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Chapter7,Discrete systems,本章要点,离散时间系统的描述和模拟,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F,F,F,F,F,抽样信号与抽样定理,常用典型序列及基本运算,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卷积和,F,引言,问题提出,5.1,抽样信号与抽样定理,与模拟信号和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 在通信领域中,常常把待传输的连续时间信号经过如下过程处理传输到用户,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过程中要解决如下问题:,二,.,抽样的概念及抽样过程,模拟信号的离散化,是经过抽样来完成的。,抽样,也称为取样或采样,它利用抽样脉冲序列从连续信号中,抽取,一系列离散样值,其获取的信号称为,抽样信号,。,抽样的物理模型,抽样的数学模型,抽样过程,随着,K,的合上断开,可以得到信号的离散样值。,抽样脉冲序列,抽样过程,由频域卷积定理,信号在时域被理想抽样后,其抽样信号的频谱是原连续时间信号频谱以抽样频率为 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得到的,其形状相同。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从抽样信号中完全恢复出 原信号,?,四,.,抽样定理,5.2,常用典型序列及基本运算,N,为正整数,K,为任意整数,(5),复指数序列,同正弦序列一样,若复指数序列是一个周期序列,则,应为整数或有理数,否则不是周期序列。,2.,序列的基本运算与波形变换,(1),序列的相加,(,a,),(,b,),(,c,),序列的相加,(2),序列的相乘,(,a,),(,b,),(,c,),(3),信号的差分,对离散时间信号而言,信号的差分运算表示的是相邻两个序列值的变化率。定义为,前向差分:,后向差分:,(4),序列的累加,对离散时间信号而言,信号的累加定义为,即累加后产生的序列在,k,时刻的值是原序列在该时刻及以前所有时刻的序列值之和。,(7).,序列的尺度变换,序列的尺度变换与连续时间信号的尺度变换不同。,(,),是,序列每隔,点取一点形成的,即时间轴,压缩了,倍。,(,),是,序列每两相邻序列值之间加,个零值点形成的,即时间轴,扩展了,倍。,(8),信号的分解,比较,(9),序列的能量,主要讨论线性非移变系统。,线性系统:,if,then,二 离散时间系统,非移变系统,If,then,5.3,离散时间系统的描述和模拟,最常用的是“线性、时不变系统”,LTI,LTI,LTI,LTI,LTI,一、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二,.,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描述,差分方程,例,1,:求图示,RC,低通网络的响应,y(n),所满足的差分 方程,当,T,足够小时,,利用计算机来求解,微分方程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来实现的,这一递归关系式称为常系数差分方程,因,y(n),自,n,以递增方式给出,,称为前向形式的差分方程,否则为后向形式的差分方程。,D,(,a,)单位延时器,(,b,)加法器,(,c,)标量乘法器,三、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1.,基本模拟元件,2,一阶系统的描述与模拟,描述一阶系统的后向差分方程为,描述一阶系统的前向差分方程为,3,N,阶系统后向差分方程的描述与模拟,对于描述一个,n,阶系统的后向差分方程,可改写为,可得其模拟框图,如下图所示。,4,N,阶系统前向差分方程的描述与模拟,对于描述一个,n,阶系统的前向差分方程,可改写为,可得其模拟框图,如下图所示。,若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中含有输入函数的移位项,如,且,m,n,时,需引入一个辅助函数,,使其满足,就有,于是,其模拟图如下图所示。,一般,n,阶系统的模拟图,一个系统的模拟图与描述其系统的差分方程一一对应,因此可由系统的差分方程作出模拟图,也可由模拟图求出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一,.,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一般形式,简写成,其中,5.4,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4,、变换域法(,Z,变换法),逐次代入求解,概念清楚,比较简便,适用于计算机,,缺点是不能得出通式解答。,1,、迭代法,2,、时域经典法,3,、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求解与齐次通解方法相同,零状态响应求解利用卷积和法求解,十分重要,求解过程比较麻烦,不宜采用。,求解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全响应齐次通解 特解,自由响应 强迫响应,二、齐次通解,例,1,:一阶齐次方程的解,由原方程得:,解:方法一(,迭代法),的几何级数,方法二:,故,c,是待定常数,由边界条件决定,是个公比为,方法三:,对应特征方程为,特征根,已知,则,特征根,单实根,重实根,齐次解,不同特征根所对应的齐次解,例:,求下列差分方程的,完全解,其中激励函数,,,且已知,解:,特征方程,:,齐次通解,:,将 代入方程右端,得,三、特解,1,2,),1,(,),1,(,),(,2,2,-,=,-,-,=,-,-,k,k,k,k,x,k,x,设特解为 形式,代入方程得,比较两边系数得,解得,完全解为,代入边界条件,,,求,得,注意齐次解的系数是与激励有关的,一般情况不同激励所对应的特解,激励,特解,特征根,重等于 的特征根,特征根,特征单根,重特征根,例,5.2,描述一个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为,且初始状态,,求系统的响应。,解:特征方程,特征根为,由此可得出齐次解的形式为,根据激励函数的形式及齐次方程的特征根,确定特解的形式。,当激励,时,,特解为,将特解代入原差分方程,得,通过平衡方程两边系数,求出特解的系数,,得出特解,从而系统的全解,将系统的初始状态代入方程的全解,即,从而求出齐次解的系数为,则系统的响应就是方程的全解,即,注意齐次解的系数是与激励有关的,与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类似,离散时间系统响应中,齐次解的形式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的特征,而与激励信号的形式无关,因此在系统分析中,齐次解,常称为系统的,自由响应,或固有响应。但应注意齐次解的系数是与激励有关的。,特解,的形式取决于激励信号,常称为,强迫响应。,四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自学),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8),信号的分解,比较,5.5,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解,:,求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例,1,:系统的差分方程式为,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设,求齐次解 特征方程,三重根,齐次解,(,2,)由初始条件,求,由零状态,激励作用化为一个起始条件,(,3,),例,2,:,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模型,求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解,:,(,1,),求齐次解,齐次解为,(,2,),假设只有,x(k),作用,求对应响应,(,3,),只考虑 项的作用,求,由线性时不变性,(,4,),讨论:,1.,离散,LTI,系统作为因果系统的充要条件是 (当,k0,时),2.,稳定系统的充要条件是,h(k),绝对可和,即,称为卷积和,2,、由线性时不变性,得,5.6,卷积和,1,、,任意激励信号 可以表示为单位样值加权取和的形式,设,一、卷积和的定义,简记为,卷积和运算满足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1,)交换律,(,2,)结合律,(,3,)分配律,用图示的方法求卷积和:反褶,平移,相乘,取和,-1,1,2,2,3,1,-1,1,2,4,3,1,二、卷积和的计算方法,1,图解法,-1,1,-2,-4,-3,1,反褶,-1,1,-2,-3,1,-1,1,-2,1,2,解:,平移,平移,2,3,1,4,5,平移,2,3,6,4,5,2,3,6,4,5,1,5,3,6,6,3,1,相乘,取和,-1,1,2,2,3,1,-1,1,-2,-4,-3,1,例,1,:已知某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试求当激励,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解:,由于,时,故 和,均称为因果序列。由卷积和公式得,2,解析法,图解法较为直观,但难以得到闭合形式的解,而解析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利用数列求和公式,求得序列的卷积和。表,5.2,中列出了几种常用序列的卷积和。,解:,由于,时,故 和,均称为因果序列。由卷积和公式得,数列求和,离散时间系统与连续时域分析法的比较,1,、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差分方程,2,、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础,叠加性和齐次性,时不变性,全响应零输入零状态,齐次通解特解,3,、两种系统的特征根的意义不尽相同。,对于连续系统,特征根出现在指数函数的幂数中,稳定的,系统特征根是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内,对于离散系统,特,征根出现在指数函数的底数,稳定的系统特征根位于,z,平,面中的系统圆内。,4,、零状态响应,连续系统,离散系统,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