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数学三上期末检测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神奇小帮手。
1.今年2019年有_____个月,2月份有_____天,第三季度的天数有_____天.
2.一张电脑桌售价为485元,一把转椅售价为226元,估算一下,买这一套桌椅大概要花(____)元,买这一套桌椅实际要花(____)元。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4.1.705中的“5”在_______位上,表示5个_______.
5.小明沿着正方形花坛走一圈是32米,这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是(________)米。
6.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运动场一周长300_________,兰兰跑完全程大约需要1_________.
7.一盒饼干有14块,哥哥拿走了它的 ,还剩________。
8.把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对折,再朝另一个方向对折,打开后形成了四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在四则运算里,要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_____
10.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有0。(________)
11.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格。(______)
1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有4个直角. (______)
13.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1克。(________)
14.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分针走了24圈。(________)
15.小华吃了一个苹果,小红吃了一个桃子,两人吃得一样多。(________)
16.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1日.____
17.字典厚40毫米.(_____)
18.乘数中间有零的算式,计算时,0可以忽略不计。(____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千米 B.一根萝卜长约3米
C.1分钟大约做10道口算题 D.一头大象重4千克
20.下面描述不合理的是( )。
A.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B.250×8的积的末尾有三个0 C.在乘法中,积一定比因数大
21.计量人的体重通常用的单位是( )。
A.克 B.千克 C.吨
22.小胖5分钟打字250个,小亚4分钟打字260个,小丁丁3分钟打字186个(____)打字速度最快,(_____)打字速度最慢。
A、小胖 B、小亚 C、小丁丁
23.与下边表格表达的算法一致的点子图是( )
×
10
2
6
60
12
A. B. C. D.
24.一位数(0除外)乘三位数的积( ).
A.是三位数 B.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5.2□6×4的积是四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
A.4 B.5 C.6
26.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一个正方形,另一根围成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比( )。
A.长方形的周长长 B.正方形的周长长 C.一样长
27.中有( )个长方形。
A.3 B.4 C.6
28.光明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每个班各评选了3名三好学生,光明小学一共评选了( )名三好学生。
A.80 B.72 C.64 D.53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口算(含估算)。
25+15= 180+150= 520-110= =
32×3= 99×0×8= 112×4= =
36÷4= 25×4= (35-16)×0= =
796 -103≈ 503 ×8 ≈ 89 ×7 ≈
3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
31.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操作题。
32.下面的图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3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8米,如果要给这块菜地围 上篱笆,篱笆长是多少米?
34.实验小学要换新桌椅了,每张学生桌35元,每把椅子15元,请你计算买6套桌椅需要多少钱。
35.一个蛋糕,冬冬吃了其中的,莉莉吃了其中的,明明吃了其中的。
(1)冬冬和莉莉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明明比冬冬少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36.一台空调扇332元,一台护眼灯153元.小红的爸爸要买这两种商品,他带了480元钱,够吗?估一估,写出过程.
37.观察下图,点P、Q表示的数的和最有可能是多少?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
1、12 28 1
【详解】2019÷4=504…3,所以2019年是平年,2月28天;
31+31+30=1(天)
答:今年2019年有 12个月,2月份有 28天,第三季度的天数有 1天;
故答案为:12,28,1.
2、700 711
【详解】略
3、24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性可知,四条边都相等,边长=周长÷4,把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解答。
【详解】32÷4=8(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
周长=(8+4)×2
=12×2
=24(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关键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4、千分 0.001
【详解】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小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8
【详解】略
6、米 分钟
【详解】
根据常用计量单位及各计量单位的大小,可知,一般的运动场一周的长大约都在几百米上,所以运动场一周长400米.跑完全程需要1分钟.
7、
【详解】1- =
故答案为:。
8、16
【分析】由题意可得,正方形对折,再朝另一个方向对折,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如图:;则小正方形边长为:8÷2=4(厘米),周长为:4×4=16(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2=4(厘米)
4×4=16(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的运用,关键是明确:“正方形周长=边长×4”即可。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直接判断即可
【详解】在有括号的式子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所以四则运算里,要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0、×
【分析】120÷3=40,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有0。120÷5=24,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没有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解答。
11、×
【详解】分钟走一圈表示60分钟,60分钟是1小时,所以时针走一大格
12、×
【详解】略
13、√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枚1元硬币的重量用“克”作单位。
【详解】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1克。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4、√
【分析】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一天24小时,所以一天时针要走2圈;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一天24小时,所以分针要走24圈;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分针走了24圈,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钟面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苹果与桃子是不同的整体,据此解答。
【详解】苹果与桃子不是同样大,两人吃的多少无法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关键注意苹果与桃子不是同一个物品。
16、×
【详解】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详解】结合生活实际和所给数据得出:字典厚40毫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乘数中间的0是占位,计算时不能省略不写,由此判断。
【详解】乘数中间的0不能省略不写,如:
305×2=610中,如0省略就变成35×2=70,所以原题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注意无论是乘数中间的0,还是乘积中的0,都不能省略。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80千米。一根萝卜大约长3分米。1分钟大约能做10道口算题。一头大象大约中4吨。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说法正确的是1分钟大约做10道口算题。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决本题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0、C
【分析】逐项进行分析判断,找出不合理选项即可解答。
【详解】A.汽车每小时行驶速度可以是60千米,所以原说法正确;
B.250×8=2000,积的末尾有三个0,所以原说法正确;
C.321×1=321,321=321,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和整数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
21、B
【详解】略
22、B A
【详解】略
23、D
【详解】略
24、C
【详解】略
25、B
【详解】略
26、C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的,铁丝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所以周长相等。
【详解】铁丝的长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铁丝同样长,所以周长也一样长。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明确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均为铁丝的长度,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C
【详解】略
28、B
【分析】用每个班评选的三好学生人数乘每个年级的班数等于每个年级评选的三好学生数,再乘年级数就等于光明小学评选的三好学生总数。
【详解】3×4×6
=12×6
=72(名)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40;330;410;
96;0;448;0
9;100;0;
700;4000;630
【详解】略
30、739;918;630
608;1000;6872
【分析】笔算整数加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或减起;③同一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④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一,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看和是不是相同;另-种方法是用和减去加数,看结果是不是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方法:“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来验算减法计算是否正确。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58+681=739 306×3=918
验算:
704-74=630 ※901-293=608
验算:
446+554=1000 859×8=6872
31、46厘米;36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5+8)×2
=23×2
=46(厘米)
9×4=36(厘米)
五、操作题。
32、如图所示:
【详解】略
六、解决问题
33、56米
【详解】(20+8)×2=56(米)
答:篱笆长56米。
34、300元
【详解】(35+15)×6
=50×6
=300(元)
35、(1)
(2)
【详解】(1)+=;
(2)-=
36、不够
【详解】332+153
≈330+150
=480(元)
因为是小估了,所以带了480元钱不够.
答:他带了480元钱,不够。
37、1380;理由见详解
【分析】在数轴上找出500和700中间的点标上600,把600到700线段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度和线段PQ的长度相同,每段长表示20,标上数,P点为680,把680和700相加即可。
【详解】点P、Q表示的数的和最有可能是1380。
理由:如下图,点P表示的数最有可能是680。
680+700=1380
所以,点P、Q表示的数的和最有可能是1380。
【点睛】
在数轴上标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