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T 2773—2020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黑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9733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7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2773—2020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黑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23∕T 2773—2020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黑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23∕T 2773—2020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黑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23∕T 2773—2020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黑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23∕T 2773—2020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黑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23 |黑龙江省刷出TE,万标准DB 除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iHechnical SRecif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red Anti-Skid Overly of llig坦豆豆豆Pavemen-;文稿版次选择:-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23/T X X X X一-XXX X 目次前言.TT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25着色与适用环境.25.1着色方式和适用场所.25.2适用路段.36材料.3 6.1一般规定.36.2粘接材料.6.3骨料.46.4界面处理材料.56.5封层材料.66

2、.6颜料.67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形式与基本要求.77.1一般规定.77.2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形式.78彩色抗滑薄层施工.98.1一般规定.98.2材料用量.98.3施工工具.98.4彩I DB 23/T X X X X一-XXX X 目IJ吕本文件按照GB/Tl.l-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井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规划研究中心、哈尔滨华通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黑龙江交勘科技有限公司

3、、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喜跃发国际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O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伟、王旭、樊笑宁、武鹤、房万山、杨洪生、赵永飞、自义松、孙巍、左贵林、徐明、崔巍、毛思挠、付万军。II DB 23/T X X X X一-XXX X 公路路面彩色抗滑薄层施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面撒砂式彩色抗滑薄层铺设的术语、基本规定、着色与适用环境、材料要求、薄层铺设形式、薄层施工与质量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路面撒在j、式彩色抗滑薄层铺设,城市道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寻|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

4、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寻|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 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5色漆、;青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24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2567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 3186色漆、清漆平日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 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GB!T 6753. 1色漆、j青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GB!T 7122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浮辑法GB!T 7123.1-2015多组分胶粘剂可

5、操作时间的测定GB!T 7193不饱和聚醋树脂试验方法GB/T 13452. 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4684建设用砂GB!T 18581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21473调色系统用色浆GB!T 23851-2017融雪剂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T 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JT!T 712路面防滑涂料JC!T 975-20

6、05道桥用防水涂料JTG 3450-20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ASTM 01744用卡尔费休试剂测定液态石油产品中水分的试验方法DB 23/T X X X X一-XXX X ASTM 01475液态涂料、墨水和相关产品密度的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3. 1 彩色抗j骨薄层colored anti-skid overlay 一种附着于路面上的,由粘接剂和硬质骨料构成,具有鲜明色彩和较高摩擦系数的厚度为3mm5mm的彩色薄层。3. 2 j散砂式铺设Sand laying 1散哇t、式铺设施工法,也称散布式施工。一种在路面表面涂布一定厚度的粘接剂,形成胶结层,其上J散布硬质骨料并粘接固化,以形成

7、彩色抗滑薄层的施工方法。3.3 融雪剂(除冰盐snow-meltingaenlt Ideicing salt 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促使冰、雪融化的化工产品。一般采用氯盐(氧化纳、氧化钙、氧化镜、氧化甲等)及醋酸f甲等。来源GB/T23851-2017, 3.1J 4 基本规定4.1 本文件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公路交通安全。4. 2 公路路面撒砂式彩色抗滑薄层铺设,应在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按预定位置和形式涂布粘接剂,形成胶结层,在未固化的胶结层上撒布具有合适粒度的、耐磨耗性能优良的硬质骨料,使之粘结、固定,形成彩色抗滑薄层。4. 3 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地区撒砂式彩色抗滑薄层铺设,宜试验采

8、用井总结新材料与新技术。4.4 公路路面撒砂式彩色抗滑薄层的施工,应符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的相关规定。5 着色与适用环境5. 1 着色方式和适用场所彩邑抗滑薄层的着包万式及其适用场所见表10表1彩色抗滑薄层的着色方式与适用场所着色方式材料特点适用场所粘接剂骨料封层第种着色本色无封层相对经济,色彩不够鲜明通用第二种本色着色无i才层无色差:当骨料用量不足时易出现遮通用盖不足或透底现象第一种着色着色无封层色彩鲜明,造价相对较高对色彩要求较高的场所第四种以上二种力式透明或着色i才层色彩鲜明,耐污染:增加正序悔重、极重交通,不便维修易出色差或人流密集路段2 DB 23/T X X X

9、X一-XXX X 5. 2 适用路段5.2.1 分流、汇流、交叉口路段。5. 2. 2 急弯、陡坡、路侧险要及长下坡路段。5. 2. 3 隧道或地下通道的出入口路段。5.2.4 高速公路的匣道、ETC专用车道、特大桥或特殊桥型桥面及收费广场。5.2.5 行车视线受影响路段。5. 2. 6 其它交通事故多发点。6 材料6. 1 一般规定6. 1. 1 所有入场材料应附有检测报告。6.1.2 所有材料应搜储存要求存放;环氧树脂、丙烯酸树醋、聚氨醋树脂等材料还应有防火、防泄漏措施。6. 2 粘接材料6.2. 1 粘接材料可采用改性双组分环氧树脂、双组分丙烯酸树脂、水基型丙烯酸树脂、聚氨醋树脂等。6.

10、 2. 2 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地区宜选用双组分粘接材料。6. 2. 3 常用粘接材料的适用性特征见表20表2常用粘接材料的适用性特征适用1性能主要表现环氧树脂丙烯酸树醋聚氨西旨树脂粘接性与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士路面、制板表面及骨料。O O 的粘接)J热稳定性适应沥青路面热变形的能力。O O 抗开裂性能抗硬化、4欠缩开裂能力O O O 耐磨耗性能耐交通磨耗能力。O 。而11由耐水性耐泊(汽泊、机油等)及耐水性能。O 。耐f良性严酷气候环境下保持使用性能的能力O 。O 交通影响施工中交通管制时间的长短A O A 维修薄层缺损部分维修的难易程度O O O 着色性能呈现鲜明色彩的能力。涂布厚度涂布厚度的可

11、控性。A 。注,优0,良好6,一般。3 DB 23/T X X X X一-XXX X 6.2.4 粘接材料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D表3彩色抗滑薄层粘接材料技术要求检测项H单1;,技术要求试验万法备注主占度(20C, 41ll1ll) 5 主主40JTG E20 标准茹度计法组分含水量% 主主lAST岛1D1744A 密度(25C)glcm 1.01.4 AST岛1D1475 茹度(25C,41ll1ll) 5 主三30JTG E20 标准茹度计法组分含水量% 主三0.5AST岛1D1744B 密度(25C)glcm 1.0 1.4 AST岛1D1475 不挥发物含量双组份材料二三90% GB/T

12、 1725 单组分材料二三98拉中强度岛1Pa主主7.0GB/T 2567 标准环境剥肖强度kN/m 主主2.0GB/T 7122 将试件常温浸水4h,取拉中强度MPa 主主6.0GB/T 2567 闲置-20C冷诛4h,如此计、融后置于标准环境循环15次,于室内市温剥i尚强度kN/m 主主1.5GB/T 7122 放置4h,然后在标准环境下进行试验断裂延伸率(23C) % 二三25GB/T 528 低温抗裂性无裂纹JT/T 712 -10C保持4h,写交温放置4h,循环3次耐化学腐蚀无开裂、主败、超包、软化、酸、碱溶液、汽油、煤GB/T2567 录由与主等泊、融雪剂溶液阻燃性空气巾不燃GB/

13、T 2408 水平法可施工温度。C540 不粘胎下燥时间h 主6JT厅280可操作时间C23C)mm 二三40GB/T7123.1 涂膜固化后无皱纹、斑胶层外观点、起泡、裂纹、脱落、日视粘胎等现象6. 3 骨料6.3. 1 骨料颗粒应洁净、干燥、耐磨耗、耐污染。可采用彩色石英砂、彩色陶瓷颗粒、电熔氧化铝、着色刚玉等。6. 3. 2 彩色抗滑薄层骨料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D4 DB 23/T X X X X一-XXX X 表4彩色抗滑薄层骨料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备注密度g/cm3 2.54.0 JTG E42 T0328-2005 T0327-2005 1.23.0 薄层厚度3mm

14、时,骨料粒径1.2粒度范围日1mJTG E42 (2.45.0) 3mm;薄层厚度5mm时,料粒径2.45mmc 吸水率% 三三2.0JTG E42 T0330-2005 千专泥量% 三三0.3JTG E42 T0333-2000 硬度二三6.0真氏硬度法常;且l王醉指标值% 三三 18GB/T 14684 硬度主主5.5莫氏硬度法骨料常温浸水4h,取出置-20C冷冻冻融后化,循环15次,置室温4h后试验。压醉指标值% 三三20GB/T 14684 抗冻融无沉淀物将骨料在常温下漫水4h,-20C诛结目视屿,反复循环15次后观察浸泡水中是耐久性表面颜色无变化否有沉淀物,骨料表面颜色是否变化。耐酸

15、性无变化5%HCl 溶液浸泡24h耐碱性无变化5%NaOH溶液浸泡24h耐化学无变化汽汕、煤汕、融雪剂饱腐蚀性和溶液,分别浸泡24h耐水性无变化100C热水在泡24h注:极重、特重、重交通路段宜采用5mm厚度,中等、轻交通路段宜采用3mm厚度。6.4 界面处理材料6.4.1 路表集料沥青裹覆清晰完整的沥青路面,或路表水泥砂浆无明显磨耗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进行打磨或喷砂、抛丸、吭刨等处理,洁洁后再涂布界面处理材料。6.4.2 路表集料有清晰露出的沥青路面,或路表水泥砂浆有明显磨耗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在清洁表面后直接涂布界面处理材料。6.4.3 界面处理材料应采用低茹度、高粘接强度材料,宜采用与粘

16、接材料配套的界面处理剂或底涂层材料。6.4.4 如采用界面处理材料铺设,粘接材料的剥离强度试验也应在试验粘接面使用同种界面处理材料。6.4.5 界面处理材料的技术要求见表:105 DB 23/T X X X X一-XXX X 表5界面处理材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密度g/cm3 1.01.3 AST岛1D1475 不挥发物含量% :;:60 GB/T 1725 茹度(200C,3mm) S 三三20JTG E20 (标准茹度计法)不粘胎干燥时间h 三三6JT/T 280 口j操作时间(230C)日un3545 GB/T 7123.1 渗透性(水泥砂浆表面,200C) mm 主0.

17、5目测6.5 封层材料6.5.1 宜采用与粘接材料同类型的封层材料,所添加色彩应与彩色抗滑薄层的设计色彩一致。6. 5. 2 常温型封层材料适用于彩色抗滑薄层的封层或后期修复,技术要求见表606. 5. 3 热塑性封层材料可用于彩色抗滑薄层色彩的恢复,技术要求见表70表6常温型封层材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万法物理状态无结皮结块:易搅拌均匀GB/T 3186 j疑胶时间Im 二三10JT/T 712 不粘胎十二燥时间h 芝三6JT/T 280 附着力(划国法)级乏4GB 1720 表7热塑性封层材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外观材料均匀,色彩一致目视高温稳定性在200220

18、0C搅拌状态下保持4h,无明显JT/T 280 结网、结块、焦化现象不粘胎干燥时间mm 运10JT/T 712 耐变形性(600C,50kPa, 1h) % :;:90 JT/T 712 6. 6 颜料6.6.1 如需要更加鲜明、持久的色彩,可在粘接材料、封层材料中添加颜料着色。6. 6. 2 所用颜料应环保、不溶于水、易于分散;在长期日光照射下不分解、不易褪色:在施工温度范围内不与界面处理材料、粘接材料及封层材料发生反应。6. 6. 3 宜采用无机颜料。可在粘接材料、封层材料生产时加入,也可在现场以色浆的形式加入井搅拌。6 DB 23/T X X X X一-XXX X 6.6.4 彩色抗滑薄

19、层一般采用红、黄、绿、蓝颜料,常用主要成分为Fe20,、Fe201、Cr20,和CoO.nA120, 0 6.6.5 常用彩色颜料的技术要求见表8、表9;当采用其它颜料时,应满足6.6.2条要求。表8常用彩色颜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红色黄色绿色蓝色水溶物含量% 三三0.5主三0.5三三0.3三三0.51050C挥发物% 主主1.5三三2.0主主0.2三三0.5吸油量g/100g 1340 1540 1025 2837 。.045mm筛余物% 三三0.05三三。.05三三0.2三三0.5pH值57 47 57 79 着也力% 95105 95105 95105 95105 也差% 运1.0运1.

20、0运1.0运1.0主要颗粒尺寸m 0.2 0.lxO.8 0.2 0.31.0 表9色浆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外观形态均匀7巳硬块GB/T 21473 旋转茹度(6r/min, 12 r/min) Pas 这10GB/T 7193 细度m 三25GB/T 6753.1 相容性无浮色、发花GB/T21473 (目视法)批次重现性近似GB/T 21473 (目视法)相对着色力% 100士5GB/T 21473 挥发性有机化介物VOCg/l 运450GB/T 18581 可溶性铅(Pb)mg/kg 三三90GB/T 18582 重金属质量可浴性锅(Cd)mg/kg 运75GB/T 1

21、8582 分数可溶性4各(Cr)mg/kg 三三60GB/T 18582 可浴性;未CHg)mg/kg 运60GB/T 18582 7 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形式与基本要求7. 1 一般规定7. 1. 1 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方案须因地制宜,并保障施工安全、交通安全。7. 1.2 彩色抗滑薄层应配合交通标志、标线等共同使用,宜在标线施划后铺设。7.1.3 相同路段上,同一车道的彩色抗滑薄层,其色彩、材料、结构、工艺应相互一致。7.1.4 不同色彩、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彩色抗滑薄层应分别铺设。7. 2 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形式7.2. 1 铺设形式包括满铺式(图1)、间断式(图2)和组合式(图3)。7

22、DB 23/T X X X X一-XXX X 图1满铺式彩色抗滑薄层a)块状间断b)条状间断图2间断式彩色抗滑薄层图3组合式彩色抗滑薄层7. 2. 2 满铺式适用于收费站、阻道、隧道出入口以及其它防滑要求较高的路段。满铺式铺设应满足F列规定:a)粘接材料的涂布需保证铺设区域的有序推进。b)同一铺设区块内,在抵达粘接材料涂布终点边界前,其涂布范围应始终领先于骨料的撒布,直至该铺设区块的结束。c)须严格控制粘接材料的涂布、衔接与骨料的I散布均在可操作时间内,并将己撒布骨料部分的边缘胶带及时揭除。7. 2. 3 等距问断式适用于急弯、视距受影响等路段:渐进间断式适用于提示引导、陡坡、连续下坡路段。其

23、铺设应满足下列规定:a)各铺设区块的横向中心线应垂直于道路中心线。b)位于弯道路段的间断式铺设,其相邻铺设区块的间距呈横向连续变化,各区块的横向边缘线宜垂直于道路中心线。8 DB 23/T X X X X一-XXX X 7.2.4 组合式适用于路况或交通复杂的情况,需结合道路与交通条件确定铺设方案。不同铺设形式的区块,应根据衔接方式,按确定顺序施工O8 彩色抗滑薄层施工8. 1 一般规定8. 1. 1 应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要求,制定交通疏导与安全保障预案,提供适合彩色抗滑薄层施工、养生的安全作业环境。8. 1.2 施工路面应平整、洁净、干燥、坚固密实:路面如有坑槽、裂缝、起

24、砂等,须预先处理。8.1.3 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宜在100C以上:不得在大风、雨天施工。8.1.4 粘接材料应按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存放,一般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储存6个月以上或接近保质期时,应抽样检测,确认其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8.1.5 粘接材料应搅拌均匀后,再从储存罐倒出使用O8.1.6 应在粘接材料的可使用时间之内完成骨料的t散布等作业。8.1.7 施工过程中发生降雨,应中止施工井用塑料薄膜覆盖隔水。8. 2 材料用量彩色抗滑薄层的主要材料用量见表10。表10彩色抗滑薄层材料一般用量表彩色抗滑薄层厚度界面处理材料粘接来斗(kg/m2) (kg/m2) 3mm O.2O.35 l.3

25、51.70 5mm O.2O.35 1.802.1 0 8.3 施工工具施工工具根据现场作业需要确定,常用施工工具见表110表11常用施工工具作业项目施工工共骨料(kg/m2 ) 89 910 路面清洁、干燥扫帚、制丝刷、撮于、锹、强力吹风机放样与遮挡放线挂绳、皮卷K.、划线笔、胶带、挡板、壁纸刀封层材料(kg/m2) O.5O.7 O.5O.7 粘接剂的搅拌与涂有j铁桶、长柄祀(橡胶或毛刷)、馒刀、滚刷、棉纱或抹布、清洁溶剂、板刷、胶什板、手持搅拌机、塑料桶、发电机、开罐器、秤撒布骨料锹、扫把、小推车、手持筛回收骨料扫帚、吹风机、锹、原包装袋养生塑料薄膜、热风机、温度计封层液压喷枪、滚刷、板

26、刷施工安全保障反光锥、标志牌、路栏、指挥棒、警示灯于套、安全服、灭火器、对讲机9 DB 23/T X X X X一-XXX X 8.4 彩色抗滑薄层施工工艺流程彩邑抗滑薄层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路面清扫、裂缝等的处理交通疏导与安全保障图4彩色抗滑薄层施工工艺流程10 DB 23/T X X X X一-XXX X 8.5 施工准备8.5.1 实施交通疏导与安全保障预案,在施工现场摆放标志牌、反光锥与路栏等,隔离施工区域,疏导过往车辆。8.5.2 施工标志牌、路栏、反光锥等,应与路段内的道路交通标志、视线诱导设施等相互协调。8.5.3 混合交通路段应设置专人指挥井疏导交通。8.5.4 清扫

27、、干燥路面。如有局部油污,可采用中性清洗剂清洗,并晾干路面:如铺设范围内有路面标线、标记等,宜用除线机彻底清除。8.5.5 如有裂缝,应在制定铺设方案时避开,无法避开的情况下,需灌缝处理。8.5.6 路表面的小坑槽在彻底清扫后可采用抗滑薄层混合料填充,粘接剂与骨料的质量比以形成砂浆混合料为准,一般为1:1O1:6o8.5.7 界面处理宜使用滚刷、橡胶刮板或液压喷枪,在清洁、干燥的路面上以薄层方式渗透。8.6 铺设8.6.1 按铺设形式放线,标记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轮廓。8. 6. 2 不做界面处理时,在轮廓外侧粘贴胶带。8. 6. 3 进行界面处理时,可用板刷或滚刷、橡胶刮板或液压喷枪,将界面处

28、理材料在铺设轮廓内均匀涂布、渗透、晾干,再沿轮廓外侧粘贴胶带。8.6.4 拌和粘接材料。根据拌和能力、涂布能力、可使用时间和施工衔接要求,确定每次拌和的材料数量,分批用手持电动搅拌机拌和均匀。对于双组分材料,须将主剂和助剂按比例搅拌均匀O8.6.5 粘贴的胶帝在涂布胶结料之前应重新技压一遍,确保胶带与路面之间不出现剥离。8. 6. 6 将搅拌均匀的粘接材料洒布在预先设置的铺设轮廓内,用滚刷或刮板沿着路面横向方向,由低向高呈直线涂布:涂布时适当向下用力压挤粘接材料,使其与路表面充分粘接:宜使用慢刀控制涂布厚度,形成厚度均匀的粘接层。8. 6. 7 在粘接层上均匀;散布彩色抗滑薄层骨料。直采用筛孔

29、尺寸为最大骨料粒径的手筛筛散,骨料应完全覆盖粘接层,t散布的骨料不可碾压。j散布骨料后,立即将边缘的保护胶带撤掉。8. 7 养生养生期间禁止车辆碾压或行人踩踏。养生时间应根据粘接材料性质和环境温度确定,见表120表12彩色抗滑薄层养生参考时间施工环境温度CC)养牛时间Ch)主主25,30 2 二三20,25 2.5 二三15,20 3 二三10,15 4 二三5,10 57 注:环境泪度较高时应严格控制粘接材料的使用时间:尽量在高于100C时施工。8.8 表面清理8.8.1 养生完成后,清扫彩色抗滑薄层表面,回收未粘接的骨料。11 DB 23/T X X X X一-XXX X 8.8.2 检查

30、彩色抗滑薄层外观,如有局部缺陷,应及时修补并满足验收要求。8.9 封层8.9.1 涂布封层时,边缘部分应使用挡板与胶带遮挡。8.9.2 用滚刷、橡胶刮板或液压喷枪在彩色抗滑薄层顶面涂布封层材料,并保持彩色抗滑薄层表面的凹凸形态。8.10 开放交通8. 10. 1 无封层时,完成养生、表面清理后,外观检查无局部缺陷即可开放交通:如有局部缺陷,需修补、养生、局部洁理,然后开放交通。8.10.2 有封层时,在封层材料养生后开放交通。9 质量管理与验收9. 1 质量管理9. 1. 1 对粘接材料、界面处理材料、骨料、颜料和封层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检查。9. 1.2 记录、核实路面裂缝及坑槽等病害数

31、量、处治方法、维修材料与用量,以及路表面处理、清扫工艺和过程。9.1.3 施工前,应按照施工方案铺设试验段,确定彩色抗滑薄层的色彩、厚度与施工工艺09.1.4 记录、核对施工及养生期间的环境温度、养生时间。9.1.5 记录、核对粘接材料、界面处理材料、封层材料的单位面积使用量。按公式(1)计算。W1=Pi/ . (1) 式中:W; 一一第i种材料的单位面积用量,kg/m2; P; 第i种材料用量,kg; 第1种材料的涂布面积m209.1.6 在粘接材料涂布过程中适时检测、记录涂布湿膜厚度。应大于或等于公式(2)的计算值。h二W/(2)式中:h 一一涂布湿膜厚度mm;W 单位面积粘接材料用量,k

32、g/m2; 一一粘接材料的密度,g/cm3o 9.1.7 记录、核实骨料的I散布量m.l根据回收的骨料质量m)按公式(3)计算、核对单位面积彩色抗滑薄层的实际骨料用量。Ws =丘FE-.(3) 式中:W, 一一单位面积骨料用量,kg/m2; ms 骨料的j散布量,kg; 12 DB 23/T X X X X一-XXX X ml 一一回收的骨料质量,kg; 11m 骨料的散失质量,可按I散布量凯的1.5%2.0%计,kg; A 一一骨料j散布面积m209.1.8 回收的骨料再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测井符合6.3. 2的技术要求。9.1.9 观察井记录彩色抗滑薄层的外现状态。应平整、密实,颜色及骨料分布

33、均匀:无明显缺陷。9. 1. 10 记录有无局部修补,以及修补后的外观状态。应达到整体平整、密实、颜色及骨料分布均匀。9. 1. 11 测量、检查彩色抗滑薄层完成后的平面尺寸、厚度、间距。9. 1. 12 通车30天后,检测彩色抗滑薄层的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可采用铺砂法、摆式仪法。9. 2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彩色抗滑薄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彩色抗滑薄层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检测项目质量要求或允|偏差检查频度检测方法形态划则、表面平整夕|、观特征骨料分布及颜色均匀运块、随时检查目测7己松散和凹凸不平横向宽度:l:20mm30mm横向宽度:每块3点,或3点/半面尺寸纵向长度及间距

34、:l:20mm纵向10m;JTG 3450 T0911 30mm 纵向长度及间Ji!p:每块3点厚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值纵、横向边缘抽样检查,每三米自尺、塞尺成游标块及纵向每10m不少于3点卡尺i显膜厚度大于l!l:等于设计值每铺设区块不少于3点GB/T 13452.2 (机械法)液态材料界面处理材料:l:0.03kg/m2以材料用量、实测面积单位面积用量粘接材料:l:0.lkg/m2p欠/铺设区段3合算封层材料:l:0.05kg/m2骨料单位面积用量1次/铺设区段二次M收后,以骨料用士10%量、实测面积验算构造深度CTD)二三1.2mml处/纵向30m/车道JTG 3450 T0961 摆式仪抗

35、滑值(BPN)二三75l测点/纵向30m/车道JTG 3450 T0964 注:如需验证性检测彩色抗滑薄层的中部厚度,可依据JTG3450 T0912.建议采用挖坑法,利用钢直尺配合游标卡尺,以尽量小的挖坑测量,或以50mm钻头取芯测量,并及时修补。13 DB 23/T X X X X一-XXX X 附录A(资料性附录)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判断标准A. 1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A. 1. 1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是指3年内,发生多起交通事故或事故损害后果严重,有一定规律特点的道路点、段,以及根据分析或调查预测的事故易发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分类,应依据公交管(2019) 公路交通事故多发

36、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A. 1.2 普通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范围为:距交叉路口中心点250m范围内或一般路段上500m范围内,及隧道口、接入口等。A. 1.3 普通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的范围为:道路上2km范围内或桥梁、隧道、长下(上)坡全程。A.1.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多发点范围为:道路上1km范围内或收费站、隧道口、匣道口(含加减速车道)、接入口、平面交叉口等点。A.1.5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的范围为:道路上4km范围内(单向)或桥梁、隧道、长下(上)坡全程。A. 1.6 基于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地区公路特点,根据分析或调查预测的事故易发路段。A. 2 急

37、弯路段圆曲线半径小于附表A.1中最小半径的路段可以确定为急弯路段。表A.1 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速度km/h最小半径m120 n n 11 80 60 40 。UAU AU l 700 400 200 。UOU l A. 3 长下坡路段A. 3.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长下坡,是指特定相对高差,或特定平均坡度条件下,连续坡长大于附表A.2中限值的路段。表A.2 连续坡长和相对高差平均坡度%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连续坡长km20.0 14.8 9.3 6.8 5.4 4.4 3.8 3.3 相对高差m500 450 330 270 240 220 210 2

38、00 A. 3. 2 二级公路长下坡路段,是指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大于5.5%的路段:或者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大于5%的路段。还包括,任意连续3km线路的平均纵坡大于5.5%的路段。14 DB 23/T X X X X一-XXX X A.4 陡坡路段根据公路设计速度,纵坡大于附表A.3最大纵坡或合成纵坡的路段为陡坡路段。设计速度km/h最大纵坡或合成纵坡%A.5 路侧险要路段表A.3 公路最大纵坡或合成纵坡120 3 100 4 80 5 60 6 40 6 A. 5.1 路肩挡墙、陡于1:3的填方边坡、路侧陡崖或深沟,并且其高度或深度大于一定值(一般为68m) A

39、.5.2 路侧一定距离(一般为25m)内有常水深0.5m以上的水体(含江河、湖泊、水库、沟渠)等。A. 6 视距受影响路段A. 6. 1 急弯路段弯道内侧有土丘、灌木乔木等,且视距受影响OA. 6. 2 弯道外侧为深沟、无盖板矩形边沟的路段。A. 6. 3 急弯下坡路段,内侧山体等阻挡视线,外侧为深谷。A.6.4 陡坡路段坡顶处视N:受影响。A.6.5 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内有影响行车视线的物体存在的路段。15 DB 23/T X X X X一-XXX X 附录B(资料性附录)特殊路段常用铺设形式与辅助安全措施B. 1 单个急弯路段B. 1. 1 单个主、弯路段宜采取等距间断铺设形式,基本单元

40、为长条形,可采用两条一组、一条一组。铺设位置宜在弯道中部,条件允许可铺设整个弯道。也可采用满铺或组合形式。B. 1.2 宜辅助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a)设置向左(右)弯路事故多发路段等警告标志、:b)设置限速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解除限速标志、:c)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并根据需要解除禁止超车标志:d)设置线形诱导标志、或路侧轮廓标;e)设置中心实线或柔性物理分隔设施:f)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或将弯道外侧路面加宽等。B. 2 连续急弯路段B. 2.1 连续急弯路段可采用与单个急弯路段相同的铺设形式。若路面磨光严重,摩擦系数较低,可缩短两组之间的距离或采用满铺

41、方式,以提高彩色抗滑薄层的铺设面积比例,保证行车安全。B. 2. 2 连续急弯路段除可选择采用单个急弯路段的辅助措施外,宜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连续弯道警告标志,或使用告示标志,说明前方XXm有连续弯道:b)采用盖板边沟或宽浅边沟,提供容错空间。B. 3 陡坡路段B. 3. 1 陡坡路段宜采用渐进问断与满铺相结合的铺设形式。渐进问断的基本铺设形状为长条形,每两条或一条为一组,相邻各组的问距自高向低依次递减,递减到坡底附近时,宜采用等距过渡及满铺形式。B. 3. 2 宜辅助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a)设置下坡警告标志、及文字类辅助标志、:b)设置限速标志和相应的解除限速标志:c)根据路侧

42、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d)如果设置了避险车道,应在坡道起点处设置避险车道的告示标志,在避险车道前至少设置两处预告标志。B.4 连续下坡路段B. 4.1 可采用与陡坡路段相同的铺设形式。对应多个连续下坡,宜选择其中几处坡度较大的路段,分别实施铺设。B.4.2 连续下坡路段除可选择陡坡路段的辅助措施外,直采取以下措施:16 DB 23/T X X X X一-XXX X a)设置连续下坡警告标志,根据情况以辅助标志标明连续下坡长度或使用告示标志,说明前方连续下坡XXm;b)设置禁止超车标线;c)可能因刹车失灵造成事故的路段,应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或柔性防撞设施。B. 5 路侧险要路

43、段B. 5.1 直线路段可采用渐进间断及组合形式,曲线路段可采用等距间断或满铺形式。B. 5. 2 直采用以下措施之一或综合采用以下措施:a)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b)设置超速危险等警告标志:c)采用视线诱导设施:d)采用减速措施。B. 6 视距受影响路段B. 6.1 视距受影响路段的彩色抗滑薄层铺设形式应根据实际路况确定。对于弯道视距受影响路段可采用与单个急弯路段相同的铺设形式;在坚曲线视距受影响路段可采用渐进间断铺设形式。B. 6. 2 视距受影响路段宜选择以下辅助措施:a)设置呜喇叭标志、限J!标志、禁止超车标线:b)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c)设置

44、交通凸面镜:d)修剪、处治弯道内侧树木等,改善弯道内侧通车视距:e)采用盖板边沟或宽浅边沟,提供容错空间。B. 7 其它特殊路段B. 7. 1 隧道B. 7. 1. 1 彩色抗滑薄层一般应用于隧道入口前的路段,应根据隧道入口前的路段线形确定铺设形式。B. 7. 1.2 隧道内部、出口路段,可根据道路线形、车速、路面及交通量情况等选择铺设:B. 7. 1.3 应根据实际路况,配合交通标志、标线、主动发光诱导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并做好连接过渡处理。B. 7. 2 收费站B. 7. 2.1 进入收费站之前的路段,可采用渐进间断、满铺或组合形式。B. 7. 2. 2 应与收费站预告标志、站前标线、消能防撞设施等相互配合。B. 7. 3 学校、集镇、村庄路段B. 7. 3.1 宜采用渐进间断或组合方式铺设:B. 7. 3. 2 穿越学校路段,应配合限速标志、注意儿童标志、人行横道标线等:B.7.3.3 穿越集镇和村庄路段,应配合限速标志、村庄警告标志或注意行人等警告标志:B. 7. 3.4 横向干扰严重的路段宜采用护栏等隔离设施,隔离设施应考虑行人、牲畜等穿越公路的路径。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