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际经济学》第十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2032843 上传时间:2025-08-31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520.23K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第十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国际经济学》第十三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经济学,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方法可以分为,自动调节,机制,政策调节机制,自动调节机制是指在不考虑政府行为的前提下,由经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平衡。,政府,调节,机制是政府针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采取一系列政策干预和影响经济系统的运行,进而调节国际收支的平衡。,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自动调节机制可以细分为:,自动价格调节机制,自动收入调节机制,自动货币调节机制,13.1,价格调节机制,价格调节机制是指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变化影响了进出口产品数量的变化,进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的机制。该理论将攻击弹性和需求弹性理论应用到国际收支中来,因此也称弹性分析法。,13.1,价格调节机制,价格调节机制的假设条件是:,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影响,贸易,产品的供给是完全弹性的,产出、就业和收入保持不变,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于产品的贸易收支,13.1,价格调节机制,¥,/$,美元(,$,),O,E,D,C,A,F,G,B,S,E,汇率变化和国际收支逆差,13.1,价格调节机制,利用自动价格调节机制实现本国国际收支平衡是有条件的,它受制于本国外汇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弹性。另外,外汇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还可能产生本币贬值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扩大国际收支逆差的现象。,13.1.1,外汇需求曲线的弹性,本国贬值对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有两种效应:,价格效应。在外国产品外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意味着外国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在本国产品本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意味着本国出口产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数量,效应。本币贬值后,进口产品本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数量的减少,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及本币收益的上升会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13.1.1,外汇需求曲线的弹性,假设美国出口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不变,中国外汇市场的需求曲线弹性取决于中国对美国产品进口需求曲线的弹性。中国对美国产品进口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中国对美元需求曲线的弹性就越大,相同幅度的人民币贬值对美元需求数额的下降幅度越大。,13.1.1,外汇需求曲线的弹性,中国,对美国产品进口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中国对美元需求曲线的弹性就越小,相同幅度的人民币贬值对美元需求数额的下降幅度越小。如果中国对美国产品进口需求曲线无弹性,中国对美元需求曲线也是无弹性的,也就是人民币贬值不会改变中国对美元的需求,数额。,13.1.2,外汇供给曲线的弹性,如果中国出口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不变,中国外汇市场供给曲线的弹性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曲线的弹性。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弹性的弹性越大,中国的外汇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相同幅度的人民币贬值对外汇美元供给数额的上升幅度就越大;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中国的外汇供给曲线的弹性就越小,相同幅度的人民币贬值对外汇美元供给数额的增加幅度就越小。,13.1.2,外汇供给曲线的弹性,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曲线为单位弹性,中国的外汇供给曲线为无弹性的垂直线,则人民币贬值不会改变对外汇美元的供给数额。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曲线为无弹性,在外汇市场上中国的外汇供给曲线为一条从右向左向后倾斜的曲线,即随着人民币贬值、汇率的上升,中国外汇供给呈现下降的趋势。,13.1.3,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假设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非充分,就业,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两国价格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没有资本,流动,产品贸易收支等于国际收支,外汇的需求和供给只来自产品贸易,国际收支调整,过程能够瞬间完成,贸易商品的供给是完全弹性的,以贸易收支平衡作为分析的起点,13.1.4,毕克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如果放松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第二个非充分就业的假设以及第五个“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假设,那么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产品价格的变化,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将变得更为复杂。,13.1.4,毕克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考虑了供给价格弹性,本币贬值相对容易实现国际收支改善的目标。如果供给缺乏弹性,即便进出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1,,本币贬值也可以改善国际收支;如果就出口产品的供给无弹性,即,即便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再低,本币贬值也能改善国际收支。如果进出口供给价格弹性趋于无穷大,即,,,,可以得到,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见,,马歇尔,-,勒纳,条件只是,毕克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的特例,是本币贬值改善经常项目的一个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13.1.5,外汇市场的稳定性,O,Q,E,F,C,A,B,H,S,O,Q,E,F,C,A,B,H,S,D,D,O,Q,E,F,C,A,B,H,S,D,稳定和不稳定的外汇市场,13.1.6,价格调整和,J,曲线效应,人们一般把弹性按照时间分解为,3,种类型:,冲击,期弹性,是指按,6,个月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短期,弹性,是指按,1,年期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长期,弹性,,是指,按,2,年,期计算的进出口需求弹性,13.1.6,价格调整和,J,曲线效应,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进口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出口商,他们对贬值导致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所作出的调整都存在以下的时滞反应:,进口,反应的滞后,出口,反应的滞后,不完全竞争,13.1.6,价格调整和,J,曲线效应,O,美元(,$,),¥,/$,E,B,A,本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和国际收支差额,13.1.6,价格调整和,J,曲线效应,一国货币贬值往往并不能立即扭转国际收支逆差,而是存在时滞,即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扭转国际收支差额。本币贬值后,本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往往会经历先恶化,而后随时间延长逐步改善的轨迹,类似于英语大写字母,J,,因此被称为本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13.1.6,价格调整和,J,曲线效应,经常项目,贬值对经常项目的长期影响,J,曲线,时间,0,1,2,3,4,J,曲线效应,13.1.6,价格调整和,J,曲线效应,经济学家马吉把本币贬值后的这种,J,曲线效应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13.2,收入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的假设为:,固定汇率下条件下,所有的价格、工资和利息不变,非充分,就业条件,国民收入是变化的,13.2.1,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决定,S,I,O,E,I,Y,O,Y,C,B,A,E,I,F,S(Y),C,(Y),C,(Y)+I,C,(Y)+,C,I,13.2.2,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投资支出,I,主要受到市场利率,i,的影响,可表示为:,0,国民收入实现均衡时可以得到:,I=,S=MPS,Y,Y=,I,令,,,k,被称为封闭经济中的凯恩斯乘数,表示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即,13.2.3,开放经济小国的乘数,S-I,X-M,O,E,Y,O,Y,C,B,A,E,I,S(Y)-,I,S(Y),I+X,S+M,X+I,),S(Y)+M(Y),13.2.4,包含政府部门的乘数,在推倒进口增长对经常项目的影响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进口增长的时候,必须关注进口产品替代弹性的问题,在此只分析两种极端情况:,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完全不替代,13.2.4,包含政府部门的乘数,在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政府开支以及增加税收,用以降低国民收入、减少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收,用以刺激国民收入增长、增加进口,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顺差。,13.2.6,开放经济大国的乘数,大国的进口支出增加会导致他国出口的增加,将提高其他国家的就业和收入,进而促进其他国家对大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使得大国出口产品的生产增加,反省刺激了大国的就业和收入,并促进了大国进口支出的增加。这种大国进口支出增加所导致的连锁效应将循环往复,每一轮导致的扩张逐步减弱,直到趋近为零。这种由本国国民收入变动到导致的外国国民收入变动,进而反向影响本国国民收入变动的反馈效应被称为国外反应。,13.2.6,开放经济大国的乘数,大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国民收入相互依存关系,13.2.7,吸收法,吸收法的假定为:,国民收入与支出的变化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本币,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13.2.7,吸收法,根据吸收法的分析,贬值对收入的影响可以分为:,资源闲置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重新配置效应,13.2.7,吸收法,贬值对吸收的直接效应有:,现金余额,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表现,为贬值导致物价上升,收入由固定货币收入集团向其他收入集团转移,其他收入集团可以通过名义收入的增加避免物价上升的危害,而固定收入者只有减少消费支出,由工资收入集团向利润收入集团转移,因为工资上升总是滞后于物价的上升,由纳税人向政府转移,13.2.7,吸收法,货币幻觉效应,价格预期效应,其他,影响效应,基于以上的分析,吸收法认为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可以从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变化政策两个方面入手。,13.2.7,吸收法,支出转换政策是指调整对外国商品和服务与本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或支出结构,以实现内外部的均衡,支出变化政策是指通过实施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和国民经济总水平,进而实现内外部均衡。,13.2.7,吸收法,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降低对贸易品的过度需求,降低总吸收。,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可以实施支出转换政策,即调整国内总需求对国内吸收和出口之间的比率,将未使用资源投入出口行业,以增加出口。,13.3,货币调节机制,货币调节机制来源于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一种从货币供求角度出发的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强调国际收支中存在的自动调节机制。当国家的货币市场供过于求时,国民会增加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和投资,以使手中的实际货币余额恢复至意愿水平,这会导致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向逆差方向发展。相反,当货币市场供不应求时,国民就会减少进口需求、出售外国证券,此时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就会发生改善。,13.3.1,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货币调节机制的主要假设包括:,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状态,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稳定函数、对资产报酬、利率等变量不敏感,货币中性,即货币供给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购买力平价成立,以小国为考察对象,国家的商品价格和利率外生,各国,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同方向变动,13.3.1,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资产,负债,中央银行,黄金与外汇(,R,),通货(,C,),国内信用(,),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和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和准备金存款(,),可开列支票存款(,D,),国内信用(,),综合资产负债表,黄金与外汇(,R,),通货(,C,),国内信用(,),可开列支票存款(,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3.3.1,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央行持有的最重要的两类资产包括央行持有的贷款和证券资产,也称央行发行的国内信用或国内储备。央行持有资产的任何增长都将引起负债增长,导致货币供给的扩张。,假如央行在公开市场中购入政府债券,增加本国资产或者扩张国内信用。这一行为净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引发新的贷款,导致货币成倍增加;假如央行从出口商手中购买外汇,增加央行持有的国际储备,出口商将从央行获得的支票存入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导致存款扩张和货币供给的扩张。,13.3.2,国际收支失衡时的货币自动调节,一国的货币供给取决于国际储备和央行额国内信用之和,因此货币供给变动量取决于外汇储备变动量和央行的国内信用变动量之和,即,令,=,和,1-,=,分别为国际储备增长率和国内信用增长率的权数,则:,13.3.2,国际收支失衡时的货币自动调节,在固定汇率制下,影响货币需求的外国价格、本国实际收入的上升幅度之和大于货币供给的央行国内信用上升幅度,将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上升;反之,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减少。,13.3.2.1,外国价格水平上升的效应,O,O,E,Y,外国价格上升效应,13.3.2.1,外国价格水平上升的效应,在固定汇率制下,外国价格上升会导致本国出现暂时性的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的上升以及货币供给数量的增加。从长期分析,货币供给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本国价格的上升以及本国的货币需求上升,从本国的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平衡。,13.3.2.2,本国实际收入增长的效应,O,O,E,Y,本国实际收入上升效应,13.3.2.2,本国实际收入增长的效应,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的实际收入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增加,而货币当局没有进行相应的货币扩张,导致本币低估、本国商品竞争力上升,由此引起短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国际储备上升,从而增加了国币供给,恢复了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也就是国际收支又自动实现了平衡。,13.3.2.3,本国国内信用扩张的效应,O,O,E,Y,O,R,F,本国国内信用扩张效应,13.3.2.3,本国国内信用扩张的效应,国内信用扩张导致的货币供给增长和国内价格上升,偏离了购买力平价线,引起了暂时性的国际收支逆差。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和融通贸易逆差,必然要降低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下降又会引起货币供给减少,从而抵消了国内信用扩张引起货币供给增长的影响,实现了货币供需平衡。,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持续地推行扩张国内信用的政策,只会导致货币供给结构中国内信用的比重越来越大,外汇储备的比重越来越小,直至外汇储备消失殆尽。,13.3.2.3,本国国内信用扩张的效应,货币调节机制认为,国际收支的差额是暂时的,国际收支的调节实际上是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等于由实际经济变量决定的实际货币需求量时,国际收支就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从长期分析,经济系统将会自动修正国际收支的差额。超额的货币供给或者货币需求会被由此引起的资金流进或者流出抵消,最终国际收支差额会被修正。,思考题,解释国际收支的价格调节机制。,解释马歇尔,-,勒纳条件和毕克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的异同。,解释,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乘数效应的区别。,解释吸收法中的贬值效应。,解释国际收支的货币调节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