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股流通思考
摘 要
2013年华润集团内部人控制导致的高溢价收购案例再度引发关于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反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本文从现代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入手,选取173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分析,国家股流通是否推动了上市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优化并有效解决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以此来反思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根源和政策思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股流通;股权集中度;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ABSTRACT
In 2013 insider control of China Resources Group led to a high premium acquisition, the case triggers policy reflection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 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adopted by the Third Plenum of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hat, state-owned capital, collective capital, non-public cross-shareholdings, public capital and fusion of the ownership, are important realization forms of basic economy system, and we need to actively develop the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n terms of modern business theor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is paper chooses 173 state-owned listing corporations as a sample, and analyzed that whether the circulation of state owned shares pushes the list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optimiz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promotes the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we can reflect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history and the polic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Key words: state-owned shares in circulation;ownership concentration;SOE governance efficiency ;empirical analysis
目录
1理论综述
1.1现代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 1
1.2现代企业理论与所有权结构 2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文献综述 3
2.2创新与不足 4
3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国内外比较
3.1美日综述 5
3.2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 5
4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
4.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股东制衡 7
4.2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制衡 8
5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9
5.2实证分析 15
6政策反思、建议以及总结
6.1政策反思、建议 18
6.2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附录 22
1理论综述
1.1现代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
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是从节省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和市场的不同,1937年,罗纳德·科斯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指出,非人格话的价格在调节资源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发现价格、寻找交易对象、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的费用和讨价还价、签约、监督等交易费用,尤其在要素市场,需要重复达成短期契约,导致市场交易成本高昂。而企业以其精密的层次结构和权威性就商品和劳务关系达成长期契约,在重复谈判和签约上能够明显简化,虽然存在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费用,但是其利用自身优势在交易费用上优于价格机制[1]。
现代企业理论通过论述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内部委托权如何分配、委托人如何监督代理人的三大基本问题,填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空白。从合同论、交易成本论的观点看,公司是一组合同的连接体。这些合同制约着公司发生的交易,使得交易成本低于由市场组织这些交易时发生的成本,而企业的产生就是因为其内部交易在成本上比市场交易本身更有优势。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来看,当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随之就产生了代理问题,而委托者必然要通过合理设计一项有效的合约以达到控制代理者的目的。该合约本身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一方面能够让代理人在管理企业中具备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能确保代理人须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并促进股东利益最大化。因而能够推出,企业的经营需在合约关系整体框架下运行,而合同关系的载体包括公司章程、公司法等。在它们共同的规范和约束下,股东的权利、董事选举流程、董事职权和责任以及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关系有了明确的合约规定,本质上讲,这就是公司治理安排内容,公司治理实际上一组合约关系。
就委托代理理论而言,为约束代理人在有限理性下和自我利益导向下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需要通过合理的制衡机制安排,来对抗潜在的权力滥用,并通过相关激励机制来使代理人为股东出力和谋利。
就产权理论而言,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产权或控制关系。因为产权理论认为公司的边界被所有权所规定,而所有权是控制的权利基础,这些权利包括提名和选举为股东利益管理企业的董事和经理的权利,要求董事和经理就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出决策并给与解释的权利,任命独立审计师核查公司账务的真实性和恰当性,并拥有对企业财务报告和账目疑点提出质问的权利。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企业资产运作和日常经营的控制权,而这一点需要通过得到企业股东授予。这又把所有权与现代企业理论、公司治理联系起来。
1.2现代企业理论与所有权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再严格细致的合同都只能看作完备契约的近似,而由于合同的不完备性,从而公司治理和企业产权的合理安排是及其重要的。
一个完备的契约具备这样的特性,它准确描述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一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如果一个契约不具有这种特性,即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状态及其权责未包含在该契约内,则这个契约就是不完备的。而契约的不完备性正是由于现实本身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监督成本所决定的[2]。
当合同不完备时,就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合同中未包含的状态出现时,该如何解决以及谁说了算?这就是剩余控制权问题,即在合同未说明的状态出现时,权利如何分配以及如何行使。由于控制权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才能让决策者承担的全部财务后果,这样,他的自利动机就会驱使他尽可能做出好的决策。
至于如何使这两者尽量匹配,还要依靠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所有权形式不同,如股权的集中与分散等,公司的治理形式也会不同。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当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时,就存在代理人问题;而根据契约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完全契约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无法通过完全契约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层完全根据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来行事。这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使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文献综述
Adolf Berle 和 Gardiner Means(1932)在其著作《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3]通过探讨了大企业的发展,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并得出股权过度分散容易导致管理层自我利益导向从而使股东利益被侵蚀。
Morck Randall, Andrei Shleifer和Robert W. Vishny(1988)在其论《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 An empirical analysis 》[4]股权结构和该公司的市场估值之间的关系,以托宾Q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371家财富500强企业1980年的横截面数据,得出公司股权结构与其托宾Q值显著非单调关系的证据。在一定股权集中度下,公司治理效率会提高。
Klaus Gugler、Dennis C. Mueller和B. Burcin Yurtoglu(2003)在其论文《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eturns on Investment》[5]分析了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9,000公司治理机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影响与投资回报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公司治理结构薄弱的亚太地区,分散性的持股方式更有利于公司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本文认为,该结论在中国证券市场是同样适用的。
何浚(1998)在论文《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6],以1996年底560家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并引入“内部人控制”的概念。并提出改变股权过度集中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佘镜怀、胡洁(2007)在论文《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7]选取沪深88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其2000-2004年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样本数据,得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与行业高度相关, 对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非竞争性行业则相反。
王新霞、刘志勇、孙婷(2011)在论文《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变迁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在保持一定股权集中度并同时形成几大相对控股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Desheng Zhu and Xiangjuan Wang(2011)在论文《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dophytism》[9]选取沪深交易所90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 2001〜2004年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国有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显著U形。
本文假设对中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相对分散可能较为有利。高度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有负面影响。
2.2创新与不足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本文选取173家重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其股权结构、公司治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变量选取上进行了创新,即以国家股流通前后,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相对变化值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以分析国家股流通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的影响。由于国家股流通样本上市公司企业重组、资产规模变化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对公司经营效率的衡量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3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国内外比较
股份制、公司制、证券市场不同的发展背景,以及不同的产权制度基础,各国在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3.1美日综述
美国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以其为例。现代美国具有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而美国公司的融资方式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同时反垄断的传统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由财富集中和垄断导致公平竞争缺乏生存土壤也是美国人民强烈反对的,基于这样的大众情绪,美国政府通过多项法案以限制持股人。
日本是东方现代经济最为成熟的国家,以其为例。日本的现代企业脱胎于财阀集团式家族企业,日本主要股权主要控制在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手中。日本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这是沿袭战时金融机构对指定公司提供军需贷款的制度。当企业发生危机,银行会采取救助措施,同时银行对企业的持股也会上升。
美、日企业经理人员具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同时管理人员的除了薪酬还包括股票期权、年终奖、有条件的股票奖励,除了大股东外部监督公司内部治理再辅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治理结构[10]。
3.2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
从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形成的过程来看,证券市场是股份制公司发展的产物,是企业组织形式和社会资本流动规则演变的必然结果。而为我国国有企业募集资金、形成资本积累是中国证券市场形成的初始动力[11],也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中国证券市场这样的历史形成背景造成了其先天明显的缺陷。
3.2.1股东控制权残缺
股东行使控制权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在股东大会上投票,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二是在股票市场上转让,通过影响股价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9]。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按有关规定,国家股不允许在证券市场上流通,国家股一股独大,没有动力关心股票市场价格。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家股名义上获得了流通权,却难以产生实际的减持。对市场进入的限制和对市场行为的行政干预必然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扭曲。
2.2.2股权结构畸形
国有股所占比重过大。由于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具有不确定性,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因此,国有股份过大,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过度集中。这不利于经理层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多元化主体产权主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且有可能使小股东的利益受损。
3.2.3经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公司管理层在公司有效的治理结构下,其行为能得到适当的约束,以促使其行为与股东利益一致,当公司管理层管理不佳时,股东有能力撤换不符合股东利益的管理层。然而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缺乏这种制约和转换机制。
从理论上讲,占支配地位的股东在公司的控制权更有优势,其在公司股份比重大,公司的经营绩效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处于自身利益考虑,控股股东在监督以及激励管理层上面有更大的动力,从而使管理层的行为符合股东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要求。然而,国有投资主体本身相对模糊,加上政府的特殊性,使得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趋于行政化,而很多国有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员本身具有行政级别,缺乏客观评价经理人员的市场机制,在与政府博弈的结果是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
4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
公司股权集中度的不同形成其不同的治理结构,从而在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框架。
4.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股东制衡
在股权过度分散的公司,小股东普遍存在一种“理智的冷漠”,即基于对自身投入产出对比的分析,缺少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大多数小股东都抱有这样的想法:我在公司持股比例微乎其微,按股份享有的表决权对提案的通过与否,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即使联合其他小股东,以参加股东大会等形式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对公司管理层实施监督,固然对公司经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最终会使股利增加和股票升值,但对自己所得收益和话费的时间、精力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搭便车”的心态会在分散的小股东中蔓延——大家都想着其他股东参与公司监督,自己则作壁上观。如果都想着“搭便车”,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车可搭”,为管理层的监督留下真空。
与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不同,在股权比较集中的公司,数个大股东持有公司相当部分股份,股利分配与股价变动和其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得失甚至是存亡,因此大股东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公司治理和公司决策。另外,由于大股东持有的表决份额较大,对股东大会提案及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通过与否很大的影响甚至决策权,因此他们也有实力和能力关心和监督公司经营。因此,在股权集中的公司,尽管小股东依旧选择“搭便车”,大股东却有积极性去充当“拉车人”,对管理层的监督就不会落空。
但是,大股东也不是“甘愿免费拉车”,大股东也是一个经济人,在最大化自己利益的企图和追求,在其对公司重大事物拥有决定权而制衡机制又不健全时,他们便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决定权,不择手段追求自身的利益。
因此,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股权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对公司价值创造起到正面作用;但另一方面,大股东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通过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小股东的利益为自己谋取私利。相比较而言,股权适度集中,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有其他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制衡防止大股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另外一方面大股东可以对经理人实施到位的监督,在内部监控制衡机制方面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4.2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制衡
在股权高度分散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经营者掌握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公司管理层比公司小股东在公司经营实际情况方面存在天然的信息优势,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小股东的决策极易趋同于公司管理层。而本身的选择惯性以及“搭便车“的动机更加有利保障了现任管理层的地位,从而管理层本身的优胜劣汰难以推动。
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在管理层的选择上有相对乃至绝对的话语权,其心仪的管理层更容易成为公司的代理人,从而不同管理层的竞争形同虚设。由于是大股东自身的选择,其本身只会在现任管理层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给公司经营效益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时,才会有动力去替换公司管理层。因此,这说明在高股权集中度下一般不利于经理人的更换。
比较而言,股权适度集中,可能最有利于经理在经营不佳的情况下被迅速更换。这是因为:一方面大股东有动力和能力撤换不合格的经理人;另一方面受到其他大股东的制约,某以大股东强行支持同自己关系密切的总经理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
以上理论分析表明,股权适度集中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治理效率应该是倒“U”形的关系[12]。
5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国有股流通有利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从而改善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 形成市场化的制约机制,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5.1描述性统计
5.1.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173家重点国企股改对象(173家重点国企股改对象,齐鲁石化退市不纳入本样本),其中135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38家央企上市公司。(央企38家,广东27家,上海25家,安徽8家,北京13家,湖北8家,江苏9家,四川8家,辽宁9家,浙江9家)。本文收集样本国企2004年底和2007年底的股权结构数据以及资产收益率数据,分别作为股改前和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效率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5.1.2股权集中度衡量指标
CRn指数,一般。表示前n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反映公司的股份在前若干位大股东的集中情况,前n位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表明公司股权越集中,反之,股权集中度越低。本文取n=10(我国股市倾向以前十大股东来衡量股权集中度)。
赫芬达尔指数,简称H指数。前n大股东持股比例各自平方后相加。n可以取大于1的自然数,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本文取n=5,即表示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该指数越接近于1,说明股权越集中。
Z指数,指第一、二大股东持有股份之比。比值越大说明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相对影响越大。
本文选取国有股流通后Z变化值ΔZ=Z2007-Z2004,国有股流通后赫芬达尔指数变化值ΔH=H2007-H2004,国有股流通之后ΔCR10=CR102007-CR102004,作为解释变量。
对于单个公司而言,公司治理效率与资产收益率正相关,选取资产收益率为作为公司治理效率的替代变量,资产收益率变化值为被解释变量。
表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指标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ΔROA%
173
-25.7100
28.2700
0.6650
5.4221
ΔH%
173
-0.5837
0.3807
-0.0743
0.0850
ΔZ%
173
-795.9229
253.6111
-22.5956
93.7676
ΔCR10%
173
-34.0700
30.9400
-7.9898
9.4967
ΔROA表示样本国有上市公司2004年与2007年资产收益率变化情况,其平均数值为0.6650%,表明国有股流通后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有小幅提高。
ΔZ表示样本国有上市公司2004年与2007年公司前一、二大股东持有股份之比的变化值,其平均数值为-22.5956 %,也就是说在股改后该比值有了较大的变动,这说明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相对控制力有了明显的下降。
ΔCR10描述了样本国有上市公司前十大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变化值,其平均数值为-7.9898%,这意味着国有股流通后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变化不显著。
ΔH5描述了样本公司前五大股东持有股份比例平方之和的变化值,其平均数值为-0.0743%。H指数可以反映前几大股东之间股权分布以及对公司控制力的整体的非均衡分布格局。这表明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很不显著,样本国有上市公司股东相互制衡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5.1.3国有股流通后样本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散情况对比分析
鉴于我国证券市场普遍使用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股权结构,本文将以该指标对国有上市企业在国有股流通之后的股权变化情况作进一步说明。
表5.2 样本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变动对比分析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000009
中国宝安
2.87
+
600050
中国联通
-5.53
-
000011
深物业A
1.53
+
600054
黄山旅游
1.42
+
000012
南玻A
-7.34
-
600059
古越龙山
-14.2
-
000016
深康佳A
-15.37
-
600062
华润双鹤
-1.13
-
000021
长城开发
-13.21
-
600064
南京高科
-14.23
-
000024
招商地产
0.48
+
600068
葛洲坝
4.94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000027
深圳能源
13.03
+
600102
明星电力
-17.35
-
000037
深南电A
-0.26
-
600115
东方航空
-0.66
-
000039
中集集团
-1.24
-
600120
浙江东方
-11.37
-
000042
中洲控股
-4.09
-
600126
杭钢股份
-6.77
-
000062
深圳华强
-2.97
-
600160
巨化股份
-13.77
-
000063
中兴通讯
-9.38
-
600166
福田汽车
-12.17
-
000069
华侨城A
-19.07
-
600168
武汉控股
-9.85
-
000088
盐田港
-7.14
-
600171
上海贝岭
-17.05
-
000096
广聚能源
-8.08
-
600188
兖州煤业
-2.5
-
000100
TCL集团
-21.98
-
600205
福日电子
-16.88
-
000155
川化股份
-8.63
-
600231
凌钢股份
-10.41
-
000402
金融街
-17.92
-
600235
民丰特纸
-14
-
000410
沈阳机床
-5.05
-
600236
桂冠电力
-5.62
-
000422
湖北宜化
-11.59
-
600258
首旅酒店
-6.76
-
000425
徐工机械
-10.28
-
600266
北京城建
-8.8
-
000429
粤高速A
0.01
+
600267
海正药业
-15.34
-
000488
晨鸣纸业
-3.81
-
600298
安琪酵母
-19.18
-
000501
鄂武商A
8.28
+
600309
万华化学
-14.21
-
000507
珠海港
-9.85
-
600317
营口港
-23.42
-
000520
*ST凤凰
-14.27
-
600319
亚星化学
-10.94
-
000522
美菱电器
-4.44
-
600320
振华重工
-9.03
-
000524
东方宾馆
-10.45
-
600323
瀚蓝环境
0.58
+
000531
穗恒运A
4.76
+
600332
白云山
-5.99
-
000541
佛山照明
-6.77
-
600350
山东高速
-0.82
-
000543
皖能电力
-8.97
-
600377
宁沪高速
1.74
+
000581
威孚高科
-9.21
-
600383
金地集团
-34.07
-
000597
东北制药
-4.64
-
600386
北巴传媒
-9.82
-
000601
韶能股份
2.26
+
600399
抚顺特钢
-19.1
-
000619
海螺型材
-12.6
-
600415
小商品城
-0.82
-
000625
长安汽车
-0.72
-
600426
华鲁恒升
-16.09
-
000636
风华高科
-23.07
-
600475
华光股份
-8.65
-
000651
格力电器
-27.41
-
600510
黑牡丹
-12.53
-
000666
经纬纺机
1.25
+
600529
山东药玻
-15.06
-
000680
山推股份
1.81
+
600533
栖霞建设
-13.89
-
000682
东方电子
-10.07
-
600547
山东黄金
-10.66
-
000698
沈阳化工
-19.24
-
600548
深高速
-8.44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000707
双环科技
-1.56
-
600578
京能电力
-4.87
-
000715
中兴商业
4.86
+
600585
海螺水泥
1.24
+
000720
新能泰山
-16.84
-
600591
泰豪科技
-26.88
-
000751
*ST锌业
-18.88
-
600597
光明乳业
-2.53
-
000756
新华制药
-6.63
-
600604
市北高新
-4.34
-
000759
中百集团
1.94
+
600607
金丰投资
-15.29
-
000761
本钢板材
30.94
+
600618
氯碱化工
-2.43
-
000767
漳泽电力
-8.35
-
600623
双钱股份
-1.93
-
000783
长江证券
-14.69
-
600626
申达股份
-15.9
-
000785
武汉中商
-16.9
-
600627
申达股份
-15.9
-
000786
北新建材
-7.7
-
600628
新世界
-13.23
-
000800
一汽轿车
-7.64
-
600631
龙头股份
-22.96
-
000822
*ST海化
-27.89
-
600637
百视通
-22.47
-
000823
超声电子
-5.87
-
600638
新黄浦
-21.66
-
000850
华茂股份
-12.44
-
600639
浦东金桥
1.96
+
000858
五粮液
-4.48
-
600648
外高桥
-2.27
-
000866
三湘股份
-11.69
-
600649
城投控股
-3.01
-
000869
张裕A
-1.7
-
600650
锦江投资
-0.26
-
000888
峨眉山A
-1.44
-
600674
川投能源
-2.4
-
000912
泸天化
-5.37
-
600679
金山开发
-28.62
-
000913
钱江摩托
-7.99
-
600688
上海石化
0.3
+
000919
金陵药业
-11.38
-
600702
沱牌舍得
-16.74
-
000927
一汽夏利
2.08
+
600723
首商股份
-16.66
-
000931
中关村
-7.74
-
600726
华电能源
-17.98
-
000956
欣龙控股
-25.62
-
600727
鲁北化工
-20.64
-
000973
佛塑科技
-24.43
-
600736
苏州高新
-7.59
-
000977
浪潮信息
-16.86
-
600741
华域汽车
-15.53
-
000987
广州友谊
3.6
+
600744
华银电力
-15.85
-
000999
华润三九
5.72
+
600756
浪潮软件
-15.56
-
600000
浦发银行
10.34
+
600776
东方通信
-7.75
-
600002
齐鲁石化
退市
退市
600787
中储股份
-4.44
-
600006
东风汽车
-14.27
-
600795
国电电力
-20.02
-
600008
首创股份
-10.6
-
600796
钱江生化
-22.75
-
600009
上海机场
-5.09
-
600808
马钢股份
-4.96
-
600011
华能国际
0.99
+
600819
耀皮玻璃
-3.14
-
600012
皖通高速
-3.61
-
600827
友谊股份
-3.92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集中度变动
符号
600015
华夏银行
-11.16
-
600835
上海机电
2.26
+
600022
山东钢铁
4.53
+
600839
四川长虹
-22.61
-
600026
中海发展
-3
-
600841
上柴股份
1.82
+
600027
华电国际
16.13
+
600843
上工申贝
-10.54
-
600028
中国石化
-0.61
-
600859
王府井
13.55
+
600029
南方航空
1.47
+
600871
*ST仪化
0.99
+
600035
楚天高速
-1.84
-
600880
博瑞传播
6.47
+
600036
招商银行
4.74
+
600894
广日股份
-6.92
-
600037
歌华有线
-22.01
-
600971
恒源煤电
-0.06
-
注: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1.国有企业普遍股权集中度有明显下降。139家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流通之后股权集中度下降,占样本比例80%。
图5.1 股权集中度分布饼状图
2.从样本数据来看,国有股流通之后,按行业分布,信息服务、计算机设备、家用电器等新兴行业或竞争性行业股权集中度行业平均降幅明显,电力、钢铁、机械设备、航空机场、银行等资源性或垄断性行业股权集中度行业平均降幅不明显或甚至更为集中。这说明激活市场活力,国有垄断行业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表5.3 股改后各行业股权集中度降幅分布表
行业(同花顺)
行业集中度降幅
股改企业数量
行业平均降幅
非汽车交运设备
-28.62
1
-28.62
信息服务
-80.63
4
-20.16
农林牧渔
-19.18
1
-19.18
计算机设备
-56.95
3
-18.98
家用电器
-91.81
5
-18.36
纺织服装
-82.39
5
-16.48
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
-15.06
1
-15.06
有色金属
-29.54
2
-14.77
电子元器件
-69.64
5
-13.93
化肥农药
-62.32
5
-12.46
港口水运
-57.68
5
-11.54
其他化学制品
-10.94
1
-10.94
房地产
-181.69
18
-10.09
化工
-112.86
12
-9.41
电力设备
-18.72
2
-9.36
轻工制造
-17.81
2
-8.91
通信设备
-17.13
2
-8.57
汽车
-57.46
7
-8.21
建筑材料
-48.8
6
-8.13
其他交运设备
-7.99
1
-7.99
食品饮料
-39.65
5
-7.93
医药生物
-62.14
8
-7.77
证券、信托、保险
-13.44
2
-6.72
非电力公用事业
-19.87
3
-6.62
电力
-81.34
16
-5.08
餐饮旅游
-17.23
4
-4.31
机械设备
-37.17
9
-4.13
商业贸易
-31.79
9
-3.53
陆路运输
-17.66
8
-2.21
商业物业经营
-3.79
2
-1.90
出版传媒
-3.35
2
-1.68
航空机场
-4.28
3
-1.43
采掘
-2.56
2
-1.28
钢铁
-5.77
6
-0.96
水泥
1.24
1
1.24
银行
3.92
3
1.31
百货零售
1.94
1
1.94
综合
2.87
1
2.87
3. 本文定义前十大股东比例之和小于30%为股权分散,介于30%-60%为股权适度集中,大于60%为股权集中。国有股流通之后,样本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和股权适度集中比例有了明显的增加,股权集中的比例有明显减少,但是股权集中仍高达74家比例为42.775%。说明盘活国有资产,进一步优化国企股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