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二.学习要求
注意: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从两方面理解:
宏观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微观上: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2.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3. 对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并不要求学生记住,而是要求会用这些数据来描述和说明问题,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
4.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是重点要求。
课前准备:各种有关天体图片,太阳系模式图,问题分析资料。(其它的则用书本上的)
教具:多媒体
课时:1
一.过程与方法:
问题导入: 评析
1.“宇宙”一词的原意是什么?你知道宇宙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议论,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以鼓励为主。
参考答案:空间称“宇”,时间称“宙”,用空间
和时间来表达宇宙内涵,它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
2.宇宙中的物质天体有哪些形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师: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
星际物质的通称。
学生:观察星空背景下的各种天体图片(幻灯),以及阅读课本文字资料,举例说明宇宙是物质世界。
教师:给予肯定,或者是补充说明。
以学生平时就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能较快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起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和探究宇宙中存在的自然现象。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不同的各种天体,特点和位置较难识记,利用直观感性的天体和天体系统图片资料,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为后面学习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打好基础。
小结简答:
。。。。。。
学生:继续观察各种天体图片,及天体系统图,思考并回答:各种大小不等的天体生活在宇宙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参考答案: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你能用图导的形式说明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吗?通过这个关系图,你能找出其中蕴含的现象吗?
参考答案:
学生回答问题时倡导用自己的语言,依据自己的体会来说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②各种天体都在按各自的轨道有秩序地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层级分明,运行有序,并非杂乱无章。
3.地球的普通性表现在哪里?
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
球的质量和体积图片与数据资料”“九大行星轨道
倾角与偏心率比较数据”等资料。
学生:观察图片,比较数据,分析归纳,说明。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
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与其它行星十分
相似,所以地球只是其中普通一员。
5.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地球上出现生命物质
的条件是什么?
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
的质量和体积图片与数据资料|”“九大行星轨道倾角
与偏心率比较数据”等资料。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样的,教师
学生:独立完成从图片和数据资料中分析归纳找
出答案。 这些内容是基本条件。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A 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
境来看,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的光照条件一
直非常稳定。九大行星各行其道----比较安全的环境。
B 从地球本身来看,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地
表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体积质量适中----引力适
中,吸引大气----适宜生物呼吸。地内水汽逸出,冷
却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到了一定时期,原始海洋
中孕育了最原始的生命。
6. 试试看,用图导形式归纳本节要点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答案不限,只要意思概括出来即可。
教师出示参考图导,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完成出示
的图导内容。
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天体,但却有层序的运动着,教师利用这个例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数据是用来描述和说明地球的两个特性,并不要求记住,注意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是主要的,教学中不提倡学生用教材中的原话回答问题,仍然要从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来回答问题,并指导学生的回答不断趋于规范、严谨和科学。在分析学生答案的基础要强调: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探究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归纳: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水、温度、空气。适当的温度----日地距适中,空气----体积质量适中。水---地球内部深化及地表适当温度,既锻炼思维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学习完成后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清晰
掌握。
热点分析:
作为太阳系中的另一大行星,它肉眼看去是一颗
火红色亮星的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自
然环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人类移
民的星球,飞往火星是人类多年的愿望。
人类是不是宇宙中的“孤儿”?。。。。长期以来,
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
为了探索地外文明的存在,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寻找
地外文明,从1962年起,人类迄今已经发射了30多个
火星探测器,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
到火星可能有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
思考的问题:
1. 你认为火星适合人类移居吗?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吗?
说明你的理由。
2. 太阳系之外呢?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假如你承担
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
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3. 搜集有关地外文明的资料或图片,写一篇关于地外文明
的小论文。
题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多请几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畅谈自己的想法,第1、2小题可以在堂上讨论,第3小题为课外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