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95364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6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080.99 CCS R 18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9462024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monitoring and service of highway network 2024-03-26 发布 2024-09-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9462024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5 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4 6 运行监测与服务信息.6 7 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指标.11 8 运行监测与服

2、务系统.28 9 出行信息发布.33 10 数据传输技术要求.34 11 系统安全.37 DB36/T 1946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江西省智慧交通运输事务中心、江西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谈勇、王林水、任康、龙华春、秦小明、熊俊、陈翔、杜启宏、周多焕、糜江、黄凯、甘志坚、万磊、李丹、王辉、林茂森、叶景福、赖作

3、财、李明、张丽、冯志琦、汤俊钦、郭静、程国海、胡玉华、姚波。DB36/T 19462024 1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运行监测与服务信息、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指标、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数据传输要求、出行信息发布、系统安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普通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实施与管理,用以指导方案设计、监测设备布设、平台对接以及系统验收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4、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JTG H12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交通运输部)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 Operation monitoring and service system of highway network 面向普通公路网开展路网运行监测、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5、协调调度指挥等业务,集普通公路状态感知、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支持与指令传达等功能于一体的公路网管理信息化系统。3.2 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事件 Emergency(blocking)incidents of road traffic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简称突发事件,由突发事件引发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路以及重要客运枢纽出现中断、阻塞、重大人员伤亡、大量人员需要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3.3 DB36/T 19462024 2 重特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 Serious and maj

6、or emergency incidents of road traffic 达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二级响应级别以上(含二级)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3.4 一般公路交通突发事件 General emergency incidents of road traffic 达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响应级别为四级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3.5 普通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 Ope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service index of highway network 用于动态反映普通公路网实时运行状况,并可用于评估普通公路网在一

7、定时期内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的可量化的值。3.6 公路节点 Road segment node 公路网中一般路段、桥梁、隧道等起始点、参考点,以及治超站、监测站等对应的道路标段地理位置。3.7 公路路段 Road segment 相邻公路节点间、具有相同或相近属性的线路。3.8 路网监测点 Road network monitoring point 对普通公路网整体运行有重要影响的重要路段,以及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治超站等公路节点,并在这些点段上开展运行监测工作。3.9 基础设施运行参数 Infrastructure operating parameters 依托桥梁、隧道、高边坡的健康监测系

8、统或安全预警系统确定的动态健康状况等级,以及人工检测评定的技术状况等级参数。3.10 大型货车 large truck 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4 总体要求 DB36/T 19462024 3 4.1 系统规划与建设 4.1.1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4.1.2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应遵守下列要求:a)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标准;b)统筹考虑与养护运营管理、路政管理等系统的集成应用与数据管理,充分利用普通公路现有联网监控和通信资源,补充必要的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手段和传输通道;c)与普通公路网建设和信息化

9、发展程度相适应,分阶段逐步建设路网监测点外场设施,实现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的联网,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丰富监测内容;d)按照普通公路网日常运行监测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业务相结合、运行管理与公众出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集日常监测与协调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及综合出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e)遵守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现行相关技术标准。4.1.3 新建普通公路应按照本文件布设路网监测点外场设施,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与存储;已建成普通公路宜按照本文件完善路网监测点布局与外场设施。4.2 系统运行与管理 4.2.1 省级路网中心应加强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

10、管理、数据管理和安全管理,建立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保障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正常运行。4.2.2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应根据普通公路网运行管理的需要,及时补充和更新设施,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系统性能,满足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工作的各项要求。4.2.3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应参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安全保护体系。4.2.4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宜采用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和证书认证系统对数据交互进行保护,确保交互数据的真实性和抗抵赖性。4.2.5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依据各自管理权限负责公路网运行监测数据与服务信息的管理和发布工作。4.3 路网协调管理 4.3.

11、1 省级路网中心负责全省普通公路网运行的日常监测与协调管理,对监测获取的普通公路网运行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汇总形成公路网运行状态与服务指标,下达或执行协调指令信息。4.3.2 路网协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协调实施路网监测点的布设与信息监测管理;b)定期发布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c)按照职责开展路网协调管理,报送协调请求或下达协调指令信息,做好协调指令落实工作;d)指令协调相关路段利用车道告示牌、可变情报板、出行服务网站、自备广播等系统设施同步信息告示;e)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指示,实施日常协调的其他指令。4.4 路网应急处置 4.4.1 省级路网平台管理单位应利用路网运行信息,开展普

12、通公路网运行状态评估、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等工作,结合相关单位科学制定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等路网运行预报预警的级别和内容。DB36/T 19462024 4 4.4.2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应具备做好路网运行统筹调度、公路交通组织和疏导、应急抢修保通等工作,具备重特大公路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和汇总、预案组织管理、抢通方案制订、路网调度指挥、应急资源调配等应急处置功能。4.4.3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应实现公路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接收、分析处理、综合显示、分发下达等功能;实现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的辅助调度和部署;实现应急处置指令跟踪、执行反馈、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等功能;实现对应急管理机构、应急

13、队伍、物资设备、通信保障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包括资源监控(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状态等)以及物资储备、配置调度和编码管理等功能。4.5 出行服务信息 出行服务信息应主要包括对公众出行具有参考作用的路径规划、实时路况、施工路段、公路气象、事件预报预警、交通诱导等内容。5 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系统的应用范围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的监测范围、数据应用及业务管理需求,为路网运行监测与协调、普通公路交通突发(阻断)时间应急处置、出行信息服务等路网运行管理业务提供数据服务、应用支撑与决策支持。5.1.2 系

14、统的建设内容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a)省级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b)市级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c)县级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d)路网监测点外场设施;e)相关支持系统。5.1.3 系统的建设要求 5.1.3.1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监控等信息系统资源和社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资源,通过补充必要的信息监测与发布设施,配套建设安全认证及支撑系统,在构建省、市、县三级普通公路网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全省公路网的信息共享,开展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5.1.3.2 在利用现有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设施、传输通道和各级通信、监控等系

15、统的资源时,需注意按照本文件进行接口规范、软件升级及入网调试等工作,符合本文件的设施方可作为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组成。5.1.4 系统的运维要求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须建立运行维护制度,具备 724h 的系统保障能力。因非不可抗力导致的一般系统故障,省、市级平台应在 2h 内恢复,县级平台应在 6h 内恢复;重大系统故障应在 12h 之内恢复。DB36/T 19462024 5 5.2 总体框架 5.2.1 业务框架组成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主要由省级普通公路网平台、市级普通公路网平台、县级普通公路网平台及路网监测点等四级组成。5.2.2 技术框架组成 图 1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

16、与服务系统技术框架图 普通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技术框架如下:a)监测(感知)层,利用波频采集技术、视频采集技术、路网环境采集技术,监测获取普通公路监测点的交通运行、突发事件以及路网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参数;b)网络传输层,利用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专网技术相融合,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把监测到的数据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输;c)数据存储层,依托于数据中心,建立资源池、算法仓,将全路网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治理,为应用层开展业务应用提供基础。d)应用层,采用 B/S 模式,基于 TopMap World 作为 WebGIS 开发平台,面向运营管理及决策和公众服务,开展交通

17、运行状态监测、重要基础设施状态监测、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出行信息服务等应用;e)公共技术,用于联系监测(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包括编码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证书认证和服务质量(QoS)管理等。5.3 功能要求 5.3.1 数据存储要求 数据存储要求如下:DB36/T 19462024 6 a)应支持对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图片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及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的能力;b)应支持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列式数据库、分布式图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多种数据存储方式;c)数据存储容量和性能应可靠,且支持水平扩展,数据冗余多节点可靠存储;d)应提供数据的容错和高可用机制

18、,包括数据的备份和快速恢复;e)应支持对不同数据类型设置相应的存储策略,并自动执行存储策略。5.3.2 路网监测点外场设施及信息监测功能基本要求 交通运行数据监测设施、事件自动检测设备(视频)、气象环境数据监测设施具备自动采集、实时或定时传输以及本地存储功能,共享气象、地质环境信息具备实时或定时传输与更新功能。5.3.3 平台应用功能要求 5.3.3.1 普通公路网日常运行监测与协调调度功能应达到的要求如下:a)路网监测点自动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的周期应均小于 10min;b)路网监测点的全部视频图像数据应能够供省级路网平台调用,市级路网平台应至少并发上传 8路视频图像到省级

19、路网平台;c)省级路网平台调取市、县级路网平台业务数据的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 1min;d)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具备在 1min 内生成或更新定义路网范围内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的系统响应功能;e)普通公路网日常协调与调度指令传输的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 5min。5.3.3.2 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指挥应用功能达到的要求如下:a)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应具备灾害天气与地质灾害预警功能,并根据预警内容、范围和级别,具备提前发布或转发预警信息的系统响应功能;b)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需具备实时会商与即时通信功能;c)重特大事件发生后,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具备在 10min 内生成或更新事件

20、影响区域路网范围内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的系统响应功能;d)重特大事件发生后,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具备 10min 内生成预案、组织抢通方案、路网调度、应急资源调配等应急处置方案的系统响应功能。5.3.4 数据传输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如下:a)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的数据应经过统一数据格式且标准化后,方可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b)数据传输应具备断点续传功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5.3.5 信息发布功能要求 省级路网平台出行信息发布应具备网站、广播等信息发布功能。省级路网平台可向市、县级路网平台下达发布应急信息的指令;市、县级路网平台应具备路段可变情报板的信息发布功能。5.3.6 安全及认证

21、功能要求 省、市、县三级路网平台应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二级保护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安全保护体系。6 运行监测与服务信息 DB36/T 19462024 7 6.1 运行监测与服务信息内容 6.1.1 普通公路基础信息 普通公路基础信息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信息,治超站、服务区等附属信息,以及路线编号、路线名称、路段名称、技术指标和管理单位等公路管理信息等。6.1.2 应急资源信息 应急资源信息包括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应急队伍配置情况等。其中,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包括储备库名称、地址、级别、主管单位、所在地市、所在区县、经度、纬度、负责人、值班电话、应急值班电话、传真、库

22、容、库容单位、物资类别、物资名称、数量、计量单位、更新时间等。6.1.3 路网运行信息 普通公路路网运行信息包括交通运行数据、视频图像数据、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和交通突发(阻断)信息等。路网运行信息监测方式包括从路网监测点自动采集、人工采集和从相关部门共享获取等,具体如下:a)交通运行数据,包括:1)断面交通量数据:实测通过普通公路主线及节点的断面车辆数;2)车辆速度数据:实测普通公路主线及节点的地点车速(含方向)和时间平均速度等;3)超限超载数据:实测普通公路已建超限超载检测点、检测站的检测货车数、超限车辆数、超限率等。b)视频图像数据:公路主线、互通立交、桥梁、隧道等公路节点的视频图像;c)普

23、通公路交通阻断事件信息,包括:1)重特大普通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达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二级响应级别以上(含二级)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达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中规定报送的重大及以上公路突发事件和险情信息;2)普通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普通公路交通中断和阻塞信息。d)重要基础设施运行数据:主要包括桥梁、隧道等重要普通公路基础设施健康监测预警等数据;e)路网环境信息,包括:1)环境监测数据:普通公路主线及节点的气象环境数据,如能见度、大气温湿度、降水、风速、路面温度以及结冰积雪情况等;2)环境共享信息:与气象部门共享的日常气象监测与预报信息、公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地质

24、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等。6.2 运行信息参数要求 6.2.1 信息参数总体要求 普通公路网运行信息参数包括交通运行参数、路网环境参数、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参数和基础设施运行参数。其中,交通运行参数和路网环境参数分为一级和二级参数。具体要求为:a)一级参数须严格按照参数内容和要求采集;b)二级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技术发展、投资规模等情况尽量采集。6.2.2 交通运行参数 交通运行参数按分级见表 1 和表 2。DB36/T 19462024 8 表1 交通运行参数分级表 参数等级 参数内容 一级参数 断面交通量(车辆数)(veh/h),车辆类别(大/小),行驶方向,地点速度(km/h),时间平均速

25、度(km/h),超载超限车辆数 二级参数 突发事件信息(视频)表2 车辆类别表 车辆类别 对应交调设备车型 小车 中小客车、小型货车 大车 大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型货车、集装箱车 交通运行参数如下:a)断面交通量 监测点的断面交通量数据(即车辆数),并应区分车辆类别和车辆行驶上、下行方向;b)地点速度 车辆驶过监测点的瞬时速度;c)车辆速度 监测点的地点速度和时间平均速度,并应区分车辆行驶上、下行方向。6.2.3 路网环境参数 包括普通公路沿线公路气象站监测数据,以及与气象、国土等相关部门共享信息,具体如下:表3 路网环境参数分级表 参数等级 参数内容 一级参数 能见度(m)、路面状

26、态:是否有冰雪、是否潮湿、是否干燥 二级参数 风速(m/s)、风向、降水量(mm)、大气温度()、相对湿度(%)、路面温度()表4 路网环境共享信息内容 共享部门 参数内容 气象部门 卫星云图、降水实况、中短期天气预报,暴雨、暴雪、雾霾、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等天气落区图 国土部门 地质灾害的范围、区域和时间,地质灾害的类型(如泥石流、滑坡、塌方等),落区图等 6.2.4 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参数 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参数以人工采集为主,对普通公路网交通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事件即为采集对象。6.2.5 基础设施运行参数 基础设施运行参数主要包括依托桥梁、隧道的健康监测系统或安全预警系统

27、确定的动态健康状况等级,以及人工检测评定的技术状况等级参数等。6.3 运行信息监测质量要求 DB36/T 19462024 9 6.3.1 数据准确度与时效要求 数据准确度与时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a)视频数据要求包括:1)视频分辨率应不低于 D1(720576)、每秒不低于 25 帧;2)视频图像应确保实时传送,且图像清晰;3)视频图像应叠加普通公路名称、摄像机桩号或位置名称、方向等信息。b)交通运行数据:断面交通量和车辆速度应全天候监测,其准确度应不低于 85%;应每隔 10min以内上传一次数据;c)路网环境数据要求包括:1)气象环境数据应全天候监测,自动采集气象数据应至少确保 85%的准

28、确度,应每隔 10min以内上传一次数据;2)与气象、国土等相关部门共享信息应具备定时自动传输与更新功能。d)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交通突发(阻断)信息应保证 98%(含)以上的准确度,重大阻断信息在发现事件初步掌握基本情况后 20min 内完成填报工作;e)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应具备定时自动传输与更新功能。6.3.2 数据传输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包括以下内容:a)业务数据传输要求包括:1)路网监测点采集的业务数据逐级传输至省级路网平台;2)人工输入信息由市、县级普通公路路网平台上传至省级普通公路路网平台;3)省级普通公路路网平台通过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与气象、国土等部门实现

29、信息共享。b)视频数据传输要求包括:1)路网监测点的视频数据应全部接入市级路网平台,并供省级路网平台调用,市级路网平台同时上传至少 8 路图像至省级路网平台;2)发生重特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时,可通过移动应急采集设施将视频图像及相关业务数据上传至省、市、县级路网平台。6.4 路网监测点布设要求 6.4.1 路网监测点的监测对象 路网监测点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对普通公路网整体运行状态有重要影响的普通公路路段(易拥堵路段、突发事件多发路段、恶劣天气条件频发路段等)、重要桥隧、互通立交、治超站等重要节点和路段。6.4.2 路网监测点的基本判别原则 路网监测点的基本判别原则包括以下内容:a)易拥堵、易发生

30、突发事件重要路段,需要满足一下条件之一:1)年平均发生 3 起(含)以上造成拥堵排队长度超过 5 公里且消散时间大于 2 个小时的路段;2)年平均发生 5 起(含)以上一般突发类公路交通阻断事件的路段;3)三年内发生 2 起(含)以上重特大公路突发事件的路段。b)普通公路恶劣气象条件频发路段,需满足一下条件之一,并可适当调高标准:1)年平均因低能见度导致被封闭次数达到 6 次(含)以上的路段,或小于 200m 的雾日数达到 8 天(含)以上的路段;DB36/T 19462024 10 2)年平均有 20 天(含)以上出现 8 级以上的大风的路段;3)年平均有 7 天(含)以上出现严重路面结冰的

31、路段;4)三年内因恶劣气象条件发生 2 起(含)以上重特大公路突发事件的路段;5)三年内因恶劣气象条件发生 2 起(含)以上公路基础设施严重水毁的路段。c)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可纳入监测范围;d)长下坡、高边坡、避险车道等危险路段可纳入监测范围;e)地质灾害频发路段可纳入监测范围;f)治超站点可纳入监测范围。6.4.3 路网监测点的监测内容 路网监测点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图像数据、交通运行数据、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和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路网监测点具体监测内容情况见表5。表5 路网监测点监测内容分类表 监测点类别 视频数据 交通运行数据 路网环境数据 公路交通突发 事件信息 基础设施运行数据

32、易拥堵、易发生重特大交通事件路段 恶劣气象条件频发路段 特大桥梁 特长隧道 枢纽互通 治超站 地质灾害易发路段 6.5 监测设施布设要求 6.5.1 监测布设利用原则 6.5.1.1 对于新建监测设施,其布设应按照所属监测点类型及采集内容统筹考虑,同一监测点尽可能利用一种监测设施获取多个数据参数,需要布设不同监测设施时,应尽可能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供电设备及传输通道等。6.5.1.2 对于已建的监测设施(如交通量调查系统设施),应充分考虑数据格式与接口标准的统一,设施功能、准确度等指标须满足本技术规范规定,避免重复建设。6.5.2 视频监测设施布设要求 视频监测设施布设要求包括以下内容:a)易

33、拥堵、易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重要路段应小于 2km 间距设置视频监测设施;b)恶劣气象条件频发路段应小于 2km 间距设置视频监测设施;c)特大桥梁须小于 2km 间距设置视频监测设施;d)特长隧道须设置视频监测设施,其设置间距宜在 120m150m 之间;e)枢纽互通立交须按监视范围和角度设置相应的视频监测设施;f)超限超载检测站须设置视频监测设施;DB36/T 19462024 11 g)其他如服务区、停车区、长大下坡路段、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等宜设置视频监测设施。6.5.3 交通运行监测设施布设要求 交通运行监测设施主要采集监测点断面交通量、车辆速度等交通运行数据,交通运行监测设施布设要求为

34、:a)易拥堵、易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重要路段应小于 2km 间距设置交通运行监测设施;b)恶劣气象条件频发路段应小于 2km 间距设置交通运行监测设施;c)特大桥梁须设置交通运行监测设施,桥梁两侧应设置交通运行监测设施;d)特长隧道必须设置交通运行监测设施,其设置间距宜在 300m750m 之间;6.5.4 气象监测设施 与气象部门合作,在普通公路沿线湿、滑、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频发路段,应设置具备相应检测功能的道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监测设备间距应大不于15km。7 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指标 7.1 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体系 7.1.1 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参考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

35、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并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可获取性,重点关注路段、通道和路网三个层面的中断率、节点通阻度、拥挤度、饱和度、交通组成特征指数和交通气象指数等六个单项指标,以及通道交通运行指数、路网交通运行指数两个综合指标。7.1.2 路网运行基础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交通量、平均速度、大车比例、能见度、路面状况和风速。7.1.3 路网监测设施运行状态指标主要包括监测设施在线率、监测设施完好率和监测设施功能覆盖率三个指标。7.1.4 其他路网运行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等级和设施健康状况。7.2 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的测算 7.2.1 路网运行基础监测指标的测算 7.2.1.1 路段交通

36、量 路段平均交通量采用该路段中所有监测器监测到的断面交通量的平均值来表征,见式1。1NiiaqqN1 式中:aq路段平均交通量;iq第i个交通流量监测器一个计算周期内(每半小时或每小时或每天)测得的断面交通量;N路段中交通流量监测器的总数量。7.2.1.2 路段平均速度 路段平均速度采用该路段中所有监测器监测到的断面地点车速的平均值来表征,见式 2。DB36/T 19462024 12 1niiavvN2 式中:av路段平均速度(km/h);iv第i个交通流量监测器一个计算周期内(每半小时或每小时或每天或每周)的平均车速(km/h);N路段中交通流量监测器的总数量(个)。7.2.1.3 大车比

37、例 大车比例采用大车断面流量与断面总车流量之比来表征,见式3。tqTPq3 式中:TP表示大车比例(%);tq表示大车流量(veh/d);q表示道路总流量(veh/d)。7.2.2 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监测指标的测算 7.2.2.1 中断率A 中断率描述路网中路段的中断情况,包括路段中断状态、通道中断状态和路网中断率三个指标。a)路段中断状态a 路段中断状态描述某一路段处于连通还是中断状态。连通状态指可供车辆正常行驶的状态,用“1”表示;中断状态指不能供车辆正常行驶的状态,用“0”表示。路段中断状态依据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以及断面时间平均速度和断面交通量数据综合判别。b)通道中断状态CA

38、通道中断状态描述某一重要通道整体处于连通还是中断状态。连通状态用“1”表示;中断状态用“0”表示。通道中断状态根据通道中各路段的中断状态综合分析,见式4。1nCiiAa4 式中:CA为通道中断状态;n为通道中路段的总数;ia为通道中第i个路段的中断状态。c)路网中断率NA 路网中断率采用路网中处于中断状态的路段里程占该路网中路段总里程的百分比来表征,见式5。1100%NiiNaAL5 式中:DB36/T 19462024 13 NA路网中断率;N路网中发生中断的路段数量;ia路网中第i个中断路段的里程;L路网总里程。路网中断率等级划分标准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方式一:利用历史监测数据的分布规

39、律进行确定,见表6。表6 路网中断率等级划分标准 路网中断率等级 推荐划分标准 低 15NNAA 较低 1530NNNAAA 中 3050NNNAAA 较高 5070NNNAAA 高 70NNAA 注:70NA为路网中断率历史数据从低到高排列的70%分位值;30NA为路网中断率历史数据从低到高排列的30%分位值。路网中断率历史数据根据近三年积累的路网中断信息按照本技术规范测算方法得到的路网中断率数据。方式二:根据路网中断率百分比阈值进行确定,见表7。表7 路网中断率等级划分标准 路网中断率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低 10NAz 1=1%z 较低 12NzAz 2=3%z 中 23NzAz

40、3=5%z 较高 34NzAz 4=7%z 高 4maxNzAz max=100%z 路网中断率等级划分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稳定,随着路网运行状态的变化重新确定。7.2.2.2 节点通阻度D 节点通阻度描述重要公路节点处于拥堵或畅通两种状态,包括路段节点通阻度、通道节点通阻度和路网节点通阻度三个指标。a)节点通阻度d 路段节点通阻度根据公路节点的排队长度是否超过一定限值进行分析,超过限值为拥堵状态,用“1”表示;未超过限值为畅通状态,用“0”表示。b)通道节点通阻度CD 通道节点通阻度采用重要通道中处于拥堵状态的公路节点数量占通道中公路节点总数量的百分比来表征,见式6。1100%NiiCdD

41、N6 DB36/T 19462024 14 式中:CD为通道节点通阻度;N通道中公路节点的总数量;id通道中第i个公路节点的通阻度。通道节点通阻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8。表8 通道节点通阻度等级划分标准 通道节点通阻度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低 10CDz 13%z 较低 12CzDz 25%z 中 23CzDz 38%z 较高 34CzDz 410%z 高 4maxCzDz max100%z c)路网节点通阻度ND 路网节点通阻度采用路网中处于拥堵状态的公路节点数量占公路节点总数量的百分比来表征,见式7。1100%NiiNdDN7 式中:ND路网节点通阻度;N路网中公路节点的总数量;id第i

42、个公路节点的通阻度。路网节点通阻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9。表9 路网节点通阻度等级划分标准 路网节点通阻度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低 10NDz 11%z 较低 12NzDz 23%z 中 23NzDz 35%z 较高 34NzDz 47%z 高 4maxNzDz max100%z 7.2.2.3 拥挤度F 拥挤度描述路网中交通流的拥挤程度,包括路段拥挤度、通道拥挤度和路网拥挤度三个指标。a)路段拥挤度f 路段拥挤度描述路段上交通流的拥挤程度,根据路段不同断面时间平均速度的均值(有条件地区可用路段平均行程车速)和断面交通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分为不同等级。路段不同断面时间平均速度的均值(或路段

43、平均行程车速)越高,表示拥挤程度越低。路段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0。DB36/T 19462024 15 表10 普通公路路段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 拥挤度(颜色示意)设计速度 80-100 60-80 60 以下 速度(km/h)速度(km/h)速度(km/h)畅通(绿色)70 55 40 基本畅通(蓝色)50,70)40,55)30,40)轻度拥堵(黄色)35,50)25,40)20,30)中度拥堵(橙色)20,35)15,25)10,20)严重拥堵(红色)0,20)0,15)0,10)注:当速度为0并且断面交通量也为0时,路段为畅通状态。b)通道拥挤度CF 通道拥挤度描述跨市重要通道的整体

44、拥挤程度,根据通道中各路段平均速度与自由流速度的比值进行表征,并分为不同等级,见式8。1,1=1-niiiiCni freeiiiv q LFvq L8 式中:CF通道拥挤度;iv通道中第i个路段的平均行程车速;,i freev通道中第i个路段的自由流速度(可用夜间平均速度代替);iq第i个路段的平均交通量;il第i个路段的里程;n通道中路段的总数。通道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1。表11 通道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 通道拥挤度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畅通 1CFz 10.1z 基本畅通 12CzFz 20.25z 轻度拥堵 23CzFz 30.4z 中度拥堵 34CzFz 40.55z 严重拥

45、堵 4maxCzFz max1z c)路网拥挤度NF 路网拥挤度采用路网中处于拥挤和堵塞状态的路段总里程占路网总里程的百分比来表征,见式9。11=100%mnijijNdeFL9 式中:DB36/T 19462024 16 NF为路网拥挤度;L路网总里程;m处于拥挤等级的路段数量;id处于中度拥堵等级的路段i的里程;n处于严重拥堵等级的路段数量;je处于堵塞等级的路段j的里程;路网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12。表12 路网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 路网拥挤度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低 10NFz 12%z 较低 12NzFz 25%z 中 23NzFz 38%z 较高 34NzFz 410%z

46、高 4maxNzFz max100%z 7.2.2.4 饱和度S 7.2.2.4.1 饱和度是指道路已通过的交通量占最大通行交通量的比重,用来反映道路的利用效率。其中,饱和度越高,道路利用效率越高;反之,道路利用效率越低。7.2.2.4.2 饱和度主要包括路段饱和度、通道饱和度和路网饱和度三个指标。a)路段饱和度s 路段饱和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路段的交通量与该路段的最大通行能力的比值,用来描述路段利用率,见式10。1criqifvsCelse10 式中:s路段饱和度;q通过该路段的交通量;C路段的最大交通量(一般基本通行能力表达);v路段平均速度;criv路段临界速度,是指路段最大

47、通行能力对应的速度值,一般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获得。路段饱和度是一个二值函数,当路段实际速度不小于临界速度时,此时路段交通流尚未饱和,路段饱和度为已通过该路段的交通量与路段最大通行能力的比值;当路段实际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时,此时路段交通流已达到饱和状态,路段饱和度为 1。路段饱和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13。表13 路段饱和度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 低 较低 中 较高 高 饱和度 0,0.2(0.2,0.4(0.4,0.6(0.6,0.8(0.8,1 b)通道饱和度CS DB36/T 19462024 17 通道饱和度是用来反映通道的利用效率,由规定时间内通道中各个路段饱和度的加权平均值来表征,见式11

48、。1nCiiiSw f11 式中:CS通道饱和度;if通道中路段i的饱和度;iw通道中路段i的权重;n组成通道的路段总数。iw可根据路段长度、车道数以及月平均日交通量进行计算,见式12。1iiiiniiiil nQwl nQ12 式中:il表示路段i的长度;in表示路段i的车道数;iQ表示路段i的月平均日交通量。通道饱和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14。表14 通道饱和度等级划分标准 路段饱和度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低 10CSz 10.15z 较低 12CzSz 20.3z 中 23CzSz 30.45z 较高 34CzSz 40.6z 高 4maxNzSz max1z c)路网饱和度NS 路

49、网饱和度是用来反映路网的利用效率,由特定时间内路网中各个路段饱和度的加权平均计算而得,见式13。1nNiiiSwS13 式中:NS路网饱和度;iS路网中路段i的饱和度;iw路网中路段i的权重;n组成路网的路段总数。iw可以根据路段长度、车道数以及月平均日交通量进行计算,见式14。1iiiiniiiil nQwl nQ14 式中:DB36/T 19462024 18 il表示路段i的长度;in表示路段i的车道数;iQ表示路段i的月平均日交通量。路网饱和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15。表15 路网饱和度等级划分标准 路网饱和度等级 划分标准 推荐临界值 低 10NSz 10.1z 较低 12NzSz 2

50、0.2z 中 23NzSz 30.3z 较高 34NzSz 40.5z 高 4maxNzSz max1z 7.2.2.5 交通组成特征指数 7.2.2.5.1 交通组成特征指数用来描述不同交通组成(车辆类别)对行车的影响程度,其中,交通组成特征指数越低,不同交通组成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越小;反之,不同交通组成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越大。7.2.2.5.2 交通组成特征指数主要包括路段交通组成特征指数、通道交通组成特征指数和路网交通组成特征指数三个指标。a)路段交通组成特征指数c 路段交通组成特征指数是依据路段大车比例得到的一个无量纲指数,用来描述路段交通流的不同组成特征,见式15。1111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