1), 故选B. 12.B 【解析】 ,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2 【解析】 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表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只需求出可行域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最小值时所在的顶点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目标函数在点B取得最大值为7,在点A处取得最小值为1, ∴,, ∴直线AB的方程是:, ∴则,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14. 【解析】 根据垂直向量的坐标表示可得出关于实数的等式,即可求得实数的值. 【详解】 ,且,则,解得.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利用向量垂直求参数,涉及垂直向量的坐标表示,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② 【解析】 命题“∃x∈R,x2+1>3x”的否定是“∀x∈R,x2+1≤3x”,故①错误;“p∨q”为假命题说明p假q假,则(p)∧(q)为真命题,故②正确;a>5⇒a>2,但a>2⇒/ a>5,故“a>2”是“a>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③错误;因为“若xy=0,则x=0或y=0”,所以原命题为假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为假命题,故④错误. 1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有,因为三点共线,所以有,从而有,所以的最小值是. 考点:向量的运算,基本不等式. 【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问题,属于中档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关键步骤在于对题中条件的转化,根据三点共线,结合向量的性质可知,从而等价于已知两个正数的整式形式和为定值,求分式形式和的最值的问题,两式乘积,最后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结果,最后再加,得出最后的答案.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 【解析】 (1)通过讨论的范围,得到关于的不等式组,解出取并集即可. (2)去绝对值将函数写成分段函数形式讨论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由恒成立求得结果. 【详解】 解:(1)当时,,即 或或 解之得或,即 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题意得: 当时为减函数,显然恒成立. 当时,为增函数, , 当时,为减函数, 综上所述:使恒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 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解参数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8.(1)列联表见解析,有的把握认为患心肺疾病与性别有关,理由见解析;(2). 【解析】 (1)结合题意完善列联表,计算出的观测值,对照临界值表可得出结论; (2)记不患心肺疾病的五位男性中从事户外作业的两人分别为、,其余三人分别为、、,利用列举法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确定事件“所选的人中至少有一位从事的是户外作业”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取得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 (1)由于在全部人中随机抽取人,抽到患心肺疾病的人的概率为,所以人中患心肺疾病的人数为人,故可将列联表补充如下: 患心肺疾病 不患心肺疾病 合计 男 女 合计 . 故有的把握认为患心肺疾病与性别有关; (2)记不患心肺疾病的五位男性中从事户外作业的两人分别为、,其余三人分别为、、.从中选取三人共有以下种情形: 、、、、、、、、、. 其中至少有一位从事的是户外作业的有种情形,分别为:、、、、、、、、, 所以所选的人中至少有一位从事的是户外作业的概率为. 本题考查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利用列举法求解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9.(1).(2)见解析 【解析】 (1)由绝对值三解不等式可得,所以当时,,即可求出参数的值; (2)由,可得,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得证; 【详解】 解: (1)∵ , ∴当时,,解得. (2)∵,∴,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 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及基本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属于中档题. 20.(1),(2)(3) 【解析】 (1)假设公差,公比,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式子,可得,,然后利用公式法,可得结果. (2)根据(1)的结论,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可得结果. (3)计算出,代值计算并化简,可得结果. 【详解】 解:(1)依题意:, 即,解得: 所以, (2), , , 上面两式相减,得: 则 即 所以, (3) , 所以 由得,, 即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以及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属基础题. 21.(1)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菱形的特征和题中条件得到平面,结合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知识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 平面 平面, 又是的中点, , 又 平面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即. 因为,则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所以. 在中,由得, 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可得, 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的大小为. (注:问题(2)可以转化为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求出后,在中,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连接,则就是所求二面角平面角的补角,先求出,再求出,最后在中求出.)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二面角的求解,属于中档题. 22.;. 【解析】 连接,由三角形相似得,,进而得出,,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由得,,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于点,,解得,,因为点在第二象限,所以,,所以,设直线与垂直交于点,则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设直线的方程为,则,求出面积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连接,由可得, ,, 椭圆的标准方程; 由得,, 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于点, 所以,即, 解得,, 即点的坐标为, 因为点在第二象限,所以,, 所以, 所以点的坐标为, 设直线与垂直交于点,则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直线的方程为, 则 , 当且仅当,即时,有最大值, 所以,即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本题考查直线和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利用基本不等式,属于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