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建立完善文件体系
食品企业需构建全面的虫害管理文件系统,这是满足各类审核的基础。
具体涵盖全年虫害防制服务计划方案,该方案应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虫控设施平面图,清晰标注各类设施的位置和布局,便于管理和检查;
有害生物防制人员的上岗资质证明(影印件),确保工作人员具备专业能力;
电子服务报告、分析报告、虫害鉴定报告以及保险单据等,这些文件能及时反映虫害防制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可能使用的药物清单、登记证、标签和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虫害目击日志,详细记录虫害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种类等信息;
定期的书面报告、总结以及虫控建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不断优化虫害管理策略。
(二)控制室内生存繁殖要素
虫害在室内生存和繁殖依赖于水、食物和栖息地等基本要素。
企业要严格管理水源,减少冷凝水的产生,及时修复漏水点,避免形成积水环境。
对于食物,需加强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密封保存,防止泄漏和洒落,避免为虫害提供食物来源。
同时,要彻底清理室内的卫生死角,定期清洁地沟,避免杂物堆放,破坏虫害的栖息地,从源头上减少虫害滋生的可能。
(三)阻断室外侵入途径
室外虫害侵入室内通常借助侵入通道和室内吸引源。企业应加强出入口管理,设置有效的防虫设施,如门帘、风幕机等,防止虫害从门口进入。
对外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堵塞虫害可能的侵入通道。
在货物进出时,严格检查货物,防止携带虫害进入室内。
此外,要做好户外的绿化管理和清洁管理,及时清理垃圾,合理规划垃圾流向,减少户外虫害的滋生,从而降低其侵入室内的风险。
(四)强化专业知识与全员参与
虫害管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同于一般的食品生产技术。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虫害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虫害的识别能力和防控意识。
同时,要明确虫害管控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员参与,建立起全员防控的体系,形成良好的防控氛围。
(五)重视虫害危害认知
虫害本身会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问题。例如,老鼠可携带35种致病菌,蟑螂能传播40种致病菌、6种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病菌及病毒(USA CDC)和斑疹伤寒等,苍蝇携带65种可以传播到人体的病菌(USA CDC)。此外,谷盗繁殖力极强,一旦感染会在仓内大量繁殖,引起储粮发热;印度谷斑螟幼虫喜食粮粒胚部和麦皮,排出粪便使粮食结块变质;蛾蠓会传播人和动物的蝇蛆病。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危害,提高对虫害管理的重视程度。
(六)遵循虫害管理基本原理
虫害管理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首先要找出虫害滋生的源头,虽然有时可能比较困难,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要认识到虫害是活的,具有移动、繁殖和“捉迷藏”的特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