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angha****n2009 文档编号:11974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1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 B 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25052017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 2017 - 03 - 29 发布 2017 - 06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505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沧州市园林绿化局、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金品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沧州师范学院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苓格、石磊、孙永智、代秀满、翟玉柱、田丽、姚桂华、李欣。 DB13/T 25052017 1 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 1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播草花组合及配比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种类的选择及配比、栽培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混播草花的组合及配比。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一年生花卉 在一年内完成从播种到开花、结实和死亡的全部生活史,当年春季播种,夏、秋开花结实,入冬枯死的花卉。 2.2 二年生花卉 在两年内完成从播种到开花、结实和死亡的全部生活史,当年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秋冬死亡的花卉。 2.3 宿根花卉 生长期在两年以上,地下根系正常,一次栽植可多年开花的草本花卉。 2.4 植物的抗逆性 植物具有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涝,耐盐碱,抗病虫害等。

3、2.5 自繁能力 不经人工繁殖,植物能自动发育成新个体植株的能力。 3 种类的选择及配比 3.1 绚丽组合 绚丽组合选择花色艳丽,色彩丰富且持续开花能力强的种类,常用种类为满天星、蓝蓟、百日草、金鸡菊、滨菊、蛇目菊、虞美人、矮杆波斯菊,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1。 DB13/T 25052017 2 表 1 绚丽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满天星 Gypsophila elegans 16 2 蓝蓟 Echium vulgare 15 3 百日草 Zinnia elegans 11 4 金鸡菊 Coreopsis drummondii 22 5 滨菊 L

4、eucanthemum vulgare 10 6 蛇目菊 Coreopsis tinctoria 10 7 虞美人 Papaver rhoeas 5 8 矮杆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a 11 3.2 耐寒组合 耐寒组合选择能耐零度以下低温的种类,常用种类为香雪球、紫花地丁、鼠尾草、金鸡菊、涩荠、常夏石竹、金盏菊、翠菊、蜂室花,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2。 表 2 耐寒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香雪球 Lobularla maritime 10 2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10 3 鼠尾草 Salvia farinace

5、a 12 4 金鸡菊 Coreopsis drummondii 11 5 涩荠 Malcolmia africana 10 6 常夏石竹 Diantus plumarius 10 7 金盏菊 Calendula officinalis 15 8 翠菊 Callistephus chinensis 12 9 蜂室花 Iberis amara 10 3.3 护坡组合 护坡组合其坡度一般不大于60度,选择根系发达有一定自繁能力、抗逆性强的种类,常用种类为宿根花菱草、蓝亚麻、滨菊、五彩石竹、天人菊、菊苣、矮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地丁,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3。 DB13/T 25052017 3 表 3

6、 护坡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宿根花菱草 Eschscholtzia californica 13 2 蓝亚麻 Linum perenne 14 3 滨菊 Leucanthemum vulgare 10 4 五彩石竹 Dianthus barbtus 12 5 天人菊 Gaillardia pulchella 18 6 菊苣 Cichorium intybus 6 7 矮杆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a) 9 8 硫华菊 Cosmos sulphureus 7 9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11 3.4 矮生组合 矮生

7、组合选择株高10cm30cm的一、二年生和宿根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紫花地丁、蒲公英、苦菜、香雪球、白晶菊、五色菊、孔雀草,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4。 表 4 矮生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18 2 蒲公英 Taraxacum officnala 14 3 苦菜 Ixeris chinensis 15 4 香雪球 Lobularla maritime 13 5 白晶菊 Chrysanthemum paludosum 12 6 五色菊 Brachycome iberidifolia 12 7 孔雀草 Taget

8、es patula 16 3.5 宿根组合 宿根组合选择以宿根花卉为主,一、二年生为辅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二月兰、蒲公英、紫花地丁、宿根花菱草、蓝亚麻、宿根鼠尾草、五彩石竹、黑心菊、金鸡菊、麦仙翁,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5。 DB13/T 25052017 4 表 5 宿根组合重量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二月兰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10 2 蒲公英 Taraxacum officnala 8 3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8 4 宿根花菱草 Eschscholtzia californica 12 5 蓝亚

9、麻 Linum perenne 11 6 宿根鼠尾草 Salvia farinacea 10 7 五彩石竹 Dianthus barbtus 10 8 黑心菊 Rudbeckia hybrida 9 9 金鸡菊 Coreopsis drummondii 15 10 麦仙翁 Agrostemma githago 7 3.6 耐阴组合 耐荫组合选择耐阴性强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二月兰、紫茉莉、天人菊、常夏石竹、勿忘我、紫花地丁、落新妇、滨菊、五彩石竹,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6。 表 6 耐荫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二月兰 Orychophragmus

10、violaceus 11 2 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16 3 天人菊 Gaillardia pulchella 9 4 常夏石竹 Dianthus plumarius 11 5 勿忘我 Myosotis sylvatica 10 6 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10 7 落新妇 Astilbe chinensis 12 8 滨菊 Leucanthemum vulgare 9 9 五彩石竹 Dianthus barbtus 12 3.7 黄色组合 DB13/T 25052017 5 黄色组合选择花色为黄色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硫华菊、金鸡菊、百日草、帝王菊、万

11、寿菊、孔雀草,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7。 表 7 黄色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硫华菊 Cosmos sulphureus 14 2 金鸡菊 Coreopsis basalis 19 3 百日草 Zinnia elegans 15 4 帝王菊 Melampodium paludosum 20 5 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17 6 孔雀草 Tagetes patula 15 3.8 蓝色组合 蓝色组合选择花色为蓝色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宿根鼠尾草、穗花婆婆纳、翠雀、飞燕草、蓝亚麻、二月兰、矢车菊,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8。 表 8 蓝色组合

12、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宿根鼠尾草 Salvia farinacea 16 2 穗花婆婆纳 Veronica spicata 7 3 翠雀 Delphinium grandiflorum 18 4 飞燕草 Consolida ajacis 15 5 蓝亚麻 Nepeta cataria 18 6 二月兰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10 7 矢车菊 Mentha haplocalyx 16 3.9 红色组合 红色组合选择花色为红色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剪秋萝、红亚麻、千日红、金鱼草、钓钟柳、虞美人,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9。 DB

13、13/T 25052017 6 表 9 红色组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剪秋萝 Lychnis fulgens 16 2 红亚麻 Linum grandiflorum 19 3 千日红 Gomphrena globosa 21 4 金鱼草 Antirrhinum majus 15 5 钓钟柳 Penstemon campanulatus 17 6 虞美人 Papaver rhoeas 12 3.10 粉色组合 粉色组合选择花色为粉色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飞燕草、翠菊、雏菊、矮杆波斯菊、藿香蓟、蜂室花、石竹,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10。 表 10 粉色组

14、合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飞燕草 Consolida ajacjs 15 2 翠菊 Callistephus chinensis 13 3 雏菊 Bellis perennis 17 4 矮杆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a 10 5 藿香蓟 Ageratum conyzoides 12 6 蜂室花 Iberis amara 16 7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17 3.11 白色组合 白色组合选择花色为白色的花卉种类,常用种类为滨菊、白晶菊、蜂室花、香雪球、福禄考、钓钟柳,常用种子配置比例见表11。 表 11 白色组合种子

15、配置比例表 序号 种类名称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滨菊 Leucanthemum vulgare 14 2 白晶菊 Chrysanthemum paludosum 14 3 蜂室花 Iberis amara 18 4 香雪球 Lobularla maritime 16 5 福禄考 Phlox drummondii 19 6 钓钟柳 Penstemon campanulatus 19 DB13/T 25052017 7 3.12 同一种类不同颜色组合 同一种类不同颜色组合选择花色丰富的花卉的种类,常用种类为半枝莲、矢车菊、波斯菊、虞美人、金鱼草、飞燕草,种子配置一般为等量比或倍量比

16、,种子配置比例见表12、表13、表14、表15、表16、表17。 表 12 半枝莲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颜色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红色 Portulaca grandiflora 等量式或倍量式 2 紫色 Portulaca grandiflora 3 黄色 Portulaca grandiflora 4 粉色 Portulaca grandiflora 表 13 矢车菊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颜色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白色 Centaurea cyanus 等量式或倍量式 2 蓝色 Centaurea cyanus 3 紫色 Centaurea cyanus 表

17、 14 波斯菊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颜色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红色 Cosmos bipinnatus 等量式或倍量式 2 粉色 Cosmos bipinnatus 3 白色 Cosmos bipinnatus 4 紫色 Cosmos bipinnatus 表 15 虞美人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颜色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红色 Papaver rhoeas 等量式或倍量式 2 粉色 Papaver rhoeas 3 黄色 Papaver rhoeas 4 橙色 Papaver rhoeas 5 白色 Papaver rhoeas DB13/T 25052017 8

18、 表 16 金鱼草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颜色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红色 Antirrhinum majus 等量式或倍量式 2 粉色 Antirrhinum majus 3 黄色 Antirrhinum majus 4 白色 Antirrhinum majus 5 复色 Antirrhinum majus 表 17 飞燕草种子配置比例表 序号 颜色 拉丁名 种子配置比例(质量比) 1 紫色 Consolida ajacis 等量式或倍量式 2 粉色 Consolida ajacis 3 白色 Consolida ajacis 4 栽培 4.1 播种量及播种时期 组合花卉的播种量

19、为5g/m27g/m2。在春季夜间最低温度稳定在10以上方可播种。 4.2 场地准备 去除场地地表杂草,翻耕30cm40cm,将低洼处找平,清除表土杂物;浇透水,晾晒3d7d,将萌发的杂草用工具铲除,不得使用除草剂。 4.3 播种 根据播种的面积称出相应数量的种子准备撒种,播种前要将种子混合均匀。应在有微风的天气时顺着风向撒播,播种时种子不要扬得太高。播种后,用耙子将播种过的场地耙一遍,或在种子上面覆土1cm左右,用碾子压实。 4.4 浇水 播后宜采用自动喷灌设备,亦可使用有水管配套细雾喷头进行喷淋,浇透为止,不得用水管对地面猛冲。浇水后地面用湿草袋或地膜覆盖,有良好喷灌设施的场地可以不进行覆

20、盖。播后三周内应始终保持表土湿润,等到2/3种子发芽时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去掉覆盖物。 4.5 出苗及后期管理 4.5.1 浇水 DB13/T 25052017 9 视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见干见湿,浇水时不可急水冲苗。 4.5.2 除草及间苗 一般苗高长到8cm10cm时方可除草,小苗过密可人工间苗。 4.5.3 修剪 花谢后,及时修剪残花。 4.6 病虫害的防治 4.6.1 病害的防治参见附录 A。 4.6.2 虫害的防治参见附录 B。 DB13/T 25052017 1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病害防治 A.1 病害的防治见表A.1。 表A.1 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 危害 形态特征 发生规

21、律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危害金鸡菊、滨菊、鼠尾草福禄考等草本花卉。 主要在叶片、 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 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早春,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 以46 月,910 月份发病较重。高温干燥,施氮肥偏多,过度密植,阳光不足或通风不良有利病害发生。 1、选用抗病品种繁殖;2、清除病源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下列可湿粉药剂防治:25%粉锈宁 2000 倍液, 或 45%敌唑铜 2500 倍3000 倍液,或 64%杀毒矾 5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22、 煤污病 主要危害金鸡菊、滨菊、金鱼草等草本花卉。 在叶面、 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 使整个叶面、 嫩梢上布满黑霉层。 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加重发病。 1、植株种植不要过密,适当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湿度,切忌环境湿闷;2、植物休眠期喷波美 35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 3、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蚜虫、介壳虫等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 4、 发病时可用

23、多菌灵、退菌特等。 炭疽病 危害百日草、满天星紫花地丁、涩荠、翠菊等草本花卉。 花卉感染后, 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叶缘叶尖处病斑则呈半圆形、 不规则形。 初期病斑小, 红褐色, 后逐渐扩大,颜色也加深,中央则转为灰白色, 有时边缘有黄晕。 最后病斑呈深褐色。 以菌丝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 4 月初开始老叶发病, 5 月6 月 2228时发展迅速,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发病严重。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入。 1.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康植株;2.发现病叶及时剪除烧毁;3.药剂防治:可于发病初期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24、剂800 倍1000 倍液、75百菌清 500 倍液。 DB13/T 25052017 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虫害防治 B.1 虫害的防治见表B.1。 表B.1 虫害防治 虫害 名称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 蝼蛄 危害大部分花卉。 成虫茶褐色, 梭形, 长约 32mm;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有刺 3根4 根,腹部尾须 2根。 若虫黑褐色, 只有翅芽。 12 年发生 1 代,以老熟幼虫或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越冬成虫危害到5月,交尾并产卵,喜欢在潮湿土壤中产卵,卵期约 20d。成虫飞翔力很强, 若虫共 5 龄,若虫危害到 9 月,蜕皮变为成虫,10 月

25、下旬入土越冬,发育晚的则以老熟若虫越冬。 1.合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减少该虫滋生; 2.使用毒饵诱杀幼虫。 蛴螬 危害大部分花卉。 蛴螬外形近圆筒状, 呈乳白色, 常弯曲成字母“C”状。体外密被棕褐色细毛,头黄褐色,有胸足三对。 多数 1 年 1 代,少数 2 年 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最深达 80cm,3 月4月土温上升, 蛴螬活动增强,取食危害种子、幼苗、花木的叶、花果等。5 月中下旬到 6 月下旬雨季来临前为蛴螬的活动高峰期。 1、结合深耕苗圃土壤,加速蛴螬越冬死亡率;2、施用堆肥;3、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 可施用 50%辛硫磷颗粒剂,施后翻入土中,亦可与种子混合施下,

26、施药应达到蛴螬的活动深度。 食叶害虫 美洲斑潜叶蝇 主要危害二月兰,其他花卉少见。 成虫体形较小, 头部黄色, 眼后眶黑色; 中胸背板黑色光亮, 中胸侧板大部分黄色;足黄色;卵白色,半透明;幼虫蛆状, 初孵时半透明, 后为鲜橙黄色; 蛹椭圆形,橙黄色,长1.3 mm 2.3mm。 1 年发生 10 余代,在大棚温室内以蛹越冬。以幼虫潜入叶内蛀食危害,在叶面形成一条条不规则的蛇形虫道。 3月中旬随温度回升开始危害温室作物,5 月底到 6 月初在二月兰上大面积发生危害, 6 月9 月为危害最严重时期。虫道完整较细,温度较高时发生严重。 1、加强植物检疫,切断传播途径;2、在发生初期,及时摘除有虫叶

27、片,集中烧毁或深埋;3、药剂防治,首选药物为阿维菌素,其次为灭幼脲等菊酯类农药。 DB13/T 25052017 12 表 B.1 虫害防治(续) 虫害 名称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食叶性害虫 南美斑潜叶 蝇 现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山东、河北、北京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二月兰,其他花卉少见。 南美斑潜蝇个头小, 灰黑色,体长 1.3 mm 2.3mm.体长。 额明显突出于眼, 橙黄色, 上眶稍暗, 内外顶鬃均着生于黑色区域, 前盾片和盾片黑色, 小盾片鲜黄色,成虫脚节基本黄色。卵米色,微透明。幼 虫 无 头 蛆 状 , 长3.25mm,刚孵化的一龄幼虫无色。 蛹, 椭圆形,

28、腹面稍扁平。 南美斑潜蝇 3 月中旬开始发生,6 月中旬以前数量不多,以后虫口逐渐上升,7 月 1日7 月 7 日达到最高虫量。该虫主要发生在 6 月中、下旬到 7 月中旬。8 月11 月虫口数量不多。虫道不完整较粗,并在叶脉附近,发生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 1、加强植物检疫;2、保护天敌,主要是茧蜂和姬小蜂;3、用黄板诱杀成虫;4、药剂防治,首选药物为阿维菌素,其次为灭幼脲等菊酯类农药。 斜纹夜 蛾 分布在全国各地。危害满天星、宿根花菱草、二月兰等草本花卉。 成 虫 体 长14mm 20mm,头、胸、腹均深褐色, 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 前翅灰褐色, 斑纹复杂, 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 华北

29、 1 年发生 4 代5 代,以蛹在土下 3cm5cm 越冬。北方每年 4 月11 月为幼虫危害期。卵的孵化适温是24左右,幼虫在气温 25时,历经 14 d20d,化蛹的适合土壤湿度是土壤含水量在 20左右,蛹期为11d18d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2 龄后分散危害,4 龄后进入暴食期,将整株叶片吃光,影响观赏。 1、结合园林抚育管理措施,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的危害叶片, 减少虫口密度; 2、用黑光灯、糖醋溶液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多采用生物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 DB13/T 25052017 13 表 B.1 虫害防治(续) 虫害 名称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食叶性害

30、虫 舞毒蛾 分布全国。危害大部分花卉。 舞毒蛾虫体头部梯形,喙粗圆形。 触角节膝状鞭节。 板具很多粒状突起鳞毛。 一年发生 1 代,以卵在石块缝隙或树干背面洼裂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2龄后分散取食,幼虫期约 60天,5 月6 月为害最重,6月中下旬陆续老熟,爬到隐蔽处结茧化蛹。蛹期 1015天,成虫 7 月大量羽化。7月中旬为成虫发生期。 1、人工采集卵块;2、人工采集幼虫;3、药物防治,如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生物碱等。 蚜虫 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大部分花卉。 有翅胎生雌蚜, 头、 胸黑色: 腹部绿色。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 2.3 mm,宽 1.3 mm,绿色至黑绿色,被薄粉。 1 年发生

31、 10 代20 代, 以成蚜和若蚜在茎干残茬的芽叶上越冬,从 4 月上旬开始危害,5 月中旬出现第一次繁殖高峰期,9 月10 月出现第 2 次繁殖高峰。 1、抓住防治关键时期,治小治了,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在药溶剂化物中可加入 0.1%的洗衣粉做为展着剂和附着剂;2、虫口密度较高时可喷施吡虫啉等。 红蜘蛛 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大部分花卉。 螨类体长不到 1mm, 若螨可在 0.2mm 以下。 成螨体型为圆形或长圆形, 多半为红色或暗红色。 越冬螨橙红色, 卵球形,幼螨体近圆形,长 0.14mm 左右,淡黄色。 若螨形态和成螨相似, 黄褐色。 卵为圆球形,橙色至黄白色。 1 年多代,气温 2030最适宜, 5d左右即繁殖一代、世代重叠。 1、做好预防预测工作,做到治小、治了; 2、保护天敌如食螨瓢虫、束管食螨瓢虫、异色瓢虫、大、小草蛉、小花蝽、植绥螨等;3、虫口密度剧增时可喷施阿维菌素、克螨特、哒螨灵、尼索朗等。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园艺/花卉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