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且,E,F分别是线段PA,C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2.设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满足条件是偶函数,且当时,,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两座岛屿间的距离,小船从初始位置出发,已知在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在的北偏东的方向上,现在船往东开2百海里到达处,此时测得在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再开回处,由向西开百海里到达处,测得在的北偏东的方向上,则、两座岛屿间的距离为( )
A.3 B. C.4 D.
4.已知复数z满足,则z的虚部为( )
A. B.i C.–1 D.1
5.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6.已知全集,集合,,则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B. C. D.
7.若集合,则=( )
A. B. C. D.
8.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此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某小学三年级共有学生500名,随机抽查100名学生并提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能说出两种发明的有45人,能说出3种及其以上发明的有32人,据此估计该校三级的500名学生中,对四大发明只能说出一种或一种也说不出的有( )
A.69人 B.84人 C.108人 D.115人
9.已知中,,则( )
A.1 B. C. D.
10.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
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③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必相等;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11.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假命题 B.是真命题
C.是真命题 D.是假命题
12.已知函数,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____.
14.已知点是双曲线渐近线上的一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
15.若函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6.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若函数的最小值为,求的最小值.
18.(12分)如图,在三棱柱中,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1)证明:平面平面;
(2),分别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试确定点的位置.
19.(12分)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产生超级细菌的主要原因是用于抵抗细菌侵蚀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断的发生,很多致病菌也对相应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起不到什么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某药物研究所为筛查某种超级细菌,需要检验血液是否为阳性,现有n()份血液样本,每个样本取到的可能性均等,有以下两种检验方式:
(1)逐份检验,则需要检验n次;
(2)混合检验,将其中k(且)份血液样本分别取样混合在一起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阴性,这k份的血液全为阴性,因而这k份血液样本只要检验一次就够了,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为了明确这k份血液究竟哪几份为阳性,就要对这k份再逐份检验,此时这k份血液的检验次数总共为次,假设在接受检验的血液样本中,每份样本的检验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都是独立的,且每份样本是阳性结果的概率为p().
(1)假设有5份血液样本,其中只有2份样本为阳性,若采用逐份检验方式,求恰好经过2次检验就能把阳性样本全部检验出来的概率;
(2)现取其中k(且)份血液样本,记采用逐份检验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采用混合检验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
(i)试运用概率统计的知识,若,试求p关于k的函数关系式;
(ii)若,采用混合检验方式可以使得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的期望值比逐份检验的总次数期望值更少,求k的最大值.
参考数据:,,,,
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微型智能机器人(大小不计)只能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或负方向行进,且每一步只能行进1个单位长度,例如:该机器人在点处时,下一步可行进到、、、这四个点中的任一位置.记该机器人从坐标原点出发、行进步后落在轴上的不同走法的种数为.
(1)分别求、、的值;
(2)求的表达式.
21.(12分)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上、下顶点分别为,,为其右焦点,,且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轴上方的点,交直线于点,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若,求取值范围.
22.(10分)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直线过点,且与抛物线交于,两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点的坐标;
(2)求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分别以AB,AD,AP所在直线为x轴,y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再利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EF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
由题可知,分别以AB,AD,AP所在直线为x轴,y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故异面直线EF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向量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2.C
【解析】
∵y=f(x+1)是偶函数,∴f(-x+1)=f(x+1),即函数f(x)关于x=1对称.
∵当x≥1时,为减函数,∵f(log32)=f(2-log32)= f()
且==log34,log34<<3,∴b>a>c,
故选C
3.B
【解析】
先根据角度分析出的大小,然后根据角度关系得到的长度,再根据正弦定理计算出的长度,最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出的长度即可.
【详解】
由题意可知:,
所以,,
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B.
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中的角度问题,难度一般.理解方向角的概念以及活用正、余弦定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4.C
【解析】
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可得,即可得答案.
【详解】
∵,∴,
∴,∴复数的虚部为.
故选:C.
本题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虚部概念,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5.B
【解析】
先由得或,再计算即可.
【详解】
由得或,
,,
又,.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6.D
【解析】
先求出集合N的补集,再求出集合M与的交集,即为所求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
【详解】
由,,可得或,
又
所以.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韦恩图表示集合,集合的交集和补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7.C
【解析】
求出集合,然后与集合取交集即可.
【详解】
由题意,,,则,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D
【解析】
先求得名学生中,只能说出一种或一种也说不出的人数,由此利用比例,求得名学生中对四大发明只能说出一种或一种也说不出的人数.
【详解】
在这100名学生中,只能说出一种或一种也说不出的有人,设对四大发明只能说出一种或一种也说不出的有人,则,解得人.
故选:D
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属于基础题.
9.C
【解析】
以为基底,将用基底表示,根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即可求解.
【详解】
,
,
.
故选:C.
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向量的基本定理,考查向量数量积运算,属于中档题.
10.B
【解析】
用空间四边形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公理2对②进行判断;根据空间角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空间直线位置关系对④进行判断.
【详解】
①中,空间四边形的四条线段不共面,故①错误.
②中,由公理2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故②正确.
③中,由空间角的定义知道,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
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③错误.
④中,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可相交,可平行,可异面,故④错误.
故选:B
本小题考查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关公理,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和认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11.D
【解析】
举例判断命题p与q的真假,再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得答案.
【详解】
当时,故命题为假命题;
记f(x)=ex﹣x的导数为f′(x)=ex,
易知f(x)=ex﹣x(﹣∞,0)上递减,在(0,+∞)上递增,
∴f(x)>f(0)=1>0,即,故命题为真命题;
∴是假命题
故选D
本题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考查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考查指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基础题.
12.C
【解析】
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因为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所以,即,所以,又,所以的最小值为.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5
【解析】
分析:画出可行域,平移直线,当直线经过时,可得有最大值.
详解:
画出束条件表示的可行性,如图,
由可得,
可得,
目标函数变形为,
平移直线,
当直线经过时,
可得有最大值,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定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14.
【解析】
先表示出渐近线,再代入点,求出,则离心率易求.
【详解】
解:的渐近线是
因为在渐近线上,所以
,
故答案为:
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是基础题.
15.
【解析】
若函数恒成立,即,求导得,在三种情况下,分别讨论函数单调性,求出每种情况时的,解关于的不等式,再取并集,即得。
【详解】
由题意得,只要即可,
,
当时,令解得,
令,解得,单调递减,
令,解得,单调递增,
故在时,有最小值,,
若恒成立,
则,解得;
当时,恒成立;
当时,,单调递增,,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恒成立条件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是常考题型。
16.
【解析】
,,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
由已知,,,
若,则或
解得或,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涉及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
【解析】
(1)用分类讨论思想去掉绝对值符号后可解不等式;
(2)由(1)得的最小值为4,则由,代换后用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小值.
【详解】
解:(1)
讨论:
当时,,即,此时无解;
当时,;
当时,.
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
(2)分析知,函数的最小值为4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为4.
本题考查解绝对值不等式,考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是分类讨论思想.
18.(1)证明见解析;(2)为线段上靠近点的四等分点,且坐标为
【解析】
(1)先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2)分析位置关系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二面角的余弦值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计算出的坐标从而位置可确定.
【详解】
(1)证明:因为,,,
所以,即.
又因为,,所以,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解:连接,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由(1)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设,,
,,
代入上式得,,,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得.
令,得.
因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
所以,即,解得.
所以点为线段上靠近点的四等分点,且坐标为.
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以及利用向量法求解二面角有关的问题,难度一般.(1)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先证明线面垂直,再证明面面垂直;(2)二面角的余弦值不一定等于平面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要注意结合图形分析.
19.(1)(2)(i)(,且).(ii)最大值为4.
【解析】
(1)设恰好经过2次检验能把阳性样本全部检验出来为事件A,利用古典概型、排列组合求解即可;
(2)(i)由已知得,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则可求得,,即可得到,进而由可得到p关于k的函数关系式;
(ii)由可得,推导出,设(),利用导函数判断的单调性,由单调性可求出的最大值
【详解】
(1)设恰好经过2次检验能把阳性样本全部检验出来为事件A,
则,
∴恰好经过两次检验就能把阳性样本全部检验出来的概率为
(2)(i)由已知得,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
,,
,
若,则,则,
,,
∴p关于k的函数关系式为(,且)
(ii)由题意知,得,
,,,
设(),
则,令,则,
∴当时,,即在上单调增减,
又,,
,
又,,
,
∴k的最大值为4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的应用,考查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查利用导函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0.(1),,,(2)
【解析】
(1)根据机器人的进行规律可确定、、的值;
(2)首先根据机器人行进规则知机器人沿轴行进步,必须沿轴负方向行进相同的步数,而余下的每一步行进方向都有两个选择(向上或向下),由此结合组合知识确定机器人的每一种走法关于的表达式,并得到的表达式,然后结合二项式定理及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
【详解】
解:(1)
,
,
(2)设为沿轴正方向走的步数(每一步长度为1),则反方向也需要走步才能回到轴上,所以,1,2,……,,(其中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总共走步,首先任选步沿轴正方向走,再在剩下的步中选步沿轴负方向走,最后剩下的每一步都有两种选择(向上或向下),即
等价于求中含项的系数,为
其中含项的系数为
故.
本题考查组合数、二项式定理,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21.(Ⅰ);(Ⅱ),.
【解析】
(Ⅰ)由题意可得,的坐标,结合椭圆离心率,及隐含条件列式求得,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Ⅱ)设直线,求得的坐标,再设直线,求出点的坐标,写出的方程,联立与,可求出的坐标,由,可得关于的函数式,由单调性可得取值范围.
【详解】
(Ⅰ),,,
,,
由,得,又,,
解得:,,.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Ⅱ)设直线,则与直线的交点,
又,设直线,
联立,消可得.
解得,,
联立,得,,
直线,
联立,解得,,
,
,,,
,
,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计算能力.
22.(1),;(2)1.
【解析】
(1)根据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和准线的距离相等,可得p值,即可求抛物线C的方程从而可得解;
(2)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0,代入y2=4x,得,y2+4my﹣4=0,设A(x1,y1),B(x2,y2),则y1+y2=﹣4m,y1y2=﹣4,x1+x2=2+4m2,x1x2=1,(),(x2﹣2,),由此能求出的最大值.
【详解】
(1)∵点F是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P(2,y0)是抛物线上一点,|PF|=3,
∴23,
解得:p=2,
∴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点P(2,n)(n>0)在抛物线C上,
∴n2=4×2=8,
由n>0,得n=2,∴P(2,2).
(2)∵F(1,0),∴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0,
代入y2=4x,整理得,y2+4my﹣4=0
设A(x1,y1),B(x2,y2),
则y1,y2是y2+4my﹣4=0的两个不同实根,
∴y1+y2=﹣4m,y1y2=﹣4,
x1+x2=(1﹣my1)+(1﹣my2)=2﹣m(y1+y2)=2+4m2,
x1x2=(1﹣my1)(1﹣my2)=1﹣m(y1+y2)+m2y1y2=1+4m2﹣4m2=1,
(),(x2﹣2,),
(x1﹣2)(x2﹣2)+()()
=x1x2﹣2(x1+x2)+4
=1﹣4﹣8m2+4﹣4+8m+8
=﹣8m2+8m+5
=﹣8(m)2+1.
∴当m时,取最大值1.
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的求法,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最大值的求法,考查抛物线、直线方程、韦达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