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阅读导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解读红楼梦的曲词,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为其自主阅读红楼梦打基础;2.了解宝黛钗爱情悲剧产生的大致原因及分析其结局。过程和方法1.学生读曲词,交流资料;2.师生共同欣赏曲词;3.掌握曲词的隐喻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建立用美好的文字来表达思想的意识;2.对于落后的封建思想有明显的认识。【教学重点】探究红楼梦部分曲词及宝黛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曲词的理解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教学方法】品读与鉴赏,探究与交流【教学设想】1.从红楼梦部分曲词入手,探究造成宝黛钗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而了解人物性格,为以后的探究阅读红楼梦开阔视野,拓展思维;2.
2、研究“红学”的资料很多,虽然曲词隐喻性较强,但是教师课前印发曲词,由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以便在课堂谈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名著习惯。【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可能有同学看过电视剧红楼梦,但作为一部大作,其博大精深同学们也许感受不深,尤其我们高中同学由于学业压力,还有不少同学没有读过红楼梦;即使读过红楼梦,可能觉得读不下去,也可能没有读懂。那么今天就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机会,从红楼梦部分曲词出发,去探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研究一下红楼梦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极其产生的原因。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命运隐在第五回的曲子和判词中。今天我们要求大家从部分曲词判词着手
3、,讨论一下宝黛钗三人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播放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经典的歌曲终身误。展示Ppt1: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课前问题1:终身误其中的隐喻发现了没有?写的是哪几个人的故事?学生齐读,上台运用一体机交流:学生展示1.这支曲子讲的是宝玉、宝钗和黛玉三者的爱情悲剧。“齐眉举案”说的是古时孟光与梁鸿为夫妻,孟光每餐举案必齐眉,后成为夫妻相敬如宾的佳话。宝钗与宝玉应该结婚了,但是“到底意难平”,就是说没有幸福可言。“山中高士晶莹雪”是指薛宝钗,“世外仙姝寂寞林”指的是林黛玉。这里
4、“雪”与“薛”谐音,“林”就是指黛玉。学生展示2:在这支曲子中,讲的是宝黛钗的爱情,其实隐藏两个故事:“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金:薛宝钗的金锁。玉: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黛玉是上界灵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石:贾宝玉是“无材可去补苍天”被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化身。前盟:前世盟约。第一回说青埂峰顽石曾在赤霞宫当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这绛珠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念念不忘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故其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所以宝黛二人之间有“前盟”之说。教师点评:看来同学们任务完成得很好,在你们研讨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
5、探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看来,金玉相配是美好的姻缘。宝玉宝钗的婚姻基础是家长建立在封建道德标准上的。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宝玉黛玉两人的爱情是有感情基础的,本来这样一对前世有缘的有情人,最终不能成为眷属。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剧!展示Ppt2:封建家长眼中的婚姻:金玉良缘,门当户对宝玉黛玉眼中的爱情:感情基础,前世有缘接着展示曲词及音乐,讨论课前布置的任务:展示Ppt3: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课前问题2:枉
6、凝眉曲词的大致意思是什么?曲牌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的哪个句子类似?有什么预示?学生2读:学生展示4: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仙葩、美玉:分别指黛玉与宝玉。最后一句指黛玉泪尽而逝。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一位是绝色佳人,满腹才情,一位是翩翩少年,英俊多情。二人都心底纯洁,聪慧善良,但结果是一个为他“哭泣”,一个为她“牵挂”。“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比喻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悲剧提出了质问,最后以眼泪控诉。这支曲子深沉婉转,发人深思。学生展示5:“枉凝眉”意谓徒然悲愁。李清照的一句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与此曲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种
7、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同为“紧锁眉头”,李清照的悲愁是思君,而“枉凝眉”却是空悲切。学生展示6:“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真个是点点泪花,段段痴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把生死相许。”曲子从宝黛爱情变故乃至破灭,写林黛玉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教师点评:一段奇缘,如梦如幻;爱过恨过,弥散世间展示Ppt4: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课前问题3:请同学们猜一猜,上述判词反映了她们怎样的品质、命运?学生齐读3:学生展示7:停机德:是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
8、,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规劝乐羊子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后来就把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的品德之高尚。“金簪雪里埋”预示的宝钗的命运,这里有一个手段的问题,金簪就是对应宝钗的,用的是隐喻,“雪里埋”预示着宝钗的不祥结局。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谢奕之女,王凝之之妻,聪慧有才辩。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后世因称女子有文学才能为咏絮才。“咏絮才”在这里喻指黛玉。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
9、女。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玉带林中挂”预示着黛玉的命运,也用了一个隐喻,就是玉是黛玉,“林中挂”预示着黛玉命运结局凄惨。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两人的判词放在一起,两人的结局都很悲惨。教师归纳:有才有德,命运悲惨打开课本,翻到林黛玉进贾府P10,齐声朗读西江月,老师课堂布置思考题:展示Ppt5:西江月(新课标第三册P10)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
10、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思考问题:(1)宝玉的真实表现怎样?(2)作者本质的态度是什么?(3)这样的性格与黛玉宝钗有什么异同?讨论明确: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老师归纳:1.从手段上看,西江月句句是对宝玉的嘲讽否定,实际上是对宝玉的赞美褒扬,作者采用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是一种隐喻的写法。2.从内容上看,这首词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他行为“偏
11、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经济道路。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钟情于当时禁止青年们读的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1.从主题上看,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反对封建专制是其主要目的。教师归纳:展示Ppt6:宝玉性格:鄙视功名利禄,叛逆,追求个性解放作者态度:表面嘲讽,实则褒扬,是寓褒于贬写法与黛钗异同:与黛玉有相似点,与宝钗差异较大主题:个性解放,反对专制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宝玉的这种性格就决定了他对封建的伦理
12、道德是持批判态度的,那么他对待“有德”宝钗与“有才”的黛玉应该是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展示Ppt7:金玉良缘与木石姻缘的矛盾喜爱良才与排斥道德的矛盾婚姻自主与媒妁之言的矛盾气味相投与父母做主的矛盾清醒自我与迷失自我的矛盾这样看来,其实黛玉与宝钗两人本身并没有矛盾,只是性格上有差异,背景上有差异,才德上有差异。黛玉的性格的某些方面与宝玉是相同的,而宝钗与宝玉的性格显然不一样,宝玉对待宝钗黛玉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吗?宝玉这样的性格,想要与黛玉的结合,在当时背景下,很显然没有成功的可能,而与宝钗的结合,又是他不愿意的。这样悲剧就产生了。展示Ppt8:红楼梦曲词具有隐喻性,我们得读懂;红楼梦曲词交代了人物命运,我们得品味;红楼梦曲词描绘出了人物性格,我们得欣赏;红楼梦曲词与人物关系密切,我们得分析;红楼梦曲词揭示作品主题,我们得理解。同学们,红楼梦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我们今天仅仅学习了部分曲词,这还只是“红海”中的一点浪花,我们要想真的读懂红楼梦,就让我们进入名著的书海中去吧!下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请给位同学认真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