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60题)
1、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C
2、下列词语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的是( )
A.经历
B.体验
C.探索
D.掌握
【答案】 D
3、 下列哪个选项是迁移( )。
A.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B.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C.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答案】 D
4、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
A.情景与教育
B.年龄大小
C.学业成绩
D.家庭背景
【答案】 A
5、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 B
6、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答案】 C
7、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艺术》课,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通识课程
【答案】 B
8、 学过运算法则之后去做具体的计算题,属于( )。
A.特殊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 C
9、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为了更好地达成“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的教学目标,老师布置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
【答案】 C
10、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
A.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D.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答案】 A
11、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 )阶段。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虚拟自我
【答案】 B
12、 “同学们,每到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万紫嫣红,花儿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张老师所运用的导课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
B.温固导入
C.释题导入
D.故事导入
【答案】 A
13、 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置
【答案】 A
14、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 B
15、 “山笑水笑人欢笑”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高兴
【答案】 B
16、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答案】 A
17、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 A
18、中医使用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体现了思维的(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意识性
【答案】 C
19、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答案】 D
20、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腾伯格
【答案】 B
21、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 A
2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 ).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C.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
D.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
【答案】 C
23、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D
24、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答案】 C
25、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分科课程为主
B.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课程为主
D.校本课程为主
【答案】 C
26、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弗洛伊德
D.斯伯林
【答案】 B
27、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方式是()。
A.操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答案】 B
28、 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三个层面分别是( )。
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B.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D.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答案】 A
29、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 )的要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答案】 B
30、 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
A.罗森塔尔
B.波斯纳
C.玛勒斯
D.布鲁巴奇
【答案】 B
3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 B
32、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 )。
A.川流不息
B.万马奔腾
C.五光十色
D.短斤少两
【答案】 C
33、 人的喜、怒、哀、惧属于( )。
A.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
C.认知过程
D.个性心理
【答案】 B
34、学“角”这一概念,对“纯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
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
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答案】 B
35、(2020年真题)“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
【答案】 C
36、在学习两条直线“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
A.使用分类教学
B.使用变式教学
C.使用例子教学
D.使用比较教学
【答案】 B
37、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答案】 A
38、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专门从事教育工作,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教育家是()。
A.马卡连柯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答案】 C
39、 适合学校大规模、快速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答案】 C
4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 A
41、《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C
42、 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答案】 B
43、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泛智教育思想
C.科学教育思想
D.绅士教育思想
【答案】 B
44、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答案】 A
45、三(1)班的班主任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 D
4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 B
47、 陈老师从电影《陈毅市长》中选取了一些最能突出陈毅革命生涯和个性气质的镜头,对它们进行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由此导入新课《梅岭三章》的学习。这种新课导人方法其中( )。
A.设疑导入
B.直观导入
C.析题导入
D.以旧换新
【答案】 B
48、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答案】 B
49、偏食对小学生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偏食对健康的危害不大
B.影响到人体的正常发育、成长
C.容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大脑和智能的发育成长
D.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答案】 A
50、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B
51、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答案】 C
5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 )
A.1986年
B.1985年
C.1987年
D.1988年
【答案】 B
5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 A
54、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B.从直观动作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答案】 D
55、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 B
56、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答案】 C
57、 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 C
58、 下列对小学生骨折急救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
B.救命在前,防止休克
C.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
D.先包扎固定再进行止血
【答案】 D
59、 吴老师任某班主任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且建立学生档案,依此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吴老师的成长阶段属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答案】 C
60、据班里学生反映新来的数学老师讲课脱离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对此作为班主任的杨老师积极和数学老师进行沟通,班主任杨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A.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
B.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
C.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D.班主任是班级普通的一员
【答案】 C
6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的是(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答案】 C
62、“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属于( )的观点。
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共同
D.原始教育
【答案】 B
63、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答案】 B
64、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 )法。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答案】 B
65、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它体现了( )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A.二级课程
B.一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66、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这属于()。
A.定势
B.功能固着
C.缺乏生活经验
D.粗心大意
【答案】 B
67、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答案】 D
6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重
D.坚持全面发展
【答案】 A
69、下列关于“先行组织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
B.与新旧知识均有关联
C.概括和包容水平低于将要学习的材料
D.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
【答案】 C
70、( )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A.杜威
B.斯宾塞
C.康德
D.夸美纽斯
【答案】 C
71、下列有关儿童厌学症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是一种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B.主要表现是讨厌学习
C.是先天的,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D.治疗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
【答案】 C
72、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B.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
【答案】 A
7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答案】 C
74、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答案】 A
75、小组活动或竞争性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运用中记住英语材料。因此,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必须做到( )。
A.帮学生准备好参加活动必须用到的英语材料
B.不使活动与所学的英语材料脱节
C.设计好活动的各个步骤
D.以活跃气氛为主,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能够记住英语材料
【答案】 D
7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答案】 D
77、 丽丽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提供给她,否则很容易使她产生偏见。这说明其认知方式是( )
A.具体型
B.抽象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 A
78、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
【答案】 D
79、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答案】 B
80、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答案】 B
81、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 ),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A.计划性
B.外显性
C.目的性
D.直接性
【答案】 A
82、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 )。
A.杰克逊
B.博比特
C.泰勒
D.杜威
【答案】 A
83、 下列关于小学生的多动症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动症一般在10岁以后会有异常表现
B.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差
C.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D.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
【答案】 A
84、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答案】 D
85、 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 A
86、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教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称为(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答案】 C
8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隔一天再复习
D.当天复习
【答案】 A
88、 王鸣属于多血质,秦刚属于抑郁质,王鸣和秦刚谁的气质好?( )
A.视情况而定
B.王鸣
C.秦刚
D.无好坏之分
【答案】 D
89、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式
【答案】 C
90、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形象
D.道德体验
【答案】 B
91、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整体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综合性
【答案】 A
92、最近发展区是由( )提出的。
A.布鲁纳
B.维果茨基
C.杜威
D.夸美纽斯
【答案】 B
93、 维果茨基强调( )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A.同化
B.学习
C.社会文化
D.成熟
【答案】 C
94、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 )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等。
A.教学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评价
D.教学策略
【答案】 B
95、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观察实物
B.演示实验
C.到实地参观访问
D.观察教学电影
【答案】 D
96、 班队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 )。
A.教育性原则
B.自主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答案】 A
97、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
B.设计作业
C.设计评价
D.指导学法
【答案】 A
98、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春秋》
D.《大学》
【答案】 A
99、 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 A
100、 ( )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答案】 D
101、小明最近一个周的情绪一直不高,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了了解情况去小明家进行家访,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答案】 D
102、()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A.保罗*朗格朗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
【答案】 C
103、下列不属于努力管理策略的是()
A.激发内在动机
B.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
C.正确归因
D.有问题请教老师
【答案】 D
10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景法
D.欣赏法
【答案】 D
105、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B.伦理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 A
106、(2020年真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蝴蝶效应
B.鲶鱼效应
C.马太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答案】 D
10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甄别性评价
【答案】 A
108、 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答案】 A
109、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 A
110、乘数扩大10倍,被乘数也扩大10倍,则( )
A.积扩大10倍
B.缩小100倍
C.积不变
D.积扩大100倍
【答案】 D
111、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
A.较高水平
B.较低水平
C.中等水平
D.任意水平
【答案】 A
112、学校领导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这属于( )。
A.参与式观察
B.非参与式观察
C.实验室中的观察
D.间接观察
【答案】 B
113、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出选择教育决策的( )。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答案】 C
114、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答案】 C
11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将迁移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答案】 C
116、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 A
117、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A.正常小学生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
【答案】 A
1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答案】 A
11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读写能力的培养
B.听说能力的培养
C.创新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答案】 C
12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
A.备课
B.教师教得好
C.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上课
【答案】 D
12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指导法
【答案】 C
12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 C
123、 教生物的崔老师询问了几个学生努力学习生物的原因.得知小丽是因为喜欢研究小动物、小植物而喜欢生物课;小亮是因为学好生物课,同学们都会崇拜他、听他指挥;小雅是因为学好了生物,崔老师就会表扬她。小丽、小亮、小雅的学习动机分别是( )。
A.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答案】 D
12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125、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
【答案】 C
126、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 A
127、What is the purpose of using information gap activity ( )
A.To prepare students for oral presentation
B.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enjoyable activity based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C.To 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writ
D.To make enough input
【答案】 B
128、小学开始.我们学“北京—******—我爱北京******”,一下包含了词汇、语法、句子、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学习。这使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B.螺旋式教科书结构
C.按活动要求编制
D.按学生心理规律编制
【答案】 B
1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答案】 C
130、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 )
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
B.采取罚款解决班级卫生问题
C.对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
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把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答案】 C
131、学生在课堂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子啊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这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
A.在线课堂
B.网络课堂
C.虚拟课堂
D.翻转课堂
【答案】 D
132、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答案】 C
133、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答案】 D
13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答案】 B
13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 A
136、 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
A.三年级上学期
B.三年级下学期
C.四年级上学期
D.四年级下学期
【答案】 B
13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 )
A.权威型、惩罚型、放任型
B.民主型、惩罚型、权威型
C.监督型、民主型、权威型
D.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答案】 D
138、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弗洛伊德
D.斯伯林
【答案】 B
139、(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科顿
B.波斯纳
C.布鲁纳
D.布鲁巴奇
【答案】 B
140、明明在考试前一天计划自己在第二天的考试中利用一个小时来做卷子.半个小时进行检查。但是,第二天考试过程中明明发现离考试结束只有十分钟了,自己还有几个题没有做完,于是明明加快了做题速度,那么明明分别利用了哪些学习策略?()
A.计划策略,监控策略
B.计划策略,调节策略
C.计划策略,调节策略,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答案】 D
141、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格塞尔
D.威尔逊
【答案】 B
142、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A.以自我为中心
B.概念守恒
C.抽象思维
D.运算思维
【答案】 A
143、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答案】 A
144、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其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 )。
A.榜样作用
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答案】 D
145、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 D
14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答案】 D
147、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答案】 A
14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 )
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答案】 B
14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答案】 B
150、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A.继承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答案】 C
151、“月明星稀”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继时对比
【答案】 B
152、在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答案】 B
153、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等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揭示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叙事研究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B
15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 A
155、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的发明成果,碑刻书画,这对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参观法
D.言语直观
【答案】 C
156、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社会主义制度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 D
157、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