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045418 上传时间:2025-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结 项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实施“问题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立项编号 BB09-031 课题类别 _________中学数学____ __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 邱 至 悠 所在单位 江西省上犹县油石中学 通讯地址 江西省上犹县油石中学 电 话(办)0797—8570438(手机)15570068076 邮 编 341201 E—MAIL yszxsx2009@ 填表日期 2012 年 7 月 28 日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印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请打印填表,也可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书写要清晰、工整。 2、 本表须填写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3、 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4、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邮编:330046联系电话:0791-8514394,传真:0791-8514336。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实施“问题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成果形式 论文作品、案例、获奖证书 立项时间 2009年5月16日 完成时间 2012年7月26日 鉴定时间 2012年10月 日 是否通过鉴定 是 课 题 主 要 研 究 人 员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 1 黄清平 男 42 中高 油石中学 指导协调 2 邱至悠 男 35 中一 油石中学 全面主持 3 刘大本 男 37 中一 油石中学 资料分析 4 张鸿标 男 38 中一 油石中学 公开课 5 黄河源 男 41 中高 油石中学 资料分析 6 余先钧 男 35 中一 油石中学 公开课 7 卢毓平 男 32 中一 油石中学 资料分析 8 欧阳 苇苇 女 29 中一 油石中学 公开课 9 邱全东 男 34 中二 油石中学 资料分析 10 罗烈明 男 36 中一 油石中学 资料收集、整理 11 罗诗红 女 31 中一 油石中学 公开课 12 郭江 男 35 中二 油石中学 资料收集、整理 二、研究成果简介 内容提示: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和重要建树等。该栏目限定在3000字左右。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师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确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数学学科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教学模式,并促使每位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 (2)学生目标: A、能独立思考,自觉、积极、主动、平等的参与问题的探究,能自主解决问题,尝试新的做法,有新的发现; B、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2、课题研究的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的问题深入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形成层层递进的“问题意识”。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主动地动脑思、动手做、动口议、动眼看、动耳听、动笔写,独立地观察、分析、类比、联想、辨析、归纳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总体属于教育行为研究。具体方法灵活多样,如调查方法、文献法、实验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 (二)研究步骤     此项课题准备三年完成,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内容,制定课题方案和计划,填表审报课题,审批立项后开始实验。 2、课题的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12年2月) (1)课题研究的启动、探索(2009年6月——2009年10月) ①研究近年国内各地课题研究状况,搜集各种与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 ②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探讨课题方案和计划,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工作。 ③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实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下阶段实验建议与方案。 (2)课题研究提高,发展阶段。(2009年11月——2011年7月) ①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定期安排课题组成员公开展示课。 ②认真备课,课题组经常性进行集体探讨。 ③不断积累经验,写出相关论文和报告,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3)课题后期深入完善阶段。(2011年8月——2012年2月) ①研究活动展示:课堂教学展示典型课例。 ②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作好阶段性总结。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0月)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纳材料,综合研究分析,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 三、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内容提示:预定计划执行情况,课题研究和实践情况,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研究工作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一、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 教师方面 1、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课题组老师精心地钻研教材,重组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为学生的问题研究准备好所有材料,设想每个引导的细节,及时调控处理课堂中的生成问题。为了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不断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由此,课题组老师的能力不断提升,素质也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日渐娴熟,多人次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张鸿标老师在“赣州市中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比赛”中获初中组二等奖,余先钧老师在“全县初中学数学中考复习有效训练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邱至悠、黄河源两位老师被评为“上犹县第二届初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卢毓平老师参加全县中考学科命题竞赛中荣获初中数学学科一等奖。 2、为学校营造了“科研兴校,学无止境”的良好氛围。 本课题研究三年时间里,教师从中收到实效,不仅理论素养有很大的提高,教学基本功也普遍加强。实验的过程,是广大教师思想的解放,理念的更新过程,而实践的本身极大地调动起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研究教学行动的积极性,使之能主动将教学实践中、教学实验中成功的方法、思想、过程记载于“实验流程记载”上,为学校课题研究的实践向理论的上升积累了扎实的材料。而抽取骨干教师成立的课题组成员善钻乐学,精备多讲,以点带面,辐射全体,全员参与,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许多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新的教学方法理论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发表、交流达4篇,获国省、市级论文奖的达20多篇。 3、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更新了教师的理念,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年来,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我们课题组老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进行了多次公开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定期上研究课,并及时组织大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课题组成员实现了从“教师”到“导师” ;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从“教书匠”到“研究员”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策略的开放,使学生的认知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匠人”,而是对学生提出问题、实施探究、归纳应用、实施有效的开放式引导的“艺人”,这必将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真正成为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二)学生方面 1、创设了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学习由“苦学”为“乐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初一备课组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教学,采用愉悦法教学,用心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⑴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单一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饶有趣味,引人入胜,诱发求知欲; ⑵分层定目标,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体验; ⑶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个性得到了张扬。 2、创设了自主、合作的课堂学习氛围,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 “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数学界的共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才能获得主动发展。初二备课组在教学实践中分多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⑴自学新课,变巩固性练习为主的课外作业为预习新课为主的课外作业,使预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种让学生先自学尝试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⑵让学生当课堂的主角。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进竞争机制,互相争辩,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教师演绎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梳理、归纳为主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课堂参与时间增加了,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动手动脑能力大大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民主、和谐的研究、探讨氛围,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世界,用一双“数学眼”去发现问题,并且有勇气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为课堂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源。 3、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学生在发现问题后,改变了以往直接询问答案的做法,他们会参考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凭借周边资源,通过独立探索与合作探索自己先试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研究结果汇报给老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培养。 4、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与反思(特别是变式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反思的效率,在研究时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具备了足够的数学知识,也掌握了相应的方法,但常常仍是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立足于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将课本中一些例题、习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化、或将题中结论隐去,改为“开放式”题型,这样能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反思问题。因此在分析、探究、反思数学问题的解决时,注重引导学生从题目的已知和所求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反思,由因导果,执果寻因,启发思维,展现思维过程。 5、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以上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正向心理体验,快乐愉悦地接受数学知识。特别是暂时后进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扩大了发展的空间。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了有数学特长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以近两年我校在全国数学竞赛中:2010年我校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市三等奖1人,县三等奖1人。2011年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我校获市三等奖1人,县一等奖1人,县二等奖2人,县三等奖1人。二是全县非毕业班期末抽测、中考成绩突出。以2010、2011学年为例,我校数学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等都列全县A类考评学校第一名。 二、课题研究的反思及建议 课题研究虽将要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 1、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还有一部分学生仍认为数学难学,用处不大,不愿意学. 即使在实验班中,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最终选择了放弃数学,有一部分同学的数学情感还不是特别明朗。 2、数学探究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在有些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相当“忙碌”,教室里乱作一团,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很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这样就失去了进行数学活动的意义,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发现,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数学课堂活动应该有浓厚的数学味,学生是在“做”数学。 3、探究过程忽视学困生。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态度不积极和知识匮乏.无法进行数学探究.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他们只注重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让这些优秀的探究者控制着局面.致使学困生被排斥在活动之外.这样忽视学困生的探究活动必然导致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一个层次上得到体现。建议上级在课题结题后继续加强对新出现问题的研究与指导,使得我们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课题研究成果目录 (一)教师成果 1.老师发表的论文: 姓   名                  著作论文                  获奖级别(出版) 邱至悠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问题探究教学”》 《江西教育》 欧阳苇苇 《预防优于转化—对学困生形成的几点思考》 《数学周报》 余先钧 《浅谈数学课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周报》 余先钧 《对初中生数学解题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分析》 《中学课程资源》 2.老师获奖的论文: 邱至悠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市级一等奖 邱全东 《浅谈对后进生的认识与转化》 市级二等奖 罗烈明 《浅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 市级二等奖 余先钧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市级二等奖 邱至悠 《新课标下寓问题探究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市级一等奖 罗诗红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 与创新能力培养》 市级一等奖 张鸿标 《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市级二等奖 罗烈明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市级二等奖 欧阳苇苇 《关于创设生活情境促进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市级三等奖 邱全东 《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市级三等奖 邱至悠 《浅谈新课标下“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省级二等奖 刘大本 《从小学到中学—中小学教育教学链接浅析》 省级二等奖 卢毓平 《情感教学与心理学原理在数学教学的应用》 市级二等奖 罗烈明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省级三等奖 余先钧 《数学课堂提高艺术初探》 省级二等奖 罗诗红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市级三等奖 3.教师的教学案例和课件: 张鸿标 教案《13.1平方根(第一课时)》 市级二等奖 欧阳苇苇 教案《轴对称》 市级一等奖 张鸿标课件《13.1平方根(第一课时)》 市级一等奖 4.教师其它获奖情况: 邱至悠 在2009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初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黄河源 在2009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初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邱至悠 在2009年9月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余先钧 在2009—2010学年学校举行的教学竞赛中荣获壹等奖 欧阳苇苇 在2010年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壹等奖 邱至悠 在2010年9月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欧阳苇苇 在2010年全县初中数学学科教材培训会上执教《轴对称》公开课 张鸿标 在2010年全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壹等奖; 卢毓平 在2010年全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贰等奖; 张鸿标 在2011年全市中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比赛中荣获贰等奖 邱至悠 在2011年全县中考复习有效训练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贰等奖 邱至悠 在2011年8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三届初中数学学科 “骨干教师” 卢毓平 参加2011年全县中考学科命题竞赛中荣获初中数学学科壹等奖 余先钧 在2012年全县中考复习有效训练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壹等奖 (二)学生成果 学生获奖情况: 邱 芳 参加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县三等奖 赖道财 参加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市三等奖 田冬香 参加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市三等奖 胡继发  参加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县一等奖 温最辉  参加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县二等奖 骆 强  参加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县二等奖 胡 东  参加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县三等奖 五、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学校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五、设区市教育局教研室(课题办)审核意见 设区市教育局教研室(课题办)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六、专家结题审核意见 内容提示:专家组对课题研究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研究成果水平等进行评价。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七、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意见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盖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