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明棚洞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改进.ppt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2047832 上传时间:2025-09-03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75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棚洞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改进.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明棚洞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改进.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1/18,#,一、前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其施工特点是:整体性要求比较高,要求连续浇筑,;,结构的体量较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内部蓄热量大,温度应力增大,使得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问题成为设计及施工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养护工艺。,鹰厦线,K33,工地施工中,明洞边墙底部宽,2.8m,,上部宽,1.91m,,一次性浇筑混凝土,109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我,QC,小组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明棚洞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艺进行了改进。,一、前言,小组名称,鹰潭工务机械段桥隧大修一车间,QC,小组,注册号,成立日期,2015,年,10,月,20,日,登记日期,2015,年,12,月,17,日,活动时间,2015.10,2016.3,小组类型,改进型,活动课题,明棚洞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改进,小组成员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组内职务,组内分工,陈海兵,45,男,主任,本科,组长,总体负责人员安排及成果发表,刘剑峰,35,男,副主任,本科,副组长,总体负责技术和具体事宜,二、小组概况,二、小组概况,姓名,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组内职务,张永军,27,男,助工,本科,组员,技术及实验管理,朱旋,25,男,助工,本科,组员,技术及材料管理,韩周茂,26,男,助工,本科,组员,数据收集管理,聂泳兵,39,男,工长,高中,组员,负责实施工作,何新海,25,男,副工长,大专,组员,负责实施工作,胡国裕,45,男,副工长,高中,组员,负责实施工作,张剑,31,男,副工长,大专,组员,负责,安全及教育,工作,小组任务,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进行,PDCA,循环改进,降低明棚洞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三、选题理由,1,、问题的提出,鹰厦线,K33,工地施工中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第一次浇筑大体积砼(一节边墙)三天后出现一条竖向裂缝,,长度超过,0.5m,和宽度超过,1mm,。我,QC,小组对现场混凝土施工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后,初步确定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完善,造成的。,2,、确定课题,为了解决,K33,工地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完善,出现的问题,我,QC,小组结合现场施工,认真总结经验,从源头入手,明棚洞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改进作为此次课题。,四、确定目标,为了解决明棚洞防水材料与砼表面不密贴以及伸缩缝等关键部位的防水问题,我,QC,小组将确定以下目标:,1.,选取最经济有效的方案,以最小的成本,,杜绝现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型裂缝的出现,。,2.,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的不断改进,达到改善混凝土质量的目的,减少因,养护方法不完善,造成的混凝土表面裂缝、蜂窝麻面等问题,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3.,提高施工人员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重视程度。,五、原因分析,针对,K33,工地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养护方法不完善,而导致,的,问题,小组成员认真分析,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主要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因素并制定对策。,(,1,)养护次数太少和养护时间太长;,(,2,)夜间未进行养护;,(,2,)养护期不够;,(,3,)养护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养护工作不细致;,(,4,)原养护方法不完善。,1,、通过关联图我们得到以下的末端因素:,五、原因分析,2,、,原因分析及查找要因,经,我,QC,小组,多次研究讨论,,得到以下对策:,序号,末端因素,对策及措施,目 标,地点,完成,时间,负责人,1,养护,次数太少,和养护间隔时间太长,施工员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工作的盯控,根据每天的天气情况以及混凝土的期龄对养护次数、频率,现场,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新浇筑混凝土保持表面湿润状态,杜绝因养护次数太少而出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施工现场,2015,年,11,月,何新海,徐迎祥,2,夜间未进行养护,施工员、技术员对夜间砼养护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夜间养护次数及频率,施工现场,2015,年,11,月,聂泳兵,徐迎祥,五、原因分析,序号,末端因素,对策及措施,目 标,地点,完成,时间,负责人,3,养护期不够,及时统计每次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制定养护期时间表格,盯控人员对未到养护期的混凝土养护情况每天进行检查,保证,14,天的养护期,施工现场,2015,年,11,月,韩周茂,张永军,4,养护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养护工作不细致,加强相关培训,施工人员对质量重视度相对有较大提高,项目部及施工现场,2015,年,11,月,张剑,5,原养护方法不完善,通过,PDCA,循环模式不断改进最经济、有效、适用现场实际的方法,通过探索改进得到最经济、有效、适用现场实际的方法,项目部及施工现场,2015,年,12,月,刘剑峰,张永军,五、原因分析,通过按上表对策及措施,对以上末端原因进行了逐一排查,得到以下结论:,1.,现场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解决了养护次数、频率、养护期不够、养护人员意识淡薄等引起的混凝土质量问题(窄边墙未因养护问题出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2.,大体积混凝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原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完善。,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1,、改进混凝土外部养护工艺,1,)方法:混凝土拆模板前,浇筑完混凝土后,612,小时(根据现场天气、温度情况)开始养护,采用混凝土上部储水,模板周围自然溢流方式进行养护。拆除模板后,将橡胶固定在混凝土顶部,在橡胶管每隔,20cm,钻一小孔,然后,24,小时不间断送水,水流经橡胶管流出后沿混凝土面四周自然流水,达到不间断保养目的。,2,)措施:按上述方法进行实施。,3,)结果:按上述方法现场浇筑,22,延米(一节边墙)大体积混凝土后任然出现,1,条裂缝,但裂缝变细(宽度小于,0.5mm,)、变短(长度小于,0.5m,)。,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4,)结论,:此方法虽能改善混凝土养护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混凝土养护存在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因养护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将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排出。,2,、改进混凝土外部养护工艺,1,)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内部预设冷却管,浇筑完混凝土后,,待模板产生微热,则开始在冷却管中送水,直至冷却管进出口水温无变化。,2,)措施:首先选定具体方案,经过全体,QC,小组,讨论及查阅资料,我,QC,小组本着节约成本、方便施工的宗旨,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边墙)的成型形状,制定了以下冷却管的布置方法。,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有避车洞边墙冷却管布置,无避车洞边墙冷却管布置,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材料选择,:,现场选用厚度,3mm,、,内径,32mm,的钢管;冷却管连接时端头及连接用的弯管需进行,车,丝,,车,丝长度不得小于,3cm,。,序号,材料名称,单根长度,数量,总量,备注,1,冷却管,10m,8,根,80m,纵向,2,1m,6,根,8m,横向及竖向,3,1.35m,1,根,1.35m,出水口,4,2.35m,1,根,2.35m,出水口,5,1.05,2,根,2.1m,进水口,6,冷却管弯头,/,/,16,个,冷却管转向,7,12#,铁丝,/,/,40m,固定冷却管,每节宽边墙冷凝管安装所需材料,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为施工方便,现场用,12#,铁丝将冷却管固定在拉模螺杆上,局部布置如下:,。,我 们,做 事,很 认,真,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第一次,安装冷却管的边墙浇筑后,现场对冷却管进出水口的温度分别进行了测量,测得冷却管平均每分钟出水量为,25L,,每天早中晚对进出水口水温测量三次,连续测量,3,天。至此,得到以下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公式,Q=Cm,t,计算出第一天冷却管混凝土内部带出,热量,103624KJ,,第二天带出热量,710640KJ,,第三天带出热量,449064KJ,。,其中,只第一天带出的热量就可将,329Kg 25,的水从烧开,。,六、,采用,PDCA,循环,对原有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改进,3,)结果:在加强外部养护的同时按上述方法浇筑,33,延米(,3,节)后,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未出现裂缝。,4,)结论:此方法基本解决混凝土因,养护方法不完善,产生的问题,初步达到预期目标。暂定此方法为现场使用方法,后期须经过现场检验。,七、,效果检查,效果:经过,3,个月的混凝土工程管理,PDCA,循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完善,的问题,现场大体积混凝土共检测,121,延米(,11,节),未发现结构型裂纹产生。,结论:现场大体积混凝土因养护方法不当出现的质量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达到了设定的目标要求,。,七、,效果检查,原养护方法有结构型裂缝,养护方法改进后,结构型,无裂缝,从中看变化,八、巩固措施,1,、,今后,在,K33,工地工程中面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将,完善,本次,QC,活动中总结出的办法措施,切实指导现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2,、以求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本次,QC,成果,在本次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改造。,九、,体会及今后打算,通过此次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艺的改进,我们以经济、有效且适合现场的方法解决了现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面临的问题。,1,、通过本次,QC,活动,培养了一批有经验、懂管理、会创新的年轻管理人员,增强了,QC,小组成员面对问题后对措施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能力。,2,、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为今后的施工打下了基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QC,小组在今后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继续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攻关,为施工质量的提高不断坚持奋斗。,九、,体会及今后打算,希望各位领导指正和批评。,QC,成果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