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2026学年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数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051287 上传时间:2025-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8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2026学年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数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5-2026学年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数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数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其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那么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能是下列各图中的( ) A. B. C. D. 2.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为对角线的交点,点为平行四边形外一点,且,,则( ) A. B. C. D. 4.已知平行于轴的直线分别交曲线于两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5.在关于的不等式中,“”是“恒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网格纸上小正方形边长为1单位长度,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A.1 B. C.3 D.4 7.关于函数有下述四个结论:( ) ①是偶函数; ②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③在上的最大值为2; ④在区间上有4个零点.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为8,则框图中①处可以填( ). A. B. C. D.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0.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1646年-1716年)于1674年得到了第一个关于π的级数展开式,该公式于明朝初年传入我国.在我国科技水平业已落后的情况下,我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明安图(1692年-1765年)为提高我国的数学研究水平,从乾隆初年(1736年)开始,历时近30年,证明了包括这个公式在内的三个公式,同时求得了展开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6个新级数公式,著有《割圆密率捷法》一书,为我国用级数计算π开创了先河.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可以用莱布尼兹“关于π的级数展开式”计算π的近似值(其中P表示π的近似值),若输入,则输出的结果是( ) A. B. C. D. 11.已知集合,B={y∈N|y=x﹣1,x∈A},则A∪B=( ) A.{﹣1,0,1,2,3} B.{﹣1,0,1,2} C.{0,1,2} D.{x﹣1≤x≤2} 12.函数(且)的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______. 14.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周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 15.如图,已知扇形的半径为1,面积为,则_____. 16.在中,,是的角平分线,设,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直线:与抛物线切于点,直线:过定点Q,且抛物线上的点到点Q的距离与其到准线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点的坐标; (2)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异于点P)两个不同的点A、B,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那么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12分)近年来,随着“雾霾”天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健康,外出时选择戴口罩,在一项对人们雾霾天外出时是否戴口罩的调查中,共调查了人,其中女性人,男性人,并根据统计数据画出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 (1)利用图形判断性别与雾霾天外出戴口罩是否有关系并说明理由; (2)根据统计数据建立一个列联表; (3)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雾霾天外出戴口罩的关系. 附: 19.(12分)在直角坐标系x0y中,把曲线α为参数)上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写出的普通方程和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M在上,点N在上,求|MN|的最小值以及此时M的直角坐标. 20.(12分)已知,,求证: (1); (2). 21.(12分)已知,求的最小值. 22.(10分)已知数列满足,,数列满足. (Ⅰ)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对以下四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对照可知,只有选项C是符合要求的. 考点:三视图 2.A 【解析】 确定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计算时的函数值可排除三个选项. 【详解】 时,函数为减函数,排除B,时,函数也是减函数,排除D,又时,,排除C,只有A可满足. 故选:A. 本题考查由函数解析式选择函数图象,可通过解析式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等等排除,可通过特殊的函数值,函数值的正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排除,最后剩下的一个即为正确选项. 3.D 【解析】 连接,根据题目,证明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连接,由,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问题,属于基础题 4.A 【解析】 设直线为,用表示出,,求出,令,利用导数求出单调区间和极小值、最小值,即可求出的最小值. 【详解】 解:设直线为,则,, 而满足, 那么 设,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故选:. 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求单调区间和极值、最值,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正确求导确定函数的最小值是关键,属于中档题. 5.C 【解析】 讨论当时,是否恒成立;讨论当恒成立时,是否成立,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当时,,由开口向上,则恒成立; 当恒成立时,若,则 不恒成立,不符合题意, 若 时,要使得恒成立,则 ,即 . 所以“”是“恒成立”的充要条件.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关系,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对于探究两个命题的关系时,一般分成两步,若,则推出 是 的充分条件;若,则推出 是 的必要条件. 6.A 【解析】 采用数形结合,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然后根据锥体体积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 如图 该几何体为三棱锥,长度如上图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选:A 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求直观图的体积,熟悉常见图形的三视图:比如圆柱,圆锥,球,三棱锥等;对本题可以利用长方体,根据三视图删掉没有的点与线,属中档题. 7.C 【解析】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最值和零点对四个结论逐一分析,由此得出正确结论的编号. 【详解】 的定义域为. 由于,所以为偶函数,故①正确. 由于,,所以在区间上不是单调递增函数,所以②错误. 当时,, 且存在,使. 所以当时,; 由于为偶函数,所以时, 所以的最大值为,所以③错误. 依题意,,当时, , 所以令,解得,令,解得.所以在区间,有两个零点.由于为偶函数,所以在区间有两个零点.故在区间上有4个零点.所以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序号为①④. 故选:C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最值和零点,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 8.C 【解析】 根据程序框图写出几次循环的结果,直到输出结果是8时. 【详解】 第一次循环: 第二次循环: 第三次循环: 第四次循环: 第五次循环: 第六次循环: 第七次循环: 第八次循环: 所以框图中①处填时,满足输出的值为8. 故选:C 此题考查算法程序框图,根据循环条件依次写出每次循环结果即可解决,属于简单题目. 9.B 【解析】 由题意首先确定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征,然后结合空间结构特征即可求得其表面积. 【详解】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边长为正方体挖去一个以为球心以为半径球体的, 如图,故其表面积为, 故选:B. (1)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能够对给出的三视图进行恰当的分析,从三视图中发现几何体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 (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 10.B 【解析】 执行给定的程序框图,输入,逐次循环,找到计算的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执行给定的程序框图,输入,可得: 第1次循环:; 第2次循环:; 第3次循环:; 第10次循环:, 此时满足判定条件,输出结果,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计算与输出,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逐次计算,得到程序框图的计算功能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1.A 【解析】 解出集合A和B即可求得两个集合的并集. 【详解】 ∵集合{x∈Z|﹣2<x≤3}={﹣1,0,1,2,3}, B={y∈N|y=x﹣1,x∈A}={﹣2,﹣1,0,1,2}, ∴A∪B={﹣2,﹣1,0,1,2,3}. 故选:A. 此题考查求集合的并集,关键在于准确求解不等式,根据描述法表示的集合,准确写出集合中的元素. 12.D 【解析】 因为,故函数是奇函数,所以排除A,B;取,则,故选D. 考点:1.函数的基本性质;2.函数的图象.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解析】 由二倍角公式降幂,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形式,结合正弦函数性质可求得值域. 【详解】 , ,则,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考查正弦函数的的单调性和最值.求解三角函数的性质的性质一般都需要用三角恒等变换化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形式,然后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出结论. 14. 【解析】 先求角,再用余弦定理找到边的关系,再用基本不等式求的范围即可. 【详解】 解: 所以三角形周长 故答案为: 考查正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以及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基础题. 15. 【解析】 根据题意,利用扇形面积公式求出圆心角,再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求出. 【详解】 设角, 则, , 所以在等腰三角形中,, 则.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6. 【解析】 设,,,由,用面积公式表示面积可得到,利用,即得解. 【详解】 设,,, 由得: , 化简得, 由于, 故.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综合,考查了学生转化划归,综合分析,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1,2);(2)存在, 【解析】 (1)由直线恒过点点及抛物线C上的点到点Q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求出抛物线的方程,再由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即可求得切点的坐标; (2)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直线PA,PB的斜率,求出斜率之和为定值,即存在实数使得斜率之和为定值. 【详解】 (1)由题意,直线变为2x+1-m(2y+1)=0,所以定点Q的坐标为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 由抛物线C上的点到点Q的距离与到其焦点F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可得,解得或(舍去), 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 又由消去y得, 因为直线与抛物线C相切,所以,解得, 此时,所以点P坐标为(1,2) (2)设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点, 联立,消去x得, 则, 依题意,可得,解得m<-1或, 由(1)知P(1,2), 可得, 同理可得, 所以 =, 故存在实数=满足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方程的求解、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此类问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解,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8.(1)图形见解析,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雾霾天外出戴口罩有关系 【解析】 (1)利用等高条形图中两个深颜色条的高比较得出性别与雾霾天外出戴口罩有关系; (2)填写列联表即可; (3)由表中数据,计算观测值,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在等高条形图中,两个深色条的高分别表示女性和男性中雾霾天外出戴口罩的频率,比较图中两个深色条的高可以发现,女性中雾霾天外出带口罩的频率明显高于男性中雾霾天外出带口罩的频率,因此可以认为性别与雾霾天外出带口罩有关系. (2)列联表如下: 戴口罩 不戴口罩 合计 女性 男性 合计 (3)由(2)中数据可得:. 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雾霾天外出戴口罩有关系. 本题考查了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登高条形图的应用问题,属于基础题. 19.(1)的普通方程为,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最小值为,此时 【解析】 (1)由的参数方程消去求得的普通方程,利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转化公式,求得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出点的坐标,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最小值的表达式,结合三角函数的指数求得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点的坐标. 【详解】 (1)由题意知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所以的普通方程为.由得,所以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由题意,可设点的直角坐标为, 因为是直线,所以的最小值即为到的距离, 因为.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为,此时的直角坐标为即. 本小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考查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考查利用曲线参数方程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问题,属于中档题. 20.(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结合基本不等式可证明; (2)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即,同理得其他两个式子,三式相加可证结论. 【详解】 (1)∵, ∴ ,当且仅当a=b=c等号成立, ∴; (2)由基本不等式, ∴,同理,, ∴,当且仅当a=b=c等号成立 ∴.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考查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成立.解题关键是发现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方法是综合法. 21. 【解析】 讨论和的情况,然后再分对称轴和区间之间的关系,最后求出最小值 【详解】 当时,,它在上是减函数 故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的图象思维对称轴方程为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综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二次函数的性质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22.(Ⅰ)见证明;(Ⅱ) 【解析】 (Ⅰ)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结合得出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数列是“等比-等差”的类型,利用分组求和即可得出前项和. 【详解】 解:(Ⅰ)当时,,故. 当时,, 则 , ,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得, , , .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可利用定义法 得出 (Ⅱ)采用分组求和:把一个数列分成几个可以直接求和的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