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中小学校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2045334 上传时间:2025-09-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3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中小学校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中小学校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中小学校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两名学生的六次数学测验成绩(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①甲同学成绩的中位数大于乙同学成绩的中位数; ②甲同学的平均分比乙同学的平均分高; ③甲同学的平均分比乙同学的平均分低; ④甲同学成绩的方差小于乙同学成绩的方差.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2.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下列命题: ①“”的否定是“”; ②已知为两个命题,若“”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 ③“”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若,则且”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大致图像为( ) A. B. C. D. 5.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过点且与轴垂直的直线交两渐近线于两点,与双曲线的其中一个交点为,若,且,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6.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与的图象重合,则可取的值的是( ) A. B. C. D. 7.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8.是平面上的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满足 ,,则动点的轨迹一定经过的( ) A.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内心 9.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10.已知复数z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1.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 A. B. C. D. 12.已知,函数在区间内没有最值,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在上单调递增; ② ③在上没有零点; ④在上只有一个零点.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则使得≥0的概率为 . 14.设为偶函数,且当时,;当时,.关于函数的零点,有下列三个命题: ①当时,存在实数m,使函数恰有5个不同的零点; ②若,函数的零点不超过4个,则; ③对,,函数恰有4个不同的零点,且这4个零点可以组成等差数列.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 1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过直线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36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体积为____ 16.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点E在BD上,EA=EB=EC=ED,BDCD,△ACD为正三角形,点M,N分别在AE,CD上运动(不含端点),且AM=CN,则当四面体C﹣EMN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的图象与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大于6,求的取值范围. 18.(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将曲线上每一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射线与曲线交于点,将射线绕极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交曲线于点. (1)求曲线的参数方程; (2)求面积的最大值. 19.(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点.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其形状; (2)曲线与曲线交于,两点,若,求的值. 20.(12分)已知函数 (1)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证明:. 21.(12分)如图在四边形中,,,为中点,. (1)求;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22.(10分)如图,在斜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均为正三角形,E为AB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 (Ⅱ)求斜三棱柱截去三棱锥后剩余部分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由茎叶图中数据可求得中位数和平均数,即可判断①②③,再根据数据集中程度判断④. 【详解】 由茎叶图可得甲同学成绩的中位数为,乙同学成绩的中位数为,故①错误; ,,则,故②错误,③正确; 显然甲同学的成绩更集中,即波动性更小,所以方差更小,故④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由茎叶图分析数据特征,考查由茎叶图求中位数、平均数. 2.C 【解析】 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判断出正确选项. 【详解】 由于数列是等比数列,所以,由于,所以 ,故“”是“”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本小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3.B 【解析】 由命题的否定,复合命题的真假,充分必要条件,四种命题的关系对每个命题进行判断. 【详解】 “”的否定是“”,正确; 已知为两个命题,若“”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正确;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错误; “若,则且”是假命题,则它的逆否命题为假命题,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判断,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等概念是解题基础. 4.D 【解析】 由题意得,函数点定义域为且,所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且,所以函数为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故选D. 5.D 【解析】 根据已知得本题首先求出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的交点,再利用,求出点,因为点在双曲线上,及,代入整理及得,又已知,即可求出离心率.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代入得:,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又因为,即可得到,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和向量的坐标运算,离心率问题关键寻求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由此计算双曲线的离心率或范围,属于中档题. 6.B 【解析】 根据图象求得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出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求出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结合题意可得出关于的等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图象可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 则,,取, ,则, ,,可得, 当时,. 故选:B. 本题考查利用图象求函数解析式,同时也考查了利用函数图象变换求参数,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7.B 【解析】 解对数不等式可得集合A,由交集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集合解得 由集合交集运算可得,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简单运算,对数不等式解法,属于基础题. 8.B 【解析】 解出,计算并化简可得出结论. 【详解】 λ(), ∴, ∴,即点P在BC边的高上,即点P的轨迹经过△ABC的垂心.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在几何中的应用,根据条件中的角计算是关键. 9.A 【解析】 考虑既属于又属于的集合,即得. 【详解】 . 故选: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运算,属于基础题. 10.D 【解析】 根据复数运算,求得,再求其对应点即可判断. 【详解】 ,故其对应点的坐标为. 其位于第四象限. 故选:D. 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对应点的坐标,属综合基础题. 11.B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是底面为正方形,且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由此求出四棱锥的体积. 【详解】 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是底面为正方形,且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画出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利用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是基础题. 12.A 【解析】 先根据函数在区间内没有最值求出或.再根据已知求出,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零点情况得解. 【详解】 因为函数在区间内没有最值. 所以,或 解得或. 又,所以. 令.可得.且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且, 所以在上只有一个零点. 所以正确结论的编号②④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得出,所以在区间上使的范围为,所以使得≥0的概率为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 点评:几何概型适用于解决一切均匀分布的问题,包括“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但要注意求概率时做比的上下“测度”要一致. 14.①②③ 【解析】 根据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利用已知中的条件作出偶函数的图象,利用图象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当时又因为为偶函数 可画出的图象,如下所示: 可知当时有5个不同的零点;故①正确; 若,函数的零点不超过4个, 即,与的交点不超过4个, 时恒成立 又当时,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由于偶函数的图象,如下所示: 直线与图象的公共点不超过个,则,故②正确; 对,偶函数的图象,如下所示: ,使得直线与恰有4个不同的交点点,且相邻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本题考查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属于难题. 15. 【解析】 由轴截面是正方形,易求底面半径和高,则圆柱的体积易求. 【详解】 解:因为轴截面是正方形,且面积是36, 所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 故答案为: 考查圆柱的轴截面和其体积的求法,是基础题. 16.32π 【解析】 设ED=a,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通过计算可以证明出CE⊥ED. AM=x,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运用基本不等式,可以求出AM的长度,最后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ED=a,则CDa.可得CE2+DE2=CD2,∴CE⊥ED. 当平面ABD⊥平面BCD时,当四面体C﹣EMN的体积才有可能取得最大值,设AM=x. 则四面体C﹣EMN的体积(a﹣x)a×xax(a﹣x),当且仅当x时取等号. 解得a=2. 此时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4πa2=32π. 故答案为:32π 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球的表面积公式,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Ⅰ)(Ⅱ)(2,+∞) 【解析】 试题分析: (Ⅰ)由题意零点分段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为; (Ⅱ)由题意可得面积函数为为,求解不等式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试题解析: (I)当时,化为, 当时,不等式化为,无解; 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 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 所以的解集为. (II)由题设可得, 所以函数的图像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的面积为. 由题设得,故.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18.(1)(为参数);(2). 【解析】 (1)根据伸缩变换结合曲线的参数方程可得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2)将曲线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化为极坐标方程,设点的极坐标为,点的极坐标为,将这两点的极坐标代入椭圆的极坐标方程,得出和关于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即可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1)由于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将曲线上每一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 则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2)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得, 化为极坐标方程得,即, 设点的极坐标为,点的极坐标为, 将这两点的极坐标代入椭圆的极坐标方程得,, 的面积为, 当时,的面积取到最大值. 本题考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考查了伸缩变换,同时也考查了利用极坐标方程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要熟悉极坐标方程所适用的基本类型,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 19.(1),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2) 【解析】 (1)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直接得到的直角坐标方程并判断形状; (2)联立直线参数方程与的直角坐标方程,根据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几何意义结合求解出的值. 【详解】 解:(1)由,得,所以, 即,. 所以曲线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将代入, 整理得. 设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则,. , 解得,则. 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以及根据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几何意义求值,难度一般.(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2)若要使用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几何意义,要注意将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代入到对应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中,构成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韦达定理形式进行分析求解. 20.(1)(2)详见解析 【解析】 (1)将原不等式转化为,构造函数,求得的最大值即可; (2)首先通过求导判断的单调区间,考查两根的取值范围,再构造函数,将问题转化为证明,探究在区间内的最大值即可得证. 【详解】 解:(1)由,即, 即, 令,则只需, ,令,得,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 的取值范围是; (2)证明:不妨设,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 , 要证,即证, 由在上单调递增, 只需证明, 由,只需证明, 令,, 只需证明, 易知, 由,故, , 从而在上单调递增, 由,故当时,, 故,证毕.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最值等,关键是要对问题进行转化,比如把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把根的个数问题转化为图像的交点个数,进而转化为证明不等式的问题,属难题. 21.(1)1;(2) 【解析】 (1),在和中分别运用余弦定理可表示出,运用算两次的思想即可求得,进而求出; (2)在中,根据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正弦函数的有界性,求出的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1)由题设,则 在和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 解得,∴ (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此时.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2.(Ⅰ)见解析;(Ⅱ) 【解析】 (Ⅰ)要证明线面平行,需先证明线线平行,所以连接,交于点M,连接ME,证明; (Ⅱ)由题意可知点到平面ABC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ABC的距离,根据体积公式剩余部分的体积是. 【详解】 (Ⅰ)如图,连接,交于点M,连接ME,则.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Ⅱ)因为平面ABC,所以点到平面ABC的距离等于点到平面ABC的距离. 如图,设O是AC的中点,连接,OB.因为为正三角形,所以,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ABC. 所以点到平面ABC的距离,故三棱锥的体积为 . 而斜三棱柱的体积为. 所以剩余部分的体积为. 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计算体积,意在考查推理证明,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型,一般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1.证明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2.证明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一般构造平行四边形,则对边平行,或是构造三角形中位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